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人际吸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84066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人际吸引.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本章要点 *自我价值寻求 *独处需要 *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犯错误效应 *个性与喜欢 *爱情与喜欢 *爱情类型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一、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 (一)自我价值感 人生有价值,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更加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 (二)社会比较 1意义 2对象与过程 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选择的比较对象一般是与人们在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 社会比较过程是直接以确定自我价值的需要为基础的。因此,它几乎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观点、情绪和行为。 谢立夫(MSherif,1935) “光点游动”,

2、二、安全感确立的需要 (一)生物安全感 (二)社会安全感 获得社会安全感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样是与人交往并由此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社会安全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 (一)独处需要 一方面,需要与别人共处,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有独处的时间,需要暂时地远离和逃避别人 。 (二)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四、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 (一)印刻 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就叫做印刻。 同类的对象对于有机体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二)本能 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人类祖先形成起来的生存能力,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三

3、)条件作用或条件学习,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一)熟悉与人际吸引 1熟悉引起喜欢 呈现次数 图111 熟悉与喜欢的关系 来源:RZajone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8,Supplement 2:1-29,2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呈现次数 图11-2 熟悉对不同性质对象的喜好程度的影响 来源:JLFreedman et alSocial Psychology.NJ:Prentice-Hall,1985,(二)居住环境邻近性对人际吸

4、引的影响 居住位置越近的人之间关系往往更亲密。 什么居住环境的相邻性能引起人际吸引?主要有以下四种解释: 第一,接近性增加了熟悉程度。 第二,接近性常常和相似性联系在一起。 第三,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 第四,基于认知一致性,如果和我们住在一起或者一起工作的人是我们不喜欢的,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焦虑。认知压力会改变我们对他们的看法,从而喜欢他们。 居住环境的相邻性为友谊发展提供了机会,它并不确保一定会形成友谊。在影响人际吸引的诸多因素中,它只是其中一种,不能被过分强调和夸大。,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一)才能 1才能与人际吸引 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例关系,才能越

5、高,越受人喜欢。 最有能力、最有头脑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 2犯错误效应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猪湾入侵古巴,结果计划遭到惨败。 才能出众而犯了错误的人;(第一)才能出众而未犯错误的人;(第二)才能平庸犯了错误的人;(第四)才能平庸未犯错误的人。(第三),(二)美丽与外貌吸引力 漂亮是一种很强烈的刻板印象(韩、美、加 ) (三)个性品质,三、相似规则 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的相似都影响着人际吸引。年轻人和年轻人之间比较容易吸引,而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也容易吸引。 四、互补规则 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时所产生的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 感情较深的朋友、夫妻间发生作用。,五、人

6、际吸引规则的协同 (一)相似与互补的协同 (二)相似与互补的不同作用,第三节 爱 情,一、爱情三角理论与爱情类型 (一)爱情的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RSternberg,1986)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theory of love)。他认为所有的爱情都应含有三要素: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形,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凸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图113 爱情三角理论 来源:RSternbergA Tfiangul

7、arTheory of LovePsychological Review,1986(93):119-135,亲密是爱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爱情的动机成分,而承诺是爱情的认知成分。 八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关系: 1无爱(non love):三种成分都没有,如随机的人际交互。 2喜欢(liking):只包括亲密。如友情,其友谊的呈现会让朋友感受到亲近与热诚相待的感觉。 3迷恋(infatuated love):只包括激情。这种爱情的关系是属于一种单相思、一见钟情式或理想化的爱情。 4空爱(empty love):只包括承诺。如中国古代的指腹为婚,依媒妁之言而成的婚姻关系。,5浪漫之爱(romantic

8、love):由亲密与激情组合而成。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情,富有激情而浓烈。 6.友情之爱(companionate love):由亲密与承诺组合而成。爱情中较缺少激情,和爱人之间的感情较平淡,细水长流般的绵长而不断,如长期的婚姻关系。 7荒唐之爱(fatuous love):由激情与承诺组合而成。此种爱情从相识到坠人爱河快速而短暂,因缺乏亲密要素来维持,当激情过后,常会造成这段感情迅速消退。 8完满之爱(consummate love):是亲密、激情与承诺三者的结合,是真爱的本质,是很难达到的完美爱情。,(二)爱情类型 1情欲之爱,或浪漫之爱。 2游戏之爱。 3友情之爱。 4现实之爱。 5

9、激情之爱。 6奉献之爱。,二、爱情与喜欢 爱情是人类异性间的一种崇高情感,具有排他性、专一性,只存在于彼此相爱的男女之间。 两性间的爱情,不仅由人的自然属性即生物属性所决定,还由人的社会属性人们在社会中的活动、地位、需要、社会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等所决定。因此,爱情在爱的形式、内容、求爱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时代、民族、阶级、国家的一些具体特点。,喜欢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一是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 二是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爱情有如下三个最重要因素: 依恋。 关怀与奉献。 亲密。,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

10、牢固。 四、爱情与性 爱情的根源在本能,在性欲,这种本能的欲望不仅把男女的肉体,而且把男女的心理引向一种特殊的、亲昵的、深刻的相互结合。 爱情把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联结在一起,它是生物关系和社会关系、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综合体。”,究竟存不存在“柏拉图式的爱情”? 讨论,作业与思考题,1简述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2交往是否是越多越好?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如何平衡? 3.人际吸引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4运用人际吸引的规则,分析自己喜欢的人,看看是什么导致了人际吸引。 5简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6简述爱情三角在分析爱情问题上的价值。,建议读物,1金盛华,杨志芳,赵凯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2郑国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Berscheid E & Walster EInterpersonal AttractionReading,MA:Addison-Wesley,19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