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2019010702149.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1690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201901070214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201901070214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201901070214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201901070214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2019010702149.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绝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不过,真正对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重视,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现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

2、生的土壤在中国,意象美学亦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

3、即是意象。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

4、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注重的是物质功利的东西,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艺术的表层,只追求属于艺术的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的东西,甚至还流行这样的时尚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显然是对艺术的误解。因为它无视艺术首先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也忘记了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艺术是一种审美创造,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使人人们超越表层的、物质的、感性的美,进入到理性、精神的层面,让人的心灵受到感动,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摘编自毛

5、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意象,意象美学是中国古代注重抽象思维的典型体现。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美学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最重要的理论范式。C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都认为“意象”是西方的美学概念,来自于英美诗歌创作。D诞生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哲学背景下的意象美学是中华民族本土美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介绍了“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作用,对意象美学的认识、建构过程。B第二段介绍意象美学在中国的诞生背景、构成特点,与西方实体论哲学、美学的

6、不同。C第三段以中国古代诗学、书法艺术、音乐等为例,论述了意象是中国艺术本体的观点。D第四段论述如何弘扬中国传统美学意象之美,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认为美外在于情感意识,意象创造的世界引领人们超越现实而追求高远的境界。B中国书法注重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等,说明中国书法本质上是意象创造的过程。C用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是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的有价值的尝试。D“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误解了艺术的意象世界的审美作用,错把艺术当作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

7、的东西。(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三不”孟老倔孙毛伟孟老倔是开馄饨店的。老倔整天紧绷着张脸,没一丝笑容,问他话也爱理不理的,好像都是来找他麻烦的。时有客人提点小要求:“老板,少放点辣子。”老倔也不搭话,客人却以为意思已经传达到了。可馄饨端上来,辣子一点没少。客人生气:“怎么还放这么多辣子啊?”老倔应一声:“本来就是放这么多嘛。”“不是告诉你少放吗?没听见啊?”“听见了。”“听见了咋不少放啊?”“不能少放。”“为啥不能?什么态度啊你?”“就这态度,你爱吃不吃!”眼看要争吵起来,后面排队的也不劝解,只是“吃吃”地笑,有人咧咧嘴自言自语:“这个老倔头

8、。”旁边的捅捅这位怕辣的客人:“他就这样,驴脾气。”这位似乎领悟到了什么,也息了声。老倔馄饨店有“三不”:不赊账,不外卖,不调味。不调味就是顾客不得随意增减盐、辣子什么的调味品。他不给调,也不让你自己调。老倔的“三不”让人觉得不近情理,这不赊账好说,可不外卖不调味不是明摆着难为顿客,砸自己的生意吗?老倔自有他的道理。难得他会松下脸皮给顾客解释:“我的馄饨就是吃个味。你少放勺辣椒,他多放勺盐,耶还有馄饨味吗?合你的口味你就来吃,不合你的口味,你去别家。”至于外卖他也有说辞:“外卖我不卖。馄饨拎到家一准凉了,凉了再热,糊糊塌塌的,还叫馄饨吗?” 老倔的店不大,店门口像火车站售票口那样沿墙装了一排栏

9、杆,是排队用的。想吃老倔的馄饨,一是要早去,二是要有耐心,不排上个把小时队是轮不上的。当然在老倔店排队也不寂寞,看老倔煮馄饨是个很不错的消遣。馄饨锅旁的案子上一字摆开三排二十四只花瓷大碗,老倔伸手从高汤锅里舀出一大勺热汤,像书法家挥毫书写一样在一排碗上行云流水似的挥一下,每只碗里就均匀地盛上了多半碗汤水,且没有一滴抛洒碗外。他再叫一声“起”,从翻滚着的煮锅里捞出一笊篱煮熟的馄饨,挪到每只碗上用勺轻轻一敲笊篱,几只精灵似的馄饨就会跳起来直落碗中。从中随便取来一碗数数,一准十只馄饨,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然后抓一把香菜、榨菜丝在那排碗上“唰”地挥毫再书一笔,绿的香菜黄的榨菜丝就花一样均匀地漂在每一只

10、碗里了。老倔的店店小客多,天好的时候就在店门前摆上几张桌子做餐桌用,这下违反了城市管理的规定,城管的人警告老倔不准搞店外经营,老倔却没当回事。这下惹恼了城管,派人上门执法。老倔冷眼看着店外的桌凳被拉走,既不争辩,也不求情。转天馄饨店就闭门谢客了。老倔馄饨店三天没开业,老倔不急,老倔的老主顾们急了,几天没吃老倔馄饨就觉得哪儿有点不得幼儿。打听到原委,老主顾中就有人出面找城管的熟人把桌凳给要了回来,老倔才开了店门。有一天,老倔馄饨店附近的街巷发生了一起抢劫案。有人提供线索,说好像见过嫌疑人在老倔店吃馄饨。警察来老倔店调查,老倔看了影像说:“不错,是黑子,总来吃馄饨。”他摸着下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

11、警察:“这几天没见他来,八成早就跑了吧?”警察哼了一声说:“跑?除非他长了翅膀。”老倔说:“要是没跑,出不了一个礼拜,这小子准还会来吃馄饨。”警察就笑,根本不相信,也就没布置蹲守。可是到了第六天,警察接到了老倔的电话:“你们快来,黑子正在店里。”黑子被抓后供认,作案后他找了一个藏身之地,一直没敢出来。警察问:“那怎么又出来了?”黑子不好意思地说:“还不是为了那口馄饨。”(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讲述了孟老倔开馄饨店的故事,故事围绕“馄饨”展开,着重表现了老艺人为悉心打造中华美食而精益求精的美好品德。B小说语言质朴、平实,却富有表现力,

12、例如描写老倔煮馄饨,用形象的比喻、准确的动词表现了孟老倔手艺的娴熟、优美、灵巧。C小说成功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不排上个把小时队是轮不上的”“老倔的老主顾们急了”,侧面表现了孟老倔馄饨的魅力。D小说写抓捕黑子的情节饶有趣味,老倔认为黑子不到一个礼拜会到店里吃馄饨,警察不信,充分表现了老倔对自家馄饨的自信。5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5分)_6 对于文中孟老倔卖馄饨“不调味”“不外卖”的做法,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_2、 古诗文阅读(共31 分)(一)文言文阅读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

13、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7、对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B.曷不委心任去留C.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D.携幼入室,有酒盈樽8、下列句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大王来何操?B彼且奚适也?C

14、田园将芜胡不归?D夫晋,何厌之有?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其人居远未来 携幼入室B. 或棹孤舟 园日涉以成趣C. 项伯杀人,臣活之 屈贾谊于长沙D. 太子迟之 悦亲戚之情话10、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段交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为下文抒写弃官归田的决心作铺垫。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是说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表明诗人的天性爱好,又是言志和寄托。C“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一

15、句中的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喻示着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D文中的第二段描写“今是昨非”,包括对景物和心理的描写,而且行文注意到对仗、骈偶,从而保持了赋的音韵和谐、辞采艳丽的特点。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恨别 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洛城:洛阳。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16、。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边了。“老江边”的“边”字,悲凉沉郁。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D.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倩。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E.诗人把个人

17、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包含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13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空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1)李白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 ,_。(2)杜甫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_ ,_。(3)李煜虞美人词中“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4) _ ,烟光凝而暮山紫”(5)携来百侣曾游,_。第卷 表达题3、 语言文字运用( 28分)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8、)A.肆虐(n) 游弋(y) 裨益(b) 鼾声(gn)B.屏障(pn) 诘问(ji) 坍缩(tn) 迄今为止(q)C.干涸(h) 汲水(j) 犬吠(fi) 窸窣(x)D.告罄(xn) 倚重(y) 尴尬(gn g) 沁园春(qn)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瞻养父母 归根到底 晶莹透明 变本加厉 B.明察秋毫 幅圆广阔 轻而易举 瞬息万变 C.泄密 察颜观色 杂乱无章 言必信,行必果D.精密 引咎辞职 德艺双馨 毕其功于一役17、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著名词作家阎肃为了创作歌剧江姐,曾经亲自到重庆渣滓洞恶劣艰苦的监狱里体验生活,来真实

19、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剖腹藏珠的革命精神。一些人在西方文化面前迷失了自我,以为西方的就是现代的,现代的就是科学的,科学的就是正确的,正确的就是唯一的,唯西方马首是瞻,视中国一无是处。两校篮球友谊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置若罔闻。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四川省杂技团,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他本来只想拍一部短片,后来发现题材太过庞大,于是改头换面,拍了一部长片。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近年来,

20、鉴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网在线教育的持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教育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B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应是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主要推动力和重要受益者,诸如学校、医院、媒体、行政机关等应是互联网服务的引导者和领先者。C几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硬性指标摆在了毕业生面前: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水平,要有计算机二级证书,要有专业资格证书D杨康林在单位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广泛搜集资料,研读相关专业书籍,运用最新技术,改造设备,大大提高了车间生产效率。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A近来,我莅临贵校参观学习,获益良多。对于贵校的周到安排,不胜感激。B我精挑细选了

21、自己的两幅书法作品送给您,希望能让您的新居蓬荜增辉。C收到您的来信,我兴奋不已。久未见面,但音容宛在,同窗往事历历在目。D李先生自幼漂洋过海,多方游历,精通多国语言,知识渊博,实在令人拜服。20、下列对文学知识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之作,在中国新诗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B.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方言,语气词“兮”的使用频度很高,如涉江。C我国古代诗歌有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分律诗、绝句两种,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一首律诗。D报告文学,是一种

22、以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经过适当艺术加工的新闻体裁,既具有新闻性,又具有文学性。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_,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_,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让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

23、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_ ,特别是在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上,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22、下面是“全国18岁成人教育活动”的标志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4分)四、作文(60分)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

24、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语文参考答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D解析:A“抽象思维”错,原文为“尚象重象思维”。B“最重要的理论范式”错,原文为“理论范式之一”。C“人们都认为”错,原文提到朱光潜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2A解析:A第一段中并没有提到“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作用”。3A解析:A“中国美学认为美外在于情感意识”错,“认为美外在于情感意识”是“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的观

25、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A解析:A“着重表现了老艺人为悉心打造中华美食而精益求精的美好品德”错,小说着重表现孟老倔煮馄蚀技艺高超和倔强的性格。5以争吵开篇,引起读者关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通过矛盾冲突,突出人物性格。(2分)以异于寻常商家的行为,引出下文对“三不”的介绍。(2分)6打造个性,不降低制作标准。统一定制,放什么调料放多少都有定数,保证产品特色。(2分)以技服人,不迎合客人口味。合口味就来吃,不合口味就去别家,孟老倔不迁就顾客,以打造产品特色为目标,最终打造出自己的品牌。(2分)注重品质,不损害产品形象。外卖固然可以多赚钱,但“凉了再热,糊糊塌塌的”影响馄蚀的口感。注重品

26、质,产品才能长销不衰。(2分)(其它观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7、D A景通影 B曷通何 C衡通横8、C ABD 都是宾语前置9、B A远、幼 形作名远的地方/孩子 B棹名作动用桨划船/日 名作状,每天C活、屈使动用法 D迟、悦 意动用法10、 D 第二段都是“今是”。11、 (1)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的选择正确,而过去的行为是错误的。 (2)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12BD分析:B项,“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D项,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13、四层含意:一写远离家乡,“一别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二写“草木变衰,

27、“胡骑长驱五六年”,恨战乱之久;三写兵戈阻绝,思家忆弟,恨骨肉分离;四写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讯,恨故园未收。14、(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 潦水尽而寒潭清(5)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5、 C 解析:A项,鼾hnB项,屏pnD项“罄”应读“qng”,16.D 解析:A瞻养赡养;B幅圆幅员;C、颜言。17解析:选C剖腹藏珠:剖开肚子来藏珍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此处不合语境。马首是瞻:古代作战时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泛指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使用正确。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

28、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侧重于“罔闻”。应当用“视而不见”。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使用正确。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不合语境,应当用“改弦更张”。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使用正确。18. 解析:选DA项,成分残缺,删去“鉴于”。B项,搭配不当,“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与“受益者”搭配不当,可删掉“和重要受益者”。C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19、D 解析:A“莅临”指来临(多用于贵宾),此处使用对象有误。B“蓬荜增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此处使用对象错误。C“

29、音容宛在”多形容对死者的怀念,用于此处,不合语境。20.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体古诗,不是律诗。21. 解析:解答此类试题可以“瞻前顾后”,如处,根据前面“不仅是国家不幸”和后面屈原等人的例子可知,此处应该填“诗人也有不幸”等相关内容;处,根据前面的假设及后面“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可知,此处应该填“诗歌缺少光彩”之类的内容;处,根据前面“但在精神领域”可知,此处应该是与“败军之将”相对,可以填“胜者之王”等内容。参考答案: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那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22.该标志图案由阿拉伯数字“1”和“8”组成一只飞鸟的形象,(2分)左边的“1”化身为鸟头和鸟身,右边的“8”化为两翼,(1分)“18”代表着成人的年龄界限,(1分)飞鸟象征青年的羽翼长成,成为成年公民,可以独立翱翔于社会的天空。(2分)23、 作文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