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宗教影响文学的五种情况.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84325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讲宗教影响文学的五种情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十一讲宗教影响文学的五种情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十一讲宗教影响文学的五种情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一讲宗教影响文学的五种情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讲宗教影响文学的五种情况.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讲 宗教影响文学的五种情况,宗教与中国的宗教,“宗教”一词来源于佛教,佛教以佛陀所说的为“教”,以佛教教义的不同流派为“宗”,两者合称为“宗教”。一般意义上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有三大宗教,即“儒”、“道”、“释”。但是,因“道”、“佛”两家都在本体论上构想出来世,成为芸芸众生在信仰上的安身立命之地,而“儒家”思想中没有“来世”,因而有人认为它并不能称为标准意义上的宗教。,辜鸿铭先生曾经指出: 事实上,中国的儒教或国教之中,有三项最基本的信仰,在中国被称之为三纲。按照重要性,其排列的顺序是:首先,绝对效忠于皇帝;其次,孝顺父母、崇拜祖先;第三,婚姻神圣、妻子绝对服从丈夫。,所谓“三从”,

2、实际上指的是三种无私的牺牲或“为他人而活”。 当她尚未婚配时,要她为父亲活着(在家从父); 当她结婚后,要为其丈夫活着(出嫁从夫); 当她成为寡妇时,又必须为孩子活着(夫死从子)。,中国的宗教与文学,“儒”、“道”、“释”三教并立,作为一种哲学形态生成了中国古代士人在形而上的精神空间中安顿自我而执着人生的三种不同文化生存方式。这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和文学派流。从整体的视域来分析,“儒”、“释”、“道”不仅具有哲学因素,并且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三大宗教形态。 宗教对文学的影响,有五种表现形态:,一、宗教与文学作品的题材,1、圣经:“该隐”的故事成为拜伦诗剧该隐的题材来源;

3、“列王纪”中的“神仙”成为斯宾塞长诗仙后的题材来源;植物的故事在邓恩诗中转化为“蔬菜”和“孩子”的意象;圣经中的“三重天”的构想,在但丁神曲中转化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世界。,圣经中的“创世纪”、“路加福音”、“士师记”与弥尔顿的三部曲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清教徒作家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其实就是对“圣经”故事的一种图解;歌德巨著浮士德中“魔鬼”故事、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也都取材于圣经。,圣经中的许多故事、情节、人物、意象,对西方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但丁、歌德、弥尔顿、拜伦、普希金、邓恩、斯宾塞等作品的取材,对西方文学史上的大作家如托尔斯泰、劳伦斯、霍桑等作品的取材

4、,都有直接的影响,甚至对其整个作品的创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佛经:就中国古代文学而言,我们可以从佛经与山海经、佛经与魏晋志怪小说、佛经与封神演义、佛经与西游记的关系,得到说明。后者的题材,基本上都来自于前者。可以说,佛经中的许多故事情节和人物,已经成为宋元以后的中国古典小说的题材来源。,二、宗教教义与文学作品的主题,1、基督教:基督教所主张的“博爱”、“道德的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往往成为托尔斯泰作品的一个核心主题;对劳伦斯一系列作品如虹、恋爱中的女人、查黛莱夫人的情人等的主题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陈独秀于1920年2月在新青年发表基督教与中国人,称赞“平等博爱”、“牺牲奋进”

5、、“反思忏悔”的精神;影响到了鲁迅药(“受难”)、曹禺剧本雷雨(“原罪”)、郁达夫小说(“忏悔”)和冰心诗歌(“爱的哲学”)等。,2、道教:“道教”所主张的“求仙”、“成仙”、“清静无为”、“顺其自然”、“隐逸出世”等思想,往往成为李白、陶渊明诗歌的主题;道教往往成为魏晋时代大量的“游仙诗”、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干宝的搜神记等,以及唐宋传奇、金元散曲、明清神魔小说神仙主题的来源。道教所主张的精神与思想,还成为中国文人遭受挫折和失败时的重要精神支柱。可以说,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之一。,3、佛教:佛教所主张的“因果报应”、“四大皆空”、“世事无常”、“人生虚幻”、“清静禅悟”、“地狱”与

6、“人间”等,直接影响到了王维、白居易、柳宗元、曹操、杜甫的诗歌主题,以至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作品的主题,也不能脱离佛教来理解。佛教教义中的“因果报应”观念,几乎成为中国宋元白话小说的总主题。佛教的一些基本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学,丰富和发展了后者的思想内容。,佛教的“四大皆空”、“人生虚幻”、“世事无常”往往深入到古代文人的思想深处,让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一种深远的无常感。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中从来,不可断

7、绝。”,曹 操,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的秋兴八首、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也有这种世事苍凉之感。再如红楼梦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中国的山水诗融入了佛教的清静,谢灵运、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的诗,往往都有禅心;而苏轼的诗中,则有深厚的禅悟。元好问的诗句“诗为禅客添锦花,禅是诗家切玉刀”,则道出了诗与禅的关系。,三、宗教与文学的形式,佛教的传播形式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形式,产生过重要影响。 首先,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声明论”,直接影响到了汉语“四声八病”说的提出,并催生了一种新文体:“骈文”的产生; 其次,“声

8、明论”也对中国古典律诗“平仄相协”的理论,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声明论”的传入,中国古典律诗也许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一种形态。,再次,由于佛经的传播而产生的“变文”,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并直接影响到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中之诗词的融入。 在志怪小说中时常出现的“梦幻式”、“离魂式”和“死而复生式”的三种叙事模式,也是来自于佛教的“前世”、“今生”、“来世”的“三重天”的启示。,四、宗教与文学的境界,1、佛教中的“境界”对中国文学境界有重要影响:“境界”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色”、“香”、“味”、“声”、“触”、“法”六境; 二是指学徒修行所达到的程度,如“顿悟”、“无念”。 对

9、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境论”有直接的影响。王维、柳宗元的诗中,往往都有一种禅境。,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媛。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佛教中的“前世”、“今生”与“来世”之生死轮回观念,往往体现在魏晋志怪小说、宋元话本小说与戏曲之中,形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结构的基本格局。,唐代诗人王维,2、道教的境界对中国文学作品境界也有重要影响: 道教所主张的“坐忘”,是一种“心法相应、物我两忘”的程度,对于李白诗中的仙境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太

10、极图,3、基督教境界对西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 基督教所主张的“永生”,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境界。以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和劳伦斯小说为代表的西方小说,往往体现了“原罪”、“忏悔”、“救赎”的主题,并且成为西方文学的一种基本模式,或者说一种基本格局。 文学作品之广度和深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受这种宗教境界所制约的。,西方传统文化史上的十字架,中国古典诗词中如果缺少一种终级关怀,以及一些佛家和道家精神,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中所生存的; 如果西方文学中完全没有基督教的精神,世界文学史也许完全不是今天所看到的这种模样。 文学绝对不只是一种形式或艺术层面的东西,主要是一种精神形态,而宗教精神是其

11、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因素。,所谓宗教意识影响文学作品的格局,是指某种宗教精神影响到了文学的整体结构。如“原罪”、“忏悔”、“救赎”是西方许多文学的基本结构模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往往也存在这样的模式;基督教的精神及其特定的意象,在托尔斯泰、劳伦斯等作家作品中,也大量的存在。这种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和全方位的。,可以这样说,基督教是了解西方文学与西方文化的密码;如果离开了它,我们就很难理解整个西方文学。 古希腊精神原型是哲人的思考,希伯来精神原型则是宗教的信仰,两者都一前一后、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以至于文学生存与发展的两大源头。,五、宗教与文学批评,1、圣经:最初的时候,阐释学主要用于对圣经的阐

12、释,一般分作四个层面:一是直接释义,二是寓言层面,三是道德层面,四是神秘意义。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汀在其基督教教义中,有一首诗对此作了概括:“字面意义多明了,寓言意义细分晓;道德意义辨善恶,神秘意义藏奥妙。”,19世纪,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普通阐释学,定义为“理解文本的艺术”。到了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则建立了一种文学阐释学; 20世纪,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则将阐释学方法论意义的研究发展成为了本体论性质的研究,建立起了一种现代阐释学。海德格尔的“先在说”和伽达默尔的“任何历史都是阐释者的历史”说,成为现代阐释学的主要观念。 正如伽达默尔所说:“圣经阐释学是现代阐释学的前史。”,海

13、德格尔的著作封面,2、佛教:佛教讲究“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言语道断”、“顿悟成佛”,这种言说方式在刘勰文心雕龙那里,发展成为“道”、“心性”、“物感”、“文质”等文学本体观,并且还成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史上常用的一种批评方法,即“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中国古代文论大家刘勰先生,到了隋唐时期,则发展成为一种“以禅喻诗”的传统,如皎然有诗式、司空图有二十四诗品,都倡导“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到了宋代,严羽提倡“妙悟说”;到了清代,王士祯提出“神韵说”、袁枚提出“性灵说”,都强调诗歌批评要建立一种含蓄有味的标准;到了清末,则发展成为王国维的“境”与“境界”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是以诗话、词话、小说评点、戏曲评点为主,另加一些轶事与掌故,不象西方那样往往采取一种体大虑周的论文模式。 这样的文学批评体式,就说明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讲到此结束,谢谢。,思考题,1,任选一个西方小说作家,谈一谈其作品与宗教的联系。 2,任选一个中国戏剧作家,谈一谈其作品与宗教的联系。 3,中国古代诗人与西方古典诗人的宗教观念有何不同? 4,举例说明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