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伦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36989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章伦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十三章伦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十三章伦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十三章伦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十三章伦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三章伦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章伦理.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三章 性伦理,第一节 人类的性与性伦理 第二节 临床工作中的性道德 第三节 变性手术 第四节 同性恋,2,第一节 人类的性与性伦理,一、性现象与性本质 从生物学上说,性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每个人生来就有性器官,并以此构成男女不同的性别;同时也具有各自的性身份,承担一定的性角色。 性行为与繁殖的关系; 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类的性的社会烙印。,3,二、性道德,性道德是社会为人类性行为所规定的范围和评价标准。性道德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所形成,它又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性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早在原始时代,人类就有了性道德的雏形,它是以性禁忌的形式出现

2、的。 家庭产生以后,性道德又演变为婚姻、家庭制度的组成部分,出现禁止婚前、婚外和一切不是以两性性交导致生育后代为目的的性行为的规范,通过法律加以确定并逐渐完善。,4,在性道德的问题上,自古以来就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维护自然的性冲动;另一种是对性行为严加限制的性禁欲主义。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起主导作用的性道德有两个基本点: 其一是强调唯生殖目的,以是否有利于生殖作为判断性行为善恶的依据; 其二是与家庭财产相联系,因此凡是婚姻之外的性行为多数被否定。,5,第二节 临床工作中的性道德,一、妇产科临床中的性道德 (一)性别选择与性别判断 1.性别的决定因素 性别决定并非后天学习的结果。虽然后天因素对性别

3、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但更主要的是先天因素。它不仅仅是性染色体所决定的,还有其它先天因素的影响。,6,2.性别选择与性别判断中的伦理 (1)性别选择 性别选择是指选择后代性别的技术或手段。 性别选择的方法有两种:孕前方法和孕后方法。 胎儿的性别选择的伦理争论: 首先,在伦理上对性别选择技术不能持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的观点; 其次, 为了使性别选择技术得到适当的应用,各有关方面都要明确责任;从长远来看,只有当人类可以预测人口的发展趋势,人们的观念中已基本清除性别歧视时,才可用此技术调整社会的两性比例。,7,(2)性别判断 性别判断主要用于鉴别先天性的两性畸形。 两性畸形一般有三类: 先天性卵巢发育

4、不全综合症 睾丸女性化综合症 两性体,8,(二)临床诊疗中的性伦理 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有关性方面的问题, 在这一领域中,医务人员往往处于主动的地位,所以道德问题对医务人员就变得更为重要。 首先,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病人的性权利不受侵害,同时也保护医务人员的名誉不受损害。 第二,尊重患者的性权利。性权利是基本人权之一,它的实现体现了完整的人格、人性和人生。 第三,重视女性的性健康保护。 第四,保护病人的隐私。 第五,积极开展性知识的普及宣传。,9,二、性病防治中的伦理,(一)性病流行的现状 性病俗称花柳病,指以性行为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在中医的黄帝

5、内经中已有记载,本世纪40年代医学界对性病的病因、传播途径有了较明确的认识,性病被认为是由不洁性交引起的一类特殊疾病。,10,目前,性传播疾病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WHO估计,世界上每天有100多万人感染上某一种性病,每年有4亿新病例。其中艾滋病人数的上升极为惊人。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常任理事会通过决议,把凡是由各种性行为传播的疾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STD) 我国1989年公布的“传染病防治法”和1991年通过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把梅毒、淋病、艾滋病三种列入必须作为乙类传染病报告的性病,另将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

6、炎五种疾病列为应重点监测的性病。,11,(二)性病防治中的伦理 从事性病防治的医务人员在性病诊疗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 1.性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与其他传染病一样其次患性病的人是病人,与普通病人也没有什么不同。 2.对待性病病人要特别注重保护他们的隐私 。 3.对经过公安部门收容的卖淫者进行性病强制检查和诊断治疗是预防性病传播的需要,符合道德。 4.取缔无证游医治疗性病。,12,三、性治疗和性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一)医生在性问题上的责任 医生如想有效地了解病人的性问题,就必须首先摒弃自己的偏见,才能够提供客观的建议,而不是什么价值判断和道德说教。 (二)性治疗和性学研究中的伦理 1.

7、正确使用有性内容的影视资料。 2.性治疗医生和性学研究者不能与患者有任何形式的性接触。 3.保护病人的隐私权。,13,第三节 变性手术,1.易性癖(transsexualism) 又称异性转换症、异性认同症、性别转换症,是一种要求重新指派自身性别的现象。 易性癖者的生理发育完全正常,但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截然相反。 个体强调自己生错了性别,并强烈要求通过手术改变性器官,或者穿着异性的服装和模拟异性的行为以完全掩盖自己身体的性别。*,变性后的舞蹈演员金星,14,易性癖的诊断标准,(1)对自己的解剖学性别感到不适应,并且不能接受; (2)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殖器官,以异性的身分生活; (3)上述情况至少

8、持续2年以上; (4)身体没有雌雄间性的体症或性遗传学异常; (5)与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无关。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1980),“连女人都妒忌”的美丽变性人韩国明星河利秀,15,二、变性手术的选择及其伦理问题,变性术是针对性变态中易异性癖患者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是通过整形外科手段切除患者原有男性或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然后再造或移植女性或男性生殖器官来转换患者性别的技术。 变性术作为一种手术治疗手段,除了要符合一般外科手术选择条件,还要考虑这一手术的特殊伦理条件: 1.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医学伦理的有利原则。 2.对变性手术也必须进行一定的限制。 3.变性手术中对医务人员的要求。,16,河利秀变性前后,17,第四节 同性恋,一、同性恋的概念和表现 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同性别的人作为性满足的对象,便是同性恋。这里的性满足,必须同时包括情感兴趣、性器官兴趣和性生理兴奋三方面,但三者的比重变化范围可以很大。,18,二、正确认识和对待同性恋,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重新定义精神病标准,同性恋不再统划为病态。 人类学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同性恋是与社会道德水平无关的现象。 同性恋不是个人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而且一般同性恋者并不具有侵害性,不需要通过法律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