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2第2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后达标检.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2491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WPS 页数:7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2第2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后达标检.wps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2第2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后达标检.wps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2第2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后达标检.wps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2第2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后达标检.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2第2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后达标检.wps(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后达标检测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 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 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 D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 解析:选 C。西汉时官营手工业占主导,且材料中海昏候为皇室成员,据此可推断该墓葬 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

2、出自专供皇室、贵族的官营手工业,故 C 项正确。 2(2019安徽省高中十校发展共享联盟高三联考)黄道婆之前,闽广棉花已引入乌泥泾 种植。然自黄道婆“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 这个先前的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路。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优良棉种的引入种植 B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C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 D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 解析:选 C“。从材料 然自黄道婆 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 挈花,各有其法,这个先前的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路”可知,乌泥泾前后 变化主要得益于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故 C 项正确。

3、 3(2019石家庄二中模拟)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织作在城东,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 万家”,估计有织机 12 000台。据此可知,当时苏州民间丝织业( ) A超过官营手工业 B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C专业化特征明显 D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 解析:选 C。材料仅提供苏州民间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未提供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故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的结论无从得出,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清朝时苏州民间丝织业 规模较大,未体现雇佣关系,故 B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清朝时苏州民间丝织业规模较大,说明 苏州丝织业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提供丝织业的海外贸易情况,故 D 项错误。 4(2019

4、哈尔滨九中模拟)马克斯“韦伯在经济史纲提出:清代施行 摊丁入亩”, 此后大批民间手工艺精品问世,制瓷业在乾隆时更吸收西方景泰蓝制作技术,使景泰蓝工艺达 于顶峰。这说明影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1 A人丁编审制度的变革 B民营手工业生产关系变革 C西方工艺的大量引入 D百姓的赋役负担彻底解除 解析:选 A。从材料“清代施行摊丁入亩,此后大批民间手工艺精品问世”可知,清 代手工业出现繁荣景象与政府改革人丁编审制度直接相关,故 A 项正确。 5(2019郑州模拟)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

5、城市规划思想( ) A反映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 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 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 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 解 析: 选 D。西周遵循周礼,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主张“城 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强调因地制宜规划城市,实用性更强,从而促进城市的发 展,有利于打破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故 D 项正确。 6(2019吉林省阶段性统考)唐律规定: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 ”“市 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 草市”。这一规定表明当时唐朝( ) A没有出现夜市 B严格控制商业发展 C市坊界线分明 D城市经济异常繁荣 解析:选 B。材料未提及唐代夜

6、市的情况,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唐代规定市的位置,设市 的标准,这是唐代坊市制度的表现,体现了唐代严格控制商业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不仅 “”体现了对坊市的严格划分,还有 县城之下不得有 草市 的内容,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对 市场的严格划分,反映的是唐代限制商业发展,不能体现城市经济繁荣,故 D 项错误。 7(2019邯郸摸底考试)下面是公元 9971072 年北宋两税(针对农民征收的税收,分夏 秋两季征收)与政府的财政收入统计图(单位:万贯)。对图中数据变化解析符合史实的是( ) A北宋时期农业遭到严重破坏 B商业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上升 C民族战争胜利补充大量岁币 D“”政府 裁员节

7、流 政策初显成效 2 解析:选 B“”“”。材料中 两税 收入有波动,而 财政收入 持续增长,说明北宋财政收入 除两税之外另有来源,由北宋时期商业发达,可以推知商业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上升,故 B 项 正确。 8(2019蚌埠模拟)明末小说醒世姻缘传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也不管该穿不该 穿,该住不该住,若有几个村钱(小钱),那庶民百姓穿了厂衣,戴了五六十两的帽套,把尚书 ”侍郎的府第都买了住起这种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 A经济结构急速变动 B传统秩序受到冲击 C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D民众娱乐生活丰富 解析:选 B。材料现象反映的是传统秩序受到冲击,而不是经济结构急速变动,故 A 项错 误,B 项正

8、确;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符合明末的史实,但题干材料未提及,故 C 项错误;材料说 的是传统秩序受到冲击,而不是民众娱乐生活丰富,故 D 项错误。 9(2019包头模拟)下图为 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 此可知清朝中叶( ) 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 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 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 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 解 析:选 D“。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与材料中 18”世纪国外金银比价 渐趋稳定不 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 B 项错误;闭关会保持金银比价差距,而不会 缩小,故 C 项错误;白银大量流入, “”会改变金银比

9、价,与材料中 中外金银比价 趋同相符, 故 D 项正确。 10(2019潍坊高三期中)“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繁荣。南翔镇是著名棉布贸易中心, 地 不产米,仰食外郡”“。盛泽镇 四乡农民,重织轻耕”,盛泽丝绸畅销海内外。这些现象表明该 地区(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出现早期工业化特点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农民已率先成为市民 解析:选 B。材料中这些现象说明江南地区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出现了专业化生产区 域,表明江南地区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特征,故 B 项正确。 11(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 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重农抑商政策出的主要背景是

10、( ) 3 A私营工商业发展 B秦朝统一全国 C铁犁牛耕的普及 D井田制的瓦解 解析:选 A。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始终是重农的,但战国时期随 着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提出抑商政策,故 A 项正确。 12(2019贵阳摸底)清顺治年间颁布“迁海令”,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而到了雍正 “时期 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 一体贸易”。以下关于这两种记载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政府允许民间对外贸易 B“清政府一度开放 海禁”,但控制严格 C“”清政府放弃了 海禁 政策 D清政府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 解析:选 B“”。清政府允许民间对外贸易与材料中清顺治年间的 迁海令 不符,故 A

11、项错 误;从材料中顺治和雍正两个时期不同的政策可知,清政府一度开放“”海禁 但严格控制在闽 浙地区,故 B 项正确;从材料中顺治年间不允许出海贸易和雍正时仅允许福建和浙江开“”海禁 “”可知,清政府没有放弃 海禁 政策,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民间对外贸易的政 策,体现不出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宫城正南门宣德门前的南北向大街称为御街、天街,自州 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著名,营业“直 至三更”。城内著名的“酒楼”,有马

12、行街东货行巷的丰乐楼(原名白矾楼),“三层相高,五楼 相向”“;此外,州(指内城)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等等,在 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营 “业。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作“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 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 71个市镇,明代达 316个,清代增至 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 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等 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

13、,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材料三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 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 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 “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 外 4 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 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

14、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四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 18 世纪后期到 19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 国总人口的比例从 20%上升至 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 1801年的 15 个增长到 1891年的 63 个。从 1820 年到 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 40%以上,是增长 最快的 10 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城市特点及影响明清城市发展的因素。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影响中英两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的原因。并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近代的城市化进程

15、。 解析:(1)据材料一信息从城市商业职能、城市的市坊界限、服务性场所及区域特征、商 品种类等方面归纳。(2)特点据材料二信息从城市职能、辐射范围、分布情况及其与乡村的联 系等方面归纳;因素从经济发展、区域分工、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3)原因从中、英两国 经济、社会状况方面思考作答;评价结合所学回答。 答案:(1)特点:商业职能上升;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出现街市和夜市);出现专业服务 性场所(娱乐、服务设施完备);区域特征明显,商品种类丰富。 (2)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区域分工和商业的发展;人口集中、市场繁荣;交通便

16、利。 (3)原因:中国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 英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评价:中国近代城市化是外国侵略的结果,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改变城市布 局;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也使之成为 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压力,带来一系列问题。 14(2019衡水中学全国统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其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一直 争议不断,很多人对其是否到过中国存疑。马可波罗生前曾面对亲友的责难,表白绝无言过 其实,其所见异事“

17、尚未说到一半”。1995 年,英国学者吴芳思(Frances Wood)著马可波 罗到过中国吗?,否认其到过中国;1999年,中国著名元史专家杨志玖出版马可波罗在 中国,确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论争的主要问题大体为:中国浩如烟海 的史籍中,有无直接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马可波罗书中没有提及长城、筷子、茶叶、中 医(如针灸)、汉字、印刷术、妇女缠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书中的许多中国地名用的是波 斯语名等。 5 有人从争辩双方的学术背景方面进行了论证,几乎中国所有蒙元史学者都认可马可波罗 到过中国;英国学者吴芳思是否认派的代表,其不是研究蒙元史的专家,只是中国问题的研究 者。 据刘大

18、年历史学理论的建设问题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释须 史论结合)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确定选题角度,本题可从认可马可波 罗到过中国、否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及史学论证等方面选题;其次,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 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搜寻相关历史信息例证论题;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阐 述时注意题目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释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历史阐释必须有丰富的史料支撑。 阐释: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之所以成为争论已久的话题,其重要原因是缺乏丰富的史 料支撑。因为历史研究必须对史料做出充分的研究,才能得出合

19、理的结论。中国学者的观点遭 到西方学者的质疑,是因为缺乏令人们信服的丰富史料。中国是有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但在 浩若烟海的史籍中,只有个别学者找到了说服力不强的零星记载,游记中没有提及具有中国特 色的事物,如中国日常喝的茶、经常使用的汉字等都无记载。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的争 “”论可以看出,历史研究和解释说明了 孤证不立 的道理。 示例二 论题: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他在中国生活多年,其回忆录反映了他到过中国的经 历。他有关中国的大量记载是不可能凭想象编造出来的。他的游记并不是历史学家的历史考察 报告,只是一位长期在中国生活过的商人的回忆录。因此,不能用严格意义上

20、的历史著作来要 求他。书中无长城的记载更证明了他到过中国。马可波罗生活年代大致为元朝,此时的秦汉 长城因多是土堆的,多已毁坏,其遗迹一般不易找到,我们现在所见长城是明代所修,他是不 可能看到的。因此,马可波罗是到过中国的。 示例三 论题:马可波罗未真正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是著名的旅行家,他的游记记载的中国的情况是失真的。中国是有完整历史记 载的国家,但在浩若烟海的史籍中,只有个别学者找到说服力不强的零星记载。游记中没有提 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如中国日常喝的茶、经常使用的汉字等都无记载,秦以来修建的长城 也无记载。中国学者都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这是其民族感情的一种体现。马可波罗 行纪很可能是旅行家粉饰虚构之作,是道听途说的记载。因此,马可波罗未到过中国。 6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