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2019010802246.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16325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201901080224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201901080224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201901080224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201901080224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2019010802246.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总第四次)模块诊断历 史 试 题考查时间:8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三第一、二、三、五单元 第卷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A灌输儒家伦理道德 B维护家族团结和睦 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强化家国一体观念2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天道高远,凡人岂能领会,唯有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这反映了董仲舒的A以刑辅

2、德的思想 B“大一统”思想C三纲五常的思想 D君权神授的思想3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多以注疏先秦经文为首务,宗派林立,互诘不休。至唐,朝廷下令撰修五经正义以去“异端邪说”,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一举措A加强文化专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B统一经学,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 C导致宋、明儒学家因循守旧 D有利于儒学与其它思想融合4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C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 D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5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

3、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A意在束缚人的行为 B致力于社会稳定C融儒释道为一体 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6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A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C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 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7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A通俗文化成为主

4、流文化 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8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九章算术记录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世界上第一部数学专著延生B.张择端绘制清明上河图宋代文人崇尚民间风情和市井生活C.曹雪芹写成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走向高峰D.王羲之书写兰亭序中国书法讲求规范法度9智者普罗泰格拉说,他所传授的是“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的能力”。这说明智者学派A敢于打破旧的传统习俗 B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C重视培养公共道德意识 D侧重于私人事务的处理10在古希腊,智者就已经把正义作为伦理问题来

5、研究,并与法律联系在一起进行探讨。此后,这一基本观念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进一步发挥。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规定法律的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各得其所”。这说明西方法律A注重探讨伦理道德 B体现公平正义原则C源自社会习俗规定 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11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斯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A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C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1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方言文学产生,英国的乔叟运用伦敦方言创作出坎特伯雷故事集,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法国方言文学的代表。这表明A拉丁文难学被知识界所抛弃

6、B思想解放促进文学形式变革 C教会神权让位于世俗王权 D意大利文艺中心地位丧失13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种思想主张A谴责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B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 D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141543年天体运行论出版,针对“日心说”,路德讥讽哥白尼是“自命不凡的占星术士”“愚蠢到公然与圣经相违背”,加尔文也回应道:“有谁胆敢将哥

7、白尼的依据置于圣灵之上呢?”这表明 A自然科学仍待突破神学的束缚 B宗教改革阻碍科学革命的推进C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背道而驰 D新教与旧教教义主张基本一致15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批判专制统治 B倡导人性解放C捍卫人道精神 D追求民主法治16与同时期法国相比,18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英法启蒙思想家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水平的差异 B国际地位的差异C文化环境的差异 D政治制度的差异1

8、7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他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巧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材料意在说明达尔文主义A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B加快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进程C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社会变革 D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借口18据不完全统计,从1789年到1800年,在世界58项重大科研成果中,法国有23项,占总数的40%。同时期,英国只有13项,占20%;德国6项,占10%。这一时期法国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主要得益于A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高度重视 B新古典主义思潮对科学的积极影响C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D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

9、们的思想1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而引发的案件迅速增多,但在1901年后数量又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当时A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 B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C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201864年,京师同文馆聘请的英文教习丁韪良翻译出版了惠顿的国际法著作。当时正值普丹战争中,普鲁士军舰在渤海湾扣押了一艘丹麦船,清政府按照惠顿著作中提到的关于领海的规则,向普鲁士提出抗议,并使该船获得释放。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接受国际交往原则 B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C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2

10、1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表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晚清“体用之争”A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 B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 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22在清末有识之士的眼中,“夫外人之敢于圈割我土地,剥削我膏腴,监督我政权,刍狗我士庶者,以我无国民故也”,“且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这反映出A近代国民意识培养的紧迫性 B民族危机使民众普遍觉醒C清廷对民族危机加深的忧虑 D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23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

11、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24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的腐朽统治 B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西方文明的冲击 D儒家思想根深蒂固25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强调现代国家的国民应具自由、自治、进步、进取思想、权利思想、国家思想等公德;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则提倡“新青年”应具

12、备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思想和意识。这反映了两者都主张A改造国民思想 B弘扬民主科学思想C建立民主政体 D批判传统伦理道德26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熔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 B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C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 D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7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

13、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28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A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 B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29有学者说,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产物,科学地揭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这次“结

14、合”的主要特点是A学习国外经验 B侧重理论探索C突出制度变革 D坚持独立自主301990年,邓小平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这说明邓小平A开始形成市场经济理论观点 B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C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主张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31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理论前提”主要是指A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B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C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D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

15、32.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生程俊英曾说:“新青年等刊物,成为我级必不可少的读物。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级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辞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据此,程俊英强调新青年A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 B激励了广大民众挑战封建文化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有利于唤醒青年接受新文学第卷本卷共3题,共36分。第33题11分,第34题11分,第35题14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11分)材料一1916年2月,陈独秀明确提出:晚清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为改变自己的落后现状,已经进行了政治制度层面的改革,但未见奏效,究其原因,乃在国

16、人的伦理价值观念未有根本之改变。他断言:“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采取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他认为要使民主立宪站住脚,就必须反对儒家三纲之说。按照这种思路,不进行根本价值观念的转变,中国人就没有资格实行民主。摘编自周玉萍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思考材料二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天赋理性一直受到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的控制和压抑,现在,要以哲学的名义把人的理性呼唤出现,恢复它的合法权利,要在批判之中倡导理性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伏尔泰在给达朗贝尔的信中写道:“理性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要求确认以理

17、性来反对种种想象和别的时代的偏见,并取得胜利”。启蒙思想家正是真诚地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摘编自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并指出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相似之处。(6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

18、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们称为“理性之大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

19、想的重新阐发;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判,他认为“人欲”不能扼杀,“天地之产,皆有所用,饮食男女,皆有所负”,这是对先秦儒家“性也,天之就也”(孟子) 的“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材料二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剧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腐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因此,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取用儒学精蕴的社会基础存有某种相似性。但因二者的现实环境却存在着根本区别,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就注定了二者产生的影响迥然不同,儒家学说在启蒙运动中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促

20、进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而中国的启蒙活动却未能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思想运动。 以上均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现实批判的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对现实进行批判产生影响迥异的历史原因。(6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羞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

21、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徐寿翻译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民国以后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围绕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楚)。山西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总第四次)模块诊断历 史 答

22、案1-5 BDBDB 6-10 ADCBD 11-15 ABBAC 16-20 DDDDC 21-25 DADCA 26-30 BDCDB 31-32 CD33(1)思想:中国伦理价值观没有根本改变是政治制度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要实行民主立宪就必须反对儒家纲常伦理。(2分)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立宪改革失败的教训;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3分)(2)背景: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对人权的压制;文艺复兴宣扬了人文主义精神;自然科学新发展彰显了理性思想。(3分)相似:都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都反对专制统治而要求实行民主政治;都体现了对国民改造的要求。(3分)34(1)不同:欧洲启蒙思想家取用

23、儒学的“天道自然”和“仁政德治”思想来抨击神学,反对封建统治;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拾取儒学的民本思想和“人性天就”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和程朱理学的虚伪。(2分)基础: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封建思想文化的严重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3分)(2)原因: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解放不断深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3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微弱,工商市民阶层不够强大;理学地位稳固,科技发展步履维艰。(3分)35.本题主要考查西学东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结合材料信息拟出论题,如

24、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有助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或中西文化交流由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发展到单向引入、主动学习,然后围绕论题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期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证,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示例一: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有助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先进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主持翻译西方著作,19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洋务运动的全面开展,官方译书系统形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了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从译书内容看,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民国以后偏重翻译西方

25、思想文化。从作用和影响看,19世纪4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人们解放思想;19世纪6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启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译书有利于中国人的政治启蒙,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民主化的探索;而民国初年的译书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综上,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思想和政治的近代化进程。示例二:中西文化交流由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发展到单向引入、主动学习。(1)双向交流、平等互动;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进行殖民扩张的初衷。明末清初时,西学东渐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科技知识,同时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2)单向引入、主动学习: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寻求强国御侮、救亡图存之道,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向西方学习,积极参与主持翻译西方著作,从翻译的主体看由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发展到政府主动参与,译书内容不断丰富,由学习西方器物,发展到侧重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有利于启迪人们解放思想;开启中国的近化化并不断深入探索。总之,中西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