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47.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18014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4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4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4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4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47.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衡阳市八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物理一、选择题(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年11月17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习总书记为他“让座”的场景感人肺腑,下列有关核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B重核裂变反应前后一定有质量亏损C式中d=2D铀核裂变后的新核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小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

2、中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C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三种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9.60 eV3.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 1和2及2和3间分别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BC. D. 4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3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

3、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的是 ( ) Att1,dS Btt1,dS Ctt1,dS Dtt1,dS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劈体ABDC放在水平地面上,表面AB、AC均光滑,且ABCD,BDCD,AC与水平面成角,质量为m的物体(上表面为半球形)以水平速度v0冲上BA后沿AC面下滑,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劈体M始终不动,P为固定的弧形光滑挡板,挡板与轨道间的宽度略大于半球形物体m的半径,不计转弯处的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平地面对劈体M的摩擦力始终为零B水平地

4、面对劈体M的摩擦力先为零后向右C劈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始终为(Mm)gD劈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先等于(Mm)g,后小于(Mm)g6.一倾角为的斜劈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沿斜劈匀速下滑现给物体施加如图所示的力F,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斜劈仍静止,则此时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7、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fm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是()8

5、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A物体的初速率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C取不同的倾角,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D当某次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9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小物体中间有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用两手分别控制两小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两手同时放开后,两物体的总动量为零B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物体的总动量向右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两物体的总动

6、量向右D两手同时放开,两物体的总动量守恒;当两手不同时放开,在放开一只手到放开另一只手的过程中两物体总动量不守恒10、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c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穿在杆上,M通过线悬吊着小物体m,m在小车的水平底板上,小车未动时,细线恰好在竖直方向上,现使车向右运动,全过程中M始终未相对杆bc移动,M、m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1:2:4:8,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依次为f1,f2,f3,f4,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11、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

7、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F3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g12、.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光滑小环A和B用轻绳连接,分别套在水平和竖直的固定直杆上。在绳上O点施一水平力F拉紧轻绳,设法使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随后使力F缓慢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 )A.OA段绳中的张力始终大于mg,且逐渐增大B.杆对A环的作用力始终大于2mg,且逐渐增大C.OB段绳中的张力始终大于mg,且逐渐增大D.OB段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3将两根自然长度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同

8、的弹簧套在一起,看作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A)劲度系数为k1,原细弹簧(记为B)劲度系数为k2、套成的新弹簧(记为C)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甲同学:和电阻并联相似,可能是 乙同学:可能是k3=丙同学:和电阻串联相似,可能是k3 =k1+k2 (1)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见图甲)。 (2)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填空。a将弹簧A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A的自然长度L0;b在弹簧A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n、每个钩码的质量m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1;c由F= 计算弹簧的弹力,由

9、x=L1-L0计算弹簧的伸长量,由K=F/X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d改变 ,重复实验步骤b、c,并求出弹簧A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1;e仅将弹簧分别换为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B、C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2、k3。比较k1,k2、k3并得出结论。(3)图乙是实验得到的图线,由此可以判断 同学的猜想正确。14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

10、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m/s2,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v3=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三、计算题(15题8分,16题8分,17题9分,共25分)15、(8分)在

11、寒冷的冬天,路面很容易结冰,在冰雪路面上汽车一定要低速行驶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车辆遇紧急情况刹车时,车轮会抱死而“打滑”。如图所示,假设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至一个斜坡的顶端A时,突然发现坡底前方有一位行人正以2m/s的速度做同向匀速运动,司机立即刹车,但因冰雪路面太滑,汽车仍沿斜坡滑行。已知斜坡的高AB3 m,长AC5 m,司机刹车时行人距坡底C点的距离CE6 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冰雪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5.(1)求汽车沿斜坡滑下的加速度大小。(2)试分析此种情况下,行人是否有危险。17(8分)如图所示,为一传送货物的传送带abc,传送带的ab部分与水平面夹角=37

12、,bc部分与水平面夹角=53,ab部分长为4.7m,bc部分长为7.5m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0.8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以速率=1m/s匀速转动若把物体A轻放到a处,它将被传送带送到c处,此过程中物体A不会脱离传送带(sin 37=0.6,sin 53=0.8,g=10m/s2)求物体A从a处被传送到c处所用的时间18、(9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1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0.5 kg、长为L1 m某时刻A以v04 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

13、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应满足的条件四、选修3-3(共13分)18、(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墒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少的方向进行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减少,但密度一定减小D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0.E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2)(8分)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上端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活塞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

14、T1。现将活塞上方的气体缓慢抽出,当活塞上方的压强达到p0时,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V1,此时活塞上方玻璃管的容积为2.6 V1,活塞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为0.5p0。继续将活塞上方抽成真空后密封,整个抽气过程中管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然后将密封的气体缓慢加热。求:(1)活塞刚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T2;(2)当气体温度达到1.8T1时的压强p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DCDDACCABDCDBCDCD13.【答案】(2)mng;钩码的个数;(3) 丙14.(1)a=0.496m/s2 v3=0.264m/s (2)CD(3)m3g-(m2+m3)am2g15.(1)汽车在斜坡

15、上行驶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gcos ma1(1分)由几何关系得sin ,cos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汽车在斜坡上滑下时的加速度a12 m/s2(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v2a1xAC解得汽车到达坡底C时的速度vC m/s(1分)经历时间t10.5 s(1分)汽车在水平路面运动阶段,由mgma2得汽车的加速度大小a2g5 m/s2(1分)汽车的速度减至vv人2 m/s时发生的位移x111.6 m(1分)经历的时间t21.8 s(1分)人发生的位移x2v人(t1t2)4.6 m(1分)因x1x27 m6 m,故行人有危险(1分)16.】解:物体A在传送带ab上相对滑动时,由牛顿第二

16、定律得:mgcosmgsin=am,解得:a=0.4m/s2,(1分)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运动时间为:t1=va=2.5s,(1分)位移:s1=v22a1=1220.4m=1.25msab,(1分)在ab部分做匀速运动的运动时间:t2=sab-s1v=4.7-1.251s=3.45s(1分)由于mgsinmgcos,所以物块沿传送带bc部分匀加速运动到c点,物体A在传送带bc部分匀加速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滑动的加速度为:a=gsinmgcos=3.2m/s2,(1分)设在bc部分运动的时间为t3,由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得:sbc=vt3+12at32,(1分)即:7.5=vt3+1.6t3

17、2,解得:t3=1.875s(1分)物体A从a处被传送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t=t1+t2+t3=7.825s(1分)17. 解:物体A滑上平板车B以后,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A,解得:aAg2 m/s2(1分)物体A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则:L,(1分)又(1分)联立解得:v13 m/s,aB6 m/s2(1分)拉力为:FmaBMg1 N(1分)若F1 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B上滑落,所以F必须大于等于1 N.(1分)当F较大时,在A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必须相对B静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对A、B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mM)a,ga,解得:F3 N(2分)若F大于3 N,A就会相对B向左滑下综合得出力F应满足的条件是1 NF3 N.(1分)18. (1) BCD (2)(1)从活塞上方的压强达到p0到活塞上方抽成真空的过程为等温过程:1.5p0V10.5p0V2 解得:V23V1,(2分)缓慢加热,当活塞刚碰到玻璃管顶部时为等压过程:(2分)T21.2 T1(1分)(2)继续加热到1.8T1时为等容过程:,(2分)p0.75p0(1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