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空间与图形教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30701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空间与图形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漫谈空间与图形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漫谈空间与图形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漫谈空间与图形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空间与图形教学.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漫 谈空 间 与 图 形 教 学,临海市教育局教研室 蒋依宝,E-mail:,漫 谈空 间 与 图 形 教 学,历史的回顾,“课程标准”中的“空间与图形”,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历史的回顾,一、“几何”发展史及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1、“几何”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土地测量。,2、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记载,把许多平面图形称之为“田”:,正方形方田,长方形直田,三角形圭田,梯 形斜田,在一系列测田亩、定四时的农业活动中逐步形成一些几何形体的概念。,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半广以乘正从 “广”矩形 “正从”高 把三角形割补成矩形,取其底长的一半 再乘高便是三角形的面积。(等积变形),圆的面积计算

2、: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 RR = R2 “积步”当时的面积单位“平方步”,祖冲之的圆周率 早出印度半个世纪,早出欧洲一千多年。,常见图形的求积计算,3、“几何”进入我国基础教育相当晚,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正式规定在中学 要开设几何、代数和三角,小学只设算术, 而其中有一章叫“求积”,就是田亩的计算。,19世纪末,清朝的官立学堂、私立学堂和教 会学堂开始使用的教科书形学备旨中才 包括了几何。,4、建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几经修订, “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数学中有了明确的 地位,内容也在逐步增加。,1952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几何教学内容只包括:直线、线段、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包括

3、面积)、长方体和正方 体(包括体积)等内容。,1956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增加:角、三角形及其面积等内容。, 1963年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又增加: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梯 形和圆(包括周长和面积)、圆柱、棱柱、圆 锥(包括体积)等内容,同时还学习一些简单 的测量和作图。 这是学习几何知识最多的一个大纲。,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对1963年的大纲作了调整,删去了棱柱、棱 锥,增加了扇形。,1986年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规定的几何学习内容与1978年的相同。,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 ,明确小学几何

4、(初步知识)的性质直观几何,“在小学是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 强调“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 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的观察、测量、 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 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际中应 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指出空间观念形成的主要途径,突破“以求积为中心”的框子,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63大纲:几何知识内容虽多,但还是提出“以四则 计算为中心”,与其相应的几何初步知识是“以求积为 中心”,对空间观念的培养仍较忽视。,92大纲:首先回答了什么是空间观念,又明确指出 在小学阶段培养初步空间观念的“标高”:,一是要求学生

5、听到某一学过的几何图形的名称,就 能在头脑中正确地再现它的形象;,二是能独立地看懂所画出的已学过的平面和立体图 形,正确掌握他们的名称;,三是能够在各种图形或模型中,正确地找出自己所 需要的图形,恰当地进行分类。,使空间观念的培养任务得到落实。,从低年级起合理安排对几何形体的认识,从一年级起,每年都安排了几何知识的内 容,知识由浅入深,要求从低到高,逐步积累 空间观念。,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都基本属于表象 阶段,因此,一般只描述其某些特征,不作理 论性的证明,不下严格的逻辑定义。为了便于 掌握教学要求,把它们由低到高分为:“直观认识”、“初步认识”、“认识”和 “掌握特征”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6、,“直观认识”:看到有关图形、实物或模型,能初 步认识其外形,说出名称。,“初步认识”:较前者略高一些,能略知图形的一、 两个简单的特征。,“认识(知道)”:较“初步认识”又略高一些,知 道图形一般特征。,“掌握”:知道图形本质特征。这是认识的最高层 次,但仍不要求对概念下定义。,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明确了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作了确定和安排:,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 际,遵循儿童

7、的认识规律,按照立体平面 立体的顺序安排,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 实际活动,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体的特征,会计 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求积计算的数据不应过繁。组合图形作为选学内容, 只限于两个图形的组合。几何形体要从低年级起逐 步认识,合理安排。,二、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意义,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基础,把一个体积为64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切 割成 8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 体的表面积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多多少平 方厘米?,解法一: 226844696(平方厘米),解法二: 44696(平方厘米),2、有利于提高学生应

8、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规划耕作面积时,首先要丈量土地;,绘制图纸时,要考虑到合理用料;,选择最近路线时,要会看地图;,布置房间时,要估计各种家具的体积;,铁道部规定每位旅客携带的行李外形大小,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一些结合实际的题目, 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几何虽然是直观几何,但是,小学生在建 立空间观念、掌握图形特征时,都是在积累的感性 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 象、概括实现的。尤其在通过几何变换求面积、体 积公式以及运用求积公式进行计算时,都必须进行 一定的推理。,三、不愿看到的现实,例1、有一个长方体,长5尺,宽和高

9、都是3尺,它的体积是( ),棱长之和是( )。 (北京市1980年小学毕业和升学考试试题),例2、下列哪一个图形可以折成立方体?,全市抽样统计,第一问绝大多数都对, 第二问正确率仅31.9.,例3、下图是一个大正方形内挖去一个边长是4.8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形成的图形。已知它的周长是52厘米,求原来大正方形的周长。,学生(共52人): (1)524.834.8(43人) (2)524.82 (5人) (3)524 (2人) (4)空着不做 (2人),案例长方形的周长计算,2、想一想,你测量几次就能求出它 们的周长?为什么?,1、测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2+8+12+8 122+82 (1

10、2+8)2,9+9+9+9 (9+9)2 94,(长+宽) 2,C=(a+b) 2,?,李华家想靠西墙围一个长8米, 宽4米的长方形养鸡场(如图) 需要篱笆多长?,过分强调C= (a+b) 2, 对学生合理、 灵活地解决实 际问题没有多 少帮助,反而 束缚了其思维。,案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8厘米,8厘米,8厘米,6 厘 米,6 厘 米,6 厘 米,5厘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8分米,12 分 米,1.5米,2.8米,9厘米,7厘米,12米,5米,6 米,10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运用,1、测量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计算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你想到了什么

11、?,18厘米,9 厘 米,22分米,40分米,30分米,复习课(全册回顾)案例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1、想一想:你会求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请各做一个平面图形,测量计算它们的面积。,2、在纸上按一定的关系画出这些图形,并把 有关系的图形用线连起来。想一想:怎样 连最简单、明白?,3、动动脑筋: 当梯形的上底为0时是什么图形? 当梯形的上底等于下底时又是什么图形?,长=宽,割 补,拼凑,“课程标准”中的 “空间与图形”,2001年,教育部正式公布全日制义务教育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数学学习内容 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 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

12、上,标准提出“几 何”(空间与图形)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 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提出实现 直观几何、坐标几何和论证几何并举存在的格局。因 此,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一、课程学习目标,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 1、能由物体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 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2、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 3、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 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 4、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 5、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6、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

13、直观来进行思考。,二、课程设计特点,1、新课标在“空间与图形”的课程设计上有如下 特点:,以“立体平面立体”为主要线索展开。,强调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适当拓宽活动的领域:包括图形认识、图形的变换、 图形与位置等方面。, 以实际操作、测量、简单推理为具体处理方式,强 调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对图形的审美意识。,2、与大纲相比,标准发生巨大变化,标准加强的地方:,加强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认识。,增加对图形相对位置的认识。,增加认识方向与路线图。,增加认识不规则的图形(如:土豆体积的计算),标准削弱的地方:,单纯的几何运算。,三、课程内容标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

14、及现实世界中的 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 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 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各个学段的内容标准不同(详见“课程标准”),从“眼中之竹”到 “手中之竹”,1、郑板桥画竹:经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三个阶段。,一、由郑板桥画竹而想到,“眼中之竹”对创作对象的意象积累;,“胸中之竹”将积累的意象重新组合、内 化于心,做到胸有成竹;,“手中之竹”画家创造性思维的物化,注 意形似,力求神似。,2、小学生要学好几何初步知识,也必须经历这 三个阶段。,学生: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是学习 “空间与图形”的必由之路。,教师:要从中设法引

15、导,促成学生从“眼中 之竹”过渡到“手中之竹”。 帮助学生丰富“眼中之竹” 引导学生形成“胸中之竹” 诱发学生创造“手中之竹”,二、帮助学生丰富“眼中之竹”,学生“眼中之竹”指的是空间观念,它是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在人脑中的表象。,丰富下列各空间观念:,1、形状形体的本质特征及相应表象。,2、大小对平面或空间在数量上的占有。,例5、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后。,B、估计以上两个图形的面积,再用单位测量,比较两次 得到的结果。,A、不用尺,画一个面积大约是2平方分米的图形(外化),3、结构形体的基本元素及其构成方式。,4、位置

16、关系形体间的相对空间关系(方位、 顺序)。,例6、,例7、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后,安排连线找朋友练习:,例9: 商店的货架上放着各种各样的茶杯(大小、形状、颜色各异),选出图中你所喜欢的杯子,并说出位置。,例10、模拟活动:到电影院看电影,给你一张电影票:在“电影院”中找位置。,假如你去看电影,你觉得买哪个位置的电影 票比较好?,例11:方向和路线 如图,电影院在永春街的哪面?,例12、下面是一幅农场的平面图。根据图上的 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与牛棚占有土地面积几乎相等的是 A、果园 B、牧牛场 C、麦田 D、橄榄园,(2)农场主的儿子在图的正中央画了一条线,并 把经过的物体画了下来,下

17、面哪幅图最能显 示他所画的哪条线?,5、变换形体运动、变化的过程、结果与联系。,例13:通过怎样变换得到?,例14:将对称轴右边的图形画出来。,例15、要使下图成为上下对称、左右对称的图案,可以怎样增加彩色圆点?,三、引导学生形成“胸中之竹”,1、及时对比,突出差异,增强空间观念的清晰性。,例17、哪只小兔最先拿到萝卜?,例16、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比较,2、及时类比,异中求同,突出几何图形之间的逻 辑关系。,设法引导学生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 知识迁移,从而顺利地掌握新知。,用联系变化的观点及时对知识进行组块,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3、通

18、过求积计算,反过来巩固和加深对几 何形体的认识。,四、诱发学生创造“手中之竹”,1、重视教给学习策略。,例2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空白部分的梯形面积比空白部分三 角形的面积大12平 方厘米,CE3厘米,求CF的长度。,2、培养估计的能力,例22、,例23、,例24、,3、充分挖掘教材例题、习题的智力因素。,例25、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例26: 学校有一块长40米的正方形空地, 现要在这块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圃,使种植花草 部分的面积占整块空地的一半。该如何设计花 圃的建造方案?,例27,例28,例29、小明家前不久买了一套商品房,房子的平面图如下:,完成如下三个问题: 小明家

19、各个房子的面积是多少? 在装修时,小明家想将原来的客厅隔成一个正方形会 客室和一个小餐厅,怎样隔才能使会客室面积最大? 如果在这个会客室和餐厅顶面的四周走石膏线,各需 石膏线多少米?,4、数学实践活动,例30、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以后,研究:在一个长方体中挖去一个立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变化?,例31、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请把它们画出来。从你得到的平面图形中,你发现了什么?,例32、在一次郊游活动中,小明在观赏一座底 面是正六边形的六棱柱古塔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 的现象:靠近古塔时,只能观赏到古塔的一个侧面; 移动到一个适当的位置时,可以同时观赏到古塔的 两个侧面;再换一个位置,甚至可以同时观赏到古 塔的三个侧面。请你画一张示意图,分别表明小明 只能观赏到古塔的一个侧面、可以同时观赏到古塔 的两个侧面、能够同时观赏到古塔的三个侧面时所 可能站立的位置。小明能否同时看到这个古塔的四 个侧面?如果古塔底面是正八边形,你能得到什么 结论?,4、数学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介绍到此结束 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