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主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51370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主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个主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个主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个主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个主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主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主题.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在资本主义浪潮的冲击下,逐渐 沦为两半社会的中国要怎么办?,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深化,循序渐进,三个阶段,辛亥革命,“顺乎世界之潮流”,世界的潮流是什么,经济上,由传统农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 思想上,由传封建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 政治上,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泱泱中华,天朝上邦,万国求拜,闭目塞听,称外邦人为“蛮”、“夷” 陶醉在最后一段美梦中,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7

2、93年,乾隆帝致英王的信,材料二:“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1842年5月,道光帝问疆吏大臣 思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说明问题?,当时的清政府闭目塞听,愚昧无知,不 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夜郎自大!,冲 击,机器大工业的轰鸣正在不断的逼近,鸦片战争的失败,开眼,闭眼,“蛮夷”竟有如此厉害的坚船利炮?,人们怎样顺应潮流的,经济上,适应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思想上,学习西方的近代思想文化 政治上,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和实践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西方,比较近代前夕中西经济状况:,西方近代 工业经济,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落后

3、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鸦片战争失败,惊醒有识之士。,主张:了解学习抵抗西方 事迹: 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仿制西方战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介绍亚、欧、非、美四大洲30余国的历史、地理、政治概况,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爱国知识分子),魏 源,A.编写著作: B.主张: C.意义:,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 详实专著,“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开眼看世界,“魏源扮演了

4、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 周兴旺,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末志士的必读书。 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朝川济世 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历史现场1 】 海国图志的不同境遇,讨论:从材料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开眼看世界,多数中国人仍然缺乏反省, 新思想没有付诸实践。,二、洋务派观点:,“中学”:是指中国的封

5、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李鸿章,“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探究 1、抵抗派和洋务派的异同: 同:根本目的都为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都主张向学习西方先进科技,都没有提出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异:抵抗派侧重于抵抗外来侵略,洋务派侧重于镇压国内人民革命,以维护封建统治。 抵抗派没付诸实践;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联

6、系:洋务派是抵抗派思想主张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曾国藩 林则徐,2、在中西学体用问题上,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什么不同的思想主张?,洋务派:主张在维护原有制度及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向西方学习,采用西方的科技,以求“自强”“求富” 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固守封建伦理纲常名教,反对学习西方技艺。,19世纪末,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甲 午 战 争,路在何方?,1、背景分析:,19世纪60年代产生的早期维新思想奠定思想基础,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只知选购船炮,不重艺学,不兴商务,尚未知富强之本。 郑观应盛世危言

7、初刊自序 商战为本,兵战为末。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2、代表人物,康有为 (18581927),梁启超 (18731929),严 复 (18541921),谭嗣同 (1865年1898年),公车上书; 孔子改制考 策划新政,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 复,维新变法第一人,从小接受严格传统教育“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9岁能做千言文章,文笔犀利有号召力 变则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对八股很反感,曾写下“岂有此理”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是翻译家 物竞天择宜者强不宜者弱,弱乃灭亡,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重要著作,1

8、898年刊行。该书指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1)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3)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关系,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 复,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主张君主立宪制,变法是历史的必然和中国的出路。,大胆批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公车上书; 策划新政 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译天演论

9、,维新变法第一人,舆论界天之骄子,激进派,启蒙思想第一人,9岁能做千言文章,文笔犀利有号召力 变则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对八股很反感,曾写下“岂有此理”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是翻译家 物竞天择宜者强不宜者弱,弱乃灭亡,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4、意义,百日维新: 1898年戊戌变法,(2)理论:,思想启蒙,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激发人民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实践:,是进步的,顺应了世界历史的潮流

10、; 是爱国的,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是启蒙的,宣传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冲击了腐朽陈旧的旧文化;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材料: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4、评价维新思想,“睁眼看世界” (爱国知识分子) 洋务运动 (清政府洋务派) 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维派)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革派),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

11、西学为用”,器物 (技术),维新思想(维新派),民主共和(革命派),资产阶级,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思想,实践: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开展 时间:1898年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深感“亡国无日”。上书光绪帝,痛陈国难深重,应赶紧变法图强。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与慈禧太后意见不合, 而企图借变法,巩固与强化自己的地位与权力。1898年1月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表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全部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这是一篇以皇帝名义宣布实行变法的宣言,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 结果: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下很快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