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29590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十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十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第一节 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一、19世纪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一)废除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二)减少应税商品数目,降低关税税率,谷物法的废除,(三)取消贸易垄断,下放贸易经营权,(四)建立多边优惠贸易关系,1860年科伯登条约 “最惠国待遇”条款,19世纪,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二、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 自由化政策,(一)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一是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降低进口关税率,二是组成区域性贸易集团,在贸易集团内部取 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三是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普惠制税和特惠 制税制度,给予

2、进口关税的优惠待遇,四是放宽进口数量限制,增加自由进出口 商品的数量,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二) 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特点,1.战后自由化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2.它是一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运动,3.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倡导 者和推动者,4.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各种国际经 济贸易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5.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6.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极不平衡性,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的演变,一、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在欧洲国家普遍实行的 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其理论基础是以托马司孟(Thomas. Mun)

3、等为代表的重商主义。,高关税,(一)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的实践,二、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1. 原因,2. 政策内容,3. 理论基础,缺乏和英国抗衡 的竞争力,李斯特的幼稚 工业保护论,1.对古典自由贸易论理论的批评,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强调当前利益,忽视了民族的长远利益,片面夸大了自由竞争的作用,忽视 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二)保护幼稚工业政策的理论基础,生产力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必须实行保护贸易 政策,促进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精神资本”是 生产力不可忽视的因素。,2.保护的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3.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4.保护对象与时间的选择,原始未开化 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

4、,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5.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关税,(1)推动了德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2)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外贸政策有积极影响 (3)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的观点具有积 极意义 (4)生产力论包含非物质因素的观点是一大创新 (5)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太片面 (6)过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三)评价,三、超保护贸易政策,19世纪末二战期间 (一)原因,资本主义垄断形成,世界市场竞争激烈; 各国极力保护国内市场,争夺外国市场。,具有侵略性的保护贸易政策,(二)政策特点,保护产业: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 垄断产业 保护对象:垄断资产阶级 保护手段:多样化,(三)理论基础凯恩斯的超保护贸

5、易论 1. 生平:,曾任过英国财政大臣顾问,英格兰银行董事和人寿 保险公司董事长。 先是自由贸易主义的拥护者,经济大危机后成为超 保护贸易论的代表人物。 1936年发表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流通论, 书中的观点为西方各国制定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 理论依据。,第一,一切生产要素都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假设在 现实经济中不存在。 第二,国际贸易收支自动调节平衡的观点忽视了 贸易顺差的重要性。,2. 理论的基本观点 (1)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第一,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的。 第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造成的。 第三,只有国家干预经济才能解决有效需求 不足。 第四,政府实行超保护贸

6、易政策,争取外贸 顺差。,(2)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3)投资乘数论,1 投资乘数:K= 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C(消费) Y(收入) Y I(投资)K,(4)外贸乘数论 假定: X为出口增加额, M为进口增额; 据投资乘数公式则有: Y=【 I( XM)】 K 当 I一定时,外贸顺差( XM)也 能对国民收入的增加起到倍数作用。,3. 评 价,(1)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2)系统论述了国家干预经济、干预外贸的重 要性,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场革命。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科学地探讨了外贸与其 他经济因素的内在联系。,(4) 掩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

7、原因。 (5)追求外贸顺差是产生国际贸易摩擦和国 际经济形势不稳定的重要根源。 (6)利息水平的高低由心理因素决定的观点 是不科学的。,(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四、新贸易保护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 保护贸易的理论和政策都出现了新的发展,称其为 “新贸易保护主义。,(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征,1.“公平贸易”成为贸易保护政策的新理念,2.贸易保护制度法律化,3.贸易保护政策综合化,4.从单边政策的保护发展到多边贸易体系 下的保护,5.贸易保护政策隐蔽化,6.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7.保护的商品范围广泛化,8.“新兴市场”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 争夺的新目标,

8、(三)新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基础 1.战略性贸易政策,其核心观点是,通过关税、出口补贴等政府干预, 支持企业进入战略性产业内,形成竞争优势,扩大 产品出口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没有补贴的理论模型,空客公司,生产,不生产,波音公司,生产,不生产,-5万,-5,0,100,100,0,0,0,A,B,C,D,政府对空客予以补贴的模型,空客公司,生产,不生产,生产,不生产,波音公司,20万,-5,0,100,125,0,0,0,A,B,C,D,(1)战略贸易政策的理论构成,利润转移理论,外部经济理论,(2)战略产业的选择,高附加值产业、高科技产业 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汽车产业;美国的 农业、国防

9、工业;法国的航空业、电信业,第一,论证了一国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通过 贸易干预提高竞争力。 第二,对于通过贸易干预改善扭曲的竞争环境, 使市场运行处于次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三,博弈论的运用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的 新突破。,(3)评价,第四,政府干预实施条件严格。 第五,容易遭受报复。 第六,背弃自由贸易传统,恶化了贸易环境。 第七,定量分析不足。,2. 国内市场扭曲矫正论 3. 维持国内高水平工资论 4.维护公平竞争论 5. 改善国际收支论 6. 保护国家安全论,第三节 当代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一、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管理,1.总统,贸易政策制定

10、的核心地位,2.商务部,美国对外贸易 的主管部门,3.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对外贸易保护职 能的独立机构,(二)美国当代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互惠公平”,支持战略产业发展,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基本原则,重要目标,重要任务,以贸易谋求政治利益,法律条文的含糊性,“单边主义”政策趋向强硬,战略方针,重要手段,二、欧盟的对外贸易政策,(一)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形成机制,欧盟以立法形式 制定贸易政策,立法机构,理事会 委员会 欧洲议会 欧洲法院,(二)欧盟的进口贸易政策,1.欧盟共同关税政策,(1)差额进口税 (2)欧盟的普惠制 进口税,2.欧盟的非关税壁垒,广泛实施技术壁垒,保障措施,反倾销与反

11、补贴,三、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一)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形成与管理的机制,1.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与管理机构,通产省是日本的 外贸主管机构,2.外贸法律体系,外汇与外贸管理法 进出口交易法 进口贸易管理令,(二)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1.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方针 2.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3.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对接战略 4.渐进式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第四节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基本上可以归为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 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一、进口替代型,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战 略指以国内产品来代替主要的进口品, 以努力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大多数发 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均选择了这样的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二、出口导向型,出口导向(Export Orientation)型战略, 指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出口贸易上,以 出口的增长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三、自由贸易型 四、混合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