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百色学院的战略选择.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37149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百色学院的战略选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百色学院的战略选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百色学院的战略选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百色学院的战略选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百色学院的战略选择.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 百色学院的战略选择,百色学院 卞成林 二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Email:,导言: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战略思维是现代领导必备的素质。古人云:“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万世之谋,全局之谋,就是战略之谋。21世纪,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战略意识,善于制定战略规划,并能够正确地确立战略目标,从而不断取得事业的辉煌。,所谓战略,是指对重大、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问题的谋划和策略。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方面,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牢固树立战略与全局思想,置局部于

2、整体之中,从全局看局部。战略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问题。凡是关系到全局的存在、巩固、发展的问题,凡涉及组织整体活动目标、方向、未来、成败和根本效益问题,凡在全局中带有共性、并有普遍指导作用的问题,都是战略问题。,战略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地区、单位、部门都有战略问题,全国有全国的战略问题,一个工厂、一个农村、一个学校也各有自己的战略问题;战略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战略问题反映的自觉程度有很大差别。越重视越敏感,反映就越自觉,战略意识就越强。不重视、不敏感,就是缺乏战略意识或叫战略意识不强,没有战略眼光和战略头脑。,战略管理与战术管理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管理的全局性,后者则较多关心管理的某个方面

3、或环节;前者重视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后者则主要着眼于组织本身;前者比较讲究谋略,后者则注重规范;前者重视用忧患意识激励下属,后者则注意正常秩序下的常规奖惩。,21世纪,靠领导者的经验、直觉或盲目跟风,来对待战略问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旦发生失误,损失就是巨大的。领导者只有通观全局,长远考虑,研究规律,才能成为成功的战略家。,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我国教育12年的跨越式发展,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模式,五年毕业生 十年总和 1991-2000年(十年)和2001-2005年(五年)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对比,若每年增长10%,2020年怎

4、么样? 1998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820万人,2005年增加到2300万人。是1998年的2.8倍,7年间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6%。 2006-2020年间,必须把年均增长率降下来。,1998-2004年普通高校校均规模的变化 (单位:人),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273所,其中普通高校1792所,比上年增加6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66个。普通高校生师比(学生为折合学生,教师包括聘请校外教师)为16.92:1,其中本科院校为17.78:1,专科院校为14.77:1。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不含独立学院和分校点)由上年的6

5、903增加到7666人,其中本科院校由上年的12557人增加到13514人,高职(专科)院校由上年的3209人增加到13514人,高职(专科)院校由上年的3209人增加到3909人。,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51287.27万平方米(校均27.62万M2产权归学校所有),比上年增加5776.72万平方米。另有由学校独立使用的非学校产权建筑面积3982.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31.19万平方米。,7,北大/清华 2,39 18 29,本科589,高职高专1047,普通高校结构,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从这个阶段的外部特征看,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国家人均G

6、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这个水平以后,则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特点;二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以上,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获得新的目标和特点。,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 旺盛的社会需求同多样化的教育供给不足 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不适应新兴工业化和推进城镇化的需要。 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不适应提高就业和产业竞争力的需求,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区域和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西部和农村地区教育比较薄弱。 教育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对滞后,教育内部需要

7、统筹协调。 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巨大,学习型社会建设存在不少困难。,一般学校的定位 今后,除了教育法第25条需要修改,确认营利性教育的合法地位。最终制定学校法或有关法律,确认社会公益性学校、非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学校三大类,从而淡化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界限。公办教育必须坚持社会公益性事业属性,若要选择其他,应当依法规范改制。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可在教育的公共品(社会公益性)、准公共品(非营利性)和私人品(可营利性)的属性之间进行选择。但是,待遇肯定应当有所区别。,今后15年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 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这段时期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六大目标(涉及教育与

8、人力资源开发)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三大历史性任务: 构建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 体系) 培养人才(两个“数以”和“一大批”) 知识贡献(为“三个文明”服务),十一五规划的教育部署(2006-2010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

9、和2006年3月人大审议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 强化政府责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十一五规划的教育部署(2006-2010年)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提高师资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新部署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两大战略重点、六项重大工程、六个重要举措,行动计划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0、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一个宗旨。教育为人民服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现十六大提出的三大历史性任务。构建体系、培养人才、知识贡献。 贯彻八字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全文分为十四部分,共有五十条一万三千字,包括:两大战略重点、六项重大工程、六个重要举措 第一大战略重点: 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 第二大战略重点: 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是与上一轮行动计划相比新增的部分,其他部分保持一定连贯性,六项重点工程 第一项: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第二项: 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 第三项: 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第四项: 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 第五项:

11、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第六项: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六个重要举措 第一个: 加强制度创新和依法治教 第二个: 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 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第三个: 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第四个: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 第五个: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六个: 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教育体系,新一轮行动计划 继续实施“211工程“,进一步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提高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成为国家和地方解决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使

12、一批重点学科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改善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学,建设精品课程,改造和充实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进一步建设全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文献保障体系(CALIS)和全国高等学校实验设备与优质资源共享系统。,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鼓励名师讲授大学基础课程,评选表彰教学名师。建设一批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高等学校应用学科专兼职教师队伍要更多地吸收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改革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管理体制和学制改

13、革为主线,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培养层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 健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和咨询机构,实行以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规范和改进学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估,逐步建立与人才资格认证和职业准入制度挂钩的专业评估制度。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信息系统建设,形成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教学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我区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十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西部大开发、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契机,对我区高等学校进行了战略性调

14、整,广西高等教育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态势。,“十五”期间,我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七方面: 高等院校数量不断增加 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科学研究成绩显著 学科与专业整体实力不断加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新的突破 这七个方面反映一个地区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一)高等教育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广西人才培养数量和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2004年全区各类高等教育规模约为44.14万人,其中研究生为7827人(含博士研究生227人),比1998年的1313人增长496%;普通本专科学生28.1万人,比1998年的7.75万人增长263%;成

15、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15.3万人(未包括新录取2005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的6.83万人),比1998年的6.81万人增长230%。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05年,全区高等教育的规模已达到48万人,已经真正进入国际普遍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始阶段。,从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看。“十五”时期,广西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与经济规模的发展速度基本是一致的。2000年全国与广西的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规模不相上下,2004年全国的平均数为20.51人/亿元,广西为40.58人/亿元,与全国相比高出97.85个百分点,同时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为52.7%,广西增加61.9%。

16、这说明广西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是协调的,甚至可以认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稍高于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果可能会造成广西经济基础跟不上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二)高等学校数量迅速增加。到2006年底,广西高等学校发展到67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9所,普通专科学校9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所,高等职业学校28所,独立学院9所。每一个地级市都建立了至少一所高等学校,基本适应我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三)高校教师队伍加快了发展步伐,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高层次人才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实现了零的突破,并形成了一批由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学术和教学创新团

17、队。广西大学陈保善教授被聘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此外,我区高校先后有10人被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人选和“973”工程生物遗传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科组的成员,有2人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有15人被确定为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有79人成为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占全区总数的48.2%。,专任教师数量快速增长。根据2000年初统计,我区高校专任教师总数12041人,到2004年我区高校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7583人,仅用5年的时间,我区高校专任教师就净增了5542人,总量比2000年增长了46.03%,年均递增9.2%。,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

18、量逐年增加。2000年底,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为214人,占全区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29%,2003年底为503人,占全区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3.56%,数量上差不多翻了一番,并且占全区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也提高了1.27个百分点。,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人数逐年上升。2000年,我区普通高校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人数为2982人,2001年为3394人,2002年为3935人,2003年为4500人,2004年更增长到5899人。,(四)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与专业体系。到2005年底,全区高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广西医科大学的儿科学),4个项目招收博士

19、后。博士授权单位3个,博士点22个,比1998年增长300%;硕士授权单位11个,硕士点234个,专业硕士学位7种,授权点10个;至2006年初,博士点已增至22个,硕士点增至248个,专业硕士学位8种,授权点11个;在11大学科门类中428个本科专业,高职高专专业点达到968个。研究生教育专业、本科教育专业和高职高专专业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仅军事学科没有,全国共12大学科门类),形成不同层次和不同种类的的学科专业体系。,(五)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多。2003年自治区本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185034万元,其中财政预算

20、内拨款为98241万元,(教育基建拨款8528万元,教育事业费74159万元,其他预算内经费4554万元),事业收入86845万元,其他收入10948万元。2003年自治区本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31765万元,增长17.17%,其中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增加9398万元,增长12.67%,事业收入增加24878万元,增长28.65%。2004年全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为89.02亿元,比上年增加12.5%。,(六)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成果显著增加。,1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1年科技厅启动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在本科院校中确定了47个重点建设学科和3

21、7个重点建设实验室。“十五”期间分别实现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突破。,目前我区高校中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立项建设)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3个,有自治区重点学科48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8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各高校立项建设的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建设实验室若干个。 初步形成了我区高校从国家级、省(区)级到校级重点学科多层次的、相互支撑、紧密结合的重点学科体系及其相关科研基地支撑体系,这些学科和科研基地成为我区高

22、校培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地和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的窗口。,2十五期间高校科研经费有了跨越式的增长,高校科研实力明显增强。,2000年高等学校的科研总经费为0.9亿元,2001年突破1亿元,02年1.3亿元,03年2.3亿元,2004年达到2.9亿元,2005年为3.0亿元,5年总计科研投入经费约为11亿元,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289%,十五期间科技投入总经费比“八五”期间的7389万元增长了15614%,比“九五”期间的15855万元增长了588%。,2001年全区高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只有24项, 到2005年新增54项,增长了125%。据统计,2004年

23、全区高校新增国家863项目7项,国家948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项,为历年中新增重大项目数最多的一年,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3高校的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成果奖励工作在全区走在前列。,2001-2004年全区高校共出版学术专著86部,发表学术论文25586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总计为984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8%。“十五”期间广西高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13项,其中有2项成果获得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励,210项成果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奖励,201项成果获得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励。,2000年

24、以来广西高校完成的获奖成果数占全区获广西科技进步奖成果总数的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该项比例仅为18.2%,到2005年该项比例达到35.9%,提高了17.7个百分点。同时,高校获奖成果的水平也不断提高,2000年无1项高校成果获得一等奖,而2003年以来广西高校的成果连年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2003年1项,2004年1项,2005年2项成果分别获得当年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大幅度提升,专利管理工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统计,2000年高等学校申请专利只有7项,获得授权专利8项;2005年高校申请专利64项,获得授权专利29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了814和2

25、62%。2001年至2005年5年间,我区高校共申请专利217项,获授权专利88项。,(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突飞猛进。,1996年以来,广西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已有专业学位8种、专业硕士学位点11个;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广西现有的428个硕士点学科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全国现有的12大学科门类中只有军事学我区还没有硕士点,研究生培养基本上能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高层次人才。,学位授权单位与学位点逐步增多,1981年,广西仅有硕士学位授权单位3个和硕士点10个,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点都为零

26、。经过10批学位授权单位和学位点审批之后,截止2006年初,广西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增至3个,博士点增至22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增至11个,硕士点增至428个,分别比1981年增长了267%、4180%。,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扩大,近几年来,广西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较快,研究生招生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高于全国年平均增长率20%。截止2005年9月,全区在校研究生总数为1250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388人,专业硕士1804人,博士研究生313人,科学硕士占总数的比例为83.1%。另外,全区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册学员已达4000多人。这一规模比2004年前25年我区所培养研究生的

27、总数6200人还多。,我区高等教育与全国相比的主要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师资队伍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高校数与高教规模 科研方面 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试验室,(一)师资队伍。高校教师队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区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到2003年底,全国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已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平均为7.1%,而我区仅占3.5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近3.5个百分点;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为32.58%,我区仅为2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8个百分点;全国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平均为39.49%,我区仅为31.90%,低于全国

28、平均水平7.59个百分点;导师队伍整体层次水平偏低,到目前为止广西还没有一所高校成功地引进包括院士在内的高水平学术大师和教学名师;在2003年教育部首次开展的国家级教学名师评比中,全国评选出教学名师100名,广西没有1人入选。反映了我区高等学校领军人物和教学领军人物还相当缺乏。,(二)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广西高等教育呈现出专科生过多,研究生规模过小等人才结构问题。,2004年,广西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数量之比为1:37.48:62.52(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为1:43:25),其中博士、硕士、本科在校生的比例为1:35:649(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为1:10:25,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为1

29、:4.2:36);全国在校生本科和专科比例为1.3:1,广西高校0.83:1;全国高等学校的本科招生计划和专科招生计划的比例为43:57,而广西地方高校为37.48:62.52。,(三)高校数与高教规模。 按照人口平均高校数量比,广西每107万人有一所高校,每344万人有一所本科院校,与全国和西部地区相比,全国是每82万人有一所高校,每199万人有一所本科院校,西部地区每99万人有一所高校,每238万人有一所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低了4个百分点。,(四)在科研方面。,虽然我区高校从总体上讲在科研方面是适应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但与其他省市比、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还有一定

30、差距。 我区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目前还没有;从近三届开展的国家级教学成果来看,1997年2005年广西高校只有13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集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2005年广西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数量在全国排20位,处于全国中偏下水平。,(五)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试验室太少。我区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只有2个,国家级重点重点试验室只有一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为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只有3个,这说明我区的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太少(而邻近的湖南省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8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有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一看基础:校舍面积、仪器设备、师资结构、专业数量、

31、图书资料 二看效益:校舍、仪器、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广西后发展高校基本状态数据表,二、百色学院的战略优势与劣势,为什么要存在百色学院?,基础优势,长期不间断的办学历史 多年来教师教育优势,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优势和品牌 初步形成了部分学科优势 部分专业已经确立了其领先地位,(一)优势,区域优势,桂西地区的高校分布,校区布局上的优势,有利于集中和吸纳区域资源的优势,区位优势,多区域叠加的优势:老区、民族地区、山区、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库区 在目前广西推动东盟泛北部湾自由贸易区的M型经济模式战略中,右江三角经济区,既是交通、物流大通道,也是重要的产业基地,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优势,财政收入、财政增长速度

32、居全区前列,经济发展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 与自然资源相适应的产业优势,便于培育新的专业,形成办学特色,规模上的弱势,广西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成倍增长,国家高等教育的政策调整,规模发展已经受到制约,(二)劣势,我院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市级财政拨款,一是学生的学费。每年学费收入大约占到学校经费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市级财政拨款大约占到学校经费的三分之一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与其他新建本科院校一样,我院在经费管理体制上已与传统大学有明显不同,其对政府的依赖性逐步减弱,而对学生学费的依赖性大大增加,与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相比,或者与区属其他本科院校相比,资源依赖结构已发生了变化,新建本科院校具有

33、了国有民办的倾向。,经费来源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规模的扩大带来办学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办学形式是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并存,并逐步向以本科教育为主转变。,我院目前还处在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并存的阶段,本、专科学生的比例是1:5,本科规模小于专科规模,也就是仍处于转型期。也就是说,虽说已是本科院校,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是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并存,且专科教育有一定的优势,在社会上声誉较好,因此,还应保持一定的专科教育规模,并且可以在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上作一些探索。但作为本科院校,无疑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完成这种转变,大概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这种办学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办学观念、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型

34、非一朝一夕之事。,学科与专业建设起点低,专业建设是近期主要任务。,本科专业一般是按学科来划分的,专科专业是按行业或岗位群设置的。我院目前仍是以专科专业为主,本科专业13个,学科覆盖面小,主要集中在文、理、工、法、经管等学科。专科专业设置虽有一定规模,但具有一定优势、特色的专业少。本科专业的设置一般还是基于学校师资情况及现有的专科专业基础,难以做到以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设置急需专业。目前,我院学科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高水平的师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稀缺,学校学科水平的提升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在近期的主要任务还主要是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尚未形成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国家“十一五”发展

35、战略,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工科人才培养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社会所急需,但工科专业又恰恰是我们的弱项,专业结构不合理,无法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教学各环节需要作深层次的改革,改革的动力不足,阻力过大,进展堪忧,人才弱势,后劲堪忧,三支队伍 结构不合理,管理成本过大,管理人员偏多 管理效率偏低 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缺失,互相矛盾,学校的社会需求基础不够牢固,战略地位上处于被动位置,还没有形成与本科教育相适应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大学对学生的影响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这是本质的因素,二是课程体系的设置。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越是顶尖的教授,越不能给学生

36、系统的知识,而是思维的训练,看问题的视野,三是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和交往,三、百色学院的战略选择,总结上述战略选择的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和实际存在的影响学院发展战略的优势与劣势,我院进行战略选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面向市场 准确定位 强化特色 优化管理 提高质量,面向市场坚定地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通过瞄准市场,面向市场,跟踪市场,服务市场来解决高等教育与市场的高度紧密结合问题。 正确处理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公办高校的优势,争取“计划块”对学校发展的支撑;另一方面,在市场意识上超越其他高校,在市场运作上超越其他高校,在“市场块”做其他高校想做不能做、能做不屑作的市场。,准确定位区域

37、定位:立足百色,面向广西,辐射西南 培养目标定位:应用性人才培养 作为过渡,同时占领低端人才市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教育,既在经济上进行原始积累,为本科教育的大发展奠定基础,也在社会服务上扩大影响。,强化特色新办高校特点越鲜明,就越容易生存和发展,道理就是“错位竞争”,所谓竞争优势就是能避开竞争的优势。,办学的区域特色:“红城铝都” 专业和课程特色:突破现有的、既定的学科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市场状况自主调节,富有弹性,灵活机动 面向上的特色。面向行业、面向职业门类的多样化需要和市场,优化管理改变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模式,向扁平状、网络化管理优化,充分发挥教学系部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

38、造性,提高质量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中人们特别关注的部分。,(一)质量立校战略,两种质量: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多样化需要和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服务质量。,“十一五”期间,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教育部质量工程 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大众化教育模式下,社会对质量的高度关注 质量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质量立校战略是学院发展的核心战略,树立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观。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许多专业的学科体系已十分成熟,也形成了一套教学管理的模式。人才培养偏重学科性、学术性,其质量标准是整齐划一、高度统一的,所遵循的是对学科体系高度认同的学术性质量标准,这是传统本科教育的主流质量观。,这种质量观渗

39、透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高校教育中。新建本科院校明确了学校的定位,实际上是为人才培养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同于研究型大学,也不同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其人才培养强调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满足社会需求与学校富有个性特色的人才培养,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尺度,因此其人才质量的标准是多元化的。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平衡是学校的追求。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不求卓越,但求成才。,举一个新设立的卢森堡大学的金融学院的例子,卢森堡大学金融学院的合作者是卢森堡银行家协会,所有的课程、教授、实习、导师的选定都是银行家协会跟大学一起协商来做的,所以就使得他的本科生、研究生一下

40、就爆满了,它是前年9月份才设立的金融学院,结果很快就成为周边地区青年们争着要上的学校。,我们现在大学可以怎么办。按照孙子兵法来说,它可以没有一定的规章,换句话说如果卢森堡大学不这么办金融学院,他就是高薪聘请全世界最好的教金融学的教授,聚集一批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获得者在这儿当教授,没有这样火爆的局面,他可能培养不出研究高深学问的金融学专家,所以他非常现实,我就面向银行、金融界的中层管理人员、中层技术人员,我就和银行家协会一起校企合作,这就是他的大学的办学理念,他放低姿态、放低身段来做这个事情,就成功了。,中国也有很成功的例子,北京吉利大学是民办的,对学生的要求是,到毕业的时候能把一辆汽车拆开,然后

41、再组装起来开走。所以很多人就愿意到这儿来,因为修理、驾驶、维护一条龙的服务都可以胜任,这所学校就办的很好。 还有西安翻译学院、新东方外语培训的例子,(二)“两步走”战略,百色学院的出生就面临着几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一是没有赶上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十五”,失去了通过大扩招带来的原始积累的机遇,无法单纯通过规模来争取效益 二是管理体制是区市共管、以市为主,经费主要来源是学生的学费 三是远离中心区和热点区,获取政府主动资源配置机会少,资源占有能力差“两步走”战略,但是,我们要生存和发展,别无选择的是要扩大办学空间,争取与事业发展相匹配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必须实施“两步走”战略。 “两步走”实际上是两

42、个两步走: 第一个“两步走”: 2006年2008年,收支基本平衡,学科专业框架基本形成,大学管理制度基本完成,启动新校区建设 20082010年,收益明显高于支出,教职工福利大大改善,学科专业结构合理优化,新校区建设初步完成,教学基本设施合乎标准,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验收,第二个“两步走”: 20112013年,形成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竞争力、辐射力大大增强,启动硕士点申报工程 20142015年,全面冲击硕士点授予权,实现办学层次的提升,实施”两步走“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专科与本科的关系 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引进与聘用的关系 培养与提高的关系 理

43、论与实践的关系,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学科队伍与专业队伍的建设 凝炼学科,形成合力,发展专业 涉及跨学科的问题和跨专业的问题,不能画地为牢,牢牢树立一个(教学)中心的观念,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理论上讲,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科研与教学二者的性质不同,加以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资源有限,教师的科研水平总体较低,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过低。同时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都较大,师生比一般在1:20左右,并且这种状况短期内很难改善,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上述种种因素导致在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导向很难有明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主

44、要途径是提高专业建设水平,重点是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即要把80%的力量用在80%的人才上,而不是放在少数人才身上。科研还不能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依据,现阶段,还主要是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培育学术氛围,转变目前各自为战、低水平研究的现状。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强学科团队的培养。,专科与本科的关系 从目前我院专科与本科的比例来看,我院还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本科院校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学术水平离本科教育还有一定的距离 承认这个现实,就是要在第一个 “两步走”期间,继续维持专科与本科教育并存的局面,同时,通过职业中专教育,扩大社会影响,建立实践实训基地;通过高职教育,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探索新的模式,

45、积累经验;通过师范专科教育,巩固学院既有的市场和社会认同,发挥学院的传统优势,质量与规模的关系,引进与聘用的关系 培养与提高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广州市锐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策划部总监李君遐针对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与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相挂钩,目前中国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较大,所以一些专业性很高、高新科技类的专业应该尽量少开,此外适应第三产业等领域的专业则需加强。”,应用性人才培养,就是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革理论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开放办学的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学校内部各个院系和部门之间相互开放;二是对社会的开放,包括对企业、政府和其他

46、高校的开放等;三是面向世界的开放。我院要想获得最大的生存空间,获取最多的办学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增长,必须同时在这三个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开放。,(三)开放办学战略,在校内开放上做文章就是着眼于校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大刀阔斧地开展学科与院系调整工作,对原来重复设置的专业和一些新兴学科进行重点整合,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原有学科优势互补,同时培养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特色优势学科,努力创建各种一流学科。,在校内开放上做文章就要实行教学资源共享,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搭建新平台。例如,所有本科专业课程可向其他专业、系开放,打破专业界限,实行因才培养和学科交叉分流培养;在新

47、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可规定理工类学生修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生要修满一定的理工类学分;学校还可推行双学历、双学位试点工作,进行英语与国际贸易、金融与数学、化学与生物学、计算机与商务、英语与法学等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在校产、仪器设备等内部资源的使用管理上,可按照“专管共享”的思路进行管理。例如,变公房无偿使用为“定额分配,超定额有偿使用”;逐步设立开放基金,对实验室和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与奖励。,学院还可进行按门类招生,2年后进行专业分流的试点,允许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二次挑选专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或攻读第二学位。,加强与其他院校、社会和企业的合作,是开放式

48、办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任何一所大学,内部资源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新办本科院校,新专业建设与设备、资金的矛盾极其尖锐,而与外界合作,则可调动起无限的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中,应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联合办学和合作。例如,校际联合办学;国家与私人多渠道融资办学;产、学、研三位一体联合办学;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与社会和企业联合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校地、校企项目和课题合作等。通过这样一些合作方式,逐步解决办学资金、实践实训基地、师资、仪器设备和特色科研项目等问题。在与百色企业合作方面,按照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平行、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相适应、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关联的

49、思路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组织学生游学是现在一些高校教育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大学之间可签订学生互换培养协议,选送一批本科生到国内其他大学的优势学科学习1-2年。这种做法既可以取长补短,也可是优势互补。当然,在政策上教师的游教也应得到鼓励。这些有利于解决高校办学中长期存在的近亲繁殖的问题。,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按照WTO协议,我国的非义务教育是要对外开放的,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与其惊呼“狼来了”,不如主动出击,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广西国际教育合作的区位优势就是东盟。,在面向世界开放方面,我们要与东盟国家的高校、学者、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如成立海外教育发展中心,在学校层面上有计划地输送学生到国外高校学习半年到一年;在校内开设双学士学位班,一些专业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组织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著名学者、专家出席,探讨学科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共同研讨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等问题;选派青年教师出国留学、进修和访问;参与双边或多边重大课题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