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81534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532 大小:10.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2页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2页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2页
亲,该文档总共5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ppt(5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4. 基尔霍夫定律, 重点:,3. 基本电路元件特性,2. 电功率、能量,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 电路和电路模型,一、电路:,主要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及开关等构成 电源:电池、发电机、信号源等 负载:用电设备,由电路器件和电路部件相互连接而成,它为电流的流通提供路径,具有传输电能、处理信号、测量、控制、计算等功能。,二、电路模型,理想电路元件: 具有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质的假想元件; 其u、i关系可用数学式子表示(建模)。 几种基本的电路元件: 电源元件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circuit model),2. 电路模型: 由理想电路元件互相连接

2、的电路(而不是实际的电路)。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电路理论的入门知识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主要是计算电路中器件的端子电流和端子间的电压,一般不涉及器件内部发生的物理过程。,主要有电压、电流、电荷、磁通、 电功率、电能量等。 它们分别用U、I、Q、 分别表示。,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带电质点的有规则的定向运动。 电流:虽然人们看不见摸不着它,但可通过电流的各种效应(譬如磁效应、热效应)来感觉它的客观存在,这是人们所熟悉的常识。所以,毫无疑问,电流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为了从量的方面量度电流的大小,引入电流强度的概念。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电流强

3、度。电流强度用i(t)表示, 即:,1.电流(current):,电流强度定义说明图,1kA=103A 1mA=10-3A 1 A=10-6A,单位:A(安培) kA、mA、A,i 0,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i0,1. 用箭头表示: 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2.用双下标表示: 如iAB,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点指向B点。,i,B,A,2 .电压,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即是两点间的电压。从电场力做功概念定义,电压就是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中一点移至电路中另一点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如图 所示。用数学式表示,即为,定义电压示意图,式中dq为由a点移至b点的

4、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 dw是为移动电荷dq电场力所做的功,单位为焦耳(J)。电位、电压的单位都是伏特(V), 1V电压相当于移动1C正电荷,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1J。在电力系统中嫌伏特单位小,有时用千伏(kV)。在无线电电路中嫌伏特单位太大,常用毫伏(mV)、微伏(V)作电压单位。 从电位、电压定义可知它们都是代数量,因而就有参考方向问题。电路中,规定电位真正降低的方向为电压的实际方向。但在复杂的电路里或在交流电路里,两点间电压的实际方向是经常改变的,这给实际电路问题的分析计算带来困难,所以也要对电路中两点间电压设出参考方向。,电压参考方向有三种表示方式:,(1)用箭头:,(2)用正负极性

5、:,(3)用双下标:,电路中为分析的方便,常在电路中选某一点为参考点,任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用表示,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V(伏)。,3.电位:,关联参考方向,非关联参考方向,4.关联参考方向,例: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 问对A、 B两部分电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否?,答: A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 B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注意:,参考方向必须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 在计算过程中不得改变。,(2)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相差一负 号,但实际方向不变。 同电流一样,两点间电压数值的正与负是在设定参考方向的条件下才有意义。,电位与电压的区别是什么? 要讨论电位,必须在

6、电路中选择一个参考点,令参考点电位为零,电位值是相对的,参考点选取不同,各点电位会随之变化。电压是电路中两点间电位差,电路中两点间电压是固定的,不随参考点变化而变化。所以各点的电位高低是相对的,而两点间的电压是绝对的。,物理中对基本物理量规定的方向,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方向,注意:它们是标量,规定方向是为了便于电路的计算。,单位时间做功大小称作功率,或者说做功的速率称为功率。在电路问题中涉及的电功率即是电场力做功的速率,以符号p(t)表示。功率的数学定义式可写为 :,式中dw为dt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功率的单位为瓦(W)。 1瓦功率就是每秒做功 1 焦耳,即1W = 1J/s。,1.3 电功

7、率和能量,一:电功率,电流的参考方向设成从a流向b, 电压的参考方向设成a为高电位端,b为低电位端,这样所设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称为参考方向关联。设在dt时间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移动到b点的正电荷量为dq, a点至b点电压u意味着单位正电荷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那么移动dq正电荷电场力做的功为dw=udq。电场力做功说明电能损耗,损耗的这部分电能被ab这段电路所吸收。,根据功率定义 p(t) = dw/dt, 得 P(t)=ui 根据功率的定义知道功率是能量对时间的导数,反过来能量是功率对时间的积分。,二、功率的计算和判断,1.u,i 关联参考方向,p = ui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P

8、0 吸收正功率 (吸收),P0 吸收负功率 (发出),p = ui 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P0 发出正功率 (发出),P0 发出负功率 (吸收),2.u,i 非关联参考方向,例 : 在图示电路中, U1=1V, U2=6V, U3=4V, U4=5V, U5=10V, I1=1A, I2=3A , I3=4A, I4=1A, I5=3A。 试求:(1) 各二端元件吸收的功率; (2) 整个电路吸收的功率。,U1= 1V , I1= 1A U2=6V , I2=3A U3=4V , I3= 4A U4= 5V , I4=1A U5=10V, I5=3A。,解:,对一完整的电路,功率之和恒等于零,或

9、者称 发出的功率消耗的功率,电路元件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电路元件通过其端子与外部相连接;元件的特性则通过与端子有关的物理量描述。每一种元件反映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质。集总参数元件假定:在任何时刻,流入二端元件的一个端子的电流一定等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为单值量。由集总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集总电路,或具有集总参数的电路。用集总元件及其组合模拟实际的部件和器件以及用集总电路作为实际的电路模型是有条件的,本书的第18章将加以讨论。本书的其余各章只考虑集总电路。电路元件按与外部连接的端子数目可分为二端、三端、四端元件等。还可以分为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时不变元件与

10、时变元件等等。,1.4 电 路 元 件,1.5 电 阻 元 件,(1)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 其特性曲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直线的电阻, 称为线性电阻;否则称为非线性电阻。 (2)时变电阻与时不变电阻: 其特性曲线随时间变化的电阻,称为时变电阻;否则称为时不变电阻或定常电阻。,1.电阻的分类,线性电阻元件: 任何时刻端电压与其电流成正比的电阻元件。,A. 符号,(1) 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B.欧姆定律 (Ohms Law),G=1/R称为电阻元件的电导,电阻的单位: (欧),电导的单位:S (西),u = Ri,i Gu,(2)电压和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u Ri i Gu,(2)如电阻上

11、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 公式中应冠以负号,注:以上关系式,(3)说明线性电阻是无记忆、双向性的元件,(1)只适用于线性电阻,( R 为常数),2.电阻元件的功率,上述说明电阻元件在任何时刻总是消耗功率的,恒为非负值,p吸 ui (Ri)i i 2 R u(u/ R) u2/R = u2G,p吸 ui i 2R u2 / R=u2G,电阻(或其他的电路元件)上吸收的能量与时间区间相关。设从t0t区间电阻R吸收的能量为w(t), 则它应等于从t0到t对它吸收的功率p(t)作积分, 即 :,为避免积分上限t与积分变量t相混淆,将积分变量换为。,电阻元件一般把吸收的电能转换热能消耗掉。,3.电阻元

12、件的能量,4.开路与短路,当R=0,视其为短路。i为有限值时,u=0。,当R=,视其为开路。u为有限值时,i=0。,* 理想导线的电阻值为零。,常用的各种二端电阻器件,电阻器,晶体二极管,1.6 电容元件,电容:是一种能储存电荷或者说储存电场能量的部件。,任何时刻,电容极板上电荷q与电压u成正比,C:称为电容器的电容 单位:F (法) (Farad,法拉) 常用F,pF等表示。,1F=106 F=109nF=1012pF,(1)i 的大小取决于 u 的变化率, 与 u 的大小 无关,电容是动态元件;,( 2 ) 当 u 为常数(直流)时,i =0。电容相当 于开路,电容有隔断直流作用;,电容元

13、件VCR的微分关系,(1)电容元件有记忆电流的作用,故称电容为记忆元件; (2)式中u(t0)称为电容电压的初始值,反映电容初始时刻的储能状况,也称为初始状态,电容元件VCR的积分关系,电容的功率和储能:,当电容充电, u0,d u/d t0,则i0, q , p0, 电容吸收功率。,当电容放电,u0,d u/d t0,则i0, q ,p0, 电容发出功率.,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从以上可以看出: 电容能在一段时间内吸收外部供给的能量转化为电场能量储存起来, 在另一段时间内又把能量释放回电路,因此电容元件是无源元件、是储能元件,它本身不消耗能量。,从t0到 t 电容储能的变化量:,(1)电

14、容的储能只与当时的电压值有关,电容电压不能跃变,反映了储能不能跃变; (2)电容储存的能量一定大于或等于零。,在工程中广泛使用导线绕制的线圈,如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空心或带有铁粉心的高频线圈,电磁铁或变压器中含有在铁心上绕制的线圈等,当一个线圈通以电流后产生的磁场随时间变化时,在线圈中就产生感应电压。 电感元件是实际线圈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反映了电流产生磁通和磁场能量储存这一物理现象。 电感元件图形符号如下,一般在图中不必也难以画出磁通L的参考方向,规定L与电流i的参考方向满足右螺旋关系。 线性电感的自感磁通链L与元件中的电流i存在以下关系: L=Li,1.7 电感元件,线性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

15、,u、i 取关联参考方向,电感元件VCR的微分关系,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与楞次定律,电感电压u 的大小取决于i 的变化率, 与i 的大小无关,电感是动态元件;,(2) 当i为常数(直流)时,u =0。电感相当于 短路;,实际电路中电感的电压 u为有限值,则电感电流i 不能跃变,必定是时间的连续函数,注意:,(1)电感元件有记忆电压的作用,故称电感为记忆元件; (2)上式中i(t0)称为电感电流的初始值,它反映电感初始时刻的储能状况,也称为初始状态,电感元件VCR的积分关系,电感的功率和储能,当电流增大,i0,d i/d t0,则u0, p0, 电感吸收功率。,当电流减小,i0,d i/d t0,则

16、u0,p0, 电感发出功率。,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电感能在一段时间内吸收外部供给的能量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在另一段时间内又把能量释放回电路,因此电感元件是无源元件、是储能元件,它本身不消耗能量。,那么从t0到 t 电感储能的变化量:,电感的储能:,(1)电感的储能只与当时的电流值有关,电感电流不能跃变,反映了储能不能跃变; (2)电感储存的能量一定大于或等于零。,电容 C,电感 L,变量,电流 i 磁链 ,关系式,电压 u 电荷 q,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的比较,(1) 元件方程的形式是相似的;,(2) 若把 u-i,q- ,C-L, i-u互换,可由电容元件的方程得到电感元件的方程;

17、,(3) C 和 L称为对偶元件, 、q等称为对偶元素。,* 显然,R、G也是一对对偶元素,I=U/R U=I/G,U=RI I=GU,1.8 电压源和电流源,其两端电压总能保持定值或一定的时间函数,其 值与流过它的电流 i 无关的元件叫理想电压源。,电路符号,1. 理想电压源,定义:,(i , us非关联,电源通常这样取参考方向),电源两端电压由电源本身决定, 与外电路无关;与流经它的电流方 向、大小无关。,通过电压源的电流由电源及外 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电流关系,伏安关系,例,外电路,电压源不能短路!,功率:,p吸=uSi,p发 uS i,(i , us非关联),( i, u

18、S关联 ),实际电压源也不允许短路。因其内阻小,若短路,电流很大,可能烧毁电源。,2、实际电压源,考虑内阻,伏安特性,一个好的电压源要求,i,Us,u,i,O,其输出电流总能保持定值或一定 的时间函数,其值与它的两端电压u 无关的元件叫理想电流源。,电路符号,3. 理想电流源,定义,(1)电流源的输出电流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与它两端电压方向、大小无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由电源及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伏安关系,例,外电路,电流源不能开路!,实际电流源的产生:,可由稳流电子设备产生,如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与负载无关;光电池在一定光线照射下光电池被激发产生一定值的电流等。

19、,功率,p发=uis0 p吸= uis0,p吸=uis 0 p发= uis0,4、实际电流源,i=ISuGS,常用的干电池和可充电电池,实验室使用的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稳压电源,1.8 受控电源(非独立源),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是给定的时间函数,而是 受电路中某个地方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称受控源,电路符号,受控电压源,1. 定义,受控电流源,(a) 电流控制的电流源, : 电流放大倍数,r : 转移电阻,2. 分类:,(b) 电流控制的电压源,CCCS,CCVS,Current 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Current Controlled Curren

20、t Source,g: 转移电导, :电压放大倍数,(c) 电压控制的电流源,(d) 电压控制的电压源,VCCS,VCVS,Voltage 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Voltage 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3. 受控源与独立源的比较,(1) 独立源电压(或电流)由电源本身决定,与电路中其它电压、电流无关,而受控源电压(或电流)直接由控制量决定。,(2) 独立源作为电路中“激励”,由它在电路中产生电压、电流,而受控源只是反映出口端与入口端的关系,在电路中不能作为“激励”。,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KCL )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1、KVL )。它反映了电路中所有支路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集总参数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与元件特性构成了电路分析的基础。,1.9 基尔霍夫定律,1. 几个名词,或电路中通过同一电流的分支。(b),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n ),b=3,a,n=2,(1)支路 (branch),电路中每一个两端元件就叫一条支路,(2) 节点 (node),b=5,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例:令流出为“+”,有:,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对任意结点流出或流入该结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流进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例,三式相加得:,以上结果表明KCL可推广应用于电路中包

22、围多个结点的任一闭合面,明确:,(1) KCL是电荷守恒和电流连续性原理在电路中任 意结点处的反映;,(2) KCL是对支路电流加的约束,与支路上接的是 什么元件无关,与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3)KCL方程是按电流参考方向列写,与电流实际 方向无关。,(1)标定各元件电压参考方向 (2)选定回路绕行方向, 顺时针或逆时针。,U1US1+U2+U3+U4+US4= 0,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VL),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路径绕 行,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U2+U3+U4+US4=U1+US1,或:,R1I1+R2I2R3I3+R4I4=US1US4,4. KCL

23、、KVL小结:,(1) KCL是对支路电流的线性约束,KVL是对回路电 压的线性约束。,(2) KCL、KVL与组成支路的元件性质及参数无关。,(3) KCL表明在每一节点上电荷是守恒的;KVL是能量守恒的具体体现(电压与路径无关)。,(4) KCL、KVL只适用于集总参数的电路。,解,解,2.,解:,解:,作业题:4、8、9、11、14、15,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重点:,1.电阻和电源的串、并联;,2.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3.一端口的输入电阻。,2.1 引言,电阻电路,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分析方法,(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 析电阻电路的依据;,(2)等效变换

24、的方法,也称化简的方法,两端电路等效的概念,两个两端电路,端口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则称它们是等效的电路。,1.电路特点:,一、电阻串联(Series Connection of Resistors),(a)各电阻顺序连接,流过同一电流(KCL);,(b)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的电压之和(KVL)。,2. 2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KVL : u= u1+ u2 +uk+un,结论:,Req=( R1+ R2 +Rn) = Rk,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2.等效电阻Req,3. 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例:两个电阻分压, 如下图,( 注意方向 !),说明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因此串

25、连电阻电路可作分压电路,二、电阻并联(Parallel Connection),1. 电路特点:,(a)各电阻两端分别接在一起,两端为同一电压(KVL);,(b)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KCL)。,1/Req= 1/R1+1/R2+1/Rn,令 G =1 / R, 称为电导,Geq=G1+G2+Gk+Gn= Gk= 1/Rk,2.等效电阻Req,3.并联电阻的电流分配,即 电流分配与电导成正比,对于两电阻并联,有,(注意方向!),三、电阻的串并联,要求:弄清楚串、并联的概念。,例1.,R = 4(2+36) = 2 ,计算举例:,R = (4040+303030) = 30,例2.

26、,2.3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Y 变换),Y型网络, 型网络,包含,三端网络,下面是 ,Y 网络的变形:, 型电路( 型),T 型电路( Y 型),这两种电路都可以用下面的 Y 变换方法来做。,下面要证明:这两个电路当它们的电阻满足一定 的关系时,是能够相互等效的。,端口电压及电流均相等,等效条件:,根据等效的条件,可推导出如下等式,简记方法:,特例: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R = 3RY,( 外大内小 ),注意:,(1) 等效对外部(端钮以外)有效,对内不成立。,(2) 等效电路与外部电路无关。,应用:简化电路,例3:桥 T 电路,Y变换,Y变换,2.4 电压源、电流源

27、的串联和并联,一、理想电压源的串并联,1.串联:,uS=us1+us2+usn= uSk 注意参考方向,如果uSk的参考方向与uS的参考方向一致时,式中uSk的前面取“+”号,不一致时取“-”号,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压源uS,2.并联:,只有电压相等、极性一致的电压源才能并联,否则违背KVL,其等效电路为其中任一电压源。且每个电源的电流不确定。,二.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流源 i S iS=iS1iS2iSn iSk,1.并联:,注意参考方向,如果iSk的参考方向与iS的参考方向一致时,式中 iSk的前面取“+”号,不一致时取“-”号,2.串联:,只有电流相同且方向一致的电流源才

28、能串联,否则违背KCL。其等效电路为其中任一电流源,并且每个电流源的端电压不能确定。,三、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实际电压源、实际电流源两种模型可以进行等效变换,所谓的等效是指端口的电压、电流在转换过程中保持不变。,u=uS RS i,i =iS GSu,i = uS/RS u/RS,通过比较,得等效的条件:,iS=uS/Rs , GS=1/RS,2.5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由电压源变换为电流源:,由电流源变换为电压源:,(2)所谓的等效是对外部电路等效,对内部电路是不等效的。,注意:,开路的电流源可以有电流流过并联电导GS 。,电流源短路时, 并联电导GS中无电流。,电压

29、源短路时,电阻Rs有电流;,开路的电压源中无电流流过 RS;,(1)方向:电流源电流方向与电压源电压方向相反。,(3)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能相互转换。,应用:利用电源转换可以简化电路计算。,例5.,I=0.5A,U=20V,例6.,例7.,结论:受控源和独立源一样可以进行电源转换;转换过程中注意不要丢失控制量。,求电流i1,2.6 输入电阻,1. 定义,2. 计算方法,(1)如果一端口内部仅含电阻,则应用电阻的串、 并联和Y变换等方法求它的等效电阻;,(2)对含有独立电源或受控源和电阻的两端电路,用 电压、电流法求输入电阻,即在端口加电压源,求得电流,或在端口加电流源,求得电压,得其比值

30、。,R等效= U / I,不论内部多么复杂,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成正比,因此,定义此一端口的输入电阻为: 例:试求图(a)和(b)的输入电阻。,Rin= U / I,解:(a)图的a,b端子间加电压源,并设电流如图(a)所示, 故得a,b端的输入电阻: (b) 图的a,b端子间加电压源,并设电流如图(b)所示 所以a,b端的输入电阻,作业题:1、4(acdf)8、11、14,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重点:,图论的基本概念 支路电流法 网孔法 回路法 结点法 要求会用手写法列出电路方程,目的:找出一般(对任何线性电路均适用)的求解线性网络的 方法(易于计算机编程序求解)。,对象:含独立源、受

31、控源的电阻网络的直流稳态解。,应用:主要用于复杂的线性电路的求解。,复杂电路的分析法就是根据KCL、KVL及元件电压和电流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根据列方程时所选变量的不同可分为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电路性质,1.元件的电压电流的约束(VCR),2.电路结构的约束(KCL、KVL),相互独立,基础:,一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元件的串联及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有向图,3.1 电路的图,所以当用不同的元件结构定义电路的一条支路时,该电路以及它的图的结点数和支路数将随之而不同。,(1) 图的定义(Graph),G=支路,节点,电路的图是用以表示电路几何结构的图形,图中的支路和结点与电路的支

32、路和结点一一对应。一个图G是支路和结点的集合,这里的支路是一个抽象的线段,把它画成直线或曲线都无关紧要.,a. 图中的结点和支路各自是一个整体。,b. 移去图中的支路,与它所联接的结点依然存在, 因此允许有孤立结点存在。,c. 如把结点移去,则应把与它联接的全部支路同时移去。,电路的“图”是指把电路中每一支路画成抽象的线段形成的一个结点和支路的集合,显然,此线段也就是图的支路。可见,电路中由具体元件构成的支路以及结点与图论中关于支路和结点的概念有些差别,电路的支路是实体,结点只是支路的汇集点,它是由支路形成的。 所以当用不同的元件结构定义电路的一条支路时,该电路以及它的图的结点数和支路数将随之

33、而不同。 在电路中,通常指定每一条支路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电压一般取关联参考方向。,从图G的一个节点出发沿着一些支路连续移动到达另一节点所经过的支路构成路经。,(2) 路径,(3)连通图,图G的任意两节点间至少有一条路经时称为连通图,非连通图至少存在两个分离部分。,若图G1中所有支路和结点都是图G中的支路和结点,则称G1是G的子图。,“树”:一个连通图G的树T包含G的全部结点和部分支路,而树T本身是连通的且不包含回路。,树是连通图的一个子图要满足下列条件: (1)连通 (2)包含所有节点 (3)不含闭合路径,(4 )子图,(5 )树 (Tree),树中包含的支路称为该树的树支,而其他支路则称为对

34、 应于该树的连支。,2)树支的数目是一定的:,3)连支数:,不是树,树,特点,1)对应一个图有很多的树,回路 (Loop),L是连通图的一个子图,构成一条闭合路径,并满足:(1)连通,(2)每个节点关联2条支路,不是回路,回路,2)基本回路的数目是一定的,为连支数,特点,1)对应一个图有很多的回路,3)对于平面电路,网孔数为基本回路数,基本回路(单连支回路),1,2,3,4,5,6,支路数树枝数连支数结点数1基本回路数,结论:,支路、结点、和基本回路关系,基本回路一定具有独占的一条连枝,例,图示为电路的图,画出三种可能的树及其对应的基本回路。,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1.KCL的独

35、立方程数,结论:n个结点的电路, 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i1+i4+i6=0,i2- i4+i5=0,i3 -i5 -i6=0,-i1 -i2 -i3=0,2.KVL的独立方程数,KVL的独立方程数=基本回路数=b(n1),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 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为:,平面电路:可以画在平面上,不出现支路交叉的电路。,非平面电路:在平面上无论将电路怎样画,总有支路相互交叉。,平面图的一个网孔是它的一个自然的“孔”,它限定的区域内不再有支路。,网孔,平面图的全部网孔是一组独立回路,所以平面图的网孔数 也就是独立回路数。,一个电路的KVL独立方程数等于它的独立回路数。,3.3

36、 支路电流法,对于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要求解支路电流,未知量共有b个。只要列出b个独立的电路方程,便可以求解这b个变量。,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 程分析电路的方法。,1. 支路电流法,2. 独立方程的列写,(1)从电路的n个结点中任意选择n-1个结点列写KCL方程,(2)选择基本回路列写b-(n-1)个KVL方程,(branch current method ),结点1:i1 + i2 i6 =0 结点2: i2 + i3 + i4 =0结点3: i4 i5 + i6 =0,(出为正,进为负),6条支路,需列写6个方程。,KCL:,例,解:,取网孔为基本回路,沿顺时针方向绕行列

37、KVL写方程:,结合元件特性消去支路电压得:,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1) 标定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2) 选定(n1)个节点,列写其KCL方程;,(3) 选定b(n1)个独立回路,列写其KVL方程; (元件特性代入),(4)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5) 进一步计算支路电压和进行其它分析。,支路电流法的特点:,支路法列写的是 KCL和KVL方程, 所以方程列写方便、直观,但方程数较多,宜于在支路数不多的情况下使用。,例1.,结点a:I1I2+I3=0,(1) n1=1个KCL方程:,US1=130V, US2=117V, R1=1, R2=0.6, R3=24.,求

38、各支路电流及电压源 各自发出的功率。,解:,(2) b( n1)=2个KVL方程:,R2I2+R3I3= US2,R1I1R2I2=US1US2,0.6I2+24I3= 117,I10.6I2=130117=13,(3) 联立求解,(4) 功率分析,PU S1发=US1I1=13010=1300 W,PU S2发=US2I2=130(10)= 585 W,验证功率守恒:,PR 1吸=R1I12=100 W,PR 2吸=R2I22=15 W,PR 3吸=R3I32=600 W,P发= P吸,例2.,节点a:I1I2+I3=0,(1)n1=1个KCL方程:,列写支路电流方程.(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

39、),解1.,(2) b( n1)=2个KVL方程:,11I2+7I3= U,7I111I2=70-U,增补方程:I2=6A,由于I2已知,故只列写两个方程,节点a:I1+I3=6,避开电流源支路取回路:,7I17I3=70,例3.,节点a:I1I2+I3=0,列写支路电流方程.(电路中含有受控源),解,11I2+7I3= 5U,7I111I2=70-5U,增补方程:U=7I3,有受控源的电路,方程列写分两步:,(1) 先将受控源看作独立源列方程; (2) 将控制量用未知量表示,并代入(1)中所列的方程,消去中间变量。,一、网孔电流法:,网孔电流法: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40、它仅适用于平面电路。,假设有两个电流 im1 (= i1 )和 im2 (= i3 )分别沿此平面电路的 两个网孔连续流动。,假想的im1、 im2称为网孔电流。,3. 4 网孔电流法,im1,im2,网孔1:R1 im1+R2(im1- im2)-uS1+uS2=0,网孔2:R2(im2- im1)+ R3 im2 -uS2=0,整理得,(R1+ R2) im1-R2im2=uS1-uS2,- R2im1+ (R2 +R3) im2 =uS2,电压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时取“+”;否则取“-”。,上式即是以网孔电流为求解对象的网孔电流方程。,对于具有m 个网孔的平面电路,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有

41、:,其中,Rkk:自电阻(总为正) ,k=1,2,m(任选绕行方向)。,Rjk:互电阻,流过互电阻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同 Rjk前面取正号,流过互电阻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反 Rjk前面取负号,两个网孔之间没有公共支路或有公共支路但其电阻为零时Rjk0,usmm在求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网孔中各个电压源电压降方向与该网孔电流方向一致时,取负号;反之取正号。,例.,用网孔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解:,(1) 设独立网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2) 列 KVL 方程,对称阵,且 互电阻为负,(3) 求解回路电流方程,得 Ia , Ib , Ic,(4) 求各支路电流: I1=Ia , I2=IbIa

42、 , I3=IcIb , I4=Ic,(5) 校核:选一新回路。,网孔电流法的一般步骤:,(1) 选定电路中各个网孔的绕行方向;,(2) 对m个网孔,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列写其KVL方程;,(3)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m个网孔电流;,(5) 其它分析。,(4) 求各支路电流(用网孔电流表示);,3. 5 回路电流法,(loop current method),网孔电流法仅适用于平面电路,回路电流法则无此限制,它适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电路,回路电流法是一种适用性较强并获得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回路电流是在一个回路中连续流动的假想电流.回路电流法是以一组独立回路电流为电路变量的求解方法。,通常选择基本回路

43、(单连支回路)作为独立回路,这样,回路电流就将是相应的连支电流。,注:网孔电流法是回路电流法的一种特例,以左图所示电路的图为例,如果选支路(4,5,6)为树(在图中用红线画出),可以得到以支路(1,2,3)为单连支的3个基本回路,它们是独立回路。 每个连支的电流是各自单连支回路中流动的假想回路电流。,各支路电流与回路 电流之间的关系:,即全部支路电流可以通过回路电流表示。,一、怎样列写回路方程,uS11 回路1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uSkk 回路k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uskk为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当回路中各个电压源电势方向与该回路电流方向一致时,取负号;反之取正号。,回路电流法方

44、程可归纳为:,例:给定直流电路如图(a)所示,其中R1R2R31,R4R5R62,uS14V,uS22V。试选择一组独立回路,并列出回路电流方程。,解:电路的图如图(b)所示,选择支路4、5、6为树,3个独立回路(基本回路)绘于图中。,故回路电流方程为:,解出IL1、IL2、IL3后,可根据以下各式计算支路电流:,1。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可经等效变换成为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再列回路电流方程,2.电路中存在无伴电流源,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来处理:,把无伴电流源两端电压作为一个求解变量列入方程。,在选取回路电流时,正好让一个回路电流通过电流源。,例:,列写含有理想电流源支路的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

45、。,二、电路中具有电流源情况的分析,方法1:引入电流源电压为变量,增加回路电流和电流源电流的关系方程。,方法2:选取独立回路时,使理想电流源支路仅仅属于一 个回路, 该回路电流即 IS 。,I1=IS,-R2I1+(R2+R4+R5)I2+R5I3=-US2,R1I1+R5I2+(R1+R3+R5)I3=US1,三、电路中具有受控源情况的分析,如果电路中含有受控电源,可先把受控电源的控制量用回路电流来表示,暂时将受控电源视为独立电源,按列回路电流方程的一般方法列于KVL方程的右边,然后将用回路电流所表示的受控源电压、电流移至方程的左边即可。,回路电流法的步骤可归纳如下: (1)根据给定的电路,

46、通过选择一个树确定一组基本回路,并指定各回路电流(即连支电流)的参考方向; (2)按一般公式列出回路电流方程,注意自阻总是正的,互阻的正负由相关的两个回路电流通过公共电阻时,两者的参考方向是否相同而定。并注意该式右边项取代数和时各个有关电压源前面的“”、“”号; (3)当电路中有受控源或无伴电流源时,需另行处理; (4)对于平面电路可用网孔电流法,简单一些。,3. 6 结点电压法,(node voltage method),选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则KVL自动满足,就无需列写KVL方程。各支路电流、电压可视为结点电压的线性组合,求出结点电压后,便可方便地得到各支路电压、电流。,基本思想:,以结点电

47、压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 电路的方法。适用于结点较少的电路。,1.结点电压法,列写的方程,结点电压法列写的是结点上的KCL方程,独立方程数为:,与支路电流法相比,方程数减少b-(n-1)个。,任意选择参考点:其它结点与参考点的电压差即是结点电压(位),方向为从独立结点指向参考结点。,(uA-uB)+uB-uA=0,KVL自动满足,说明,一、怎样列写结点电压方程,(1) 选定参考结点,标明其余n-1个独立结点的电压,(2) 列KCL方程:,i1+i2+i3+i4=iS1-iS2+iS3,-i3-i4+i5=-iS3,代入支路特性并加以整理,得,上式简记为,G11un1+G12un2 = iSn

48、1,G21un1+G22un2 = iSn2,* 自电导总为正,互电导总为负。* 电流源支路电导为零。,iSk流入结点取正号,流出取负号。,一般情况:,其中,Gii 自电导,等于接在结点i上所有支路的电导之和(包括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总为正。,iSni 流入结点i 的所有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包括由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等效的电流源)。,Gij = Gji互电导,等于接在结点i与结点j之间的所有支路的电导之和,并冠以负号。,二、电路中具有电压源情况的分析,1.若电路中含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支路:将其串联支路等效 为电流源支路(注意方向),2。若电路中具有无伴电压源支路:,方法1:把无伴电压源中的电流作为变量,每引入一个这样的变量,同时增加一个结点电压与电压源电压之间的约束方程,方法2:选择无伴电压源的一端作为参考结点,无伴电压源另一端的结点电压就是已知的电压源电压。,试列写下图含无伴电压源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方法1:以电压源电流为变量,增加一结点电压与电压源间的关系式,方法2: 选择合适的参考点,(G1+G2)U1-G1U2 = -I,-G1U1+(G1 +G3 + G4)U2-G4U3 =0,-G4U2+(G4+G5)U3 = I,U1-U3 = US,U1= US,-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