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节认知思维与创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28034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章节认知思维与创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三章节认知思维与创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三章节认知思维与创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三章节认知思维与创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三章节认知思维与创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章节认知思维与创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章节认知思维与创造.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思 维,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 思维的概述,(一)什么是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2思维的特点,间接性 :是指思维总是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反映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思维同感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又与它们有根本的区别 首先,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思维是对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反映,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感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联系。 其次,从反映的形式来看,思维是

2、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感知觉只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 最后,从反映的阶段来看,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三)思维和语言,1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结果。 2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1)它们的本质属性不同。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它们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思维与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3)思维中的概念与语言中的词相关,但并非一一对应。 (4)思维规律具有全人类性,语言的语法结构具有民族性。,(四)思维的分类,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

3、解决问题的方式可把思维分为三类 (1)动作思维 又称实践思维,是动作思维是指依赖身体的具体动作进行的思维。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凭借事物的表象进行的思维。 (3)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2. 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又称非逻辑思维,它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能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判断,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2)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又称逻辑思维,它是严格遵循逻辑规律,经过逐步分析与推导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3.根据解决问题

4、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思考,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4.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

5、思维。,二、 思维的过程,(一)思维的心智操作 1、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2、比较与分类,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异同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归入适当的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6、的思维过程。 抽象、概括同分析、综合及比较紧密联系着。抽象主要是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概括主要是在抽象、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抽象和综合就不可能进行概括,4、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是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应用到某一具体对象上去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系统化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按不同的顺序与层次组成一定系统的思维过程,,(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1.问题与问题解决 所谓问题是指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解决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包括三种成分:给定信息,是指有关问题初始状态的描述

7、;目标,有关问题结果状态的描述;障碍,是指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加以克服的因素。 问题解决是指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并进而完成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1)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这是把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人思维活动的过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端,也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2)理解问题 理解问题就是要从生活中遇到的笼统、混乱、不确定的问题中,根据问题的要求与条件,理清它们的联系与关系,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把握问题的实质,使问题的症结具体化、明朗化,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3)提出假设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问题的性

8、质,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推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和方法,这就是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检验最根本、最可靠的手段。另一种是间接检验,即在头脑中,根据已掌握的科学原理、原则,利用思维对假设进行论证。,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呈现给问题解决者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 (2)动机强度。动机强度是指解决问题时的迫切程度。 动机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据耶尔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思维的智力操作与情绪的激动水平之间的关系随任务的复杂性而变化。

9、运算复杂的代数问题,操作水平的最佳状态处于较低的情绪激动水平;进行初等的算术运算,操作水平高峰处于相对的中等情绪激动水平;操作简单的反应时,高峰则处于较高的情绪激动水平。这就是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因此,要想保持最佳的思维活动状态,对较简单的任务较高的情绪激动水平是最适宜的;而对于复杂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情绪激动水平。,(3)原型启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受到某种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现象叫做原型启发. 例如,鲁班从茅草割破手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锯;瓦特从壶盖被蒸汽顶起,发明了蒸汽机等等,(4)定势 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使人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10、从生理机制上讲,定势是多次以某种方式解决问题所形成的动力定型,它影响着解决后继问题的态势。,桌上有一根蜡烛、一盒火柴、和一盒图钉,想办法把蜡烛固定在墙上。,(5)迁移 迁移是指已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6)个性特征 (7)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利用给定的工具将两根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绳子接在一起。,

11、三、创造性思维,(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是指一种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新颖的、独特的并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思维活动。,(二)创造性思维的评价指标,1.流畅性。流畅性,也叫丰富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1)用词的流畅性 (2)联想的流畅性 (3)表达的流畅性 (4)观念的流畅性 2. 变通性。也叫灵活性,是指思维朝着不同方向发散的能力。 3. 独特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思维能力,此外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我们的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三)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 2.多有直觉思维出现 3.创造想象的参与

12、 4.多有灵感出现,(四)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华莱士认为任何创造过程都包括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和验证期四个过程。 1.准备期 这个阶段是搜集信息,整理资料,作前期准备的阶段。 2.酝酿期 酝酿期主要对前一阶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以便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策略。,3.豁朗期 豁朗期又称顿悟期。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准备和酝酿,思维已达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进入一种豁然开朗的状态,这就是前面所讲的灵感。 4.验证期 灵感产生的新观念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验证期就是对豁朗期提出的想法给予评价、检验或修正。,(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 激发

13、强烈的求知欲 2.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3. 展开“想象”的翅膀 4. 注重直觉思维的培养 5. 塑造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第四节 想 象,一、想象的概述: 概念: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特点: 1、形象性: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人们头脑中,而不是词或者符号。 2、新颖性: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它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的结果。,(三)想象的作用,1.预见作用:想象是一种超前反映现实的形式,具有预见性。 2.补充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东西,但我

14、们可以借助言语描述通过想象补充感知上的不足,扩大认识范围。 3. 替代作用:由于现实生活的局限,人们的某些需要有时不能实际得到满足,他们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二、想象的加工方式,粘合 生活中各个领域和各种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夸张 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 拟人化 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三、想象的分类,根据想象产生时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梦是无

15、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有意想象: 是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1、再造想象: 概念:根据他人的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形成条件: a. 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b. 丰富的表象储备,2、创造想象: 概念: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点: 新颖、独创、奇特 形成条件: a. 积极的创造动机 b. 丰富的表象和知识储备 c. 原型启发 d. 积极的思维活动 e.灵感的作用,3、幻想: 概念: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种类: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可以把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 a.积极幻想:理想等 b.消极幻想:空想、迷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