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45274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2).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变”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二变”兴修水利,“三变”变法运动,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2.战国时,范围扩大,牛尊,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2.战国时,范围扩大 3.春秋末,已使用牛耕 4.战国时,牛耕进一步推广(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 5.作用: 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二、著名的都江堰 1.概况:战国时 秦国 李冰 岷江中游,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个市、个县的多万人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万亩。,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视频,二、著名的都江堰 1.概况:战国时 秦国 李冰 岷江中游 2

2、.意义: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荒地开垦,出租,奴隶制,封建制,奴隶主,地主,奴隶,农民,一、商鞅变法 1.背景: 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2.目的: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三、商鞅变法,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学,熟悉变法理论和实践,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于是他发奋图强,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后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商鞅变法,立(徙)木为信,

3、商鞅变法阻力重重,商鞅舌战守旧贵族,阅读课本第3839页,尝试着找出商鞅变法的下列内容 时间、改革者、 诸侯国名称、支持者、 改革内容、改革的作用,商鞅变法,3、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 改革者:商鞅 诸侯国:秦国 支持者:秦孝公 改革内容: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改革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改革内容: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根据

4、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主,士兵,农民,旧贵族,改革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各国变法的作用 封建制度建立起来。地主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志的是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 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C,C,3.都江堰属于( )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利航运工程 D.防洪灌溉工程,D,5.下面各项中属于商鞅变法主要内容的是 重视教育 奖励耕织和战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注重道德教育和感化 保护贵族的特权 A B C D,B,6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A.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军队战斗力显著提高 C.秦国很快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D.使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铁农具 牛耕 水利工程,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化,封建地主,农民,封建社会形成,各国变法,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