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的备课及教学策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53439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教学的备课及教学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计算教学的备课及教学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计算教学的备课及教学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教学的备课及教学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教学的备课及教学策略.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计算教学的备课及教学策略,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李国良,一、从学科意愿说起,学生过计算关,教师过备课关,校本教研活动过务实关。 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老师们的综合素养。 带着问题来听课收获 带着理念来评课应用 带着问题去追问深度,学生过计算关(所有的小学数学教学都离不开计算),主要指标:在计算过程中体现准确性、合理性、灵活性和时效性。 准确性是指计算过程及结果正确。 合理性是指计算方法使用正确。 灵活性是指面对具体计算任务能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时效性则是反映计算技能的熟练程度。 当学生在计算中体现了以上“四性”时,就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教师过备课关,会设置教学目标; 会落实教学目标;

2、 会检测教学目标。,校本教研活动过务实关,学校教研的目标、学科教研目标、教师教研目标要有机统一。 学校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以解决老师们的教学问题为主要目的,教研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不贪大、不贪多,要实实在在。,二、教学目标的设置及落实,1。教学目标的设置 要注重考虑到课程标准的定位(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分别是什么)。 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要关注目标的反馈落实。 描述要是可观察、可测量的,要使学生的心理外显化、行为化(如表述)。,例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三年级),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交

3、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课标要求:,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能(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认识(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2:口算乘法(三年级),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 学思想方法。,课标要求: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但描述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例3: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一年级),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标要求: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但描述是以教师为主体的。,2。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既是

5、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教学过程 出发点 归宿 评 价(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明确出发点和归宿) 评价:提问反馈、练习反馈、互动反馈 一节好课要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开始。,落实目标的思路:,抓住理解算理(面向全体),注意观察反馈信息(停一停、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等等都是检测达标的好办法)。 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概括计算方法(注意学生的主体性)。 在练习环节让学生说算理,讲算法。,2。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之策,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 “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6、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三、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一)国内已有计算教学的经验 上海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观察诊断了几十节计算教学的实录,分析了几百个学生计算错误的实例,从中得到的结论是: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学生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重

7、视学生对习题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克服学生计算学习心理障碍的三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二)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1。在充分的感知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和形是整个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两大柱石。 数形结合对小学数学尤为重要,从“数”中认识“形”,从“形”中认识“数”,是数学思维的基石。 直观图形形象、具体; 数的计算抽象、概括。 只有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交叉运用,才能解决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填一填(琼中王海珊)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20个一百是( ) 40个一百是( ) 对算理的理解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琼中邱

8、海珊 充分运用学生的已有知识 4009=3600,3600+400=4000 4个百10=40个百,是4000 充分利用板书(直观) 比较因数与积0之间的关系; 比较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与积之间的关系。,屯昌 小组合作 边拔边说感知(数组成、摆小棒、拔) 30+2=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计数器拔珠。3个十和2个一。 是对加法意义的初步感知 是对算理的理解。,澄迈叶兰,2412 (1)小组合作 (2)反馈 2 4 2 4 1 2 1 2 4 8 4 8 2 4 2 4 72 为什么要写在这个位上?让学生充分感知的提问。 为什么要加起来?,8,2 4,1,2,4,4,2,8,8,2,0,澄迈

9、叶兰,2。在整体的认识中,建立习题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编排特点:以例题的组合,按知识的难易,循序渐进,逐步深化,螺旋上升。 整体认识是指将各例题知识点之间,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之间的认识。 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学习(比较学习、联系学习),数形结合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 在整体中认识,有利于学生认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误用计算方法,有利于思维水平的发展。 练习(含课堂练习和练习课)设计非常重要。,练习方面,(1)平时练习强化口算。 (2)课堂练习强化组合。 口算脱式计算算式的应用 计算说算

10、理说算法 ,40020 2410 12200 有利于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使用新知的能力。在用中学。 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有利于思维水平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类推思想。,屯昌 30+2 2+30 322 3230 在整体中认识,有利于学生认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紧紧围绕数的组成、摆小棒、拔珠、想加算减,学会整体思考问题。并从中积累数学经验。 对于目标的落实有所欠缺。(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需要强调),屯昌梁其英,1. 摆一摆。,先摆5捆,再摆6根,然后 列出相应的算式。,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算法。 加法混合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本课时内容

11、的巩固。,火眼金睛辩对错。,3 2 1 2 6 4 3 2 9 6,4,8,3,学生为什么还停留在“在后面添上0” 学生能说出:几个几十是几百,才算是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否则只算是背算法。 新知的环节,对于算理的强调有所欠缺。(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积表示什么?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积表示什么?,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属于后天获得的反映。 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行动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据计算的枯燥乏味的特点,是造成学生养成不良习惯的原因。 书写习惯 这个方面欠缺较大。,说算理的习惯 琼中王老师 强调学生注意倾听。 屯昌梁老师 强调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澄迈叶老师 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的习惯 关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认真审题,仔细运算。 琼中王老师,强调审题,但不够到位。,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