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项训练20190214114.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13854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项训练201902141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项训练201902141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项训练201902141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项训练201902141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项训练20190214114.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选题海螺沟冰川位于横断山区,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近百年来,随着海螺沟冰川面积的变化,当地的有机碳储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读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海螺沟冰川成为我国海拔最低冰川的原因有()当地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显著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冰川储量大,坡度陡,易发育雪崩A BC D2关于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各组分间有机碳储量无关联性B粗木质残体中的有机碳储量最少C有机碳储量多少与植物光合作用呈负相关D冰川消融时间越早,有机碳储量越少沿海滩涂指

2、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如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4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A使用频率较高 B海水污染严重C有机质含量少 D盐碱化程度高5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3、)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与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C江南丘陵 D西西伯利亚平原7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分异规律B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4、下图是某山脉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推测该山地()A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呈南北走向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C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D位于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呈东西走向9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叙述正确的是()A南坡小于北坡 B南坡年变化大于北坡C南坡夏季小于冬季 D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10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坡植物分布少,地面增温速度快B南坡积雪面积大,反射太阳辐射多C北坡阻挡冷空气,山麓气温比较低D南坡人类活动少,城市热岛效应弱结合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1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A

5、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图中A、D、E三个地点的植被类型分别对应图片()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乙、甲、丙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地自然带的形成属于非地带性BC、D两地的自然带是一样的CE地的自然带是其所在国家面积最广的DABC三地自然带变化主要是因为水分条件变化15库克峰是新西兰最高的山峰,位于南岛中西部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中,海拔3 764米。关于库克峰的说法可信的是()A山顶没有积雪冰川带B西坡的雪线比东坡低C西侧森林覆盖率低D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太白山

6、是秦岭主峰,对气流阻隔作用较强,南北坡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特征不同。下图示意太白山南北坡112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6关于太白山南北坡各月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坡和北坡年内变化幅度相同B气温较高的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较大C南北坡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D年均垂直递减率北坡小于南坡17与南坡相比,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日照时数 B大气湿度C植被覆盖率 D风速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12月次年2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左图),绘制了各海湾20012011

7、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值)变化折线图(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各海湾的海冰面积()A20002001年均较20012002年大B10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C2006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D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减小趋势19辽东湾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的主要原因是()A受寒流影响 B纬度位置高C径流汇入少 D海域面积广二、综合题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然界的水中同位素16O含量高,同位素18O含量极少。水在蒸发、凝聚过程中存在同位素分馏效应,蒸发时含同位素16O的水优先汽化,凝聚时含同位素18O的水优先液化。大气水中所含同位素18O比重与气温呈正相关。地质学家通

8、常从冰川中获得不同年代的冰芯,分析其中同位素18O含量的变化,推断古气候变化过程。中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厚度最大的古里雅冰帽( 3517N,8129E)位于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垭口。下图示意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含同位素18O的比重递减过程。(1)与海洋水相比,古里雅冰芯所含同位素18O的比重较低,运用水循环原理加以分析。 (2)古里雅冰芯中多数年份的冰层存在明显的微粒含量高的污化层。分别说明该冰芯中春夏季形成的冰层微粒含量高,冬季含量低的原因。(3)通过对冰芯中同位素18O的研究可推断古气候的演变。说明选取古里雅冰芯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4)几十万年以来冷暖变化过程形成的冰层中,古里雅冰芯与格

9、陵兰地区的某冰芯所含同位18O比重变幅存在差异,比较两者变幅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万里茶路”起点为福建武夷山,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国际商路。下图示意“万里茶路”上某国自然带分布状况。古代,在该国运输茶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骆驼躯体高大,极能忍饥耐渴),途中需通过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1)结合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该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2)说明骆驼是该国古代运输茶叶主要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推测驼队通过该国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

10、南北长达1 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 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 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 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7参考答案1 C 2 B 【解析】1海螺沟冰川成为我国海拔最低冰川的原因有地处东南季风迎

11、风坡,降水较多,雪线低,对。冰川储量大,坡度陡,易发育雪崩导致分布的海拔较低,对。当地所处纬度较低,山麓气候温暖,错。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很小,错。C对,A、B、D错。2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储量有关联性,粗木质残体来自植物,土壤有机质来自木质残体,A错。结合各组分在图中的数值,粗木质残体中的有机碳储量最少,B对。有机碳储量多少与植物光合作用呈正相关,C错。冰川消融时间越早,横轴裸地形成年龄越大,有机碳储量越多,D错。3 B 4 D 5 C 【解析】3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图示区域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滩涂面积不断变窄,主要是泥沙淤积,海水顶托,B对。气候

12、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A错。河流改道,波浪侵蚀海岸线向陆地推进,C错。地壳下沉海岸线向陆地推进,D错。4土地质量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差异。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土壤盐分含量高,盐碱化程度高,不适宜作物生长,D对。土地质量低,导致使用频率较低,A错。滩涂含盐量高,海水污染严重、有机质含量少,不是主要原因,B、C错。5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属于局地小范围特征,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C对。不能体现热量、水分等因素影响,A、B、D错。点睛: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

13、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滩涂面积不断变窄,主要是泥沙淤积,海水顶托。土地质量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差异。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土壤盐分含量高,盐碱化程度高。6 A 7 D 【解析】6地区地面热量年净收入大,说明位于热带;地面干燥指数小,说明气候湿润,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景观与亚马孙平原一致。7地面干燥指数越来越大,即越来越干燥,则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地面热量年净收入上,水分条件则没有太大变化,即热量条件差异,故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注意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水热两个因素都有变化。8 C 9 D 10 C 【解析】8图示为秦岭

14、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情况,该山地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C正确。9从图中看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南坡在冬季时高于北坡;南坡年变化小于北坡;南坡夏季高于冬季;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D正确。10从图中看12月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原因是北坡气温较低,C正确;植被和人类活动对气温垂直递减率影响较小;秦岭南坡是阳坡和冬季风的背风坡,积雪面积比北坡积雪面积小。【点睛】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干空气时,海拔大约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约1度,一般来说这个物理量是恒定值;含有水汽的较湿空气,就会受到水汽凝结时的释放潜热所致,因此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会约下降0.6 度而非前者

15、所述的1度了;不同于干空气,该物理量其实不是恒定的0.6,其取值范围在0.4到0.9之内。这是因为对于湿空气来说,会受温度与压强影响。11 A 12 C 【解析】11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看不到图示景观,选A。12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据此选C。【点睛】本题组考查学生区域综合能力,判断出云杉林是

16、天山谷地降水多而形成的,再根据图示信息及问题解答即可。13 B 14 D 15 B 【解析】13A地是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D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E地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是荒漠带。对照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即可得出结论。14A地热带雨林带的形成是因为地处信风的迎风坡,并且受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属于非地带性。C、D两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E地所在国家是澳大利亚,E地为荒漠带,这是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自然带。ABC自然带从热带到亚热带到温带的变化是因为热量条件的变化。15根据山峰的海拔和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进行估算,可得出山顶

17、有积雪冰川带,A错。新西兰南岛山脉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库克峰西侧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西侧雪线比东侧低,B对。南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西侧位于西风的迎风坡,水热条件好于东侧,森林覆盖率较高,C错。库克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错。16 B 17 B 【解析】16秦岭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和气候、生态分水岭,山脉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太白山气温相对高的月份南北坡均表现出较高的气温直减率,故选B。17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和最高峰,对南北气流阻隔作用较强,使得南北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性不同,与南坡相比,北坡夏季气温直减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地形阻挡,气流下沉,降水

18、少。故选B。18 A 19 B 【解析】【分析】考查海湾海冰面积的影响因素。18读图b可知,2000200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均较20012002年大,说明各海湾的海冰面积20002001年均较20012002年大,A正确;从年际尺度看,3个海湾中辽东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年际变化明显比另2个海湾大,故10年间辽东湾年际变化最大B错误;2006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最大值相同,由于海湾大小及形状存在差异,但两海湾的海冰面积不相同,C错误;随时间变化前期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后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D错误。故选A。19读材料可知,L值是指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

19、距离最大值,由于辽东湾在3个海湾中纬度最高,气温较低,海湾的海冰面积较大,海冰外缘线距离海湾较远,故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故选B。20(1)古里雅冰川位于西昆仑山垭口,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海洋水蒸发过程中,含同位素18O的水分子蒸发较慢,使大气中含同位素18O的水分子比重较低;水汽输送过程中,因含同位素18O的水分子先凝结而不断递减;古里雅冰芯离海洋远,其上空大气水中所含同位素18O比重低,导致冰芯中含同位素18O比重较海洋水低。(2)我国西部地区,春夏季地表裸露、干燥,多沙暴、浮尘天气,雪层中微粒含量较高;冬季地表冰雪覆盖面大,表层土壤冻结,扬尘少。(3)古里雅冰川海拔较高,气温低,消融率低,

20、时间连续性好;冰川厚度较大,可研究时间尺度大;位于中低纬干旱内陆区,气温变幅大,冰芯中者同位素18O比重变幅大;位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处,受人为干扰少。(4)差异:与格陵兰某地的冰芯相比,古里雅冰芯变幅大。理由:西昆仑山海拔较高,写大气接触面比例较大,对气候的敏感度较强;青藏高原西北部处于中低纬度内陆千旱区,气温变化时,其积雪厚度、积雪面积和积雪时间相应变幅加大,对气温变化的放大效应更明显,受气温变幅影响,冰芯含同位素18O的比重变幅增大。【解析】【分析】该题以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含同位素18O的比重递减过程图为材料,考查古里雅冰芯所含同位素18O的比重较低的原因、冰芯中春夏季形成的冰层微粒含

21、量高,冬季含量低的原因、选取古里雅冰芯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和古里雅冰芯与格陵兰地区的某冰芯所含同位素18O比重变幅存在差异的原因,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获取地理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详解】(1)首先古里雅冰川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海水蒸发中含同位素18O的水分子蒸发较慢,使大气中含同位素18O的水分子比重较低;其次读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含同位素18O的比重递减过程示意图可知,在水汽输送过程中,因含同位素18O的水分子先凝结而不断递减,由于古里雅冰芯离海洋远,18O的水分子凝结而不断递减的较多,故其上空大气水中所含同位素18O比重低,导致冰芯中含同位素18O比重较海洋水低。(2)古里雅冰芯中春夏季

22、形成的冰层微粒含量高的原因是我国西部地区春夏季地表裸露、干燥,多沙暴、浮尘天气,雪层中微粒含量较高;冬季含量低的原因是冬季地表冰雪覆盖面大,表层土壤冻结,扬尘少。(3)由于古里雅冰川位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处,受人为干扰少;海拔较高,消融率低,时间连续性好;冰川厚度较大,可研究时间尺度大;位于中低纬干旱内陆区,气温变幅大,冰芯中同位素18O比重变幅大等原因,故选取古里雅冰芯作为研究古气候的演变对象。(4)古里雅冰芯与格陵兰地区的某冰芯所含同位18O比重变幅存在差异:与格陵兰某地的冰芯相比,古里雅冰芯变幅大。由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处于中低纬度内陆干旱区,气温变幅大,气温变化时,其积雪厚度、积雪面积和积

23、雪时间相应变幅加大,对气温变化的放大效应更明显,受气温变幅影响,冰芯含同位素18O的比重变幅增大;西昆仑山海拔较高,与大气接触面比例较大,对气候的敏感度较强。故古里雅冰芯变幅大。21(1)该国自然带大致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典型植被自北向南依次主要是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植被的需水量越来越少,说明该国年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原因是该国水汽来源于北冰洋,且北部多山,多地形雨 (2)该国古代交通运输落后,主要交通工具车和牲畜;该国气候干旱,草原、荒溴广布,盛产骆驼;沿途水、草等资源短缺,不适合选择马、牛运输;骆驼适合在干旱缺水的环境驮载货物 (3)季节:冬季。理由:沿途需跨越多条没有桥梁的大

24、河,骆驼难以涉水通过;该国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河而冰层厚度大【解析】(1)森林、草地、荒漠植被耗水量不同,该国自然带大致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典型植被自北向南依次主要是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植被的需水量越来越少,说明该国年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因为该国水汽来源于北冰洋,且北部多山,多地形雨。南部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2)该国古代交通运输落后,主要交通工具车和牲畜。该国气候干旱,草原、荒溴广布,盛产骆驼。沿途水、草等资源短缺,不适合选择马、牛运输。途中需通过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骆驼躯体高大,便于从浅处通过。骆驼极能忍饥耐渴,适合在干旱缺水的环境驮载货物。 (3) 沿途需跨越多条没有桥梁

25、的大河,夏季水量大,骆驼难以涉水通过。该国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河面冰层厚度大,从冰面上通过更容易。所以最佳季节是冬季。22(1)热带雨林。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景观。(2)岛屿长期与大陆隔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受人类影响时间短,干扰少;岛屿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狐猴生存空间(栖息地)、食物减少;(生产、生活造成)环境污染,(狐猴)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化,(狐猴)生存环境改变;(狐猴为特有物种,)生存

26、进化能力较弱。【解析】【分析】本题以马达加斯加岛为背景区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围绕人地关系,重点考查了小尺度区域自然带及其成因、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有效的考查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和探讨论证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能力;同时也重点考查了学科的主干知识、知识与能力兼顾;本题还体现了由“能力立意”向“核心素养立意”的转变,隐含了人地关系的协调,具体表现为推测狐猴剧减的原因。【详解】(1)分析热带雨林景观的成因,考察了学生对小尺度地区区域特征的认知,又考查了学生依据答题模板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能掌握归类答案要点的能力。读图分析可知,该岛为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从纬

27、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岛常年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能够带来丰富的水汽;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岛上的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能够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在岛屿的东侧多形成地形雨;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因此该地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发育了热带雨林景观。(2)本题主要考查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成因,问题直接指向了图文材料中提供的信息, 突出考查了学生把问题落脚于图文材料,并能借助澳大利亚大陆生物独特性,灵活迁移运用知识,用准确地理专业术语阐述答案的能力。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岛“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说明岛屿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容易形成独立的生

28、物进化环境;“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移居于此” “该岛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说明该地受人类影响时间短,人口的增长速度慢,人口较少,受人类干扰少;该岛屿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岛屿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山地垂直变化明显,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3)本题主要考查该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结合该岛自然地理特征和图文资料,考察学生对于人地关系的反思,暗含人地关系的协调,注重了对学生人地观的培养。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变化,生物的进化规律来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活动对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的破坏和影响来分析。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狐猴生存空间减小,栖息地受到破坏、食物减少;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从而使得狐猴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再加上人类非法捕杀狐猴获利;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因而狐猴生存环境发生改变,适宜生存的空间逐渐减小;狐猴为该地的特有物种,生存进化能力较弱,对环境的变化适宜性较差。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