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2坐标曲线图表框图标签题精讲练习2019011.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17314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2坐标曲线图表框图标签题精讲练习20190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2坐标曲线图表框图标签题精讲练习20190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2坐标曲线图表框图标签题精讲练习20190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2坐标曲线图表框图标签题精讲练习20190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2坐标曲线图表框图标签题精讲练习2019011.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框图、标签题从图表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河北化学试题从不同层面设置了图形和图表来提供信息,体现了学科特点。这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对大家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了很好的考查。,中考专题精讲)坐标图像类一、pH变化曲线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图像:图1图2分析:图1,碱入酸,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图2,酸入碱,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

2、液呈酸性。2溶液稀释的pH曲线图像:图3图4分析:图3,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图4,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等于7。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图1图2分析:图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液的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图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三、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1

3、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图1图2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则图像如图2所示。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3图4分析: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的质量将不再随加入物质的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图4,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反应的速率或反应的总时间会发生变化,但生成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2)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5图6分析: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判断生成物的质量,先发生

4、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开始(如图5所示);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后开始(如图6所示)。举例: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气体的坐标曲线(如图6所示),因为稀盐酸先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当NaOH完全消耗完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才有气体生成。3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含元素种类)的变化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不变(如图7、图8所示)图像:图7图8,中考题型分类示例)坐标图像类【例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C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D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解析】

5、选项图像分析结论A起点aa点pH7,显酸性交点bb点pH7,显中性终点cc点pH7,显碱性稀释的过程中,酸碱性不发生变化,b、c点错误续表选项图像分析结论B起点a终点ba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a、b点正确C起点aa0,没有气体生成拐点b1拐点b2t1t2,b1b2,铁与酸反应的反应速率比镁快终点c1终点c2终点c1c2,c1点生成气体的质量大于c2点由镁比铁活泼,金属与酸反应m(H2)b1、b2、c1、c2点错误D起点a拐点b终点c由图可知各点溶质质量分数abc某温度下向某饱和溶液中加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c点错误【

6、答案】B【方法指导】正确解答坐标曲线类试题,首先应弄清曲线的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以及曲线上各特殊点(起点、交点、拐点、终点)的含义。1(2017达州中考)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D),B),C),D)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氧气D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维恩图类特点:维恩图类以数学学科中集合图的形式,利用圆与圆之间的关系,如相交、相离、包含等。简洁明了的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关系或有关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等。【例2】许多化学概念,在

7、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D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不正确;C.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因此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选项正确;D.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故不正确。【答案】C

8、【方法指导】理解两圆相交(交叉关系)、相离(并列关系)、包含(包含关系)的位置关系。掌握常见的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及转化关系,了解常见的概念间的从属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017河北中考)下列四种物质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A石墨 B干冰 C沥青 D陶瓷3(2017石家庄桥西基模)如图中两圆相交部分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D)Aa处溶液呈蓝色Bb处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加Cc处产生白色沉淀Dd处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图形(含框图)、表格、标签信息、模型类此类题图文并茂,将图形(含框图)、表格、标签信息、模型等和文字相结合。考查内容丰富,涉及化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通

9、过对给出的图、文字信息的分析,结合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利于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例3】(2017安徽中考)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 B物质分类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解析】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中质子不在原子核内,故错误;B.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其中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故错误;C.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模型中可燃物专指固体是片面的,对气体未予具体说明,故错误;D.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正确。故选D。【答案】D4在

10、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丙可能是单质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5小刚同学为补充维生素,服用牌多维生素片,该药品标签如图所示。请你计算:XX牌多维元素片【成分】本品每片内含维生素B2C17H20N4O6:2.5 mg维生素CC6H8O6:25.0 mg维生素EC29H50O2:5.0 mg【用法用量】口服,一日2片(1)小刚同学按标签所示方法服用该药片,则每天服用的维生素C为_50.0_mg。(2)维生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76_;其

11、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_524_。,中考演练) 1(2016河北中考)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选项金属盐溶液 ABCDZnSO4溶液FeAgFeFeSO4溶液ZnAgZnAgNO3溶液FeFe2.(2016河北中考)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A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B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D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3(2016河北中考模拟)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D)A

12、水的电解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20 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4(2017唐山路南区一模)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3 时,将a g甲和a g乙分别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降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t1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降温至t2 时,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C降温至t1 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2017福建中考)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如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表)。下列实验与

13、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D)选项MNyA水氧化钙溶液的温度B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C饱和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硫酸铜溶液铁粉溶液的质量6.如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D)A气体的体积 B沉淀的质量CNaCl的质量 D混合溶液的pH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C),B),C),D)A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电解水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8能源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下列四组能源中,能归入如图所示阴影

14、部分的一组是(B)A煤炭、地热能、沼气 B太阳能、风能、海洋能C水能、木炭、天然气 D石油、海洋能、核能9(2017广东中考)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D),A) ,B),C) ,D)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D发生的反应为:2KNO32KNO2O210(2017潍坊中考)25 时,向20.0 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Dd

15、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11(2017贵州中考)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举例中错误的是(C)A例1:CO2CO2B例2:2H2O2H2O2C例3:Mg(OH)22HCl=MgCl22H2OD例4:Cu2AgNO3=2AgCu(NO3)212(2017广西中考)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A) ,B),C) ,D)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将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

16、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13(2017石家庄28中中考模拟)某同学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测定一瓶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该同学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据图分析,滤液中的溶质含有CaCl2和HCl,Na2CO3与CaCl2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_5_g。(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2)设与CaCl2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x 5 gx5.3 g与CaCl2反应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为25 g5 g20 g所以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5%答: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