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统治政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0940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初统治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清初统治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清初统治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初统治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初统治政策.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清初的統治政策,課題重點高壓與懷柔政策,清初的統治政策 康、雍、乾盛世(p.10) 對漢族的統治政策(p.12-13) 高壓懷柔政策的影響,滿族的崛起,後金立國(努爾哈赤、皇太極) 入主中原(順治)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消滅李自成 鎮壓南明 削藩攻台(康熙) 平定三藩之亂 收復台灣,康、雍、乾盛世(p.10),康熙(在位61年) 平定亂事(鰲拜、三藩、台灣、抗俄) 減免賦稅(永不加賦)、鼓勵生產(停止圈地) 表彰儒術 施政仁慈寬厚(確立盛世基礎) 雍正(在位13年) 整頓吏治,設立軍機處 整理財政(攤丁入地、火耗歸公) 施政剛猛嚴厲(調整期,令帝國持續發展) 乾隆(在位60年) 開拓疆土(自稱十

2、全老人) 大興文教(開科取士,編修典籍) 施政剛柔並濟(彰顯帝國盛世),高壓與懷柔(p.12-13),高壓 血腥鎮壓,鎮懾漢人 嚴密監視 壓抑士紳,嚴禁結社,懷柔 淡化明亡的事實 收買人心 關心民心 拉攏士人,(一)淡化明亡的事實,強調政權合法性(天命所歸) 主張取天下於李自成手上 不承認南明政權的合法性 有選擇性地採用明制,尊崇儒學 使民眾容易適應新政權 倡導滿漢一家的觀念,(二)收買人心,禮葬明思宗及表彰死節者 配合弔民伐罪的宣傳,以示對前朝的尊重 錄用降臣 保留其原有地位,穩定士氣 對可以利用者如吳三桂加以籠絡,以便以漢制漢,(三)關心民生,廢明苛政三餉(遼餉、練餉、剿餉) 禁止圈地康熙

3、禁止圈地,並歸還民田 圈地霸佔漢人土地 恢復生產力 減少滿漢之間的衝突 獎勵農耕,輕徭薄賦 康熙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承諾 興修水利康熙、雍正重視水利建設 整頓吏治雍正整理財政,嚴懲貪污 解放奴隸雍正廢除賤民,(四) 拉攏士人,尊崇儒學,重開科舉 保留及承認明制之下的科舉資格,安定士氣 康熙及乾隆用博學鴻詞科網羅隱逸,以吸引知識份子投身政府 編修圖書,投資文化事業 使士人學以致用 康熙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 乾隆四庫全書,(1)血腥鎮壓,鎮懾漢人,向抗清者的報復,殺一儆百 揚州十日 嘉定三屠 江陰慘殺 厲行薙髮易服,強制留辮 企圖減低漢人的民族意識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頒圈地令,掠奪民產 作

4、為對滿族的優待政策,(2)嚴密監視,派八旗兵屯駐於重要的軍事要地 遷海令(康熙) 針對台灣鄭氏政權的焦土戰略 防範沿海民眾與鄭成功聯絡 沿海居民向內陸遷徙30里,(3)壓抑士紳,嚴禁結社,士紳讀書人、退休官員、宗族領袖、社會名流 鎮懾漢人中最具勢力及組織能力的群體,使之完全貼服 禁止聚眾結社講學,議論朝政 金人瑞哭廟案 江南奏銷案(針對士紳欠糧漏稅) 興文字獄,壓制言論 針對知識份子以文字影射政權 強化君主的權威(康熙、雍正、乾隆) 明史獄(康熙) 南山集獄,對漢族的統治政策(p.12-13),懷柔 禮葬思宗 錄用明臣 輕徭薄賦(廢明苛政) 整頓吏治 獎勵農耕 停止圈地 復行科舉 尊孔崇儒,開

5、科取士 編修典籍,高壓 屠城滅邑 駐兵鎮壓 薙髮易服 圈佔土地 摧抑士紳(嚴禁結社) 興文字獄,Q清廷對各社會階層是否一視同仁?,小活動請代入以下身份 明朝遺臣 知識份子 平民百姓 分析哪些政策針對他們?,反思,有人認為強迫漢人剃髮是不智之舉,你同意嗎? 試加以分析,政策的影響,懷柔 瓦解反清勢力 國勢安定繁榮 文化發展昌盛,高壓 種下民族仇恨 士風日漸敗壞 禁錮士子思想 考據學出現,本節完,清朝中衰及內憂外患下的救國運動,清朝帝系,宣統 光緒 同治 咸豐 道光 嘉慶 乾隆 雍正 康熙 順治 皇太極 努爾哈赤,清代中衰的原因,官僚貪污腐敗,人口上升,民生日困,土地兼併,貧富懸殊,民變四起,鴉片

6、流毒,列強入侵,主權淪喪, 形象下降,經濟受損,內憂,外患,白銀外流,晚清大事年表,救國運動 1860-1894洋務運動 1897維新運動 1894-1911革命運動 1900義和團 1901-1911晚清立憲,內憂外患 1841-42鴉片戰爭 1851-64太平天國 1856-60英法聯軍 1894-95甲午戰爭 1899-1900八國聯軍 1911辛亥革命,洋務運動,第一節,課題重點回應與改革,洋務運動的背景(p.44-45) 洋務運動的內容(p.46-48) 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p.48-50) 洋務運動的影響(p.50),洋務運動的背景(p.44-45),1) 內憂外患的衝撃 2) 洋

7、務派的得勢和倡導,內憂外患的衝撃,咸豐時代(1850-1860)的內憂外患 內憂 太平天國(1851-1864)叛亂未平,有需要改革 外患 對外戰爭失敗(英法聯軍1860)的心理衝擊,承認自己技不如人 問題的癥結? 軍事技術的不濟 民間知識份子的醒覺,強調向西方學習 魏源海國圖誌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洋務派的得勢和倡導,中央恭親王奕訢的上台 辛酉政變及以後的同光新政 地方督撫掌握地方實權 曾國藩(湘軍) 左宗棠(湘軍) 李鴻章(淮軍),天時?人和?,天時? 內憂外患危局下的心理壓力和迫切需要 非變不可共識的形成 人和? (樂見其成) 朝廷與地方實力派的齊心倡導 在野學者的鼓吹 中外關係的改善和積極

8、協助 保中國安定才可貿易 中國向外人購置器物,有利可圖 想做又能夠做,前後共30多年(1860-1894) 前期(1860-1870s)強兵為主 後期(1870s-1890s)富國為主 洋務的目標富國強兵 洋務的四大範疇 強兵 富國 外交 育才,洋務運動的分期與目標(p.46-48),具體措施(1)外交(p.48),設立統籌洋務的總機關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理衙門) 專責處理對外交涉 外交派遣使節團及駐外公使(1870s) 蒲安臣使團 首任駐外公使郭嵩燾 通商 洋務,具體措施(2)強兵(p.46),建設海軍北洋艦隊、福州船政局 設立兵工廠安慶軍械廠、江南製造局 修築大沽、旅順、威海衛等軍港,具

9、體措施(3)育才(p.48),洋務需要甚麼人才? 外語人才 法律專才 軍事人才 機械專才 如何育才? (一) 建立專科學堂 (二) 派學生留學外國,(一) 建立專科學堂,外語學校 廣方言館、同文館、翻譯學館 主要請洋人教習,講授外語、算術、國際法 軍事、技術學校 船政學堂、水師學堂、武備學堂 委任洋人軍官為教習,eg.法國人日意格,(二)派學生留學外國,為何要派人出洋留學? 鑑於國內難以聘請優秀的教習,所授的技術亦限於基本功,未切合需要 中國士人抗拒學習西學,如同文館的入學率偏低。而且學生質素偏低,加上中途出家,成效有限 容閎提倡官費留學 分4批,共派遣120名幼童赴美留學 學成精英詹天佑、周

10、壽臣、唐紹儀 赴歐留學的軍事人才嚴復,具體措施(4)實業富國(p.46),原料煤、鐵 開平礦務局 漢陽鐵廠 交通鐵路、船運、通訊 輪船招商局 天津電報局 唐胥鐵路 實業紡織 上海織布局 蘭州織呢廠,為何目標要轉移為富國?,中國政府財政緊絀,未能持續長期的軍事投資 需有穩定而強大的產業結構(esp.軍需產業)才能進一步支援軍事建設 眼見洋人開辦的實業有利可圖,故加以仿行 目標自給自足,不必仰賴外國人,洋務運動失敗原因(p.48-50),領導者觀念錯誤 守舊派阻撓 官僚腐敗 社會風氣保守,領導者觀念錯誤,治標不治本 只側重於技術層面,本末倒置 未能從制度、人事、價值觀作深層次、根本的改革 原因?

11、領導者視野狹窄 傳統士人出身和軍旅經歷的局限,守舊派阻撓和社會風氣保守,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興建頤和園,導致1888年起北洋海軍未有添置新艦 官場上因循守舊的積習嚴重 代表人物倭仁、徐桐 斥西學為奇技淫巧,壞人心智 滿洲人忌諱漢人督撫權力日大 民間風氣保守 民智未開,盲目相信風水 鐵路破壞龍脈,官僚腐敗,制度不完善官督商辦 外行領導內行,令決策經常失誤,導致嚴重的浪費,甚至建設質量不符標準 官員經常推卸責任 貪污嚴重,下撥經費被多重剋扣 官員不和,步伐不一致 派系矛盾左宗棠的湘系 vs 李鴻章的淮系 競爭表現、資源(各懷鬼胎,難以整合有限資源),對洋務運動的影響? (p.50),奠定現代化的基

12、礎(開創先河,提供經驗) 抵制列強的軍事及經濟入侵 人才的培養(擴闊國人的視野) 轉變社會風氣(工商業、西學逐步為國人接納),中日甲午戰爭,第二節,課題重點列強入侵,甲午戰爭的背景(p.51) 甲午戰爭的經過(p.52-53) 馬關條約(p.53) 戰爭的影響(p.53),戰爭背景,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崛起 希望向大陸擴張,矛頭直指中國 日本乘朝鮮內亂,控制朝鮮作為入侵中國的跳板,戰爭經過(p.52),朝鮮發生東學黨之亂,中日兩國同時出兵平亂 亂平後,日本不撤兵,並突襲清兵 日軍在陸路大敗清兵,並攻陷中國的旅順和大連 日軍在黃敗北洋艦隊,並攻陷中國的威海衛基地,北洋艦隊全滅 清廷向日本求和,簽訂

13、馬關條約,馬關條約(p.53),中國承認朝鮮獨立自主。 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償日本軍費白銀 2 億兩。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船可沿內河駛入上述口岸。 日人可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可免稅項 日人可享有最惠國待遇及領事裁判權。,甲午戰爭對中國的影響,中國政局 瓜分危機 主權喪失 國際地位下滑 洋務運動結束,激發維新與革命 經濟狀況 被逼大舉外債 打擊民族工業,革命運動與民國成立,第三節,課題重點民主建國,革命運動的發展歷程(p.70-72) 孫中山在革命上的貢獻 辛亥革命與民國的成立(p.74-78),民國初年,民國的分期,民初的軍閥政治(1911-1927) 國民政府時期(1928-1937) 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 國共內戰(1945-1949),國共關係與分合,課題重點,國共第一次合作(兩黨合作對抗軍閥) 國共兩黨的成立(p.104-105) 國共合作的背景及形式(p.106-107) 國民革命軍北伐與國共的分裂(兩黨不和) 北伐(p.108-111) 國共分裂(p.112-113) 國共第二次合作及抗日戰爭(兩黨合作對付日本及日本入侵) 日本侵華至西安事變(p.120-124) 全面抗戰(p.125-13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