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家常课的教学策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30675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家常课的教学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漫谈家常课的教学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漫谈家常课的教学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漫谈家常课的教学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家常课的教学策略.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漫谈家常课的教学策略,孙琪斌,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在学中教 异步达标,与在学中教 异步达标有关的感谢,首先,感谢山东省枣庄市教育局的于卫东局长。 其次,感谢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的汪卫平局长。 第三,感谢始终默默支持、鼓励我的各位网友。 第四,感谢带给我营养的1000节课堂。 第五,感谢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的领导、同事。 第六,感谢中国教师研修网。 2008.05.08,话题1、闲话“家常”,常态:主要是相对公开课而言。,原生:不加修饰;有些资源,只在这节课生成。,家常:如闲话家常一样,自然、轻松,优势,一案走天下,很少出现课堂意外,不足,不利于师生互动,师、生双方的思维落差较大,教师眼里的

2、简单,时常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困难。,话题2、浅议四类教学模式,先 教 后 学,这样的课还有吗?,优势,不足,容易完成预设教学任务,容易驾驭课堂,比较吻合教师的教学习惯,源于学生身上的星星之火,容易熄灭,不利于应用学生身上的差异,话题2、浅议四类教学模式,在 教 中 学,优势,易于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易于提高教学质量,不足,不利于调动学习优势生的兴趣,容易消磨学习困难生的积极性,操作不当,可能会加重学生负担,话题2、浅议四类教学模式,先 学 后 教,优势,不足,易于把学生身上的差异,化为资源,易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更接近常态,更逼近学生的真实学习过程,容易出现课堂意外,不利于当堂完成预设的教学任

3、务,走进课堂,身不由己,话题2、浅议四类教学模式,在 学 中 教,话题2、四类教学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基于知识方法的告诉,基于兴趣发展的领悟,例1、教龄在3年之内的年轻教师的一个课例,话题3、走进课堂,我们都在忙什么?,(1)生(5,1)始终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生(3,2)与生(5,2)摆弄物品 (2)课堂提问率为72%,提问覆盖面为36%.教室内实有学生25人. (3)学习优势生(3,3)被重复提问4次. (4)老师讲了4个例题,组织了3次练习.,例2、教龄在10年左右的骨干教师的课例,(1)市重点中学的课堂教学数据,实有学生46人,提问率80.4%;覆盖

4、面56.5% (2)生(6,1)始终没有进入学习状态,上课期间,打呵欠2次 (3)合作,没有发生;源于学生身上的差异方面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运用 (4)生(1,4)被重复提问4次,生(3,3)被重复提问3次。,话题3、走进课堂,我们都在忙什么?,例3、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的课例,(1)学生38人,提问率34.2%,提问覆盖面23.7%。 (2)学生(4,6)被提问3次。 (3)老师很敬业,很忙、很累,话题3、走进课堂,我们都在忙什么?,例4、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课例,(1)实有学生28人,提问率是38.7%,覆盖面为32.1%. (2)?表示悄悄说话的学生,?表示没有学会的学生,?表示始终爬

5、在桌子上没有听课的学生.,话题3、走进课堂,我们都在忙什么?,例5、惊喜地看见了学生之间主动合作的一个课例,课题:平行线的判定、性质(复习),封浜中学 :徐慧,(1)实有学生30人,提问率80%,覆盖面为56.7% (2)看见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如生(4,8)与生(4,7)之间的主动合作. (3)蕴含在学生身上的差异方面的资源,得到了运用.,话题3、走进课堂,我们都在忙什么?,例6、一节看见了小组之间有效合作的好课,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嘉定区华亭中学,黄红云,(1)教室内实有学生24人,老师单独与学生进行交流28次,没有进行单独交流的学生只有3人.课堂提问率116%,提问覆盖面87.5% (2

6、)生(4,3)属于学习困难学生,但老师在课堂上曾先后3次关注他。 (3)两个红色区域的部分,表示在课堂上小组之间的合作讨论真正发生的区域. (4)遗憾,发生在生(4,3)身上,但这样的遗憾在99%的课堂上,都存在。,话题3、走进课堂,我们都在忙什么?,话题3、提问率不高,未必不是好课,(1)实有学生15人,提问率53.3%,覆盖面46.7,(2)每个学生都自主操作(画图)6次;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发生4次;给学生提供了6处有价值的思考空间。 (3)教学目标的当堂达成度为100%,2008.05.05,嘉定区少体校 姚彩芹,2008年5月6日发现的一节好课,(1)这是上海市桃李园实验学校(嘉定)

7、六年级1班一节数学课堂数据,上课教师:戚元彬 教室实有学生45人. (2)课堂提问率为68.9%,提问覆盖面为51.1%.,好课,应给学生留下适度的思考空间,良好思考空间的构成,时间,思维量,若有所悟,情意体验,新鸡兔同笼空间,加减法空间,展示空间,异步尝试空间,生成了3个精彩发言,生成了系列精彩发言,如何在学中教,描述教学目标,呈现教学目标,确认教学目标,构建共同愿景,尝试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目标,促进生生互动 调整课堂结构,关于先达与后到,理念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努力的目标,教研活动的盲区,学生不是一个人,而是思维丰富的多个个体组成的集合,备课、上课、评课,习惯于把学生视为一个人

8、,调整课堂结构,促进生生互动,走进学生的思维空间,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关于生生互动的思考,师,生,师,生,生,师,生,生,调整课堂结构,促进生生互动,当教师真正游走在各组之间的时候,生生互动的氛围自然也就比较容易形成.,图片来源于林祖盼老师的博客,适宜在学中教的课堂结构,图片来源于林祖盼老师的博客,适宜在学中教的课堂结构,放弃以基于传授知识方法的“告诉”,调整教学顺序,促进生生互动,尝试基于兴趣发展的领悟, 先把问题抛给学生,组织学生尝试,巡视外显于学生书写表述的思维过程,放弃,尝试,巡视,在这个巡视的过程中,适时暗示学生,暗示,展示,分层次展示学生的学习方法,调整,测试,结合实际学势,调整、

9、矫正、提升,明确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未成,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教师亲自去教,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亲自辅导, 最先解决问题的学习优势生身上,潜伏着诸多可利用的资源.,只要改变现行的教师直接提问到学生个体、学生发言直接汇报给老师的点对点式地线性交流的局面,尝试点对面、面对面的网状教学方式,发动学生帮学生,允许学生异步达标,那么,学生之间的差异在顷刻之间就可以化为资源.,调整教学评价方法. 也可以不改变学生在教室中的行列式座位,尝试使用以圆形学习区评价为主的网状评价,取代教师直接到学生的点对点式的线性评价.,调整教学评价方法,尝试圆形合作圈,如:以每位同学为圆心,将其周围(前后左右)的同学与其绑

10、定成一个学习区. 只有以其圆心,半径为1的同学合作圈都能够解决当前这个问题,我们才视为这个处于圆心的同学完成了学习任务.,当某个学生已经获得了2次发言的机会,我们就可以这样提醒:你已经获得了2次发言的机会,若还想再次表述自己的想法,你只有在你的周围寻找发言代言人,解决重复提问的策略,调整教学目标的立意、定位,在备课的时候,教学目标固然应该主要体现教材的基本要求;走进课堂之后,教学目标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标准.当堂达到这种标准的学生人数,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应该是关于教学目标的目标.- - - -(元目标),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只是开展有理数运算法则教学的一个标准

11、,当堂能够应用有理数运算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学生人数,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目标的立意、定位,只要还有学生没有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我们都不能够默认自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若能够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课堂,我们或许能够主动关注源于学生之间的生生互动.,例说在学中教,从一个课堂调查开始 平行呈现学生的各种方法 学,在差异中 教,在交流后 在学中教,就是这样一种在课堂“学势”基本形成之后的因势而教!,有效的教学策略, 其实就源于你所确立的教学目标,一旦确立了明确到了具体到人的、能够当堂操作的课时教学目标,那么,为了达到目标的系列策略,自然就会应运而生.,若你将教学目标界定为:1

12、00%的学生,当堂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够解决与例1相关的问题.我想你一定会舍弃面向全班同学笼统地讲授一遍的教学策略.即使这种讲授能够升华到艺术的境界,你也明白不可能做到“100%的学生,当堂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够解决与例1相关的问题”.,先略讲部分问题,让一部分学生率先学会,将这批走在 前面的聪明者作为你的合作伙伴,然后再每人帮助一个或者若干个尚未得到机会展示自己聪明才能的待聪明者.,有效的教学策略, 其实就源于你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当这批待聪明者借助某些资源,也进入到聪明者的行列时,你也许会让这批聪明者继续选择待聪明者向下传递自己的聪明,而你,则会将主要精力放在班级内那几个只有你的亲自帮助,才有可能当堂达标的学生身上.,教学目标的定量描述与异步评价,教学目标,应成为师生双方的共同愿景,不放弃每一个目标 不抛弃每一个学生,走进数学的旋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