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冲刺阶段复习策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06273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冲刺阶段复习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年冲刺阶段复习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年冲刺阶段复习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冲刺阶段复习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冲刺阶段复习策略.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年 冲刺阶段复习策略,2010-3,一、明确考试内容及要求,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说明三者内容覆盖关系,1、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国家考试中心领导发表了关于课标、高考大纲、考试说明、高考命题之间的关系的讲话,其主要精神是“做减法”。即课标是封顶线而不是保底线。,2、地理高考评价目标(十项能力要求),(1)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记忆重要地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要大 时事。 (2)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3)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其差异,掌握说明中要求的世界各区域和国家的地 理特征。 (4)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其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 位置或分

2、不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何社会 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5)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 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和联系 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6)认识和理解我国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 措施 (7)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利用地理 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8)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 (9)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创造性

3、地解决地理问题。 (10)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 、逻辑严密的表述。,解题的前提,解题的核心能力,得分能力,3、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地理学科评价目标,二、第二轮复习中需要突破的主要问题,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自然地理部分概念不清,原理、规律不能 正确运用 2、只满足对知识的熟悉和掌握,没有建立知识 间的有机联系。不能宏观把握知识系统,知识没有结构化。(碎、无搭建)迁移不灵活。 3、复习过于宏观不注意细节,答题出现笼统、套话、无话可答的现象,解题技能差。(原因) 4、过于求难,忽视基础 5、摒弃教材,不能回归教材,答题没有落脚点,2.第二轮复习教师需

4、要突破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系统、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如何进行区域地理复习? 如何提高学生的论证表述能力,真正提高综合题的得分率?,三、第二轮复习的教学处理对策,(一)考点整合 ,完善知识结构,学生现状:学生只熟悉教材,背会教材上的知识点和原理,不能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零散的记忆占据了记忆的空间,背的东西太多,答题时不会用,不会知识的迁移,不会举一反三。 高考要求:重视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重视对知识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考查。 解决措施:从某一具体的知识(能力)点入手,从该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入手,内化知识 ,构建结构,进行知

5、识迁移、整合,成为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小切口”的复习活动。,1. 晨昏线 2. 太阳高度 3. 大气运动 4. 气候形成 5. 地壳运动 6. 地域分异 7. 河流(以某河为例) 8. 洋流分布 9. 自然资源,1.设置“小切口”专题,10.人口 11.城市 12.区位分析 13.环境问题分析 14.可持续发展之行动 15.世界重要地区 16.中国的区域差异 17.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 18.跨区域资源调配,知识专题,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与应用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与应用 区域比较的方法 地理计算 地理探究,能力专题,2.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是复习的重

6、点,抓“概念”重“消化 抓”原理”重”理解” 总结归纳规律,建模及其应用,抓“概念“重“消化,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11)”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12)”,回答21题 2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D大气污染,概念教学举例,图中O为昼半球,N为北极点,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非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 1.P、Q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A、白昼长短 B、太阳高度 C、所在区时 D、太阳所的方向,概念教学,?,地理概念是掌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基础,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分别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及剖面图,回答第1题。,在

7、野外,该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 B在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在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D在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图1示意某地区地形,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1信息,可以判断 Aa河的总体流向为自东向西流 Ba河的落差比b河大 CP点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00m D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450m,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要专门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抓”原理”重”理解”,理清流程、建立联系、找出链接点,大气的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单圈环流三圈环流七压六风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 地球自转和公转黄道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一晨昏线-地

8、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热量变化四季更替 地理位置热量、水分气候农业地域类型品种,举例,自然地理 强调系统性、自然地理要素的本质特征、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应用 区域地理 一定位置、范围内所包含的所有地理事物,分析这些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布、影响、解决措施 前期复习注重构建模式、后期注重差异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域地理尤为突出),总结归纳规律,建模及其应用,1、气候知识模型及其应用 (1)气候要素知识模型及其应用 气温分布和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知识模型,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的主要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1、气候知识模型及其应用

9、 (2)气候类型知识模型及其应用 根据气候要素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的知识模型,模型应用:,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所反映出来的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确定分布区域,解析气候成因。,1、气候知识模型及其应用 (2)气候类型知识模型及其应用 根据地理位置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的 图式知识模型,根据主要国家或城市的经纬度 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说 明气候特征,解析气候成因。,模型应用:,气候因子,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下垫面,制约气候类型,决定气候带,改变气候特征和分布主体规律,地面状况,洋流,海陆差异,地形差异,地面性状(反射率等),山地效应(焚风效应等),盆地效应,高原效应,1、气候知识模型及其

10、应用 (2)气候类型知识模型及其应用 气候特征和分布的成因分析知识模型,拓展实例 改变气候特征和分布主体规律的 特例气候的成因分析,1、为什么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 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2、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3、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形成原因。 4、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区是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原因。 5、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6、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 7、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 8、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的原因。 9、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1

11、0、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拓展实例 改变气候特征和分布主体规律的特例气候的成因分析,不同天气、不同地域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不同的原因: 11、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 12、内陆比沿海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13、山顶比山下平原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小的原因。 14、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的原因。 15、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升高而越来越高的原因。 16、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的原因。,若abcdef, f-e=e-d=d-c =c-b=b-a=h 则 3hB的相对值3h+2h dA的绝对值 d+h,2、等值线知识模型及其应用 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地图图形归纳式知识

12、模型 (1)等值线会合知识模型,若ab. 即 小于小的, 大于大的。,2、等值线知识模型及其应用 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地图图形归纳式知识模型 (2)等值线闭合知识模型,(二)关于区域地理复习,考试大纲: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相关部分。地球与地图部分是高中地理必要的基础知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世界地理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

13、)的主要地理特征。 中国地理 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1.我对区域地理教学的看法,系统地理问题分析的基础 地理问题发生的落脚点(载体) 突出区域应用,淡化知识要求,2.我的几点复习设想,区域与系统有机结合,根据系统地理知识落脚的需要重视特征区域的选择与分析。,以欧洲为例,寻找关键要素,(2)运用综合的思维(地理环境整体性),教会学生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认定区域,自 然 环

14、 境 总 特 征,气 候 地 形,河流和湖泊,主要外力作用,植 被,土 壤,人 文 社 会 环 境,居 民,农 业,工 业,城市交通,区域地理一般知识框架,巴西,(3)强化地理空间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某一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关,关于地图漫游:布置漫游作业 1、看图漫游 2、思维漫游:大洲大洋板块分布全球地震分布年轻的褶皱山脉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要平原世界大河分布世界农业区的分布 大洲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洋流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渔场分布自然带分布,多角度漫游: 亚马逊河河流补给类型河流水文特征河流航运价值河流冲积地貌河谷形态等 亚马逊河亚马逊平原

15、世界平原分布世界高原分布世界主要山脉板块构造学说地质作用等 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气候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大气的运动天气和气候等 亚马逊河热带雨林破坏热带迁移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选择等,(4)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差异性),教会学生区域比较的方法,首先要考虑比较标准的确认根据比较“主题”的需要选定合适的比较要素。其次是选择比较的方法“横比”或“纵比”, 横向比较大多适用于比较区域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纵向比较多用于同一地理区域不同阶段的变化分析。,图1,(09年浙江文综卷36题)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

16、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空间定位能力,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区域比较能力,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5) 尝试“课题研究型”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区域中心问题的探究学习。,Where 在哪里?区域的位置 What 有什么?区域特征描述 When 什么时间?区域演化过程Why 为什么?事物成因探究 How 怎么样?区域发展方向,区域特征,位置决定特征 各大洲的经纬度 1).北美洲和南美洲以80W和60W经线为界。 2).亚洲和大洋州在040纬度之间的

17、地区,以120E经线为界。 3)、亚洲和欧洲在40N以北地区,以60E为界。 4)、非洲和欧洲在10W45E之间以40纬线为界。 世界常见地点的经纬度 1)、伦敦(50N、0经线) 2)、开罗(30N、30E) 3)、里海(40N、50E) 4)波斯湾(30N,50E) 5)、费城(75W,40N) 6)、新奥尔良(90W,30N),a,b,c,画出20E、0、10E、30E、和南北纬30线,教学方法 举例1,分析特征 抓住知识点和考点 设问形似高考 答案回归教材,b,区域 核心问题,中国主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 东北地区:森林破坏;湿地保护;东北平原西部土地沙化碱化; 华北地区:平原旱涝、盐

18、碱、沙化;风沙危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南方地区:酸雨;水土流失与石质荒漠;旱涝灾害;西南地质灾害;台风危害;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风沙危害;融雪性洪水;寒潮危害;凌汛; 青藏地区:生态脆弱; 海洋地区:石油污染;赤潮;过度捕捞;,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特征 区域的发展,自然、 社会经济,促使发展的 不同原因分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原因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需求 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区域发展-利用自然资源,对输入区的作用: 能源-上海 水资源-北京 环境的改善,对输出地区的主要 相关产业的发展 沿线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资源的跨地区调配,举例:,

19、热点 能源建设、新能源的利用,2019/4/16,59,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东南沿海-内地,区域发展-利用劳动力资源,热点:产业结构的调整,(5) 适当关注热点中的地理问题,命题的立意 把地理规律或地理原理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或区域联系起来。以考查学生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哪些是热点 如何考查热点,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赤潮、水土流失、沙漠化等 );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南水北调);灾害与防治;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中国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中部崛起;环渤海经济圈; “神七”上天;世界金融风暴;铁路建设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移;食品安全、等等。,从哪个角度设问?,考查哪

20、个地理问题?,请提出设问和完成答案,(三) 解题思维建模,提高综合题得分,考试是一种书面交流形式,只有达到了“准确地进行书面表达”的水准,才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对学生进行从“想”到“说”、从“说”到“写”转化过程的训练。认识“注意思维”“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三者之间的差别。,不规范答题举例,例如:1、简述与松嫩平原相比,江汉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区位优势。 生1答:光照、热量充足;生长期长;雨热同期;市场广阔。 生2答:地势平坦;气候适宜;交通发达;政策条件好;科技发达。 参考答案: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优越;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沛;劳动力充足。,只回答出了水源、热量、劳力

21、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既热量条件。,一个得分点都没有踩到,基础知识、概念不清导致语言表述不清,40. (25分)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4)针对包兰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问题,分析保障铁路畅通的主要措施。(8分) 答案:针对沙化铺设草方格,植树种草;针对凌汛炸冰和防洪防汛。 错误答案: “包兰线经过的地区自然环境为喀斯特地貌,山路崎岖,不好开通,加强安全保障系统。” “包兰铁路自然灾害多,应加固铁路,减少泥石流、滑坡等对铁路的影响和沙土对轨道的威胁。” “应保护环境的清洁、保持地势的平坦。”,问题,解题能力差的原因分析,基础知识不牢固-文不对题、落点、套话

22、,答题时无话可写,不是到用什么回答 综合分析能力差-因果关系错位、答题表面化、分析不到位 迁移运用知识能力差、没有形成知识网络-照搬讲过、做过的试题答案,张冠李戴。知识 表达能力差-不理解、不会用地理术语、逻辑性差、说半句话、套话、针对性不强,地理综合题解答的综合思维模型 三维递进模式,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解题思维模型,(1)审文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题制宜,确定思路。做到: 一审主题 二审材料 三审题分值 同时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 找“主语”确定题干中心词,认定答题方向 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考虑特殊角度,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 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

23、题?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2)审图即对图象处理过程,近几年地理图象考题的设置和审图要求,一般分为以下几类:,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解题思维模型,据关键的中心词对应教材主干知识的原理、规律、案例、方法,进行知识迁移和套路的迁移。迎合设问组织答案,切忌“字多却不能表意” .,归纳总结答题方式,归纳总结同类问题思考的模式和答题的方式。 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成因、分布、规律、特点、评价、区位因素 答题步骤条理化:设问-答案一一对应;答案条理化、序号化。 语言表述(语句组织的因果有效性 ):层次性、逻辑性、科学性(术语的正确使用),有问必答,不说半句话。 书写:、字迹工整、无错别字、自造字。,37题

24、的设问模式,常见题型模式有 1)原因、成因(自然、人为) 2)条件(有利、不利) 3)影响(正面、负面) 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要素(总量、结构) 9)评价( 积极、消积)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13)特征描述,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

25、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人文特征的描述(如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旅游、环境状况) 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

26、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如盐碱化过程、天气变化、风向变化等),14)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 “点”状分布一般有 “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如城镇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3.紧扣采分点答

27、题,判断采分点,分点、多角度表述,主动标明 抓住关键词,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尽量多使用地理术语作答 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用信息,4.强化限时定量训练,按照高考的题量命题,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完成,逐步提高答题时间和正答率。如此做法着眼点一是如何审题,如何去提取最有效的信息,二是引导考生追求解题思路、过程,适时地给考生进行规律的总结,教给考生方法,让考生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有一个质的飞跃。,5.不容忽视讲评试卷的作用,发现问题(教者?学者?) 分析原因(题意理解、概念教学、逻辑思维、语言表述) 制定对策 试卷分析的功能定位 一是诊断功能。根据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弥补知识漏洞、完善知识体系,调整下一步

28、的学习或复习计划; 二是帮助学生诊断在考场上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创造一个感悟正确方法的机会; 三是进行答题能力的训练,四、第二轮专题复习活动课的类型,(1)实施专题的学案导学复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案导学复习活动教学举例,(2)采用问题解决式复习活动,强化地理概念和方法的落实 。,1.问题展示: 读图25和图26,完成下列问题。,教学举例,(1)评价甲地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 (2)乙地的柑橘罐头厂和水产品加工厂数量从多,分析说明影响这些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 (3)对比分析影响两区域铁路建设的制约性因素。 (4)简述近年来区位因素的变化对乙地柑橘种植的影响。 (5)图26中,的A城将新建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简述企业选址中应考虑的区位因素及布局原则。,2.尝试解决 3.交流点拨 4.归纳提练,(3)尝试课题研究型复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如区域教学所述,谢谢 20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