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强度理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36253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章强度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十一章强度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十一章强度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十一章强度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十一章强度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一章强度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章强度理论.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强度理论,一 为什么需要强度理论及强度理论的概念 二 常用的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 三 强度理论的选用,第十一章 强度理论,一 为什么需要强度理论及强度理论的概念,1、基本变形下强度条件的建立,(拉压),(弯曲),(剪切),(扭转),(正应力强度条件),(剪应力强度条件),式中,为极限应力,为极限应力,(通过试验测定),基本变形下的强度条件为什么可以这样建立? 因为(1)构件内的应力状态比较简单,单向应力状态,纯剪应力状态,(2)用接近这类构件受力情况的试验装置测定极限应 力值比较容易实现。,2、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是什么?怎样建立?,它的强度条件是:,x、y 吗? x、y 不是!

2、 实践证明: (1)强度与、均有关,相互影响,例:,易剪断 不易剪断,就象推动某物一样:,易动 不易动,(2)强度与x、y、z (123)间的比例有关,1=2=0 1=2=3 单向压缩,极易破坏 三向均有受压,极难破坏,石材,那么,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是什么?怎样建立? 模拟实际受力情况,通过实验来建立? 不行!,因为(1)复杂应力状态各式各样,无穷多种; (2)实验无穷无尽,不可能完成; (3)有些复杂应力状态的实验,技术上难以实现 怎么办?,长期以来,随着生产和实践的发展,大量工程构件强度 失效的实例和材料失效的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复杂应力状 态各式各样,但是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失

3、效的形式 却是共同的,而且是有限的无论应力状态多么复杂,材料 在常温静载作用下的主要发生两种强度失效形式:一种是 断裂,另一种是屈服。,两种强度失效形式,(1)屈 服(流动): 材料破坏前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破坏 断面粒子较光滑,且多发生在最大剪应力面 上,例如低碳钢拉、扭,铸铁压。,(2)断 裂,材料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即发生断裂,断面较粗糙,且多发生在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截面上,如铸铁受拉、扭,低温脆断等。,、强度理论的概念 何谓强度理论? 根据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强度失效共同 原因的假说,利用单向拉伸的实验结果,建立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这就是强度理论。,第十一章 强度理论,二 常用的强

4、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最大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 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莫尔理论,1 常用的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脆性断裂,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拉应力达到了一个共同的极限值。,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断裂条件,强度条件,将设计理论中直接与许用应力比较的量,称之为相当应力ri,即,局限性:,1、未考虑另外二个主应力影响,,2、对没有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3、对塑性材料的破坏无法解释,,4、无法

5、解释三向均压时,既不屈服、也不破 坏的现象。,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大部分脆性材料受拉应力作用, 结果与实验相符合,如铸铁受拉、扭。,最大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脆性断裂,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拉应变 (线变形)达到简单拉伸时材料的极限应变值 。,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断裂条件,强度条件,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一拉一压的二向应力状态的脆 性材料的断裂较符合,如铸铁受拉压比第一强度理论 更接近实际情况。,即,局限性:,1、第一强度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未能解决,,2、在二向或三向受拉时,,似乎比单向拉伸时更安全,但实验证明并非如此。,关

6、于屈服的强度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切应力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极限值。,强度条件,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塑性材料的屈服破坏能够得到 较为满意的解释。并能解释材料在三向均压下不发生 塑性变形或断裂的事实。,局限性:,2、不能解释三向均拉下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3、不适用于脆性材料的破坏。,1、未考虑 的影响,试验证实最大影响达15%。,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于微元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一个共同的极限值。,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屈服条件,强度条件,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

7、生同一种破坏形式,都是由于同一种因素引起。,复杂应力状态,相当应力状态,已有简单拉 压试验资料,强度理论,强度条件,2.相当应力及其表达式,相当应力表达式:,例题:,已知 :铸铁构件上 危险点的应力 状态。铸铁拉 伸许用应力 =30MPa。 试校核该点的强度。,解:首先根据材料和应力 状态确定破坏形式, 选择强度理论。,r1 = max= 1 ,其次确定主应力,脆性断裂,最大拉应力准则,129.28MPa,23.72MPa, 30,结论:强度是安全的。,例题,已知: 和 试写出最大切应力 理论和形状改变比 能理论的表达式。,解:首先确定主应力,20,对于最大切应力理论,r3=1-3=,对于形状

8、改变比能理论,r4=,第十一章 强度理论,三 强度理论的选用,1、选用强度理论时要注意:破坏原因与破坏形式的一致性,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要接近,一般,第一、第二强度理论,适用于脆性材料(拉断),第三、第四强度理论,适用于塑性材料(屈服、剪断),2、材料的破坏形式与应力状态有关,也与速度、温度有关.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情况下,破坏形式不同,强度理论也应不同.如,铸铁:,单向受拉时,脆性拉断,三向均压时,产生屈服破坏,3、如果考虑材料存在内在缺陷如裂纹,须利用断裂力学中的脆性断裂准则进行计算。,低碳钢:,单向受拉时,产生塑性变形,三向均拉时,产生断裂破坏,已知铸铁构件上危险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若铸

9、铁拉伸许用应力为30MPa,试校核该点处的强度是否安全。,第一强度理论,例题,某结构上危险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中116.7MPa,46.3MPa。材料为钢,许用应力160MPa。试校核此结构是否安全。,第三强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例题,图示为一矩形截面铸铁梁,受两个横向力作用。 (1)从梁表面的A、B、C三点处取出的单元体上,用箭头表示出各个面上的应力。 (2)定性地绘出A、B、C三点的应力圆。 (3)在各点的单元体上,大致地画出主平面的位置和主应力的方向。 (4)试根据第一强度理论,说明(画图表示)梁破坏时裂缝在B、C两点处的走向。,一工字形截面梁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80KN,q=1

10、0KN/m, 许用应力 。试对梁的强度作全面校核。,y,分析:,1、可能的危险点:,(单向应力状态),a,(平面应力状态),(纯剪应力状态),全面校核,2、危险点的应力状态:,解:,(1)求支座反 力并作内力图,作剪力图、弯矩图。,(2)确定危险截面,危险截面可能是 截面或 :,(3)确定几何性质,对于翼缘和腹板交界处的a点:,(4)对C截面强度校核,最大正应力在b点:,但,所以仍在工程容许范围内,故认为是安全的.,对于a 点:,a,a,按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校核:,所以C截面强度足够。,(5)对D截面强度校核,最大正应力在b点:,对于a 点:,a,按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对于c 点:,按第

11、三和第四强度理论校核:,所以D截面强度足够。,水管在寒冬低温条件下,由于管内水结冰引 起体积膨胀,而导致水管爆裂。由作用反作用定律可知, 水管与冰块所受的压力相等,试问为什么冰不破裂,而 水管发生爆裂。,答:水管在寒冬低温条件下,管内水结冰引起体积膨胀,水管承受内压而使管壁处于双向拉伸的应力状态下,且在低温 条件下材料的塑性指标降低,因而易于发生爆裂;而冰处于三向压缩的应力状态下,不易发生破裂.例如深海海底的石块,虽承受很大的静水压力,但不易发生破裂.,强度理论课堂讨论题,把经过冷却的钢质实心球体,放人沸腾的热油锅 中,将引起钢球的爆裂,试分析原因。,答:经过冷却的钢质实心球体,放人沸腾的热油锅中, 钢球的外部因骤热而迅速膨胀,其内芯受拉且处于三向均匀拉伸的应力状态因而发生脆性爆裂。,强度理论课堂讨论题,铸铁水管冬天结冰时会因冰膨胀而被胀裂,而管内的冰却不会破坏。这是因为( )。,A.冰的强度较铸铁高;,B.冰处于三向受压应力状态;,C.冰的温度较铸铁高;,D.冰的应力等于零。,B,强度理论课堂讨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