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44567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掌握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了解决定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因素与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分类。,第一节 商品的国际价值,一、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 商品的国际价值量是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基础。在一国范围内,商品的价值量是由该国范围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世界贸易中,商品普遍地展开自己的 价值。所以,真正的价值性质,是由国外贸易才发展的,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它里面包含的劳动,当作社会的劳动来发展。 因此,以国际分工为联系的世界

2、市场的发展和形成是使国内劳动具有世界劳动的价格的最重要条件。,在本质上,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是完全相同的,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量上,二者却是不同的。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商品价值量则是由世界劳动力的平均劳动单位决定的,这个平均劳动单位是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多必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者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商品的国别价值以该国货币表示,而国际价值是以世界货币,即黄金表示的。 1900$/盎司 28.35克,二、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一)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国际价值量随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后者是随世界各国的社会

3、必要劳动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假如,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扩大了,则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将随之扩大,反之,则缩短;而劳动生产率又决定了各国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各国商品出口量在总出口量中所占比重 1、如果各国的商品出口量在该商品总出口量中所占份额相等,则单个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由各国商品的国内价值量的平均值决定。 2、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其出口的商品量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出口的商品量在总出口量中所占的份额相近的情况下,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主要由出口国中具有中等生产条件的国内价值量决定。,3、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其出口商品量在该商品的世界市场交易总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

4、国家占有较少的份额,则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主要受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出口商品数量及其国内价值所调节,且高于中等生产条件国家的商品的国内价值量。 4、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其出口的商品量在该商品的世界市场交易总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而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占有较少的份额,则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主要受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的出口商品数量及其国内价值量所调节,且低于中等生产条件国家的商品的国内价值量。,第二节 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指进入世界市场的各种商品的买卖价格。由于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世界市场上,以不同的交易方式成交,往往有不同的买卖价格,究竟以哪种价格作为该商品的国际价格呢?就大多数商品来说,在

5、国际市场上都有代表性的价格,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客观形成的,是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市场的商品成交交割。例如,某些具有世界市场集散中心的商品在集散地的价格;商品主要输往国(或地区)的当地市场国际贸易成交价格;某些商品主要出口国(或地区)的出口价格;某些重要商品的拍卖价格和投标价等。这种价格通常是以自由外汇表示的,是在不受限制的竞争市场上的商业性的成交价格。 影响商品国际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一)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的变动是影响世界价格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指出,在发达国家内部,在自由竞争的模式中,价值并不是价格波动的中心,价值的转化形式,即生产价格才是价格波动的中心。特别是对加工工业产品的价格来说,生产费用更

6、具有决定性作用 。 (二)供求因素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的,但是决定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是由国家市场上对供求关系决定的。在通常情况下,假定世界市场需求情况不变,增加商品的出口量,国际价格就下降;反之,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世界市场需求增加,则商品的国际价格上升。 (三)垄断因素 发达国家内部垄断组织往往通过对世界市场的垄断和控制,左右世界市场的价格。他们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垄断原料市场,瓜分销售市场或在市场上收买“过多”商品并出口“剩余”产品,以获得最大利润。,(四)通货膨胀因素 各国的国内通货膨胀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传递给其他国家,进而导致世界市场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如果发生通货膨胀

7、的国家,其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就会直接造成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 (五)汇率因素 世界货币市场上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价格。由于国际价格大多以美元计价,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价格的影响最为明显。 (六)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二战后,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如出口补贴政策、支持价格政策、进出口管制政策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二、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分类,(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力量干扰的前提下,在独立经营的出口商和进口商之间,经交易磋商以后达成的成交价格。它完全受世界市场供求规律的支配。在交易磋商中

8、,通常以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商品集散市场的交易价格为依据。 下面列举几种初级商品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及价格类别: 小麦:美国谷物交易所价格 大米:曼谷FOB 砂糖:加勒比口岸FOB 茶叶:伦敦拍卖市场价格 大豆:鹿特丹CIF 钢、铅、锌、锡:伦敦金属交易所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大涨 输入性通胀压境,在美国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推出与否的关口,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再次等待涨价“指令”。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称,1至8月,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带动进口金额快速增长,进口平均价格上涨14.5%。天然橡胶、食用植物油、铁矿砂、原油、成品油、大豆进口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2.6%、39.6

9、%、37.5%、37.0%、33.9%和31.2%。,“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高涨会直接推高国内的生产成本,带来输入性的通胀压力。”澳新银行大宗商品研究亚洲总监诸蜀宁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近期,受欧债危机等事件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并没有明显减弱。20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开始召开,分析人士预计美国可能变相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将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在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美元进一步贬值,因为世界主要大宗商品基本上是以美元计价的,所以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中期内会上升,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输入性通胀

10、压力加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研究员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制造业领域,而对消费品价格压力则相对较小。因为在传导环节会有稀释效应,粗加工等中间环节会内部消化一部分价格上涨的因素。,事实上,输入性因素被不少分析人士看作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中金公司此前的分析,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国内CPI传导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总需求强弱和国内政策对一些下游价格控制力度。当国内需求较高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CPI的传导压力相对略高。 从国内市场来看,当前物价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难减,一些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商务部20日发布的

11、数据显示,除了蔬菜价格环比下降,36个大中城市主要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其中,消费旺季到来带动食用油、蛋类需求增加,豆油、菜籽油批发价格、鸡蛋零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2.6%和3.3%,涨幅分别比前一个月扩大1.5、2.1和0.8个百分点。 诸蜀宁认为,未来3至6个月,还需要继续关注欧债和美债问题的进展,大宗商品中尤其要重点关注铁矿石、煤矿、大豆、玉米这几种商品的价格走势,预计由于国内供给缺口的持续存在,会依然在高位运行。国内供给缺口如果继续扩大,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这又会进一步推高国际市场价格,(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1、调拨价格 又称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为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赋,避

12、免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为扶植其幼小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购买商品或劳务时规定的价格。 2、垄断价格 当垄断组织面临一定数量的竞争对手,一定的产品价格需求弹性、替代弹性及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时,采取垄断价格同组织之外进行交易。,3、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是由于二战以后,成立了许多区域性的经济贸易集团,其内部形成的价格。 4、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即以规定的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来稳定商品价格,这在调节初级产品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消费量占国内消费量的63%,对外铁矿石依存度达60%以上。今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48亿吨 , 同 比 增 加4 2

13、7 1万 吨 , 增 长10 .6%,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164 .36美元/吨,升幅达37.5%。朱继民说,我国钢铁企业仅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就多支出外汇200.5亿美元,相当于钢铁行业成本增加近1300亿元人民币。,国际商品价格前景展望汇率,商品价格的走势已对各国的汇率水平产生显着影响。 研究各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可以了解该国汇率走势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商品价格的影响。同样道理,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也会造成货币价值偏低。 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其走势正是推动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国际商品类别过去几年牛气冲天,但最近价格开始在高位波动,令不少投资者担心商品牛市可能会就此结束。摩根资产管

14、理对此认为,由于商品价格变化传统上与美元汇率走势息息相关,目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形势尚不足以令商品价格止升转跌。,我们研究国际商品价格指数的历史表现发现,非能源类的商品价格在过去10年节节上升,价格已从低于长期平均跃升至趋势以上。能源类商品价格的情况也是如此,而且升势持续时间更长,最早可追溯至1970年代。 我们认为,商品价格的走势已对各国的汇率水平产生显着影响。货币价值昂贵的国家包括巴西、印尼、南非和俄罗斯,全都属于商品出口国;而货币价值便宜者则以商品进口国为主,如韩国和印度等。 研究各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可以了解该国汇率走势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商品价格的影响。以巴西为例,当地货币雷亚尔的实质汇率在2

15、005年至2010年间升值约50%,但巴西贸易条件变化所创造的贡献却只占其中约25%至30%。也就是说,雷亚尔的升值步伐已远远超越了巴西贸易条件变化所支持的幅度。俄罗斯卢布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类似情况。,同样道理,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也会造成货币价值偏低。比如作为能源进口国的韩国,能源价格上涨为贸易条件带来压力,造成韩元走软。 此外,商品企业的运营情况与商品价格周期紧密关联。我们采用改进杜邦体系进行分析发现,新兴市场的物料和能源类企业,资本纪律正在下滑。这些商品类别的资本开支对销售比率开始上升,说明企业为把握商品价格升势的机会,正积极谋求提高供应。我们认为,供应层面的这种反应有可能会损害商品牛

16、市,并最终令部分商品类货币开始走软。 展望商品后市,我们认为投资者应当密切留意美元的基本因素。这是因为,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其走势正是推动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与此同时,只有在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美元才会反弹。事实上,过去美元总是在实质联邦基金利率达到2%水平以后才开始启动升势。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形势尚不足以令商品价格止升转跌。,第三节 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一、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的含义 exchange of nonequivalents 不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交换行为,但一般特指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不按照国际价值平等交换的情况。 国际贸易

17、中的等价交换是按照生产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量而进行的,是等值交换,即交换双方用以交换和由交换所得到的物化劳动量相当。不等价交换则是不等值交换,如果不按照国际社会必要劳动量进行交换,因而交换双方用以交换和由交换所得到的物化劳动量则不相等。但就交换双方来说,总价格与总价值仍然一致,价值自身和剩余价值自身的限界仍然不变。,由于历史的原因,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长期高于国际价值出售 ,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初级产品则长期低于国际价值出售,这种不平等的交换关系,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对于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垄断价格的存在是不等价交换的直接原因。由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垄断

18、了世界市场,他们凭借其垄断地位人为抬高本国商品价格,使之大大高于其国际价值;同时,极力压低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靠垄断力量剥削发展中国家。有些学者依据国际价值或国际生产价格理论解释这种不等价交换的原因,其结论是:这种不等价交换是不合理的,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应该通过国际间的协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改变这种状况。,2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的原因,3、不等价交换的形式,商品的国际价值量是国际间等价交换的基础,从总的趋势看,商品世界价格的变动同国际价值量的变动是趋向一致的。 从历史上看,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在政治上通过军事暴力、“军援”、“经援”强迫被占领国家和接受“援助”的

19、国家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以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这是不等价交换形成的政治原因。,在经济上,由于国际垄断力量的控制,某些商品的世界价格长期偏离国际价值量,使交易双方从交易中所获得收益同所花劳动量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同弱小国家进行贸易时,以抬高本国出口制成品的价格,压低进口初级产品价格的办法进行不等价交换,剥削弱小国家,无偿地占有弱小国家的一部分劳动。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经济高度发达国家就是依靠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实行垄断价格,在同发展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中民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支持了本国经济的增长。这种不等价交换同时又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落后的一个

20、重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垄断势力展开斗争,反对在国际贸易中大国对弱小国家的不等价交换和经济掠夺。它们已先后成立了石油、咖啡、铜、天然橡胶等9个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以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夺回石油定价权,提高了石油的价格。这一斗争极其沉重地打击了发达国家的垄断势力,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课后作业-经常性的,1、我国的对外贸易信息 2、国际主要商品价格 3、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的贸易动态,复习题,1、商品的国家价值是怎样形成的? 2、影响国际商品价值量变化的有哪些因素? 3、影响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有哪些相关因素? 4、世界市场价格有哪些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