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新人教版2.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1568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WPS 页数:3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新人教版2.wps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新人教版2.wps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新人教版2.wps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新人教版2.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新人教版2.wps(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6 6 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如人口增长、大众教育的兴起、城市化 知识与能力 等;认识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升分析问 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加深对工业革命引起深层变化的 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既要认识到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繁荣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工业 化带来的弊端,树立全面科学发展的观点和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教学难点:城市化以及出现的社会问题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前,中国气象局发布 2018 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气候系

2、统的 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 1981 年至 2010 年平均值(14.3)高出 0.46,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 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 1.1,成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非 厄尔尼诺年份。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呢?人类工业文明时代带来哪些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如 何处理工业化建设与人类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化带来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的兴起 1.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与劳动力结构的

3、关系。 18411877 年英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 教师引导分析: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引起英国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 1841 年相比,1877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比下降到 14%,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比下降到 31%,而 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占比上升到 55%。 总结: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 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3.阅读教材,说说大众教育的兴起与影响。 目标导学二:城市化 1.阅读教材,了解城市化兴起的主要原因。 提示: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 1 2.读教

4、材和材料,了解城市化兴起带来的变化特征(以中国为例)。 提示:中国改革进程:“”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是一个显著特征,工业化是主导,城 市化是附属。但是,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的拐点在 2013年已经发生,集聚的模式已经开始发生 变化。以前是工业化主导、城市化为辅,以后应该是城市化为主、工业化为辅,逐步进行产业 升级。 归纳总结:工业化初期,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 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目标导学三: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1.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说说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 材料展示: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

5、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 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 设问: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工人阶级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生活日益困苦,贫富差距在扩大。 总结:工业革命后,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他们之间矛盾不断激化, 工人阶级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2.读教材和材料,说说工业革命出现的环境问题。 材料展示:近 100多年来,全世界已发生数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如英国伦 敦曾多次发生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 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等。近年来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

6、件还有:1984年 12 月 3 日印度博帕尔(Bhopal)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有数万人中 毒,数千人死亡,并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1986 年 4 月 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 (现位于乌克兰)核电站爆炸事件,不仅对当代的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对后代和生态环境也 造成了严重影响,10 多年来因这次事故已造成约 6000人死亡。从上世纪初至今,全世界发生 公害事件 60 多起,公害病患者达 40万50万人,死亡 10 多万人。 设问: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提示:(1)自工业化以来就逐渐形成了环境污染问题,积弊深远。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大 气

7、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2)由于环境污染而形成的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倡导“绿水青山”即为“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坚 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类似亦可) 三、课堂总结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成为先进 的工业国。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欧洲国家 大众教育兴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加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 板书设计 2 4 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 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 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 ”历史教学观 ,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