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章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41234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章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十章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十章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十章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十章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章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章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 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 第五节 传热温压的计算 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 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炉膛以外的、对流换热为主的对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也包括辐射份额较大的屏式受热面。,第一节 概述,辐射传热所占份额不同,为简化,均将辐射部分折算到对流传热,不同受热面有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与传热学的相关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在必要之处附加了与工程实际有关的修正系数。,校核计算特点和目的,校

2、核计算的目的是:计算得到出口烟气温度和出口(或进口)工质温度; 迭代计算的特点明显;不仅体现在每组受热面的计算,还用在过热器系统和整台锅炉。,计算时,已知:受热面,进口烟气温度和进口(或出口)工质温度;,第一节 概述,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 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 第五节 传热温压的计算 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 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利用三个基本方程 对流传热方程 烟气侧热平衡方程 工质侧的热平衡方程, 分别从传热和热平衡的角度来表达对流受热面的对流传热量。(热平衡方程

3、实际为一个) 以1kg燃料为基准(kJ/kg或kJ/m3),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1对流受热面的传热方程,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基本方程,2烟气侧热平衡方程,3工质侧热平衡方程(与受热面有关),迭代计算的原因,两种介质均各已知一个温度, 两种介质均有一个温度未知, 只有一个热平衡方程,无法求解 必须采用先假定后校核的迭代计算方法,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基本方程,迭代计算过程,先假定其中一种介质的终温, 按热平衡方程式求出受热面的吸热量并计算出另一种介质的终温, 计算传热系数和温压,按传热方程式计算受热面的吸热量, 传热方程计算的热量应该等于热平衡方程计算的烟气放热量或工

4、质吸收的热量 否则重新假定终温后再行计算,直至热量之差不超过2%,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基本方程,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 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 第五节 传热温压的计算 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 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一、传热系数计算的一般表达式,引入灰污系数,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一、传热系数计算的一般表达式,引入热有效系数,烟气侧对流放热系数,二、不同受热面的传热系数实用表达式(例),1对流式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 当燃

5、用固体燃料、管束为错列布置时,,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当燃用固体燃料、管束为顺列布置,2省煤器、直流锅炉的过渡区、蒸发受热面以及超临界压力锅炉的受热面 工质对管内壁的传热系数很大,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当燃用固体燃料、管束为错列布置,燃用固体燃料、管束为顺列布置,3屏式过热器(半辐射式屏式过热器)受热面,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4对管式空气预热器,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5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三、对流放热系数,传热学的知识,稳态强制对流换热的准则数方程为,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举例(详查标准),1气流横

6、向冲刷光滑管束的对流放热系数 1)顺列管束,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或,2)错列管束 气流横向冲刷束时,表面传热系数的特征数方程为,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或,2流体纵向冲刷光滑管束的对流放热系数,工质及管式空气预热器中管内流动的烟气或空气:,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烟气与空气侧对流放热系数,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四、燃烧产物的辐射传热系数,对流放热量与温差的一次方成正比, 辐射换热与烟气温度四次方和管壁温度四次方之差值成比例。 燃烧产物的辐射传热系数,把辐射换热量计算在总的对流换热之中,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燃烧产物的辐

7、射传热系数计算式,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含灰气流,不含灰气流,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 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 第五节 传热温压的计算 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 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一、灰污系数,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灰污系数是考虑燃用固体燃料时,横向冲刷错列布置光管管束灰垢的影响,二、受热面的热有效系数,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当锅炉燃用固体燃料时,顺列布置的管束以及燃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各种布置的管束采用热有效系数来表示灰垢对传

8、热的影响。 对于顺列布置的对流过热器、凝渣管、再热器及直流锅炉的过渡区等受热面,燃用贫煤和无烟煤时,=0.6;燃用烟煤、褐煤和洗中煤时,=0.65;燃用油页岩时,=0.6。,三、受热面的利用系数,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空气预热器采用利用系数综合表示灰垢和烟气冲刷不均匀的影响,三、受热面的利用系数,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另外,由于屏式受热面都布置在炉膛顶部烟气进入水平烟道的转弯处,烟气流速易出现不均匀现象,因此,屏式过热器在计算烟气侧放热系数时,也采用利用系数来考虑烟气对屏的冲刷不均匀对传热过程的影响。当平均烟气流速大于4m/s时,取=0.85,随烟气流速的降低,

9、不均匀性相对增加, 值减小。,四、受热面表面灰污层温度,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辐射受热面管壁外表面的温度亦即沉积在管子外部灰渣层的平均温度,对进口烟温小于400的省煤器,对进口烟温大于400的单级省煤器或双级布置省煤器的上级省煤器,或直流锅炉的过渡区,燃烧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时,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 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 第五节 传热温压的计算 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 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第四节 传热温压t的计算,温压:参与热交换的两种介质在整个受热

10、面中的平均温差。 温压的大小与两种介质在受热面内的温度变化、流动方向有关 常见的流动方式有:顺流、逆流、串联混合流、平行混合流和交叉混合流,一、顺流和逆流,第四节 传热温压t的计算,顺流的平均温压,第四节 传热温压t的计算,逆流的平均温压,第四节 传热温压t的计算,二、串联混合流系统,第四节 传热温压t的计算,三、并联混合流系统,第四节 传热温压t的计算,四、交叉流系统,第四节 传热温压t的计算,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 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 第五节 传热温压的计算 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

11、速的计算 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一般原则 壁面两侧放热系数相差很大,放热系数小侧的湿润面积为传热面积 放热系数相近,管子内外表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传热面积。,一、对流换热面积,1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锅炉凝渣管束等受热面,换热面积以管子烟气侧表面积计算。,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2管式空气预热器换热面积以管内外表面积的平均值计算。,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换热面积按蓄热板两侧面积之和计算。,4屏式过热器的换热面积,屏式过热器是一半辐射式受热面,传热面积按平壁表面积计算:,二、对流受热面流体流速,计算对流放热系数需介质的流速 (介质的平均体积

12、流量和介质流通截面积), 温度不断变化,体积流量也随之变化,因此,流体的流速不恒定。 流体流速是指在定性温度下、规定的流通截面上的平均流速。 定性温度一般取为流体进出口截面上的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1介质平均体积流量,烟气的平均体积流量,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空气的平均体积流量,水和水蒸气的平均体积流量,2介质的平均流通截面积,1)计算原则 有效流通截面积系指烟道横断面的内侧总面积与管束所占面积的差值。,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2)介质横向冲刷光管的流通截面,3)介质纵向冲刷光管的流通截面积,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13、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 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 第五节 传热温压的计算 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 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一般对流受热面 的校核计算流程,迭代计算过程,先假定其中一种介质的终温, 按热平衡方程式求出受热面的吸热量并计算出另一种介质的终温, 计算传热系数和温压,按传热方程式计算受热面的吸热量, 传热方程计算的热量应该等于热平衡方程计算的烟气放热量或工质吸收的热量 否则重新假定终温后再行计算,直至热量之差不超过2%,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喷水减温器热量平衡相关计算

14、,热量平衡:,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减温水量计算,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不同的受热面的计算有不同特点和方法; 均具有迭代特点; 作业:一段省煤器的校核计算: 已知:受热面结构,逆流,进口烟气温度,进口工质温度(锅炉给水温度) 求:出口烟气温度和出口水温。,1整台锅炉的迭代计算 不仅烟气的中间温度和工质温度是未知数,且锅炉的排烟温度、热空气温度、甚至蒸汽的过热温度都是未知数, 计算时须预先假定,然后用逐次逼近法完成。 2各段受热面的迭代计算 3过热器系统的迭代计算,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下两次课(二、五)习题课,完成(任何方式) 燃料燃烧计算 锅炉热平衡计算 炉膛出口烟温计算,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