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失衡的根源与货币竞争的前景伯南克克鲁格曼谬论与.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82436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失衡的根源与货币竞争的前景伯南克克鲁格曼谬论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球失衡的根源与货币竞争的前景伯南克克鲁格曼谬论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球失衡的根源与货币竞争的前景伯南克克鲁格曼谬论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失衡的根源与货币竞争的前景伯南克克鲁格曼谬论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失衡的根源与货币竞争的前景伯南克克鲁格曼谬论与.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球失衡的根源与货币竞争的前景: 伯南克-克鲁格曼谬论与 凯恩斯经济学的局限,陈平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中心 秋季沙龙 金融讲座之三 2010年10月22日,全球失衡的根源、影响、和对策,伯南克(2005,2007,2010):全球贸易失衡资本流向逆转美国发债低利率导致次贷泡沫发达国家的福利体系动摇 原因:美国过度消费,中国东亚过度储蓄对策:恢复全球均衡压中国汇率升值 克鲁格曼(2009,2010):西方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失效陷入流动性陷阱 原因:中国的重商主义政策积累巨额外汇储备操纵汇率人民币低估20-40%中国经济增长使全世界变得更穷,也以牺牲中国人民的福利为代价 对策:

2、主张美国发动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逼人民币升值 中国反应:自由派主张升值+刺激消费,政府加大浮动幅度,多数主张回避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全球失衡论的经济学论据,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正常经济秩序=均衡=无套利机会表象:单均衡+随机游走模型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 有效性:中长期(5-10年?),不可预测? 凯恩斯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帐户的恒等式:Y=C+I+EX 投资增加挤出消费 问题:经济萧条的根源=总需求不足如何创造就业? 市场信心的大众心理问题发钞票、降利率能误导消费者和投资者? 市场局限问题(企业高负债,先还债,不投资)政府扩大开支、创造就业问题:危机时资本外逃难以加税和发债议会体制使财

3、政政策瘫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谬误,新古典经济学微观基础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子个人加总等于宏观无法解释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内生不稳定性无法解释宏观涨落的幅度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凯恩斯经济学宏观总需求概念=代表者模型只能用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恢复短期均衡无法理解劳动分工的结构演变和大萧条的深层原因结束大萧条的不是凯恩斯政策,是二次大战 共同点:用短期供求均衡的框架分析经济波动否定政治经济学对利益集团冲突的分析否定科学技术+劳动分工是经济发展+大国兴衰的根本动力制造亚当斯密神话建立英美模式为中心的世界观和话语权,演化政治经济学的替代框架,方法论:复杂演化经济学: 社会人取代原子论的经济人群体相互作用

4、才能解释内生经济波动和复杂的行为经济学 非均衡非线性动力学取代新古典的线性优化模型世界发展是多均衡和演化的解释马克思的历史阶段论+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达尔文的多样发展观 结构论:经济学的三层次框架:微观-中观-宏观 工业革命,劳动分工,体制创新+经济危机源于中观的金融中介+产业结构大国兴衰,经济学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微观经济学:策略定价取代边际定价,补充成本加成定价 中观经济学:大数原理替代方法论个人主义(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模型,蒙氏生命周期模型);群体模型(生灭过程)取代代表者模型(随机游走,布朗运动);小波的新陈代谢取代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学:趋势-波动的多层次分解替代动态一般均衡理论;非

5、线性动力学的混沌模型+非线性随机过程用非线性动力学基于小波的时间频率表象替代计量经济学基于噪声的时间表象 制度经济学:决定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变革+选择规则,交易成本不起主要作用 史观经济学:从生态+技术+经济的互动演变重新解释经济结构,战争类型,劳动分工,文明分岔东西方不同的演化模式,应用:全球失衡的演化政治经济学,工业革命史:技术革命+市场扩张劳动分工打破中世纪的相对静态均衡的经济秩序西方为中心的劳动分工世界大规模的人口资源不平衡形成中心区剥削边缘区的依赖经济模式 德国,美国,苏联,日本的兴起垄断竟争+世界大战+区域同盟世界失衡是常态,不是反常 这次全球失衡有何不同? 二次大战后:欧

6、洲日本萧条,美国巨额生产能力过剩固定汇率美国巨额贸易顺差带动西欧日本复苏+建立美国全球军事金融霸权。 苏东瓦解,中国崛起后:苏东去工业化成为西方依赖经济,中国加速工业化成为挑战西方的发展中国家动摇西方主导的全球体系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对发达国家短期消费有利,长期竞争力下降美国主导的经济金融体系不可持续,诊断:西方衰落的根源何在,伯南克:正常国际秩序:资本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获得高回报,维持西方福利制度 目前反常:国家资本从中国东亚流向美国,获得低回报导致美国低利率房地产泡沫+资产泡沫经济危机 对策:压迫人民币升值带动东亚升值减小中国东亚的外贸顺差 陈平:中国模式集体土地=低成本社保,混合经济

7、=学习竞争挑战跨国公司,所有权使用权分离基础建设不依赖外资和发债打破拉美依赖经济;独立国防+独立外交超越德日模式发展独立金融抵制国际热钱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 伯南克谬论:美国低利率不投资基础设施源于里根的金融自由化 西方老龄化福利社会危机源于冷战时代的军备竞赛+福利社会导致家庭瓦解、过度消费 里根减税+赤字财政发债驱动利率汇率上升产业出走刺激日本、东亚、中国的加速工业化,美元动摇的原因何在?,美国军备竞赛:冷战后美国军备开支大于其余十强的总和挤出民用制造业把民用市场先后让给德国、日本、东亚、中国 冷战封锁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与英国银行的政治套利欧洲美元市场崛起(1960年代)制约美联储的

8、货币政策过剩美元在西欧市场大量积累 美国操纵汇率,用苏联威胁论压迫德国马克升值,制造小国的汇率波动刺激欧洲货币联盟崛起对抗美元美国制造货币战争打击伊拉克主张欧元结算的主张间接打击欧元捍卫美元地位 美国压迫日元升值选择性开放美国资本市场日本资产泡沫,美国房地产投资巨亏,封杀日本收购资源,利用金融危机控制韩国十大企业刺激日本、东南亚组织国家向中国经济靠拢 里根革命金融自由化金融寡头取代军火寡头成为美国政治的主导力量挤出制造业 私有化的医疗+保险产业高利润美国人均医疗成本是日本3倍,西欧2倍国际竞争不敌日本、西欧产业出走+研发出走持续贸易逆差 不对称贸易规则:封杀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封杀中国收购资源

9、性资产,只许中国购买短期国债中国只能从日本韩国进口美国的二手技术中国对美持续顺差,对日本、韩国、台湾、东盟持续逆差加速东亚与大中国的经济整合,美国发动贸易战对谁有利?,美国出口的竞争者是德国、日本,不是中国人民币升值无助于美国改善出口 中国出口的是美国不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发达国家越穷越要买价廉物美的中国货贸易战会减少中国出口总量中国出口的市场份额会增加 经济危机时对中国产品加进口税=对发达国家消费者增加消费税增加西方劳工成本降低国际竞争力不会持久 经济危机时发动货币战争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小国危机加深人民币比小国货币稳定劳力密集的加工业在危机期间难以转移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东亚、巴西,澳大利

10、亚的头号出口国,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国,也是德国,俄国,拉美,非洲,印度最大的出口增长国打击中国失道寡助,货币竞争的政治经济学,货币的多重功能:交易媒介,储值媒介,投机媒介,大国霸权的武器 英国金融创新:议会制建立国债信用发债+雇佣军打败法国 美国金融创新:控制汇率波动抑制制造业强国的崛起 货币体制的选择: 固定汇率:减少进出口企业的风险加大政府宏观管理的负担有利于实体经济加强储备货币的地位降低资本输出国的风险 浮动汇率:加大进出口企业的风险减少政府宏观管理的负担减弱储备货币的地位降低资本输入国的风险,货币竞争的手段,货币竞争的实质:垄断竟争 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国际话语权,军事强权不平等竞争 货

11、币流动规律: 流向汇报高的地区美国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吸引全球资本 流向安全的地区在竞争对手敏感区域制造冲突依靠美元提供各国政府债券的流动性 制衡: 欧元区规模超过美国 中国国防独立 区域合作+资本账户管制+交易税抵御投机资本流动,中国建立国际金融秩序的战略选择,反击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话语权不存在均衡汇率,只有可持续汇率,中国的贸易顺差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和东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南欧的经济复苏 全球失衡和金融危机的根源在美国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寡头建立国际反垄断法,支持欧盟收交易税限制投机资本,支持东亚加强资本账户管制选择性开放直接资本投资,抵制短期资本投机 选择性反击贸易战:进口

12、法要求注明美国产品的产地的州名,对投票打击中国产品的州施加反击关税并限制对其投资 开辟亚洲美元国债市场,用中国、东亚掌握的美元储备提供国债的流动性 建立国家担保的进出口金融中介公司,用领子期权+中国式管理培训解决中国与资源输出国的价格分歧,中国应对危机的模式对世界的启示,先增长,后改革业绩形成共识 拆分垄断企业加强竞争 混合经济多层次社保+家庭价值和谐社会,降低协作成本 区域竞争+吸引外资打破利益集团阻碍结构调整 监管独立对比美联储与金融业的利益共同体抑制破坏性创新,鼓励建设性创新 财政健康决定政府信用决定宏观管理能力 技术更新是经济发展动力金融为技术更新服务,而非为投机资本服务,大数原理(

13、Principle of Large Numbers)与合成谬误(Composition Fallacy):微观组元数越少(Effective Cluster Number ) N 宏观涨落的相对偏差 (市场变动率MV)越大,SN=X1+X2+ . . . . . . +XN Market Variability (MV)= Relative Deviation =,可观察的美国市场变动率 MV 与等效组元数CN,Real Personal consumption: 0.15% (800,000) Real GDP: 0.2 % (500,000) Real Private Investmen

14、t: 1.2% (10,000) Dow Jones Industrial (1928-09): 1.4% (9,000) S&P 500 Index (1947-2009): 1.6% (5,000) NASDAQ (1971-2009): 2.0 % (3,000) Japan-US Exchange Rate (1971-09) 6.1% (300) US-Euro Exchange Rate (1999-09) 4.9% (400) Texas Crude Oil Price (1978-2008): 5.3 % (400),经济波动的中观基础和市场监管的竞争政策,家庭选择可能产生的经

15、济波动不到真实GDP的5%微观基础论不成立消费波动小于投资波动无需微观行为理论(永久收入论,生命周期论)只需理解大数原理 中小企业波动只能解释GDP25% 的涨落 金融市场的涨落真实投资的涨落GDP与消费涨落的 6-10倍金融市场竞争者高度集中经济波动的中观基础论 汇率波动与油价波动的变动率3倍于金融市场的波动率金融巨头操纵市场的铁证! 竞争政策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反垄断法+ 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征收托宾交易税,Basic Facts (2009),US GDP $14 t US Public Debt 52.9% of GDP Stock of quasi money $11.0 t Trade balance -0.42 t 3% GDP FDI at home $2.4 FDI abroad $3.3 OTC Derivative outstanding 683.7 t 10*world GDP 49* US GDP virtual economy crowding out real investment Including: Interest rate swap 349.2 t Credit default swap 32.7 t Currency swap 16.5 t,2009 Statistics (CIA World Factbook),Basic Fac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