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记承天寺夜游.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44940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8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记承天寺夜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5.记承天寺夜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5.记承天寺夜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5.记承天寺夜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5.记承天寺夜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记承天寺夜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记承天寺夜游.ppt(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文言词语,1、念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相与步于中庭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念:想到,于是,院里,共同,一起,交错、纵横,原来是,清闲的人,只是,到,句子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文章评价,本文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

2、,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精要练习1,1.我国民间有“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说法,其中的“三父子”是本文的作者_,其弟_、其父_。 苏轼、苏辙、苏洵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念无与为乐者 念:_ 遂至承天寺 遂:_ 怀民亦未寝 寝:_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 考虑,想到 于是睡觉 共同,一起,精要练习2,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_ 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 4. 阅读理解。 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精要练习3,5.说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蕴涵着作者哪些复杂微妙的感情。 答:_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