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03149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7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ppt(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李春辉,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与评价,3,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课程改革是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 (三)我国高中课程存在着必须改革的问题,4,(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1999年, 国务院批转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5,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2、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6,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 “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7,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政府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欧洲、东亚的很多国家和地区致力于课程改革。研究表明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二)课程改革是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9,公民的责任 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 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 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 信息素养 国际视野,(1)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2)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法国 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

3、文化,获得能力和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获得自治,成为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让学科的多样性在作为人的学生身上找到统一。(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为了21世纪的高中,1998年),韩国 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化,确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和素质选择教学科目、能动地自律地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程和以选修为主的课程体系” 。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1997年12月),(3)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美国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先进而实用的技术,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

4、为今后独立的生活做准备。(伍德威尔逊全国联谊基金会高中学生年国家的使命2001年10月),德国 把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天赋和发展倾向、对自己未来发展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同发展学生参与社会民主建设的意识、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结合起来。(巴伐利亚等州课程纲要草案,2000年),印度 将教育与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将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联系。(2000年11月印度政府:全国课程框架),英国 设计与技术 信息和交流技术 公民 综合学习,法国 个体化帮助 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 有指导的个人实践活动,日本 信息科 综合学习,(4)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5)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瑞士 目前所进行的被称为“百

5、年来最重要的改革”的核心是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日本 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为各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提供空间。,16,英国 高中生确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步骤: 学校提供信息、咨询与指导; 学生初步形成个人学习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 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6)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17,德国 学校把第12、13学级(相当我国高二、高三)划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 学生在每一学习阶段开始,根据学校开设的课程,制定个人的课程表; 不同的学生在相关学习领域形成自己的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18,(7)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课程说明 选课指导手册 专职咨询员

6、辅导员制度 同学合作计划,各国实行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主要包括:,19,(8)实行学分制。,目前,不少国家在高中阶段都实行学分制,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印度、韩国、日本等。,20,、,(三)我国高中课程存在着必须改革的问题,1998年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清华大学分别面向高考落榜生、大学生、大学教师和专家院士开展关于高中教育质量的调查; 2000年委托北师大在十个省区面向不同层次学校的14036名高中学生、 1650名教师、 158名校长开展高中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 2001年委托北师大在四个省面向学生家长、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负责人开展高中课程和教育质量的调查。,21,2000年

7、的调查: 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山西、宁夏等10个省(市、区); 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校长样本158名;,22,对学生终身发展基本素质的认识,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和创新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但学生认为在学校教育实际中对此三项关注程度很低,有69.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3,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24,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25,学校开选修课的情况,学生是否希望开选修课,92.6%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选修课, 但69.8%的学生反映

8、学校没有开设选修课。,26,开设选修课最大的困难,教师认为开设选修课的最大困难是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和工作压力大(52.6%),学校资源有限和升学压力大也是重要的因素。,27,对高中课程 内容容量的看法,78.2%的校长和37.1%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的量偏多; 66.2%的校长和36.7%的教师认为课程难度过大。,对高中课程 内容难度的看法,28,教师、校长对高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关系的认识,93.6%的校长和90.7%的教师都认为高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脱离。,29,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看法,86.9%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发展有帮助;但是72.2%的学生没有参加或没有机会参加综合实

9、践活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30,62.7%的学生几乎不参加或没有机会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31,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32,教师如何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46.0%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用启发的方法讨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但更多的教师采取的是不理睬、回避甚至批评的方式;只有16.0%的校长认为教师采用启发、讨论的方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33,学生在课堂上发表意见的机会,52.3%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或偶尔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34,关于

10、学生作业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35,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97.5%的校长和75.5% 的教师反映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纸笔测试。,36,学生对分数能否反映其全面发展状况的看法,85.4%的学生认为分数不能反映其全面发展状况。,37,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的感受,69.4%的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明确表示紧张、害怕和讨厌,有40.1%的校长表示公布成绩对学生有消极影响。,38,除纸笔测试外,学生期望的评价方式,除纸笔测试以外,学生认为还可以通过在学校活动中的表现、成长记录和同学评议等方式来反映其发展状况。,39,58.3%的学生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足4小时

11、。,学生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40,校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业负担的看法,90.3%的校长和7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或太重。,41,图书馆能否满足学生需要,只有9.9%的学生明确表示图书馆能满足他们的需求。,42,图书馆使用的情况,49.7%的学生很少去图书馆,只有14.6%的学生几乎每周去图书馆,另有15.7%的学生反映学校图书馆不对学生开放。,43,学校机房的使用情况,只有16.1%的学生几乎每周都去机房,32.9%的学生很少去机房;41.4%的学生反映学校的机房不对他们开放。,44,实验室课外使用的情况,45%的学生反映实验室在课外不对学生开放。,45,课程规定性、统一性强,缺乏多样

12、性和选择性,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忽视学生生活经验,不能反映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的成就;,高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46,教学观念落后,方法单一,学习方式被动,缺少自主创新和实践的机会;教学过程应试倾向严重; 评价的手段、内容、方式、目标单一;追求考试结果,忽视学生的发展过程; 管理权高度集中、统一,学校自主权不足。,47,学生只能按照既定的文、理两条路径选择课程,同一路径的学生只能按同样的要求、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参加同一张试卷的考试。,48,实践能力 创造性 好奇心 兴趣爱好 自尊 自信 人生观 价值观 ,知识技能 解题能力 认真

13、 勤奋 刻苦 踏实 谨慎 ,49,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 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教育所力图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也正是西方教育的优势 无论是优势还是问题,都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我们的优势需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如何看待我们的问题和优势:,50,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1)一定要做。 高中课改势在必行、非改不可。 (2)必须做好。 高中课改只许成功、不能失败。,51,二、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1.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思想 2.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 3.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52,1.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思想,53,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教育要“三个

14、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54,2.普通高中培养目标,55,普通高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教育性质与任务:,56,这样的功能定位,跳出了长期困扰高中教育的升学与就业双

15、重任务定位的困惑,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课程的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和新理念。,57,义务教育不定向教育以提高公民 素质为基础 高中教育准定向教育以学生全面而有 个性的发展为基础 高等教育 定向教育 以专业教育 为基础,58,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59,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第17条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60,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

16、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61,(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特别强调使学生:,62,(3

17、)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63,(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64,核心素养:,民族精神 社会责任感 科学与

18、人文素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职业意识与创业精神 人生规划能力 团队精神 国际视野,65,社会责任感 :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具有团队精神; 自觉维护国家尊严, 愿意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具有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66,价值判断能力 : 对是非、善恶、美丑独立地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 理解生活的意义, 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了解人类文化的遗产, 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 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67,批判性思考: 收集与判断、分析与处理信息; 养成自我反思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能够在倾听和尊重不同见解

19、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识; 具有坚持真理、 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68,人生规划能力: 奠定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 正确认识自我潜能和发展倾向, 思考并规划人生走向; 了解职业的发展, 具有创业意识与敬业精神。,69,3.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70,(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71,(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2,(4)建立发

20、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73,(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74,三、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75,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科 目,模 块,1. 课程结构,76,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77,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数学 人文与社会 科学 体育与健康 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 艺术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1)关于学习领域,78,设置学习领域,更好地反映

21、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既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避免并学科目过多,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79,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与健康、 艺术(或音乐、美术)等12-13个科目; 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多种外语。,(2)关于科目,80,技术课程的主要特

22、点,设立技术学习领域是普通高中 课程结构的历史性突破。 信息技术是当代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也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81,以技术素养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转型。,高中设立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对技术本质的领悟与方法的运用;注重对技术所包含的人文因素的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实验与创造。从而走出技术即技能的误区。,82,实现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变迁。,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和交流的过程中

23、,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83,注重技术设计和技术实验,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技术设计作为组织学生技术学习内容的主要线索,挖掘技术设计在引发学生深入调查研究、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想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功能。,84,注重条件替代,强调资源整合。,根据我国技术课程资源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在技术课程的实施条件上尽可能关注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采用目标引导、任务驱动的方法,鼓励各地、学校创造性地选择适时、适地的载体;注重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技术课程的学分既可在本校获得,也可在其他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技

24、术教育基地获得。,85,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探索技术证书制度。,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农村普通高中在完成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可结合“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城市学校,学生通过选学职业技术课程或其他技术培训获得相应证书;探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渠道。,86,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3)关于模块,87,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

25、发展的矛盾; 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 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模块的设置,88,(4)课程设置及说明,89,90,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生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原则上每个模块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91,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每学年宜相对集中地安排课时。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

26、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92,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周社会实践,可获得2学分;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持有相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93,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94,2. 课程内容 选择高中课程内容遵循的基本原则: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95,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反映各学科的

27、发展趋势; 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1)时 代 性,96,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中课程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应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2)基 础 性,97,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方案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

28、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3)选 择 性,98,3. 各科目内容结构示意图,99,科目下的模块有三种组合形式:,必修模块+选修系列。系列本身由几个模块组成。如数学、语文、物理、外语。 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如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直接由若干选修系列或选修模块构成。如音乐、美术、艺术、体育与健康。,100,一种是递进关系。学生的学习有严格的顺序规定,比如要学模块2,就必须先学模块1。如外语必修模块。,一种是并列关系。学生可以跨越式选择学习,不受模块之间的顺序影响,比如学生既可先学模块2,再学模块1,也可先学模块1,再学模块2,也可同时选修模块1和模块2。如历史的选修模

29、块。,同一科目模块间有两种关系:,101,语文 1,语文 5,语文 4,语文 3,语文 2,语 文,必修,选修系列,102,系列3,系列4,系列2,系列1,数学 4,数学 5,数学 2,数学 3,数学 1,数 学,必修,选修系列,103,英语 1,英语 2,系列1,英语 3,英语 4,英语 5,英 语(日语、俄语框架一致,内容有所区别),必修,选修系列,系列2,104,物理 1,物理 2,物 理,必修模块,选修系列,系 列 1,系 列 2,系 列 3,105,106,历 史,选修模块,历史 1,历史2,历史3,必修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

30、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 改革回眸,20世纪的 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探索历史 的奥秘,世界文化 遗产荟萃,107,地 理,地理1,地理2,地理3,必修 模块,选修模块,宇宙中的地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与城市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城 乡 规 划,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 与防治,地理信息 技术应用,旅游地理,环境保护,108,化学 1,

31、化学 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 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109,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 物,必修模块,选修模块,110,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初步,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与表达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与社会,111,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

32、机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电子控制技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技术及其性质 设计过程 设计的交流 设计的评价,结构与设计 流程与设计 系统与设计 控制与设计,112,美 术,绘画雕塑,美术鉴赏,书法篆刻,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从上述系列中任选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选修 系列,113,音乐鉴赏,演 奏,音乐与舞蹈,歌 唱,创 作,音乐与戏剧表演,音 乐,从上述6个模块中任选2-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选修模块,114,艺术与 文化 系列,艺 术,艺术与 科学 系列,艺术与 情感 系列,艺术与 生活 系列,上述四个系列共16个模块,从中任选6个模块,获得6个必

33、修学分。,生活中的音乐 身边的设计 身体表达的艺术 戏剧创编入门,音乐的情感表现 视觉语言表达 舞蹈即兴表演 戏剧表演基础,民族民间音乐 图形的奥秘 舞蹈与服饰 中外戏剧欣赏,音乐与科学 材料与造型艺术 乐舞与身心健康 影视特技,115,田径运动,体操类运动,球类运动,新兴运动,冰雪或水上运动,民族民间体育,体育与健康,从上述系列中选修若干模块,确保每周两节教学时间,获得11个必修学分,其中田径运动、健康教育专题各应保证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选修系列,116,这里有两种意义的必修与选修 一种是内容上的必修与选修,即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必修内容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选修内容则是学生可以自由

34、选择的。,一种是学分上的必修与选修,即必 学分与选修学分。,117,必修模块,选修模块 (或系列),必修学分,选修学分,118,必修 模块 (70学分),语、数、英、 政、史、地、 生物、通用技术 (60学分),物理、化学 信息技术 (16学分),体、音、美 (17学分),选修 模块 (或系 列),综合实践活动(23学分),选修 22学分,选修(6学分),119,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尽量多开选修课程。,120,四、课程实施与评价,121,为便于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减少学生并学科目,保证学生集中有效地学习,学校将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通常每个模块按周4学

35、时安排,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1)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122,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123,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124,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应在学生选

36、课前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125,选课指导手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高中课程结构介绍; 关于学分的分配与获得等; 选课程序; 课程说明: 主要包括课程名称、代码、各门课程的内容简介、适合的学习对象、有无先修课的要求、任课教师介绍等。,126,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127,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学生不能把握课程

37、与其发展倾向间的关系; (2)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倾向游离不定; (3)学生的选择屈从于家长的意愿或有从众心理;,128,(4)学习时间安排不合适,没有注意到模块学习的先后逻辑顺序,或者没有注意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等。 (5)学分分配问题: 面面俱到,追求“高”学分; 不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只选择 那些容易获得学分的模块。, ,129,正确对待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不能因为学生选课出现了一点问题,就推断学生缺乏选课的能力进而包办代替;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学校建立一整套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 学生选课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正是帮助学生在选择中学

38、会选择。,130,教师应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通过对话、协商,达成共识。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适时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方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131,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和指导网络。,(3)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132,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39、,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4)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133,学校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134,学校课程既可以由学校独立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135,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

40、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5)改革评价制度,136,新课程 新理念,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让每位高中生都走向成功,137,教师角色的转变: 不仅是知识传播者、教材实施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国家课程校本化。,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138,课程教材,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的总和,课堂知识课本知识,课堂知识包括课本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学生带到教学情景中的已有经验、师生互动所产生

41、的新知识,139,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课堂教学是生成的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 预设使生成更精彩,140,新课程 新亮点,选课制,行政班和教学班管理,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走班制,学分制,141,新课程 新特点,(1)首次将“学习领域”、“模块”引入课程结构。 (2)在高中课程结构中引入“学分管理”。 (3)在课程方案中特别突出加强了各学科的“选修课”和“选修系列课”的比重。,142,(4)在课程方案中全面引入“学生选课制度”和实现“学生选择教师的机制”。 (5)教学实施的重大变化。学生评价的大改革。 (6)突显校本教研。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143,我们的共同追求:,让每一位高中生成功! 让每一位高中教师成功! 让每一所高中学校成功!,144,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