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课程标准分解为教学目标.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04727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把课程标准分解为教学目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如何把课程标准分解为教学目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如何把课程标准分解为教学目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把课程标准分解为教学目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把课程标准分解为教学目标.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把课程标准 分解为教学目标,中教部 李晶 2016年2月24日,第一、我们为何要分解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期望未来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在基础课程领域的具体化,也是党的教育方针在相应课程中的具体化。对于教师来说,理解并落实课程标准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分解课程标准是理解并落实课程标准的一项专业活动,只有参与课程标准的分解,教师才能完整地理解课程标准。只有实现合理的分解,教师才能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此外,教师只有从事课程标准分解的专业活动,才能形成学科的“大观念”。才能从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进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课程标准,化学教育的标准,第二、如何分解课程标准,1、课标与分

2、解后的学习目标之对应关系 2、分解课程标准的策略,1、课标与分解后的学习目标之对应关系,课程标准与分解后的学习目标之对应关系不外乎三种情况: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一对一关系”是指如果某条内容标准已经很具体了,就可以直接作为一条学习目标;“一对多关系”是指如果某托内容标准有一定的概括性,就需要将之分解为多条学习目标;而“多对一关系”则是指从多条内容标准中提取某一目标元素组成一条新的学习目标。,(1)一对一,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2)一对

3、多,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1、知道什么是饱和溶液。能说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 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2、能根据溶解度曲线和溶质的质量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3、能说出溶解度的概念。 4、知道固体溶解度和气体溶解度的区别。,5、会根据溶解度曲线查找某些物质的溶解度。 6、会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7、会依据溶解度曲线分析物质在温度变化后溶解度的变化。,(3)多对一,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通过对氧气性质、用途的学习认识氧这种

4、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分解课程标准的策略,拆分 【标准】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图片阅读和实验现象的分析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通过对稀有气体和金属构成的微观分析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3、在分析氯化钠形成的微观原理的过程中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分解课程标准的策略,具体化 【标准】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1、能够识别实验室制取氧气 的常用仪器。 2、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仪器的验密以及连接的方法。 3、会分析制取过程中常见的失误原因。 4、知道氧气的排水、向下排空气的收集方法。 5

5、、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取一定量的氧气。,2、分解课程标准的策略,代换 【标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教学目标】 1、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蔗糖和氯化钠的溶解现象。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置换反应原理。 3、能用微粒的观点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 4、能用微粒的观点分析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2、分解课程标准的策略,代换 【标准】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教学目标】 1、观察实物和图片认识碳单质的多样性。 2、分析水、氯化钠和氯酸钾的化学式认识化合物的多样性。 3、观察图片和分析结构了解物质构成的多样性,第三、课标分解的主要困惑何在,1、没有理解正确理解课标分解的含义与意义; 2、没有正确

6、理解“目标”的含义与意义,1、没有理解正确理解课标分解的含义与意义;,目标分解旨在使后续的教学更有方向感,也便于教师一以贯之地教学,即实现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如果课标分解后教师们还是没有方向感,那么课标分解的意义何在呢?,2、没有正确理解“目标”的含义与意义,“目标”应是“看得见的靶心”,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对来说较为概括、抽象。对教师而言,许多目标是“看不见的靶心”。故需要教师学会专业地思考,通过分解将之称为“看得见的靶心”。即称为清晰的,可测的学习结果,这才是课标分解的目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地教学,是教学活动

7、的“第一要素”。 控制功能:目标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它是一种约束力量把课堂师生凝聚在一起。 激励作用: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 测量功能:目标作为预先规定的教学结果,是测量、检查、评价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尺度或标准。,教学目标 ABCD描述法,例如:“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可表述为,学生,会辨识,原子结构示意图,A(主体),通过阅读和练习,B(行为),C(标准),会辨识,D(条件),学生,通过阅读和练习,常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的,课程标准要求,离子教材分析,导入,离子教材分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教材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教材分析,元素分类,离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分析,评价要求,1、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通过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种类之间的关系 3、通过氯化钠的形成,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4、通过对比观察知道离子和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巩固练习,请使用“具体化、拆分、代换”等策略分解下列“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