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同步训练新人教B版必修5201710032130.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39870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同步训练新人教B版必修520171003213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同步训练新人教B版必修520171003213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同步训练新人教B版必修520171003213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同步训练新人教B版必修52017100321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同步训练新人教B版必修5201710032130.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 应用举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在ABC中,ABC=123 ,则abc等于( )A.12 B.123C.21 D.321解析:由已知得A=30,B=60,C=90,根据正弦定理可知有,abc=sin30sin60sin90=12.答案:A2.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则、 的关系为( )A. B.+=90 C.= D.+=180解析:由仰角、俯角的定义可知=.答案:C3.在ABC中,a=2,b=3,c=4,则cosC=_,其形状是_.解析:由余弦定理得cosC=0,C是钝角,故其形状是钝角三角形.答案: 钝角三角形4.在ABC中,AB=12,ab=1,

2、则A=_,B=_, C=_.解析: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又B=2A,,cosA=,A=,B=,C=.答案: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若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是123,最大的边是20,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A. B.100 C.25 D.100解析:由已知得A=30,B=60,C=90,根据正弦定理可知有,abc=sin30sin60sin90=12,最小边为10.答案:A2.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是( )A.90 B.120 C.135 D.150解析:本题只要先确定边长为7这边所对的内角,然后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从而可求得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设边长为7的

3、边对应的角为B,则cosB=,B=60A+C=120答案:B3.如右图,为测量障碍物两侧A、B间的距离,用a、b分别表示角A、B的对边,则下列给定四组数据中,测量时应当测的数据为( )A.a,b,A B.a,A,BC.b,A,B D.a,b,C解析:由正余弦定理及生活实际容易得知.答案:D4.甲船在岛B的正南方A处,AB=10千米,甲船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向正北航行,同时乙船自B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方向驶去,当甲、乙两船相距最近时,它们所航行的时间是( )A.分钟 B.分钟 C.21.5分钟 D.2.15分钟解析:AC2=(10-4t)2+(6t)2-2(10-4t)6tco

4、s120=28t2-20t+100=28(t-)2+故当t=小时,即t=60=分钟时,甲乙两船距离最近.答案:A5.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的长分别为2、3,且其中的一个内角为30,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_.解析:本题可以围绕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考虑,或者连结其对角线将原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得结果,S=23sin30=3.答案:36.一树干被台风吹断折成与地面成30角,树干底部与树尖着地处相距20米,求树干原来的高度.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如图示意图,问题转化到RtABC中,BC=20,B=30,tan30=,AC=BCtan30=20,AB=2AC

5、,AC+AB=3AC=(米).答案:即树干原来的高度为米.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某人朝正东方向走了x km后,向右转150,再向前走了3 km,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为 km,那么x的值是( )A. B.2 C.或2 D.3解析:由题意画出示意图,设出发点为A,则由已知可得AB=x千米,BC=3千米,ABC=180-150=30.AC=,.,sinCAB=.CAB=60或CAB=120.当CAB=60时,ACB=180-30-60=90.x=千米;当CAB=120,ACB=180-120-30=30.x=AC=千米.答案:C2.如右图,B、C、D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a,

6、从C、D两点测得A点的仰角分别是、(),则A点离地面的高AB等于( )A. B.C. D.解析:在RtABC与RtADC中,tan=,tan=,BC=ABcot,BD=ABcot,DC=BD-BC=AB(cot-cot)=a,AB=.答案:B3.(2006高考全国卷,文12)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5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A.cm2 B.cm2 C.cm2 D.20 cm2解析:用2、5连接,3、4连接各为一边,第三边长为6组成三角形,此三角形面积最大,面积为cm2.答案:B4.如右图,已知|F1|=20 N,

7、|F2|=30 N,|F3|=40 N,三力互成120的角,求合力的大小.解:如下图,F1、F2的合力的大小|F|2=|F1|2+|F2|2-2|F1|F2|cos60=700 N.F26.46 N,合力的大小为|F3|-|F|=13.54 N.5.甲、乙两人去测大河两岸A、B两点的距离(如右图).当他们到达A处时才发觉只带了测角仪,甲转身要回去拿工具.乙看见A处那根24米长的电杆,忙说:“不用去了,能测出来.”甲用疑惑的目光望着乙.你能帮甲想一个办法吗?解:在A点测得CAB,在C点测得BCA,然后可求得B=180-(CAB+BCA),根据正弦定理AB=AC,带入实验数据即可求得A、B两点的距

8、离.解:在ABC中,B=152-122=30,C=180-152+32=60,A=180-30-60=90,BC=,AC=.所以货轮与灯塔间的距离为354海里6.如右图,货轮在海上以35海里/小时的速度沿方位角(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为152的方向航行为了确定船位,在B点处观测到灯塔A的方位角为122半小时后,货轮到达C点处,观测到灯塔A的方位角为32求此时货轮与灯塔之间的距离7.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长.求证:.证法一:由正弦定理得.证法二:由余弦定理得.8.甲船在A点发现乙船在北偏东60的B处,乙船以每小时a海里的速度向北行驶,已知甲船的速度是a海里

9、/小时,甲船沿着什么方向前进,才能最快与乙船相遇?解:设甲船在C处追上乙船,并设所用的时间为t时,由已知得ABC=120,BC=at,AC=.由正弦定理得即,sinBAC=,即BAC=30.甲船沿着北偏东30方向前进,才能最快与乙船相遇.9.在山坡上有一棵垂直的大树.试一试:不用爬树怎样可测出大树的高度.解:在山坡上有一棵垂直的大树,通过“标准步”及简易测角工具,计算出大树的高度,具体步骤为:(1)把每一步跨度基本相同的跨步方式称为标准步,每个人可用“标准步”走若干步(例如20步),反复几次,量出每次所走距离,并计算几次走动中每步的平均距离就能获得自己的“标准步”.(2)可用量角器加指针作为简

10、易测角工具.具体操作步骤:从大树底部A向下跨a步“标准步”到了B,用简易测角工具测得ABP=,再向上跨了b步“标准步”到了C(ab),测得ACP=,该同学测出自己眼睛至脚底的高度大约是h cm,每步“标准步”跨度约为l cm,PA=这样就可知这棵大树的高度,PD=PAl+h.10.在一个正三角形中画一条分割线(可以是直线、折线或曲线),把这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两等分(1)试设想各种画分割线的方法,并比较各条分割线的长短;(2)在你所画出的所有分割线中,哪一种最短?这是不是所有可能的分割线中最短的?证明你的结论.解:(1)图1、图2是容易想到的两种分法,分别计算分割线的长度(设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

11、得AD=0.866 0(图1);DE=0.707 1(图2).图3这种分割线是否一定比图2的分割线长?答案是肯定的,以下证明这一点如图3,设AD=m,AE=n,则mnsin60=,得mn=.于是DE2=m2+n2-2mncos60=m2+n2-mn2mn-mn=mn=.当且仅当m=n=时等号成立,这说明DEmin= 图4的情形一般被认为不可能是最短的,但计算验证一下又何妨?图4设AD=AE=AF=m,由条件得:2m2sin30=,故m2=于是DF2=2m2-2m2cos30=(2)m2=.因此,分割线的长为DF+EF=2DF=0.681 30.707 1.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结论,用圆弧来分割是否会最短呢?如图5,不难计算=0.673 4图5(2)图5中为最短的分割线,证明如下:如图6,将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拼成一个正六边形,六段分割线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问题转化为:给定面积,画一个周长最短的封闭图形,显然圆的周长最短图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