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46953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4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4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4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4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剧变: 解体:,1、苏联解体,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误区,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积累的矛盾和危机,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2)时间:,(3)主要影响:,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1991年,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剧变: (苏联)解体:,1、苏联解体,(1)原因:,(2)典型代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波兰 民主德国,2、东欧剧变,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

2、族,种族,宗教、领上等矛盾相继爆发。 (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1、原因:,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2、表现:,(1)南斯拉夫解体: 1991年,南斯拉夫国内发生武装冲突,南斯拉夫联邦解体。 1992年,由原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等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2、表现:,(1)南斯拉夫解体:,(2)北约轰炸南联盟: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 这次北约

3、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 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持续78天,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2、表现:,(1)南斯拉夫解体:,(2)北约轰炸南联盟:,(3)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别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 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厂严重威胁。 此后,世界各国部加强了反恐斗争。,这是卢旺达穆拉比大屠杀纪念馆的遇难者头骨。1994年4月至7月的100天时间里,卢旺达发生震惊世界的种族大屠杀,有约100万人被杀害。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的

4、4月7日为“卢旺达大屠杀国际反思日”。,9.11事件,三、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1、国际格局:,“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极化趋势增强,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 ,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斯大林执政以来苏联形成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严重束缚了劳动人民和加盟共和国地及各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政治上高度集权。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必要的监

5、督,社会缺乏民主。苏共和中央垄断权力,使加盟共和国失去实权。 斯大林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的社会主义。,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曾针对美国和平演变战略自信地宣称:“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 戈尔巴乔夫把“改革”成功的希望寄托于西方的施舍。西方则趁此“良机”,提出各种苛刻的附加条件,按西方当时的说法,就是“大改革多援助,小改革少援助,不改革不援助”。 然而,西方的援助只是一个“诱饵”。加紧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当时说:“美国的关键战略利益不在于从经济上挽救莫斯科,

6、而是要摧毁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钱其琛(中国前外交部部长)回答世界知识记者的提问: 这些事件(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20

7、002002年 国民生产总值,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 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 货币联盟 1993年, 欧盟成立,自卫队迈向“战时体制“ 驻守型向出击型转变,日本自卫队派军进驻伊拉克,参与朝核六方会谈,日本前首相小泉在联合国大会作报告,积极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只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安理会的团结和权威,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才是正确方向。”,“不管什么情况,法国将对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草案投反对票,如果绕开联合国对伊动武,法国不会参战。”,“如果需要我将亲自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参加对伊拉克问题新决议草案的投票,德国不同意任何使战争合法化的决议。”,“俄罗斯倾向于通过和平的手

8、段解决伊拉克问题,任何其他手段都将是一个错误,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整个国际局势的动荡。”,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反战的呼声,两极格局,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动荡并存 总体走向缓和,单元小结: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巩固练习,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

9、的影响,B,3、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执政党丧失政权但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界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B,C,4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B苏联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C自身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 D民主法制受破坏,党和政府脱离群众,5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 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A,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 A.

1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结束 B.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C.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存在 D.欧洲联盟的成立,C,B,7、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B. C. D. ,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D,9、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11、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于是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10、欧盟是( )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家政治组织,B,B,11、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B、C、D、 12、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