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方面简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1965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大方面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大方面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大方面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大方面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大方面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大方面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方面简介.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四”运动,简介,经过,影响,人物,“五四”运动纪念章,活动,政治方面,精神方面,背景方面,三大方面简介,返回主页,代表到达巴黎后,由于留欧中国学生的要求,又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和要求收回大战时被日本乘机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的陈述书。 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对“巴黎和会”的本质还认识不清,对于帝国主义、尤其是美英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认为美英帝国主义的胜利是什么“公理战胜强权”,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看作“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大好人”。 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也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认清了这个真理: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解决自己的命运。 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在报

2、上发表,全国群情激昂,人们的悲愤再也不能抑止下去,一个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爱国运动终于爆发。 5月4日下午一时,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北京师大的前身)、工业专门学校、农业专门学校、朝阳大学、汇文大学等十四个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纷纷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返回主页,五四运动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创办刊物,编辑书籍,组织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五四运动,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投身到工人运动中,马列主义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我国第一次群众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北

3、京还出现了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5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上海首先建立共产主义小组,返回主页,天安门集会,罢工活动,反卖国贼,拒绝签约,社团活动,返回主页,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梁启超,返回主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其目的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曾经在战争期间对德宣战,也算是战胜国之一,因而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和顾维钧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在中国人民舆论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向和会提出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

4、军队、裁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七项条件。代表到达巴黎后,由于留欧中国学生的要求,又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和要求收回大战时被日本乘机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的陈述书。,返回主页,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早在十九世纪末,中国人就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到马克思学说,但那只是一些零星的介绍。直到五四运动之前,先进的中国人使用的思想武器还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说等。他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大都还是西方文明。五四运动使人们

5、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迫使人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追求作出新的反省。,返回主页,此时,新青年公开发表宣言,宣称“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按:指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此后,有不少报刊对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学说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被陆续翻译出版。经过反复的研究、比较和鉴别,先进的中国人才在五四运动以后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返回主页,5月4日下午一时,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北京师大的前

6、身)、工业专门学校、农业专门学校、朝阳大学、汇文大学等十四个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纷纷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他们手拿各色各样的旗子、标语牌,上面写着“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宁肯玉碎,勿为瓦全”等字样,有的还绘着山东的地图和各种讽刺画。 当学生们正在天安门集会时,北洋军阀政府的步军统领和警察总监带着一批军警闻讯赶来,企图以“大总统”的命令解散学生队伍。学生们愤怒极了,高呼“打倒卖国贼”。,返回主页,首先发动罢工的是中国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区-上海。6月5日,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6月6日、7日和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

7、、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罢工工人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之多。上海工人阶级的罢工风潮,迅速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返回主页,爱国运动汹涌澎湃地发展着,一个浪头比一个浪头猛烈,一天比一天高涨。军阀政府眼看“自身难保”,不得不于6月9日和10日批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贼辞职。这是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但拒绝和约问题还没有解决。,返回主页,6月28日是和约签字的一天,中国的留法学生和工人包围了中国代表的寓所,代表被迫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大为震动。至此,五四运动所提出的直接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返回主

8、页,年月日,新民学会正式成立于湖南长沙,毛泽东、蔡和森等是学会的发起人和学会的灵魂。中共成立后,学会停止了活动。 新民学会的会员都是湖南籍的知识青年,有余人,因为不少会员在省城的社团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学会提供了动员的能力,使湖南在年代前后的一系列活动具有全国的影响,这些活动包括:长沙的五四运动、年月至次年月成功地驱逐军阀张敬尧、年月至月湖南首倡的湘省自治运动以及组织湘籍青年前往法国勤工俭学。,返回主页,五四运动固然直接由巴黎和会引发,但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没有呈现出“义和团“式的民族主义狂热,不能不说与新文化运动开创了开放的世界视野有关 新文化运动意在革新中国传统文明,为中国带来了各种学术思潮、思

9、维方法,以及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等观念;新文学运动提倡口语写作,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平民化道路。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是前两个运动合乎逻辑的突发形式。陈独秀之于五四,若以“精神教父“相称,应属恰当。 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即以文化革新为宗旨:“惟属望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巴比伦人往矣,其文明尚有何等之效用耶?“至年间,北洋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公民权利的法律和政令,舆论空间其实有限。正是在有限的空间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几乎唯一的堡垒,五四新学人通过新青年发表社会、文化主张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对学生界具有影响力的思想集团。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月刊 年初,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

10、长。如果说新青年是新知识分子的舆论基地,北大则是新知识分子的聚会所。在北大期间,陈独秀似乎经历了一次思想转变,新青年逐渐脱离避免直接开展政治批评的轨道,越来越多地批判北洋政府,主张开展群众运动。次年冬陈独秀与李大钊教授显示出了更深的投合,一起创办了时评刊物每周评论。在此前后,陈独秀和李大钊还协助北大学生创办了新潮月刊。这份学生刊物以“批判的精神、科学的主义和革新的文词”为原则,它的创办证明新知识界对学生的思想影响。,返回主页,这位罕见的先知先觉者要从一所堕落为衙门的大学开始,用教育和启蒙的温和方式,重新掀起一场意义更加深远的革命 在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之前,在让一所沉沦的大学脱胎换骨、枯木

11、逢春之前,光绪皇帝御笔钦点的翰林蔡元培曾经在日本和上海埋头为革命党制造炸弹。 对于蔡元培来说,把硫磺和硝酸包裹在铁片里面是炸弹,改造一所堕落的国立大学同样也可以制造出爆炸力更为惊人的炸弹。 年月,蔡元培在“大风雪中“迈着沧桑的步伐,走进刚刚经历过一回帝制复辟的北京城。洪宪帝制仅仅存在了天。但要证明一场革命的失败,天已经是中国太漫长的一段经历。 在不久前的革命中,这位刚刚游历归来的老革命党人参与制造的炸弹炸碎了一个王朝残破的躯体。如今,在革命惨败之后,这位罕见的先知先觉者要从一所堕落为衙门的大学开始,用教育和启蒙的温和方式,重新掀起一场意义更加深远的革命-再也不是所谓“柿油党“人(见阿正传)的革

12、命。 年初的一天,国立北京大学的校工们在门口列队欢迎这位即将主宰北大的新校长。出人意料的是,新校长向着校工们脱下礼帽,不是以“老爷“固有的傲慢姿态,而是以一名平民的质朴姿态走进中国的最高学府。而作为一位平民校长,蔡先生随后在北大进行的大规模改造正是要促成北大向着平民化方向发展。,返回主页,一方面,他承认“经过了这次轰动全国青年的大解放,方才有中山先生所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另一方面,他坚持说,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胡适之先生,年月底到上海去迎接自己在美国时的导师杜威先生访华。月日,他才从上海的报

13、纸上得知北京发生学生骚乱的消息。月日,他收到新文化运动另一主将陈独秀的北京来信,报告了五四运动的详细经过。此时的胡适,恐怕还没有想到,这场学生运动,对于他,对于他回国后一直努力的事业,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虽然后来做了政治上的“过河卒子“,胡适年刚回国时,确实曾经发誓“二十年不谈政治“。他从事的是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在胡适看来不外乎两点:(一)“用白话来作一切文学的工具“,因为“死文字定不能产生活文学“,而“文学革命的运动,不论古今中外,大概都是从文的形式一方面下手,大概都是先要求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谈新诗)(二)提倡“人的文学“,这个口号在胡适那里,又被具体化成“易卜生主义“,即

14、“使你有时觉得天下只有关于你的事最重要,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易卜生主义)从这些主张我们不难想见,胡适之博士在五四运动这样一个以学生民众对抗政府的群体性风暴中,会采取怎样的一种态度。,返回主页,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 “五四“的文化变革产生的文化领袖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虽然对传统都有愤激之言,却都不曾完全与旧学绝缘。在这些人的青年时代,对他们最有影响的是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他们鼓吹的进化论、变法、革命等观念是“五四“思潮的先声。当思想史进入“五四“阶段,严、康、章都已落在时代的后面,成为保守的象征,而梁启超则奋力追赶时代风潮。 当时的风潮若惊雷迅雨,十年前的“另类“,今日便成为“老朽“,梁启超厕身其间,可谓两岸渺茫,被时人讽为“多变“。年,梁启超以岁之龄逝于北京,当时的舆论界甚为冷淡,吴宓事后表示了不解:“梁先生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无闻,未能比之王静安先生之受人哀悼。吁,可怪哉!“,返回主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