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74757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诗的题目来看,此诗的内容由几部分组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想一想,两部分 写雪景 写雪中送别,作者介绍,岑参(715-770),盛唐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与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齐名,合称“高岑”。诗集为岑嘉州集,岑参曾两度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对军旅生活和边地风光有着切身的体会。 本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作者简介,诵读训练 1.、听范读 2、诵读展示,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两句各写了什么内容?“卷

2、”“折”“即”说明了什么? 两句说出了景色的什么特点?,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把雪比作梨花,十分新奇,使读者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副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给人昂扬乐观的感受,形象而生动。,千古传诵的 咏雪佳句,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从帐外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互文,“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气氛? 对偶、夸张。,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

3、艰险。,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设想一下此时作者会想些什么呢?,依依

4、不舍,惆怅。已经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了,雪地上只留下马蹄足迹。我们何时能再想见?我何时才能归京呢?,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什么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咏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 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想一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课堂练习,你

5、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来吧!) 1.本诗选自_,作者是_代诗人。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_,_。 (2)诗中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 (3)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 (4).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 3.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填2字) 4.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诗歌最后四句,描绘一幅“雪地送别”图,力求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课后习作,白 雪 歌,送 武 判 官 归 京,漫天大雪图(前10句),大雪纷飞遍地银妆,雪天奇寒难以忍受,沙漠冰封愁云惨淡,雪中送别图(后8句),设宴饯别寄寓感慨,依依惜别无限惆怅,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