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相殊胜殊胜语.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40966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相殊胜殊胜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十相殊胜殊胜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十相殊胜殊胜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十相殊胜殊胜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十相殊胜殊胜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相殊胜殊胜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相殊胜殊胜语.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相殊勝殊勝語,所知依 所知相 入所知相 彼入因果 彼修差別 增上戒 增上心 增上慧 彼果斷 彼果智,增上三學,750,增上心學,標差別 辨差別 所緣差別 種種差別 對治差別 堪能差別 引發差別 作業差別,751,第一項、標差別,如是已說增上戒殊勝,增上心殊勝云何可見?略由六種差別應知:一、由所緣差別故,二、由種種差別故,三、由對治差別故,四、由堪能差別故,五、由引發差別故,六、由作業差別故。 說差別,是指大乘比二乘殊勝處,752,增上心學,標差別 辨差別 所緣差別 種種差別 對治差別 堪能差別 引發差別 作業差別,753,甲、所緣差別,所緣差別者,謂大乘法為所緣故。 所緣:所學習的教法 修定

2、要先取所緣,於專注審諦思惟,不外馳散,久便得定。所緣境界不同,得果也不同。小乘教理為所緣,大乘以甚深空理、廣大慧悲為所緣,能利益一切有情,所以大乘心學殊勝,754,種種差別者,謂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賢守、健行等三摩地,種種無量故。 體相異: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賢守、健行等三摩地威德勢力甚大甚深,非諸聲聞定境界 數量差別,如諸經說菩薩三昧無量無邊,如般若經說百八三昧等,乙、種種差別,755,大乘光明定,從定發無分別慧光,照了一切大乘教、理、行、果 常修火一切入故,生神通力,隨意放種種色光;隨眾生所樂,若熱、若冷、若不熱不冷。光明有二種: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住是三昧中,照諸三昧,無有邪見、無

3、明等 集福定王,王是自在義,菩薩在禪定中,修集無量福德,而獲得自在 賢守定,賢是仁慈,守是守護,得此定的,能深入慈悲心,守護利樂有情 健行定,即是首楞伽三摩地,十地菩薩與佛是雄猛無畏大精進的健者,健者所修的定,最為剛健,所以名為健行 大智度論: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又說: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往至處無不降伏,756,這四種三摩地,光明定是重在契入真理的智慧;集福定王重在修集福德;這兩者還重於自利。賢守定重在方便利他;由自利利他,達到究竟的健行定 華嚴經探玄記將四定配十地: 初地至三地大乘光明 四地至七地集福定王 八地至九地賢 守 十 地健 行

4、,757,對治差別者,謂一切法總相緣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賴耶識中一切障麤重故。 修定的所依是一切法總相緣智,即緣真如智速遣阿賴耶中粗重障,聲聞不能 成唯識論述記卷10:即緣真如智速遣阿賴耶中麁重障故。 修定的方法是:以楔出楔 先以大乘法教為所緣境,除遣散亂境; 最後這所緣、能緣亦捨 由有所得入於無所得,丙、對治差別,758,堪能差別者,謂住靜慮樂,隨其所欲即受生故。 堪能:有能力 修禪定名不動業,得初禪生初禪天,乃至得非想非非想定,死後生非非想天 但是菩薩得禪定為了成就神通,以神通變化來度化眾生,不為求色無色界殊勝果報;菩薩得禪定,但以願力來受生;生欲界而不失禪定,丁、堪能差別,759,引發

5、差別者,謂能引發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故。 由定能發神通,大乘小乘皆能,而所引發威力大小有差別。諸佛菩薩以一切世界一切有情界為威力境,聲聞但以二千世界及有情界為神通境,獨覺但以三千世界為神通境。非其境,神通力不能及,便成有礙。諸佛菩薩以一切世界為境,故彼神通威力遍於一切世界皆無礙,戊、引發差別,760,引發神通 引發難行業 正明十種難行業 廣辨隨覺難行 約六度釋 約十惡釋 約甚深佛法釋 引發四種業,己、作業差別,761,引發神通,作業差別者,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類、或顯或隱、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辯念樂、放大光明;引發如是大神通故。 大乘增上心學能作

6、無量殊勝事業,聲聞不能,名為作業差別,762,振動:依定自在,普能震動寺館舍宅、聚落、國土;地獄,餓鬼,傍生,人,天,五趣世界;一四大洲,一千二千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世界 熾然:依定自在,身上發火,身下注水,身下發火,身上注水,入火界定,舉身洞然,遍諸身分出青黃赤白等燄 流布:流布光明,隨量大小,乃至無量世界皆令充滿,763,示現:隨彼所化沙門、婆羅門、聲聞、菩薩、天龍、藥叉、諸天,或餘佛土諸佛菩薩種種境界,令悉見聞現證知 轉變:或於地起水勝解,或於水起地勝解,如是乃至於火風等起餘大勝解,或轉變好色有情令成醜惡,轉變醜惡令成姝妙 往來:於諸牆壁山石中縱身往來無有滯礙,乃至往來梵世

7、,上至色究竟天,或復傍於無量三千大千世界若往若來皆無障礙,764,卷、舒:能卷一切雪山王等如一極微,舒一極微令成雪山 眾像入身:依定自在,能以種種現前大眾及諸村邑大地山林,內己身中,眾像不小。身亦不大。 同類往趣:隨彼所化一切有情,若剎帝利,婆羅門等,若天若神,皆隨其類同彼色像,似彼言音,如彼名義而為說法,示現教導贊勵慶慰,化事既終,歘然隱沒,沒後時眾迭相顧言,不知沒者天耶人耶,765,顯、隱:於大眾前隱沒自身,或復顯現,令人不測而化導之 所作自在:普於一切諸有情界往來住等所作事中,皆自在轉,令去即去,令住即住,令來即來,令語即語,咸自在故 制他神通:謂諸上地菩薩,其神通力能遍制伏下地菩薩,或

8、聲聞、獨覺及外道等所有神通 能施憶念:於法失念,令生憶念;令自憶過去久遠劫事,766,能施安樂:於聽法者,令離諸蓋,身心輕安,能專聽法,又能息除非人所作災厲疾疫,令諸有情離諸損害 放大光明:身放光明,往十方界,或令諸惡趣蒙光息苦;或令威德天人、八部蒙光覺悟,皆來集會;或令餘方諸大菩薩皆來集會,成辦無量有情利益事 華嚴經合論纂要卷2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常放四十種光,中有一光名清淨功德,阿鼻地獄眾生蒙光息苦生兜率天,聞天鼓出聲種種勸誡,及說種種真實懺悔,心即解脫。,767,增上心學,標差別 辨差別 所緣差別 種種差別 對治差別 堪能差別 引發差別 作業差別,768,引發神通 引發難行業 正

9、明十種難行業 廣辨隨覺難行 約六度釋 約十惡釋 約甚深佛法釋 引發四種業,己、作業差別,769,引發難行業之一 正明十種難行業,又能引發攝諸難行十難行故。十難行者,一、自誓難行,誓受無上菩提願故。二、不退難行,生死眾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難行,一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棄故。四、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五、不染難行,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染污故。六、勝解難行,於大乘中雖未能了,然於一切廣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達難行,具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八、隨覺難行,於諸如來所說甚深秘密言詞能隨覺故。九、不離不染難行,不捨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難行,能修諸佛安住解脫一切障礙,窮生死際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

10、一切義利行故,770,此十種行業,能遍攝盡一切難行,故名攝諸難行十難行業。 由依大乘殊勝心學,於此種種難行能修能行,不以為難。故為彼定作業差別。由彼聲聞無能行此故,771,大智度論卷352 報應品:如釋提桓因命欲終時,心懷怖畏,求佛自救,遍不知處。雖見出家之人,山澤閑處,所供養者,皆亦不能斷其疑網。爾時毘首羯磨天白釋提桓因言:尸毘王苦行奇特,世所希有!諸智人言,是人不久當得作佛!釋提桓因言:是事難辦;何以知之?如魚子、菴羅樹華、發心菩薩,是三事因時雖多,成果甚少。今當試之!帝釋自化為鷹,毘首羯磨化作鴿,鴿投於王,王自割身肉,乃至舉身上稱以代鴿命,地為震動。是時釋提桓因等心大歡喜,散眾天華,歎未

11、曾有;如是決定大心,成佛不久!(CBETA, T25, no. 1509, p. 314, c18-29),自誓難行,誓受無上菩提願故 無上菩提不是輕易能證得的,菩薩能發誓證無上菩提的大願,由定力任持,令誓願堅固 不退難行,生死眾苦不能退故 久在生死海中,和光同塵去化度有情,雖受寒暑飢渴等眾苦逼迫,因定力而不退屈 不背難行,一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棄故 有情雖然剛強難調,不受教化而行邪行,菩薩以定力慈忍去引攝感化他,不因此心生向背,有所棄捨,772,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 懷怨有情,以惡意來違損於我,菩薩以定力任持,不忿不怒,不報其怨,反能現前與作諸饒益事 不染難行,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

12、染污故 久處生死中,世間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能染污他的心,像淤泥中的蓮花一樣 勝解難行者,於大乘中廣大甚深一切教法雖無妙智明了通達,而以淳厚質直至誠信心,決定印持生勝解故 於大乘甚深微妙教法,雖還未能了解明白,但能於廣大甚深處生堅固信解,信佛所說的教法,確能利益眾生,,773,通達難行,具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 補特伽羅無我尚易通達,二乘於此也能證。諸法無我之理甚深,聲聞不了。菩薩具能通達二無我 隨覺難行,於諸如來所說甚深祕密言詞能隨覺故 於佛所說甚深祕密言詞,捨隨聞義,覺不聞義,甚為難行 不離不染難行,不捨生死而不染故 凡夫不離生死而染著生死,小乘不染生死而要棄捨生死,菩薩能不

13、捨生死化度有情,同時又不為生死所染污,774,加行難行,能修諸佛安住解脫一切障礙;窮生死際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義利行 安住解脫一切障礙:菩薩修習三大阿僧祇劫大行加行,像諸佛如來到斷除煩惱、所知二障 常起一切有情一切義利行:究竟成佛以後,因悲願的熏發,能窮生死際不作功用,依法身現起應化身,任運常起度脫一切有情的一切義利行 義利:涅槃,不生不滅的境界,是真實安樂常住的境界,唯般若智慧能通達,775,引發神通 引發難行業 正明十種難行業 廣辨隨覺難行 約六度釋 約十惡釋 約甚深佛法釋 引發四種業,己、作業差別,776,復次,隨覺難行中,於佛何等秘密言詞彼諸菩薩能隨覺了?謂如經言:云何菩薩能行惠

14、施?若諸菩薩無少所施,然於十方無量世界廣行惠施。云何菩薩樂行惠施?若諸菩薩於一切施都無欲樂。云何菩薩於惠施中深生信解?若諸菩薩不信如來而行布施。云何菩薩於施策勵?若諸菩薩於惠施中不自策勵。云何菩薩於施耽樂?若諸菩薩無有暫時少有所施。云何菩薩其施廣大?若諸菩薩於惠施中離沙洛想。云何菩薩其施清淨?若諸菩薩殟波陀慳。云何菩薩其施究竟?若諸菩薩不住究竟。云何菩薩其施自在?若諸菩薩於惠施中不自在轉。云何菩薩其施無盡?若諸菩薩不住無盡。如於布施,於戒為初,於慧為後,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引發難行業之二 廣辨隨覺難行(三之一) 約六度辨,777,隨覺難行,大乘經有甚深的文義,是佛的秘密言詞,要給以不同的解說才

15、能合乎佛意,778,云何菩薩能行惠施?若諸菩薩無少所施,然於十方無量世界廣行惠施,廣作內外身一切物的布施,名為惠施 菩薩雖不行施,但見他人行施,生歡喜心,這隨喜行施的功德,就等於自己行施。並且,菩薩攝一切眾生為己體,把他人看為自己一樣,通達自他平等,所以眾生行施,就是自己行施 菩薩以空慧觀察一切,知一切皆非我非我所,因此,雖終日布施,而不見少有所施。這才是真實的廣行布施,779,云何菩薩樂行惠施?若諸菩薩於一切施都無欲樂,一般的見解,要甘心悅意的喜布施才是樂行惠施 菩薩是棄捨一切貪欲,不愛味一切法,無所不捨,這才是真正的樂行惠施,780,云何菩薩於惠施中深生信解?若諸菩薩不信如來而行布施,菩薩

16、不是因他人的宣傳解說而而行惠施,就算是如來說布施有什麼功德,菩薩都不因此而信受 菩薩的信解是自己從內心深處發出的信念,明確堅定,不因他人的教誨而行布施,781,云何菩薩於施策勵?若諸菩薩於惠施中不自策勵,於施策勵,是由自己的警策,或由他人的鼓勵,不斷的行布施 菩薩於惠施這件事,不要他人來策勵,也不需要自己策勵自己。因為菩薩生性就會精進行施,782,云何菩薩於施耽樂?若諸菩薩無有暫時少有所施,對布施生起愛重心,時時刻刻想行布施,叫作於施耽樂 菩薩的大施從來不曾間斷過,因此就無有暫時的少有所施,這沒有片刻的間斷,真是愛好布施到極點,783,云何菩薩其施廣大?若諸菩薩於惠施中離沙洛想,沙洛:堅實,密

17、義是流散,今取密義 菩薩在定中行施,沒有散亂,能遍緣一切有情,分身無數,所以名廣大施,手在架上整理絲 原為治理 解釋為混亂無秩序,784,云何菩薩其施清淨?若諸菩薩殟波陀慳,殟波陀,在明顯方面說是生起,在秘密方面講是拔足 菩薩殟波陀慳:表面似乎是生起慳心,其實是拔去慳貪的根本,去除慳貪以後自然其施清淨,785,云何菩薩其施究竟?若諸菩薩不住究竟,小乘學者安住究竟無餘涅槃,從大乘菩薩看來,是不能究竟布施利生的 菩薩不住無餘涅槃,盡未來際利樂有情,這樣的布施才是究竟究竟布施,786,云何菩薩其施自在?若諸菩薩於惠施中不自在轉,菩薩於棄捨慳貪,使它不自在活動;菩薩的布施才能自在,787,云何菩薩其施無盡?若諸菩薩不住無盡,謂得圓滿究竟佛果而不安住,為饒益他常行惠施,名為菩薩不住無盡而行惠施 前以十句辨說菩薩惠施的十種秘密語言,同理,可代換為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各有十種秘密語言,7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