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3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2485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WPS 页数:7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3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wps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3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wps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3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wps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3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3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wps(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后达标检测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怀化模拟)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表。据此可知西汉( ) 皇帝 州刺史权力内容 汉武帝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查郡国,巡视吏治 汉昭帝、宣帝 “”增加 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 “”增加 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A.王国问题死灰复燃 B刺史逐步丧失监察职能 C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D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 解 析:选 C。刺史权力内容不断增加,表明当时的社会问题较多,社会问题不断暴露,故 C 项正确;王国问题汉武帝时期已得到解决,故 A 项错误;从表格可知刺史的职能是在增加, 没有丧失监察职能

2、,故 B 项错误;汉代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与材料的内容强调刺史权力内容 的增加不符,故 D 项错误。 2(2019中原名校质检)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 等。汉代天子下诏举贤( ) A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 B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 C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 D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 解析:选 D。汉代以察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名目极多,广泛搜罗人才,有利于选官制度 渐成规模,D 项正确。 察举制的选举方式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地方推荐,并没有“名目众多”的 选举方法,故 A 项排除;汉代天子下诏是察举制的体现而不是推动了

3、这种制度的产生,故 B 项 排除;士人可自由报考为科举制的特征,排除 C 项。 3(2019郴州质检)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 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 “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魏晋风流”。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 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 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解析:选 D。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造成了 题目中的文化现象,故 D 项正确。思想活跃是文化现象,不是原因,故 A

4、项错误;魏晋时期江 南开发,经济发展,但商业受时代的影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故 B 项错误;魏晋时期,玄学 1 “兴起并发展,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思想, 援老入儒”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 错误。 4(2019宜宾模拟)史载,唐太宗亲自翻阅当朝国史,认为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 件语多微隐,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房玄龄等史官把君王历来不阅的起居注修改为今 上实录等,呈上太宗。此事主要反映了( ) A君主参与的修史可信度更高 B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C避讳君主始终是修史的原则 D朝廷注重提高史官地位 解析:选 B。唐太宗直接干预修史工作,说明经过修改的史书是符合君主想法的,这反映 了

5、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故 B 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唐太宗直接干预修史工作,经过修改的史 书其可信度未必更高,故 A 项错误;材料说明唐太宗时期的史官并没有避讳君主,故 C 项错误; 材料主要说明唐太宗干预史官修史,没有谈及史官地位的变化,故 D 项错误。 5(2019郑州模拟)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 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 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解析:选 A“”。根据材料

6、 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 得出三 “省分权造成一定程度隔阂和过分牵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根据材料 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 是谓政事堂”得出三省长官合并办公有利于三省间的有效沟通和执行,避免互相扯皮,有助于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 A 项正确。 6(2019德州高三期末)汉唐以后的法律大多规定,近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可以互相容 隐,不得控诉或者作证。谋叛以上的大罪不在此列。通报捕摄消息令亲属脱逃者不罚。这反映 出当时法律( )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C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D受到伦理思想影响 解析:选 D“。根据材料 近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可以互相容隐通报捕摄消息

7、令亲属脱 逃者不罚”可知,当时法律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了血缘、伦理,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法律 中的血缘因素,故 A 项错误;材料所述本身就是法律规定,故 B 项错误;材料表明当时法律更 重视血缘亲情,不是以人为中心,故 C 项错误。 7(2019济宁高三期末)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 2 ”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 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 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 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解析:选 C。宋代冗官问题是由于统治

8、者担心官员权力集中而威胁皇权,通过一职多官的 方式来分化事权,加强君主专制,故 C 项正确;材料所反映的是宋代的“”冗官 问题,它并不 是由于五代十国遗留的历史问题导致的,故 A 项错误;宋代冗官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由于 科举取士的进一步扩大,但仅仅是直接原因并非根源,故 B 项错误;D 项与史实不符。 8(2019天一大联考)按照宋制,皇帝诏旨须经朝廷商议进呈,再由皇帝审阅批准,才 能发付朝廷执行。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这反映了宋代 ( ) A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B中央官制的完善 C皇权与相权的对立 D君主权力的弱化 解析:选 A“”“。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与

9、材料中 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 ”宰相的批评和抵制 相符,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诏旨发出 的程序,没有涉及官制的 完善,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诏旨发出 的程序,实际上是有利于皇权的正确决策,没有体现 皇权与相权的对立,故 C“”项错误; 弱化 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 9(2019呼和浩特调研)唐代进士科考试的录取侧重文学,唐玄宗以后,诗赋创作的优 劣成为录取进士的主要依据。宋代科举取士,朝着重经义、重策论的方向发展,考试中诗赋等 内容逐渐退居次席,甚至被抛弃。这一变化有利于( ) A求取有经邦济国才能的人才 B破除世家大族的官场垄断 C提高官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

10、 D推动读书重学风气的形成 解析:选 A“”。根据题目中 宋代朝着重经义、重策论的方向发展 得出宋代重视录取 有经邦济国才能的人才,故 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的确立就破除了世家大族的官场 垄断、提高了官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推动了读书重学风气的形成,但与题意无关,故 B、C、 D 项错误。 10(2019郴州质检)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 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 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 ) A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B宗法制盛行 3 C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11、科举制度不断成熟 解析:选 D。宋代科举制度不断完善,为庶民参政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打破了贵族对政 治的垄断,贵族和庶民两大阶级的界限逐渐模糊,材料中的祭祀礼仪的变化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故 D 项正确。 11(2019大连八中期末)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 郡最要之任”“,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 A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解析:选 A“”“”。根据 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刺举以闻

12、等信息可知宋代赋予通判较大的权 力,重视监察体系,故 A 项正确;通判负责监督,并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故 B 项错误;在地 方设通判进行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C 项错误;藩镇割据是由于地方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 权力,材料仅从行政上削弱地方权力,无法达到避免藩镇割据局面的作用,故 D 项错误。 12(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 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 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 A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内部存在着权力

13、制衡机制 解析:选 D。材料没有提及行省的内部纷争,故 A 项错误;材料提及重大事务行省需要向 中书省“议拟咨来”,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 似前泛咨”,可以看出行省拥有一定的自决权,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故 C 项错误,D 项 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9德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 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后来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 位。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由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 摘编自

14、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材料二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 完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其他官员以“参预朝政”等名号也可为宰相,后来进 4 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初期制度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制度建设的意义。 解 析:(1)“根据材料一 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材料二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 ”弊政 可得出汉、唐均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根据材料一“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 “材料二

15、 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可得出汉、唐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根据材料一“中 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材料二“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进一 ”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 可得出汉、唐都对前朝基本制度加以继承,并有所发展;根据材 料一“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材料二“”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可 得出汉、唐都注重权力间制约,强化皇权。(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特点: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重 视对权力的制约,强化皇权。(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

16、利于防止宰 相专权;有利于减少决策与施政错误;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答出其 中三点即可) 14(2019威海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 唐代 二 文字、算学等 未形成定制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 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 可依据多种注疏 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 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 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

17、 明代 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 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 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 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 主 入仕 殿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 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本题为开放型的论述题。从材料表格中唐代至明代 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 容”“考试程序”三方面都可进行作答。首先,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科举制度与君主制 ”“”“”的强化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等都是可以的;然后,辅以 5 相关的史实论据即可。 答案:示例一 论题: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阐

18、述: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 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 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 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 制的加强。(如果从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个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有 理亦可) 示例二 论题: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 阐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 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 “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 南北榜”。 示例三 论题: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阐述: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 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 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 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 僵化没落。 6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