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节戊戌变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77960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节戊戌变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节戊戌变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节戊戌变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节戊戌变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节戊戌变法.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 戊戌变法,甘肃省临夏中学:王鹏,甲午战争后,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戊戌变法,“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序幕),创办报刊,成立团体、学会、学堂,使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开展,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保国会等救亡团体成立,使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百日维新,应诏统筹全局折,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教育,戊戌政变,帝国主义侵略,自然经济解体 爱国人士要求开矿办厂,挽救民族危亡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

2、条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的兴起 代表:王韬、郑观应 主张: 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外国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局限性:未形成完整的理论 未付诸实施 认识: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础,康、梁维新思想形成,康有为的活动及特点:,兴办万木草堂,培养维新人才,创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不是直接移植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而是借发挥孔子的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道理。其原因何在?,解疑,一是儒学传统思想对中国影响深刻 二是民族资产阶

3、级的软弱保守性,不可能打出鲜明的旗帜 三是由康有为出身经历、文化底蕴决定,特别由于其所处时代决定 因而,康有为为减少改革阻力,采取此策略,梁启超的活动:发表变法通议,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联系和区别,联系:继承和发展;都主张变法;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 区别:早期维新思想未形成完整理论,没有付诸实践,康梁维新思想形成完 整理论,且发展为政治运动,社会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 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成立 重要条件: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个

4、人努力,小结:戊戌变法的背景,维新思想的传播 途径和方式,著书立说: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 上书: 1895年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或堂: 万木草堂、强学会、时务学堂、南学会 创办报刊: 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双方:,内容:,实质:,维新派与顽固派,要不要维新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作用:,促进维新思想传播,为变法创造条件,论战不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而且是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其论战的内容直接触及了封建制度,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5、,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地主阶级在思想领域的交锋。 而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没有触及封建制度。,评析:,内容:,意义:,局限性:,政治上广开言路,精简机构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军事上改革军制,精练陆军,添设海军 文教上设京师大学堂及新式学校,,废八股取士,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开明地主参与政治,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主张 没有涉及土地问题 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变法结果失败,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变法失 败,仅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失败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

6、镇压,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只采取改良的办法 把希望寄托于无权的皇帝身上 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列强,脱离群众,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拓展提升,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解析 本题是一种开放性题目,旨在考查通过阐释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选取其中一种观点去论证,做到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史论结合,切忌把两种观点混淆作答。,第一种观点 1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因为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表。 2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3但是这场运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任何实权的光绪帝身上。,第二种观点答案: 1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2康、梁在变法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如果变法成功,中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戊戌变法”名为变法,实为改变社会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 3但是变法没有发动群众,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因而是不彻底的,最终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镇压而失败。 4因此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祝同学们学有所获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