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33372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同济大学 诸大建,上海新世纪需要提交的两个答卷,如何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 如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的发展综合资本社会组织,中国现代化的第三步发展战略,1980-1990:脱贫(第一个翻番) 1991-2000:进入小康(第二个翻番) 2001-205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翻两番),需要思考的四个问题,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 如何理解当代意义上的现代化 上海的现代化现在处于什么水平 上海如何率先实现综合导向的现代化,1.现代化概念的当代变革,1.1九十年代的发展反思,九十年代是发展反思的年代 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里约会议 1994年

2、的社会发展会议 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 1996年的人类居住会议 2000年的世界首脑会议 21世纪要建立发展新模式,从数量型现代化到质量型现代化,变革开始的位置,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失衡程度,数量型现代化,质量型现代化,1.2传统的观念:增长导向的现代化,世界银行的人均GDP指标 五个经济世界的分类(经济型现代化) 传统现代化的问题以及修改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10项标准 现代化与前现代化世界的分类,按照人均GDP对现代化水平的划分,大于10000美圆,小于360美圆,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1999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PPP),从经济增长到人类福利,人们常常将经济的快速增长

3、视为发展的首要指标。然而,仅以国民核算表计算的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尺度已经难以令人满意。更加重要的应该是福利。它包括消费、人类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及其质量、分布与稳定。 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2001),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生活质量指标,经济增长,60年代,90年代,A上升的指标:婴儿存活率、蛋白质摄入等,B不敏感指标:中学入学率、收入的吉尼系数等,C下降的指标:人均二氧化碳、人均二氧化硫等,A,B,C,发展中国家,1.3传统的修正:英克尔斯10项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圆以上 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低于12-15% 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45%以上 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

4、力的比重在70%以上 识字人口的比例在80%以上 大学入学率在10-15%以上 每名医生服务人数在1000人以下 平均寿命在70岁以上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5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1.4最近的变革:综合导向的现代化,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五个方面) 世界银行的质量发展指数(GDP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环境发展指数)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四个方面指标) 联合国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三个指标),人力资本,有形资本,自然资本,社会治理结构 (社会资本),人类福利 与 人类发展,增长,直接,直接,间接,能力层面,目标层面,资本层面,2.综合发展观的基本要素,2.1人类发展的水平与

5、指数,人类发展指数 高人类发展(0.8-1.0) 中人类发展(0.5-0.79) 低人类发展(0.0-0.49),人类发展的水平与指数,收入:用购买力评价计算(100-40000美圆) 寿命:人均预期寿命(25-85岁) 教育:综合入学率(0%-100%) 成人识字率(三分之二权数) 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1999的世界人类发展状况,Environment,Economy,Society,-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87,2.2三位一体的发展内容,传统现代化的不协调发展,三种资本的不同增长状况,增长

6、,时间,物质资本快速增长,人力资本缓慢增长,自然资本逐渐枯竭,国际社会要求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1996年OECD组织提出的六项指标 经济(1):减少贫困人口 社会(4):普及初等教育、消除性别歧视、保证母婴安全、提供生育保健 环境(1):要确保2015年目前资源环境损失的趋势能在国际范围内和各国范围内得到扭转 2000年千年首脑会议提出的指标,2.3社会治理的发展能力,社会资本与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为公益而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传统和制度来行使权威。包括发言权和责任度、政府有效性和减少管制、法治和对腐败的控制。 社会资本:对高质量增长起到积极作用的非正式机构。属于这方面的现象包括信用、集体准则

7、、选举、公民投票的参与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横向联合活动。,良好治理能解释发展差异,最初的收入差异,不能解释的因素,政府规模与能力,政策,对东亚的额外增长作出贡献的因素,人均GDP(美圆),4,2,东亚,撒哈拉以南非洲,1964,1992,0,人均收入与减少管制(例如行政审批),政府有效性 这包括决策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且没有太多的管制负担。,识字率与法治和对腐败的控制,法治 这包括对财产权的保护,司法的独立性和对腐败的控制。 腐败 通常被定义为滥用公共职权以谋取私利。,预期寿命与发言权及责任感,发言权及责任感 这包括公民自由和出版自由,以及政治稳定,3.上海现代化的实现程度,3.1传统现代化的

8、实现程度,应用人均GDP指标的衡量 应用英克尔斯指标的衡量,应用人均GDP指标的衡量,人均GDP用购买力平价(PPP)计算 上海1999年为15516美圆(国内第一) 高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8320美圆) 为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63.5%(24430美圆) 在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45位 世界银行2001年发展报告,上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应用英克尔斯指标的衡量,上海已经100%地实现传统现代化 全国实现状况为72.3% 北京实现程度为96.5% 天津实现程度为92.3% 重庆实现程度为66.5% (根据牛文元2001年资料),3.2上海人类发展指数的达标情况,上海1997年为0

9、.877 (国内第一) 进入世界高等人类发展水平(0.8-1.00) 为高等人类发展水平的98%(0.908) 在1998年世界17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25位 其中教育指数为0.824(低于北京的0.840) 联合国开发署1999年的报告,1997年京津沪的人类发展指数,上海人类发展指数的变化,上海人类发展领先经济发展的特征,住在孟买或上海公寓里的受过教育的印度或中国中产阶级人士,在预期寿命、舒适度、闲暇或文化方面不可能比英国或美国中低阶层公寓居住者差多少。如果他们有什么劣势之处,也就是在购买制成品,特别是购买汽车的能力方面。 艾里斯转折点(1998),上海与中等发展水平地区的比较,香港(199

10、9):人均GDP22090(20),人文发展指数0900(24) 新加坡(1999):人均GDP20767(21),人文发展指数0.876(26) 韩国(1999):人均GDP15172(32),人文发展指数0.875(27) 台湾(1999):人均GDP13000,人文发展指数 上海(1997):人均GDP15516(45),人文发展指数0.877(45),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不相关(发展中国家),高的经济增长与低的人类发展 中国香港(-4):经济发展20,人类发展24 新加坡(-5):经济发展21,人类发展26 低的经济增长与高的人类发展 韩国(5):经济发展32,人类发展27 上海(20

11、):经济发展45,人类发展25 中国(7):经济发展94,人类发展87,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不相关(发达国家),高的经济增长与低的人类发展 卢森堡(-11):经济发展1,人类发展12 美国(-4):经济发展2,人类发展6 德国(-3):经济发展14,人类发展17 低的经济增长与高的人类发展 挪威(2):经济发展3,人类发展1 澳大利亚(10):经济发展12,人类发展2 日本(2):经济发展11,人类发展9,3.3需要解决现代化的结构性问题,上海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为68.28(全国第一) 北京为66.37,天津为58.77,重庆39.13 上海三个发展子系统之间的不平衡性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支持系

12、统为78.21(全国第一)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为83.75(全国第二)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持系统为51.61(全国第九),SOCIETY,ENVIRONMENT,ECONOMY,上海两高一低的现状,上海三维发展的未来,NON-PARTICIPATORY FRAGMENTED,上海需要进一步发展社会资本,社会,企业,政府,stakeholders-based DECISION MAKING,PARTICIPATORY INTEGRATED,城市管治主体,- Hancock 1990; Crombie Commission 1992,4.城市综合竞争力与走向新的现代化,4.1上海城市综合竞争

13、力战略的基本框架,增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经济) 强化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社会) 优化城市的综合发展环境(广义的可居住性) 增强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科技) 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体制) 提高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从质量型的现代化理解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最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性要素(竞争的资本),Economic Forces,Social-cultural Forces,Demographic Forces,Technological Forces,Political & Legal Forces,Natural Forces,能力性要素(竞争的环境),4.2提高城市的生活

14、质量,运用人类发展指数进行衡量 人均收入: 预期寿命: 教育状况:,在低物质消耗水平上提高生活水平是可能的,从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更好和更有价值的服务意义上来讲,不需要消费更多物质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这种观点依据的事实是,消费者最终感兴趣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这些商品所能够提供的服务. 艾里斯转折点(1998),经济增长与人类福利的边际效用递减,在计算人类发展指数的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世界平均以上的要进行折扣,超出的值越大折扣率就越大,以反映不断减少的收入边际利用率. 例如1994年的世界平均人均GDP为5835美圆,中国的平均为2604美圆,低于这个门槛,因此无须进行折扣.在

15、各省市中,只有上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平均,因此需要加以调整. 联合国开发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1997(1998),人类发展指数与人均GDP(对数)的关系,0.4,0.8,6.0,9.0,人均GDP(对数),人类发展指数,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发展指数将不随着物质或 能源消耗提高,0.9,香港,人文发展指数,人均能源使用量(吨原油当量),2吨原油,物质消耗增长对人类福利的作用递减,4.3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资本,城市的竞争资本反映了城市在某一时间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自然资本 过去的竞争过程所创造出的产出转换为现在的资本。 上海需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竞争资本(特别是自然资本),人类进入生态化-

16、信息化-福利化的时代,1785,1845,1900,1950,1990,2020,水力纺织机,蒸汽铁路钢,电化学内燃机,石化电子航空,网络软件新媒体,1,2,3,4,5,创新步伐,工业化时代(传统现代化),生态化时代(绿色现代化),世界银行:优先发展重点的转变,有形资本通过经济增长为福利作出贡献。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及环境)资本也是如此,它们还是构成福利的直接内容。 优先重点的相对转移可以加速长期发展的步伐。对人力资本教育、医疗保健和人口政策投资可以直接改善生活质量。 减少空气和水的污染,或延缓自然资源破坏的进程除了有利于增长以外,还通过改善人类的健康状况及提供更多收入和消费机会

17、等途径,直接提高了福利水平。,中国科学院的现代化八项标准,经济类: 工业化指数(工业化的表征指数) 城市化指数(工业化的表征指数) 信息化指数(后工业化) 创新性指数(后工业化、科技贡献率) 社会类: 公平化指数(工业化的表征指数) 全球化指数(后工业化) 生态类: 集约化指数(后工业化) 生态化指数(后工业化),上海需要提升现代化的时代内涵,生态:生态化指数为42.37%(天津49.33%,北京51.89%) 经济:信息化指数76.52%(北京100%) 社会:全球化指数36.92%(广东97.63%),1998年中国信息化的实现程度,根据中国科学院第二次现代化的指标 1998年中国 信息化

18、的实现程度为30% 第一梯队为:台湾(84%)香港(84%) 第二梯队为:北京澳门上海 北京为70% 澳门为65% 上海为56% 第三梯队中天津为48%,4.4推进上海生态环境的现代化,重点:从净化、美化到生态化 内容:生态的经济化与经济的生态化 空间:城市的生态化与郊区的生态化,环境与发展的库茨尼茨曲线,环境改善的开始,经济增长,环境退化,环境退化型,环境优化型,弱可持续性,强可持续性,不可持续性,4000-10000美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改变库茨尼茨曲线的走向,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转折点(4000-10000美圆之间) 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使转折点提前(4000-5000美圆之间) 使临

19、界点压低(不要超过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在人口与消费刚性增长的情况下加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生态环境现代化与建设循环型城市,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环境系统:污染控制与绿化建设 经济系统:产业生态化 社会系统:生活生态化,Obsolescent “frontier” civilization:,ENERGY,CONVENTIONAL URBAN SYSTEM,MATERIALS,HEAT,WASTE & TOXINS,One-way flow of materials and energy,CONSUMER SOCIETY,NON-RENEWABLE and RENEWAB

20、LE,HIGH THROUGHPUT,CONSERVER SOCIETY,Sustainable civilization:,Cyclical flows of materials Appropriate energy usage Elimination of toxics,Energy Efficiency,RENEWABLE,Waste Minimization Toxics control,LOW THROUGHPUT,ENERGY,MATERIALS,Low-quality Heat Energy,Low-volume Nontoxic Waste Materials,4.5提高城市的

21、综合竞争能力,优化城市的竞争环境(特别是社会资本) 城市竞争资本的进一步增值和积累,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竞争环境,以激活城市资本的自组织。城市的竞争环境包括贸易环境、学习能力、治理机构、组织和制度条件等,现代化社会中的组织形式,加强上海的社会资本和制度建设,2.公营企业,3.民营企业,1.公共组织,4.非赢利组织,利润,公益,私有,公有,企业与社会参与公共管理(科特勒模式),民营化(和私营化) 从象限1到象限3: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从象限2到象限3:公营部门的民营化 社会化(非赢利化) 从象限1到象限4:公共服务的非赢利化 从象限2到象限4:公营部门的非赢利化,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论述,不能没有

22、政府,也不能只有政府 提高政府管理绩效的战略:收缩范围、提高能力 收缩范围(退的方面):促进公共部门的非政府化(民营化与社会化) 提高能力(进的方面):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能力(协同化与分权化),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的四个方面,私营部门的管理变革 公营部门的管理变革 公共服务的管理变革 非赢利组织的管理变革,公共领域的基础性与社会性,核心公共部门:政府组织 广义公共部门:公司化的国有企业与以业绩为基础的机构 市场与私人部门:私有化或民营化的企业,改进政府服务的三种战略,核心公共部门,广义公共部门,市场与私人部门,加强舆论监督机制,增强遵守规章制度和客尽职守的观念,扩大现有的选择范围,改进政府服务提供

23、的机制,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基础性职责,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 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 保护承受力差的阶层; 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5.进一步研究的文献(1),美艾里斯,1998,转折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美戴里,1996,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美霍肯等,1999,自然资本论,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德魏茨察克等,1996,四倍跃进,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美布朗,1999,环境经济革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德舍尔,1999,阳光经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进一步研究的文献(2)

24、,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世界银行,迈进21世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世界银行,1999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世界银行,绿色工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联合国开发署,200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进一步研究的文献(3),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联合国开发署,1997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牛文元,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 何传启,2001中国现代化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胡鞍钢,2000,社会与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进一步研究的文献(4),P.Yatsko,New Shanghai.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康燕,解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叶贵勋,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指标体系研究,规划师,2000(2) 刘君德,2001,上海大都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研究,城市与规划,2 宋国良,关于上海如何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思考,上海改革,2001(8),同济如何更好地为政府服务,参与三个层面的咨询(政策-规划-项目) 建设城市科学的大学王国(从硬件到软件) 重视管理科学的社会影响(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