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埭中学团队.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06632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埭中学团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林埭中学团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林埭中学团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埭中学团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埭中学团队.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林埭中学团队,辽,西夏,吐蕃,大理,北宋,多民族政权并立,建立时间: 10世纪初,建立者: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北宋与辽、西夏并立,(一)辽宋和战,1、契丹的兴起:,契丹族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生活。,2、辽政权的建立:,(辽太祖),3、辽仿效中原王朝采取的措施,(1)在中央设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2)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3)开国不久,建立孔庙,春秋祭祀;,(4)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选拔人才;,(5)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契丹文字; (6)制定成文法。,4、辽与宋的关系,先战后和,兄弟之国,(1)澶渊大战,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直逼黄河岸

2、边的澶渊城,都城东京局势危急。有人主张迁都避让,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射杀辽军统帅,辽军遭受重挫。,宋真宗,寇准,东 京,澶 州,(2)澶渊之盟,主要内容:,辽退兵,宋辽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澶渊之盟”的订立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对宋来说是屈辱的盟约;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宋辽实力的均衡,盟约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5、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也有影响,(1)乳酪传入中原,(2)契丹服装在中原流行,(3)幽燕地区的汉族和契丹人经常通婚,不少 汉人为儿孙起契丹名字。,农牧文化在碰撞中融合,效仿契丹人穿衣,宋仁宗曾下令禁止效

3、仿契丹人穿衣。 宋徽宗再次下诏: “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宋史卷153),契丹服饰,宋仁宗曾下令禁止效仿契丹人穿衣。 宋徽宗再次下诏: “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 (宋史卷153),元 昊,1、西夏政权的建立,(二)宋 夏 和 战,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在今宁夏地区建立政权,称大夏国皇帝, 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庆历和议,庆历四年(1044)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臣,结束战争状态。宋每年予西夏岁赐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战争,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西夏兵器天下第一,西夏统治者是

4、怎么巩固统治的?,1.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2.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 3.仿效中原设科举 4.用汉字铸造钱币。,资料 据史书记载,五代末期至北宋初期,契丹和党项占领了中原王朝的部分领土之后,“役中国(指中原)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报,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此处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此文中国皆指中原),活动探究,结合这段资料和前面所学的内容,说说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起到什么社会效应。,重视儒学,开设科举,模范中原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本民族文字,等等。,三、碰撞中的融合,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5、,农耕 政治制度(包括科举制) 思想、文字 生活习俗(食品、服装),契丹文字,钱币,辽,西夏,西夏贡米,西夏“兽面瓦当”,西夏铜牛,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表格,汉族,契丹,党项,赵匡胤,耶律阿保机,元昊,960年,10世纪初,11世纪前期,东京(汴京),上京,兴庆,小结,1.(2010宜昌中考)与北宋签订澶渊之 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元,C,2.(2010贵港中考) 1038年少数民族 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 C、D中的哪一处( ),C,3.(2010连云港中考)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 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