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试题无答案20190315.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2074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WPS 页数:15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试题无答案20190315.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试题无答案20190315.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试题无答案20190315.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试题无答案20190315.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试题无答案20190315.wps(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 2018-2019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 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试题(无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 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 成 13 小 题。 中华文明 的历史启 示(节 选) 袁 行霈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容,德乃大” (周 书 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 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 乃天,天乃道,道乃 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 久 。”意 思是 :有 所 包容 ,就 能 臻于 “公”, 进而 臻于 “王”, 臻于 “天”, 臻于“道”,臻于“

2、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 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 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 个字也可以用来 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 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 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 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 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 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 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 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 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

3、围向核心趋同,核 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 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 重 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 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 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 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 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 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1 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 时代儒家、墨家、道 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 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 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 上。 孔子有弟子三千

4、,“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 滕文公章句 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 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 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 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 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 科 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 材和风格多种多样, 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 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 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 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 不厌深”,唯包容才能 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2 (节选自 2

5、011 年 新华文摘,有改 动)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 王乃天,天乃道,道乃 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 襟来统治天下。 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 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 格。 C.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 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 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 点。 D.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 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 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 渐消亡了。 2.下列

6、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 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 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 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 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 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 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 儒家、墨家、道家等不 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 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 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

7、流域和 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 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 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 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 建立功业。 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 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 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 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 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 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3 (二)文学

8、类 文本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 的文字, 完成 4-6 题。 稻 香 符浩勇 李群忙完应酬,从亿 丰商厦出来时已是晚上八点。他刚步入中年,却已是省城商业总公 司 的副总经理。这次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应聘者各显神通,各个途径的招 呼铺天盖地,让他应接 不暇。而二十多年前,他只身来到这座城市,却 是举目无亲 那年,家乡遭荒,娘给他一个地址,让他进城找一个叫贾良的人, 说他在家乡当过知青, 会帮忙的。走的前夜,他和青梅竹马的稻香道 别,他动情地说:“等我在城里站稳脚,就回来接 4 你。”稻香却婉拒了:“你进城去了,就好好地奔前程,别惦记我了。”说 罢转身就走。他没有去 追她,却暗暗下了决心,在城

9、里有出息了一定好 好待她,就像他曾发誓不会忘记秋天田野的稻 香。 次日,他挤上客车一路颠簸到了省城,好不容易辗转打听,来到一 家门前。他敲开门,门 里挤出一张中年男人的长脸,警惕地盯着他: “你找谁?”他说:“我来找贾良,他在我的家乡 当过知青”那张长 脸皱了皱眉说:“贾良不住这里了,他早搬走了。”他急忙问:“那他搬到 哪里去了?”长脸回答说:“城里这么大,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哪里 去找他,你还是回家去 吧。”说罢关上了门。 第二天他去找工,准备先挣回家的盘缠。他走过几条街道,问了好 多家店铺,也没找到工 作。他饥肠辘辘,看着店铺里熏蒸出笼的包子, 记起了家乡田野的稻香。忽然,他发现一个七

10、八岁的小女孩在街边哭 着,看样子显然是迷了路,一副又饿又怕的样子。许多人停下来看她, 却又都走开了。他想起小时候有一次稻香上山打柴迷路的情景,就上前 去,用他身上仅有的钱 买了一块烧饼给了她。女孩不哭了,跟着他又拐 过一个街口,却说不清家到底在哪里,他正焦 急,女孩的父亲突然出 现,问清缘由后,对他谢天谢地。他已身无分文,正犹豫要不要索要回 家的路费,没想到女孩儿的父亲问:“你是进城找工作的吧?要不到我们 公司来干吧。”他喜出 望外,差些流泪跪了下去。 在公司,他勤勉、上进,很快便在对外营销方面独当一面。在一次 公司收购兼并另一家公 司时,他在一张人员花名册上看到了贾良的名 字。起初他还想天下

11、之大,同名同姓的人多了, 等真正见到贾良时,发 现居然正是当初自己刚进城时敲门后见到的那个长脸的中年男人。贾良 见到他时,脸也“唰”地红透了,不敢正视他。 如今二十年过去,李群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有了一个温馨而安逸 的家庭,妻子勤勉贤 惠,女儿争气上了大学。尽管这些年在城里打拼滚 爬,疲于奔波,但每当驱车回到居住的小区, 看到楼上亮着柔和灯光的窗 户,还有妻子倚窗期待的身影,他就感到无限幸福和温暖。 他开车缓缓滑进车库,刚走出来,就有个女孩儿上前拦住他。他认 为是为这次公司招考找 他的,故作惊讶地问:“你找谁?” 女孩儿说:“我来找李群叔,是我娘叫我来的,我娘叫稻香。”他凝 眼一怔,仿佛看到

12、稻香 轻盈的身影。刚进城两年时,他回家乡,还带了 城里的礼品去见稻香,她却已经嫁人了,山里 的风霜削走了她的俊俏, 她衷心祝贺他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再后来,母亲过世,他就很少回家 乡 了。这些年因为业务忙于应酬,一次次盛宴的记忆荡然无味,也早忘却 秋天田野的稻香。现 在莫非家乡又遭了灾,稻香才想起了他,让女儿来 投靠他?眼下已不是二十年前了,农民工涌 进城来,就业的机会极少, 5 竞争非常激烈。况且找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她要住多长时间? 家 里的房间也不宽敞。他不动声色地对女孩说:“李群已经不住这里了,他 早就搬走了。”女孩 儿急问:“那他搬到哪里去了?”他说:“在城里, 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

13、针,你找不到他的,还 是回家去吧。”刚一说完, 他就觉得这句话似曾耳闻,竟出自自己的嘴里。 女孩儿向他道谢准备离去。他忽然想起贾良。他心里一抖,记起稻香 当年的温情,对女孩 儿说:“刚才没认出来,我就是你李群叔,先进家里 ”住下吧,进城找工作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 女孩儿听了,向他嫣然一笑,说:“李群叔,你误会了,我不是来找工 作的,我去年大学毕 6 业,在一家公司上班,这次家乡要修大桥,我回去了一趟,我娘让我给 你带土特产来了。” 他听了很羞愧,一脸窘态。待女孩走后,他忽 然记起前不久接到过一张家乡的庆典请柬, 他原打算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但此刻他决定了,不管多忙也要回一趟乡 下。 (有删改)

14、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李群 5小说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借贾良这一人物来突出小说 的写作目的的?请简要 分析。(6 分) 6李群帮助小女孩儿的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极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3 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 小 题,19 分) 阅读 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710 题。 李,字元盛。父崇,冯跋吏部尚书。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贵, 吾每观,或未可知。” 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太武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从者曰:“此小子 终效用于朕之子孙。” 因识眄之。帝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贵戚

15、,帝 曰:“李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 勿许他贵也!”遂劝成 婚。文成即位,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出为相州刺史。为政清简, 百姓称之。上疏求于州郡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衣冠之胄,就而受 业。书奏,献文从之。 以政为诸州之最,加赐衣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受纳人财物,商 胡珍宝。兵人告言。 尚书李敷与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献文闻罪 状,槛车征,拷劾抵 罪。敷兄弟将见疏斥,有司讽以中旨嫌敷兄弟之 意,令告列敷等隐罪,可得自全。深所不 欲,且弗之知也,乃谓其 女婿裴攸曰:“吾与李敷,族世虽远,情如一家。在事既有此劝,昨 来 引簪自刺,以带自绞,而不能致绝。且亦不知其事。

16、”攸曰:“何为为他 死敷兄弟事衅可知 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从其言。又赵郡范檦具列敷兄弟事状, 有司以闻, 敷坐得罪。诏列 贪 冒应死,以纠李敷兄弟,故免。百鞭髡刑,配为厮役。未几而 复为太仓 尚书,摄南部事。用范檦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之。使 所在委滞, 停延岁月。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道 路群议曰:“畜聚敛之人, 未若 盗臣。”弟左军将军璞谓曰:“范檦 善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辞,未闻德义之言, 不早绝之, 后悔无及。” 不从,弥信之,腹心事皆以告檦。献文崩,迁司空,范檦知文明太后之 忿, 又知内外疾之,太和元年,希旨告外叛。文明太

17、后征至京师, 7 言其叛状。曰:“无之。” 引檦证。慨然曰:“吾不用璞言,自贻 伊戚,万悔于心, 何嗟及矣!”遂见诛。 8 (选自北史李 传 ,有删 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 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B.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 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C.何为为他死/敷兄弟 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D.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 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8.下列对文

18、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奏是指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帝王的呈 文,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 “表”、“疏”等。 B.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或西域各民族的泛 称,一般称呼与胡人相关的物品常冠以“胡” 字,如胡床、胡服。 C.髡是我国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是 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人施加的惩罚。 D.摄在文中是“统管”之意, 它还有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 “假”、“转”等。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生有贵相,与众不同。太武帝亲临中书学时,见到李, 认为他不同寻常,将来能

19、为 自己的子孙效劳。 B.李善于理政,重视教育。他在相州任刺史 时,因为政清廉,深得百姓称颂;曾上书请求 在各州郡设立学校,被献文帝采纳。 C.李为保自全,出卖朋友。他 在囚禁期间,听从女婿劝告,捏造李敷犯罪事实,揭发检举, 因此得以免去死刑。 D.李一意孤行,终遭陷害。他没有听从弟弟 李璞的劝诫,依然信任范檦,最终因范檦告发 而被诛杀。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李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勿许他 贵也!(5 分) 译文: (2)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共 2 小题,9 分) 阅读 下

20、面这首宋词,完成后 面各题。(9 分)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 9 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1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是 ( )(3 分) A.首句连用三个动诃“”压 10 B.次句将时空交互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晴, 地点是池馆内外。 C.开头两句用华丽的辞藻勾勒出一幅春 天的画面,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 D“沙上”“竹 间”分别为鸿雁和鹧鸪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 之景。 12.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6

21、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5 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身处物质条件优于自己的同学之中, 却“略无慕艳意”的原 因是 , 。 (2)蜀道难中与“手可摘星辰”一样用能够触及天上的星辰来凸 显山势之高,令人叹息 的句子是 , 。 (3)师说中作者对老师的定义是 , 。 (4)在屈原的离骚中,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 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 句子是:“ , 。” (5)在杜甫的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诗人羁旅之愁 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 (6)荀子“劝学篇”中的“ , ”强调了整天 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 获大的道理。 (7)陶

22、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 , ”,既印证了周 敦颐在 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又让人读出一种超然物外的 心境。 (8)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 ”的诗句 形象地表现了江南水乡 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 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3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 近一段 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 。这些 “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 之感,均是 通过落户、补贴、购房 等政策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 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 但如果片面地強调人才

23、数量,易造成城市间 “恶 性竞争 ” ,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 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 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 本 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 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 来一个诸如“百人计 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 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 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 “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 两难之地”。( )。 立足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11 A.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24、 B.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C.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D.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 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 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 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B.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 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 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 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C.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 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 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

25、,使得行政成 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D.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 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 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 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 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 准 B.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 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C.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 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 准 D.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 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26、17.阅读下面这段论述性语段,选出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 ) (3 分) 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 展。也就是说,只有 当来自于它外部的压力被来自于它内部的首创精神 所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 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 发展的动力,非主体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 来文 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它的独立和发展。同样,如果 我们把每一所单 独的学校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 关键是: 。 A每个学校要依靠独立于外来压力的内部首 创精神才能有所发展。 B某些学校只要依靠 他们全体员工和学生的创造力就能有

27、所发展。 C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随着学校发展的进程而 调整自己的首创精神。 D外来的各种有利或 有害的因素必须被阻止参与学校发展的努力。 12 18.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的短信,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妥,请找出 来并改正。(5 分) 张老师好,我在高三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能在高考时有所 建树,成功卫冕,这都 是您慧眼识金并鼎力相助的结果。您精湛的教 学技艺,超凡入圣,令同学们非常敬重,今日 一别如雨,谨祝教祺! 19翻译下面文言句子(每题 3 分,共 6 分) 13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 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四、写作(60 分) 20.( 60 分) 阅读下面的 材料,根据 要求写作。 有一种叫苍鹭的鸟,它的捕食方法很奇特,每当它肚子饿的时候,就 会先捉一些小虫投放 到水里,引来一些鱼,但它并不急于捕捉,而是等鱼 儿扎成堆之后,只吃一些游过它身边的鱼, 吃饱后便会静悄悄地飞走,不 留一点痕迹,因为苍鹭不想让鱼儿留意到自己,以便于以后更好 地捉鱼。 科学家们也曾做过实验:把一只喂饱了的苍鹭放在一个水池里,并放许多 小鱼在里面, 苍鹭会想方设法地离开。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