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3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课后达标检测含.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2495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WPS 页数:4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3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课后达标检测含.wps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3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课后达标检测含.wps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3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课后达标检测含.wps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3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课后达标检测含.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3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课后达标检测含.wps(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1956 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 80万元增为 546 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 期刊 2 000 种。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 成就。科学院的每位导师所带研究生从 5 个增加到 10 个。这反映了当时(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 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 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中国科学院已成为科研的领导机构 解析:选 C。材料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科学技术发展大力支持,且西方国家并未解除对 中国的封锁,故 A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

2、技落后于世界,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当时 中国迫切发展科技的愿望,反映出当时科技发展不适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故 C 项正确;材 料并未提及中国科学院在当时科研机构中的地位,故 D 项错误。 2(2019吉林省百校联盟联考)1964年 10 月 19 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 “十七日电: 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 ”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B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D“ 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解 析:选 C。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

3、弹引爆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 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故 C 项正确。 3(2019商丘模拟)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 的航天技术在 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这评论的是我国( ) A“南优 2”号 的成功培育 B“ 东方红1”号 卫星的升空 C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解析:选 D“。材料限定范围为 中国的航天技术”,故 A 项错误;“东方红1”卫星 1970 年发射成功,不符合“21 世纪”的时间信息,故 B 项错误;计算机不属于航天技术,故 C 项 错 误;“”神舟

4、 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表明中国是继美国、俄国之后的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的国家,故 D 项正确。 4(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据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50年记载,1952 年我国各类高校 调整前后高校数量变化如下: 类别 综合 理工农医 师范 其他 时段 调整前 51 78 30 51 1 调整后 21 108 37 49 这一变化反映的高等院校调整的任务是( ) A满足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建设需要 B将近代科学各个门类引进高等教育 C建成学科专业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 D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解 析:选 A。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完成,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 了条件,19

5、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并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 1952 年我国各类高校调 “”整中 理工农医 大为增加相符,故 A 项正确。 5(2019乌鲁木齐模拟)1977 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文件关于 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 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等学校新的招生政策: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 是我国当时(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需要 C“ 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D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 解析:选 D。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故 A 项错误;恢复高考是 为了推动教育发展,为了选拔人才,而非扩大办学自主权,故 B 项错误;1995年提出“

6、科教 ”兴国 战略,故 C 项错误;恢复高考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故 D 项正确。 6(2019吉林省百校联盟联考)据有关统计,1956 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 50多次, 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 2 000 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此现象( ) A“” 是 双百 方针推动的结果 B说明我国科技发明硕果累累 C体现了教育对科研的促进 D是苏联科研模式影响的结果 解 析:选 A。1956“”“”年中国共产党确定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 双百 方针,推动了 科学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故 A 项正确。 7(2019渭南韩城质检)1977年左右,以班主任伤痕为代表,集中涌现了一批 “展示 文化大革命”

7、给人们造成精神创伤的控诉性小说作品,这一创作潮流被命名为“伤痕文 学”。这种现象反映出(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文艺领域开始清算极 左 路线 C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解 析:选 B。“伤痕文学”是展示“文化大革命”“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的文学思潮, 伤 ”“”痕文学 作品的涌现说明文艺领域开始清算文艺上 左 的错误,故 B 项正确。 8(2019厦门质检)20世纪 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 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 善美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 2 A反映

8、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解析:选 D。20 世纪 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消费市场也刚刚起步,故 A 项错 误;此时传统道德还占据统治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电影的表现技巧以及要表达 的思想,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在 20 世纪 90年代特别是 21 世纪,故 C 项错误;材料中“逐 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顺应了社 会发展趋势,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9(2019乐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和转变

9、。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民国时期的中学课程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接受、改革了原国民政府、教会、私立学校和文教机构,接受 外国留学生来华,推广使用简化汉字,强调教育与劳动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1978年 以后逐步下放教育管理权,大力发展农村和民族地区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据金铁宽、吴式颖主编中外教育大事年表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 3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近现代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变化,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时期政治经 济政策,归纳材料观点,

10、自拟论题,例如中国教育不断突破传统模式,向近现代化方向持续转 型、教育是社会需求的产物,体制与内容受时代影响等,然后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教育不断突破传统模式,向近现代化方向持续转型。 阐述:晚清时期,伴随列强侵华和西方文化与教育模式的传入,传统科举教育模式受到巨 大挑战,洋务运动迈开了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民国时期,政府废除了封建教育体制,科学教 育等近代教育大量开办,近代教育加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人民政府改革近代教育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开始;改革开放后,传统教育模式越来越不 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教育管理与发展模式改革逐步展开,现代

11、化的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建立。 总之,近代以来中国教育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突破传统,朝近现代化方向持续转型,推动 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示例二 论题:教育是社会需求的产物,体制与内容受时代影响。 阐述:为应对统治危机,晚清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军事和技术人才以 自强、求富。维新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开馆收徒,讲授西方政治学说,宣传立宪变法。为发展 经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科学教育,培养技术工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扫盲教育、实施读书 与劳动结合的教育,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人力支持。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 开展素质教育,建立国民教育体系,用人才和科技推动发展。 综上,教育受时代的影响,其体制和内容与国家、民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相关。 (其他可供参考的论题角度:中国近现代教育比较关注道德教育;教育现代化要注重 办学形式多样性;社会转型推动了教育近现代化转型;中国教育对外来文化经历了被动接 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教育现代化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教育现代化推动社会现代化; 注重文化普及与国民素质提升;教育应注重均衡化发展)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