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90357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文地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人文地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人文地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人文地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文地理学,主要参考书:,(1)人文地理学,陈慧琳,科学出版社,2001 (2)人文地理学,陆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人文地理学词典,(英) R. J.约翰斯顿主编;柴彦威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4)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爱尔兰) R. 基钦, (英) N. J. 泰特著;蔡建辉译,商务印书馆,2006,本章重点内容,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第一章 绪论,1.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 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1.地理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古代地理学地理思想萌芽19世纪上半叶 主要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而且这些记载多是片断性的,人类对地理现象的认识流散于哲学、

2、文学、历史学、政治学、数理等相关科学知识之中,缺乏理论体系,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近代地理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形成的标志:德国洪堡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从描述地理环境发展到解释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条理化归纳,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性描述;使地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体系,并分化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科学领域;,现代地理学时期(二战后),标志: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等应用的出现;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举,分析各种地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并预测其未来演变。 强调地理的统一性、理论化、数量化、行为化和生态

3、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尤指现代地理环境。具体而言,是指由大气圈、水圈、岩石、生物圈、智慧圈组成的、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面或表层,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地理学者曾用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等术语称呼地球表面。,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球表层的自然物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地域组合和社会文化特征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1.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 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2.地理学的划分,二分法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三分法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特性,人文地

4、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广义:包括经济地理学。 狭义:不包括经济地理学。,1.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二.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李旭旦 吴传钧 张文奎 王恩涌,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起发展变化的趋向。,区域研究的传统,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理 人种地理学 农业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 经济活动 商

5、业地理学 交通运输地理学 信息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 社会活动 文化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 聚落地理学 宗教地理学 语言地理学 ,人 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理论人文地理学 区域人文地理学 部门人文地理学,1.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三.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科学。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影响因素,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自然,人文:社会、经济、

6、文化、政治,社会生产方式 社会经济制度,1.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三.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2.区域性,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1.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三.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3.综合性,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其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一)、国外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国外人文地理学 (1)地理学(古希腊词汇Geographein)由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人

7、埃拉托色尼提出(Eratostenes,公元前275年前195年),“Geo”指土地,“raphein”为记载的意思。我国则从几千年前的易经.系辞“仰以观之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而来。 (2)早期地理学发展 希罗多德(Herodotus,BC484426)波斯战记主要记录了早期古巴比伦的文明。 希波克拉第(Hippocrates,BC460377)论空气,水和地方,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斯特拉波(Strabo,BC6420)地理学共十七卷,除七卷散失不全,其余几乎完整无缺。 另外阿拉伯国家的一些漫游商人的游记,如伊本.白图塔游记等, 1347年(元至正七年),伊本白图泰来到中国泉州。当时元朝将亡,

8、但是内乱未生,泉州还是极其繁荣的。他在书中描述:“刺桐港口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或者是世界最大的港口,我见港里有100多只大船,小的多得无法计数。” 及马可波罗游记等。 (3)、古代国外地理学特征 均为记述性的地理志,没有专门的论述人文地理的著作,所谓人文地理学的萌芽性的论述,也只是包罗万象的游记性的地方志的一部分。,2、近代外国人文地理学的创立 (1)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德国近代地理学家。洪堡对近代地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A 提出了地理学的科学定义和研究对象。洪堡认为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各种现象的分布或排列。即空间分布、关系和相

9、互依存。” B 创立了因果原则。“科学方法的巧妙运用,合理的对地球的各种事物和各种现象做互为因果的推断,将给地理学的研究以极大的好处。”,2、近代外国人文地理学的创立,C 创立了综合原则。“无论所讨论问题,为一区域之物质,抑植物抑人生,讨论者的眼光不当仅限于该区域内,凡世界上各区域之有同等或类似之现象者,亦应同时加以注意,由是而概括之定律,往往可以产出。” 附录:第三原则范围原则:由李希霍芬(F. Richthofen,1833-1905)、拉采尔(F. Ratzel 1844-1904)等人提出。地理学之方法,必自划清地面上各种现象分布之范围入手。 D 注重野外考察。认为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的基

10、础方法。,(2)卡尔. 李特尔(Karl Ritter, 17991859) 公认的科学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主要观点: A 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即人文地理学的提出,强调人地相关的综合性和统一性。在地球学一书中认为,地理学的对象是布满了人的地表空间,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重点,地理学的任务“是找出产生那些制约着事物、民族个人多样性的和随之变化的所有的规律与条件”。,(2)卡尔. 李特尔主要观点,B 主张从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主张从自然条件对人类历

11、史的影响上去阐明地理学的人文方向。,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得以发展,主要有赖于三方面的外在动力: 1、对世界的认知广度和深度加大。 2、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 3、其他学科的进步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一)德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1、拉采尔(F. Ratzel 1844-1904),首次系统的提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人生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思路。在地理学思想上被认为是环境决定论和政治地理学的引入者,著有人类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赫特纳(Alfred Hettner 1859-1941)德国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学术观点:认为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

12、,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著有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施吕特尔(O Schluter 1872-1952) 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主要学术观点: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景观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生活空间,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变成文化景观的过程。,(二)法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维达尔 白兰士(V Blache 1845-1918)法国人地学派的创始人,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倡

13、人与自然环境是相互适应的,人是主动的适应环境,他的学生又把这种思想发扬,形成法国的“人地相关学派”。 白吕纳(J Brunhes 1845-1918)在其人生地理学中把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法国人地学派特别重视小区域研究,重视实地考察。,(三)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麦金德( H J Mackinder 1861-1947)认为地理学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历史的地理枢轴阐述了“大陆腹地说”的全球地缘政治思想。 罗士培(P M Roxby 1880-1947)主张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四) 美国的人文地理学 1、地理环境决定论主要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森普尔(E C S

14、empleo 1863-1932)著有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极其地理条件等。 亨丁顿(E Huntington 1880-1947)气候与文明。 2、人地相关的思想代表人是巴罗斯(H H Barrows 1877-1960)提出人类生态学,提倡人类对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四) 美国的人文地理学,3、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 苏尔(C O Sauer 1889-1975)主张地理学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4、区域学派 哈特向(R Hartshorne 1899-)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科学理论与方法

15、论的建立 系统论 1、老三论 信息论 控制论 突变论(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 2、新三论 协同论(德国物理学家哈肯) 耗散结构理论(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 3、人地关系的和谐论,(二)新的研究方法,1、计量地理学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 W Christaller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 W L Garrison1955年于华盛顿大学开设第一个应用数理统计的研究班 1958年,I Burton 提出地理学的计量革命,2、行为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行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对以个人为决策单位的信息处理表现行为,所以重点是人的差异。 基本概念:知觉、认知、物象、激励、行为、决策等。 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高里基锚点

16、理论) 主要流派为: 人类论的研究方法(段义孚城市研究方法) 路线 (pathes) 边缘 (edges) 智能图 结节点 (nodes) 分区 (districts) 地方标志 (landmarks) 3、3S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广泛应用 RS、GIS、GPS,(三)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1、以人类为主体进行研究 2、人文地理学更趋向应用方向。 3、研究领域更趋于交叉和边缘。,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文地理学 张相文、竺可桢、胡焕镛、黄国璋等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19491978年,以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2、1978年以后 ,出现了人文

17、地理学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1.2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人地关系协调论、区域可持续发展观.,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 心理学的分析方法; 研究手段的变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3.研究内容和方向:社会化、应用化趋向,1.3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 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1)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2)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著作禹贡,1.3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二.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张相文、竺可桢, 1.3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三.现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4. 1978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2. 近代,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思想的引入时期;,3. 1949-1978年,经济地理一枝独秀,人文地理衰落的阶段;,1. 中国古代,人文地理学的思想和知识的积累时期;,1.4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一. 对学科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2. 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3. 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二. 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三. 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作业:,1.2000年以来 我国人文地理学的专题研究变化的趋势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