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职教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28753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职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技职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技职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技职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职教育.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技職教育,歷史三 杜宣瑩 物理三 劉詠薇,教育概論:我國各級教育現況,大綱,壹、技職教育的淵源與發展 貳、主管機關 參、技職教育學制 肆、技職教育統計資料 伍、教育資源分配 陸、新政策的施行 柒、當前技職教育問題 捌、現行重要政策,壹、技職教育的淵源與發展,名稱:民國十一年的壬戌學制 法源:民國二十一年職業學校法 民國二十三年職業學校規程 民國六十五年修正職業學校法 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五八條規定 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為技職教育帶來衝擊,故設技術與職業教育司 ,發展歷程,40年代:勞力密集的產業趨勢 重點發展職業學校 50與60年代 :重點發展五專、二專 民國63年:設立台灣工業技術學

2、校 職業取向、終結教育 85學年度 :技職第二教育國道政策 以學生個人生涯發展準備為主、升學取向,貳、主管機關,參、技職教育學制1 學校分類,參、技職教育學制2 入學資格,參、技職教育學制3 入學方式,高中、高職 :入學考試(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甄試錄取、登記、分發、保送入學 專科學校 :入學考試(五專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二專為考招分離)、甄試錄取、保送入學、登記、分發、申請入學 大學、技術學院:四技二專考招分離、各校單獨招生、學業優良保送甄試、技能與藝能優良保送甄試、行業推薦甄試、運動績優保送甄試、申請入學,參、技職教育學制4 分科,高中、高職:工業類科甲類、工業類科乙類、農業類科、商業類科

3、、家事類科、海事水產類科、護理類科、藝術類科 專科學校:工業類科、農業類科、商業類科、海事水產與家政類科、語文與藝術類科、體育與醫護類科,八十四至九十一學年度技專校院校數統計表,肆、技職教育統計資料-校數,近五年技職校院學生人數成長分析表,肆、技職教育統計資料-學生,肆、技職教育統計資料 -學生人數的全國比例,伍、教育資源分配,陸、新政策的施行,技職第二教育國道政策 民國八十五年起 專科學校改制成技術學院,附設專科部 績優技術學院改名為科技大學 輔導大學院校增設二年制技術院系 高職改制專科附設高職部民國九十二年 技職教育白皮書民國八十九年,三、技專校院考招分離制度民國九十年 1.五專多元入學方

4、案八十七年九月三日 2.四技二專多元入學八十八年一月 3.二技多元入學方案八十八年二月 4.技專校院統一入學測驗 四、教育政策白皮書(初稿)民國九十二年四月一日 主張保留專科,讓五專和二專並存。其中五專以護理、餐飲、語文等人力培育應該五年一貫者為主,二專以回流教育和在職人士教育為主,目標是畢業時學生可以同時取得畢業證書、乙級證照、就業證書等三照。,柒、當前技職教育問題,一、技職教育功能與定位不明 職業準備及職業進修為主 學生個人生涯發展準備為主 與普通教育的區隔變得模糊,二、技職教育體系與學制上的問題,1.高等技職教育快速擴充 技職第二教育國道政策:達成暢通技職學生升學的目標,卻未必符合當前社

5、會發展對人力的需求 傳統技專校院的功能和定位失去焦點 使高職的教學由就業轉變為升學導向 轉型後的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功能與普通大學重疊 2. 技職教育學制複雜 縱向的銜接上,有教育內涵的重疊和落差之慮 在橫向的轉銜上,存在相同層級間的統整問題,三、招生困難或不足,1. 中等技職教育方面 92學年度高中職五專聯招缺額11萬,缺額率高達42.91%。高中20.1%,五專15.1%,高職達45.14% 原因: 出生人數減少(70年41.4萬91年26萬) 高中高職學生人數比由以往的3:7逐漸調整為1:1 2. 高等技職教育方面 專科或高職改制停招 ; 國內四技二專及二技卻仍不斷增設 九十一年度,四技

6、二專核定招生人數首度超過當年高職畢業生。,四、學生專業能力不足,課程方面 科系:學校未能快速反應企業界在人力需求上的變化。 課程規劃:僅為升學考科及校內教師專長而設計 入學方式:採門檻式簡化考科,忽略高職專業科目的比重。 為了因應知識經濟時代,技職教育加入許多人文及資訊化的課程,排擠專業及實習的課程。,師資方面 高職教師供需失調:自一九九六年至二一年五年間,減幅高達百分之十四。 技專校院: 大多來自國內外普通大學之研究所,缺乏產業實務經驗,上課以理論導向為主,以致教育內涵與業界需求落差甚大。 升等審查制度與一般大學並無不同。八十二年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學校以技術性專門著作送補充審規定,教師可以技

7、術性專門著作升等,但因其常不被視為學術正統學歷或學術論文仍然為升等關鍵性的依據。,教育資源 較普通教育體系低 產學合作(建教合作) 企業可以獲得研發的人力,學校可以培養學生堅實的實務或研發能力,達到雙贏的局面。 教育部、經濟部及國科會雖訂有鼓勵產學合作措施,但因重疊性高、誘因不足及法規限制過多,八十九學年度,所有技專院校接受民間機關之委託研究按僅898案,平均每校僅10.3案。 整合校專院校產學合作辦理的資源,建立與業界的媒合管道,以發揮產學合作的功能。,捌、現行重要政策1,許多政策針對上述問題訂定: 學制調整:學制單純化、彈性化;課程設計以實用為原則,推動証照制度。 課程規劃:聯繫學術學程和

8、職業學程 師資規劃:產業經驗豐富人才進入校園;建立雙軌制的教師升等制度。 資源整合:加強產學合作;建立客觀的經費分配機制。,捌、現行重要政策2,產學合作:學校特色的發揮、教師實力的增強、輔以實務的誘因及突破跨部會限制等。研訂大專校院產學合作辦法。 證照制度:積極推動落實職業證照制度,並通盤檢討現行技能檢定辦理之職類頊目。 評鑑制度:成立評鑑審議委員會;落實學校自評之機制;建置全國技職教育的評鑑機制。 國際化:東南亞技職教育輸出計畫;職校國際合作自主;加強與國內外產業之互動。,討論:高職存廢?,2001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 讓高職成為歷史名詞 模糊化高中職的界限,往綜合高中方向發展。 李遠哲關於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什麼是綜合高中?,答:綜合高中兼具高中與高職雙重特質。學生在進入綜合高中一年後,再依據自己的學習成就、能力、興趣選擇高中升學目標(一般大學院校)、高職升學目標(科技大學、四技二專)、或就業目標,透過課程選修,實現自己的理想。,謝謝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