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初级研究报告.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28284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初级研究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初级研究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初级研究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初级研究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初级研究报告.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初级) 研究报告,中央电化教育馆 刘雍潜研究员 2009.08,一、研制过程,研制过程,项目启动、前期调研,一、研制过程,(一)项目启动、前期调研,2008.09,成立编写组,文献调研,(二)研讨整理、 形成初稿,2008.10,界定关键概念,形成大纲基本框架,形成大纲小样,形成讨论稿,多次研讨,多次研讨,多次研讨,多次研讨,(三)意见征询、形成征求意见稿,1.业内专家征询 时间:2008.11-2008.12 形式:电子邮件、邮寄、电话 内容:编制思想、适用对象、结构组成、内容组成、目标层次设置、总体目标的设置、每个子目标的内容、其他,共计8个方面 向19位专家

2、征询意见,共回收14份有效意见反馈表,(三)意见征询、形成征求意见稿,2.各省市电教馆意见征询 时间:2009.01-2009.02 形式:电子邮件发送,传真、邮寄回收 内容:编制思想、适用对象、结构组成、内容组成、技术人员工作领域、总任务的设置以及与子任务的关系、目标层次设置、总体目标的设置、每个子目标的内容及任务建议、其他,共计10个方面 共收到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份意见反馈表,(四)汇报研讨、形成送审稿,2009.032009.06,与中央电教馆专家领导座谈研讨,编写组开会研讨,大纲修订,形成送审稿,二、编制思路,二、编制思路,编制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并参考中

3、国教育技术标准(SETC) 指导思想:项目学习、强调协作、学以致用 目标设置:设一般目标和专业目标两类。 四大专业领域: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与维护 参培人员均需达到 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教学应用研究 教师专业化发展支持与服务,二、编制思路,大纲定位:作为培训课程与教材开发的指南 适用对象:中小学专兼职从事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工作的教师;各级电教馆从事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工作的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 课时安排:50学时 任务安排:各有侧重,分工协作,小组共同完成总任务(见下图),二、编制思路,总任务、子任务关系图,二、编制思路,专业领域与培训目标分布对应表,三、基本框架,三、基本框架,知识与技能 过程

4、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纲与标准对应表 总任务、子任务关系图 工作领域与培训目标对应表,五大主题 主题目标、任务建议,依据 编制思想 培训目标 适用对象 课时等,四、主要内容,四、主要内容,五大主题 每一主题包括“本主题的目标”和“任务建议”两部分,四、主要内容,五大主题 主题1:教育技术概论 主题2:学校信息化环境 主题3:信息化学习资源 主题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主题5:教师培训的理论与方法,四、主要内容,主题1:教育技术概论 1.1本主题的目标 1.1.1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内容、意义和作用。(标准2.1.2,1.1) 1.1.2 了解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最新技

5、术。(标准1.4,2.1.1) 1.1.3了解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知识及常用方法,至少掌握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标准2.1.1) 1.1.4了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价标准与实施方法。(标准1.1.3,3.3.3) 1.1.5了解目前重大的教育技术实践与应用项目的概况。 1.1.6掌握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交流的重要性及方式,至少能使用一种技术交流工具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标准3.4) 1.1.7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反思本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明确自己作为教育技术应用推动者和技术支持者需要努力的目标。(标准1.2,1.3,3.4) 1.2任务建议 简单介绍教育技术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列举几个目前自己工

6、作领域内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简单介绍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搜集自己工作领域内需要使用的评价工具。 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努力目标。,四、主要内容,主题2:学校信息化环境 2.1本主题的目标 2.1.1能够区别不同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标准2.2.6,3.3.1) 2.1.2了解【*熟悉】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基本理论。(标准1.2.2,3.2.3,4.2) 2.1.3【*】熟悉信息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能够保障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安全、高效和规范。(标准2.1.3,4.3) 2.1.4能够利用评估工具评估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及应用现状,【*】能选择、管理、维护、更新适合学校信息化发展所需的教学支撑

7、平台及信息管理系统。(标准1.1.2,2.2.3,2.2.4,2.2.6,3.1.2,3.3.1) 2.2任务建议 列出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设备。 收集选定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需求,【*】根据其需求选择并修订一份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方案。,四、主要内容,主题3:信息化学习资源 3.1本主题的目标 3.1.1了解现代教学媒体的种类以及常用媒体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在教学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及其优化组合的策略。(标准1.2.4,1.3,2.2.4,2.2.6,3.3.1,4.2,4.4) 3.1.2了解【*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标准2.2.1) 3.1.3了解信息化学习资源与使用者

8、之间的关系,【*】掌握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特点、获得途径及应用方式。(标准1.2.2,2.1.3,2.2.3,3.1.3) 3.1.4理解教学资源的含义,【*】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正确的分类、整理、维护与更新,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标准2.2.5,3.2.3,4.2,4.4) 3.1.5【*】能够和学科教师协作完成教学资源的设计、修改和评价。(标准1.2.2,2.2.1,2.1.3,2.2.3,3.1.3) 3.2任务建议 列出本校(某校)或本地区教学资源及其存储结构、教学应用一览表。 【*】与学科教师沟通合作,设计、评价和修改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所需的教资源。 【*】收集学校信息化学

9、习资源建设需求,选择并修订一份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方案。,四、主要内容,主题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4.1本主题的目标 4.1.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实施原则与途径。(标准1.1.1,1.2.1,4.2.2) 4.1.2了解【*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学过程设计的程序及常用模式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操作步骤。(标准2.2.2) 4.1.3【*】善于与学科教师合作沟通,协助学科教师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型设计。(标准1.2.3,3.2.1,3.4.1) 4.1.4【*】能够对一般课型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优化。(标准2.2.2) 4.2任务建议 简单介绍一下教学设计的几种常用的

10、模式。 列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误区与对策。 【*】协助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形成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 【*】列出一般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四、主要内容,主题5:教师培训的理论与方法 5.1本主题的目标 5.1.1了解【*掌握】成人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方法,能够应用需求调研,掌握成人学习需求,选择适于成人学习者的培训策略。(标准1.1.2,1.1.3) 5.1.2理解【*掌握】教师培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标准3.3.4) 5.1.3【*】能为学校设计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标准3.2.1,3.2.2,3.3.4) 5.1.4【*】选择合适教学媒体与资源,实施培训方案,并能对实施后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和评估。(标准1.1.3,1.2.2,1.3,3.3.3,4.2) 5.2任务建议 简单介绍目前常见的教师培训模式。 【*】为学校设计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实施方案,包括背景、培训的目标、内容、实施的策略与方法、效果评价方法等。,四、主要内容,大纲与标准对应表,祝大会成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