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两位上研究课的老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42635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谢两位上研究课的老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感谢两位上研究课的老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感谢两位上研究课的老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谢两位上研究课的老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谢两位上研究课的老师.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感谢两位上研究课的老师,提供大家研讨的课例,引发大家对课堂的进一步思考,努力追求教学观念(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统一。,课堂是师生成长的主阵地,区小学科学学具设计与制作培训活动两节研讨课,定海区东海小学 袁优红 2015年1月9日,第一节 赵老师 食物中的营养,第二节 王老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谈点感想,与大家共享交流,教材的编排用意、教学目标、重难点、学生的学情、材料的准备、各环节的链接转化、板书、课件,教师调查,上好一节课,必须提前思考两点: 1.学问逻辑 要对教材内容最深度的解读,教材是怎么安排本课学习的,各个活动内容的意图是什么。 2.认知逻辑 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设计时,

2、要寻找学问逻辑与认知逻辑的结合点。包括设计学生学习的思路与线索、教学策略、教学组织方法,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达成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3.达成学问逻辑与认知逻辑的统一与融合,今天的评课我会试着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听课感想,第一节 赵老师 食物中的营养,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营养成分的作用,按照营养成分把一天所吃食物进行分类,分析我们获取了哪些营养,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问题驱动下活动,注意方法的指导。 这些营养成分对我们人体有什么作用,哪些食物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多?(语言表达准确)检测营养成分的方法指导。,值得我们学习的几点,教学从容,不紧不慢,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组织教学,对于新教师,实属不易,值

3、得大家学习。,理解教材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环节安排清晰,教学过渡比较自然。,赵老师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建议,在问题、活动的设计上,考虑给孩子更大的自主,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让科学更加具有童真童趣。 例如:第一活动提供给孩子各种营养卡片,图文结合,或者布置学生课前制作一些营养卡片。检测食物含有营养环节,可以教师提供方法提示单,学生完成一轮检测,再领取另外一轮的材料。或者再提供各种营养的成分表格。,再设计更加适合学问逻辑与孩子认知逻辑的学习思路。 抽象的认识营养亲自动手,直观感知营养从营养的角度分析一天的食物,汇报各种营养环节,引导学生要加以提炼、内化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重复。可以设

4、计记录表格,汇报用关键字汇报。,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三个有结构的活动与学生认识沉浮规律的认知思维是一致的。,本课的教学设计从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开始,通过一步一步地探索,让学生逐步明白现象背后的原因,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学生已有的认识是怎样的?,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已有一定的认知和解释,但还比较浮浅和模糊,甚至会出现错误。学生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鉴于此,教材安排了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的内容,从而纠正学生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关注学生科学预测,说说预测的理由。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

5、经验进行预测,展示学生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这个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前测活动,具有把握起点,进入学生的话语系统的作用,也是引发学生思考,产生问题,调动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同步推进。,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例如沉浮的界定,预测理由的表达,语言方面。引导学生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提问:预测正确的有哪些?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王老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值得我们学习的几点,在学生预测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时候,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哪些?使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很好的引发学生学习的心向。这是贯穿整个单元的一个驱动型问题

6、。突出了任务驱动,问题激励,教师推波助澜,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善于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发展情况。不让思路跑得快的学生主宰课堂,教师不轻易地道破天机,让学生有所期待。,课堂教学思路清晰,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建构、结构和重构,寻找了一条“暴露已有认知实验产生冲突与想法修正、重构新认知 ”的过程。,怎样科学对待学生的预测,理解孩子的原有认知。学生预测有空心、实心(5个)、轻重2个 密度1个 实心与空心是孩子的真实认知,是不可回避的,并且是学生已经在生活中认可的(潜水艇、漂流瓶等)。我们不妨可以直面交流、得出空心的确实容易浮,原因在后面几课中

7、会专门研究。然后,教师引导、聚焦问题,把重点放在实心物体的研究上,研究主题会更加突出。,王老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小建议,学生不会产生后续的纠结。,王老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小建议,有些细节需要老师站出来表明一种态度,给孩子一个答案。回形针水流问题,还有密度(明确用体积和重量来表达)。水的 (液体)的浮力会影响物体的沉浮不能排除,是这节课先不讨论,都用水来做沉浮实验。,课堂、环节的定位:最后一个环节相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规律达到还不够,孩子为什么还是在思考原因的探索。是因为孩子对活动的主题还是不明确,建议直白的表达研究同一种物体(或者某个物体)重量、体积改变,它的沉浮会怎样。,谢谢大家

8、的倾听!,实现真正以学生为本的,上学生喜欢的科学课我们需要加倍的努力! 教学理念与实践的融合,我们还在路上!,教学设计时,要寻找学问逻辑与认知逻辑的结合点。设计学生学习的思路与线索,把像一颗颗散珍珠的活动串成项链似的结构化活动,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科学素养的提升,达成科学教学的目标。,出示提示单,阅读看说明书,进行检测食物中有什么营养?,1.检测方法单指导。给学生多次实验的机会,实验不要仅仅为了得出一个结论。,2.提供给学生营养成分表格。,更多方法,更多角度认识食物的营养,并且能自觉运用各种方法了解各种食物中的营养,关注健康饮食。,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他们就成了一些成熟的果实,既长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建构、结构和重构,寻找了一条“暴露已有认知实验产生冲突与想法修正、重构新认知 ”的过程。,任务驱动,问题激励,教师有机的指导,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前概念,围绕前概念组织教学。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