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56763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一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一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一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一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清皇朝由盛转衰 (一)、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早期的清皇朝 1、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 康熙69,雍正58,乾隆89,嘉庆61,道光68,嘉庆皇帝说过:,“军机大臣承旨宣谕,并非将臣工翌赞之职尽责之必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我朝列圣相乘,乾纲独揽从不令臣下阻挠国是,用人行政,令出推行,大权从无旁落。” 例如,明以前,六科给事中有封驳之权责,清朝没有,清朝吸收历史经验(防止外戚、宦官、朋党),基本没有发生过皇室、大臣争权致使出现危及清皇朝根本统治的情况。,2、边疆和领土,民族政策,近1300万平方公里陆地领土,对

2、东北、西北、西藏的有效统治。 康熙、雍正以后已经没有重大汉满冲突 清朝的民族政策是历代皇朝中最成功的。朝廷处对各省以及边远地区达到了有效的控制。 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部15万余人从伏尔加河流域万里回归。,3、相对比较成功的社会经济政策,政治思想:加强控制。 适度的税收:摊丁入亩,永不加赋。 由于得到汉族士大夫的支持,建立了朝廷官府士绅的统治体系,对城乡基层社会的控制超过了以往的朝代。 小农可以在低水平维持起码的生活,清朝初年到中叶一般老百姓生活优于明朝。人口的迅速增长就是清皇朝这些政策的成果。 人口:清初几千万,康熙后期已经恢复到一亿,乾隆末年达到3亿,道光十四年(1834)达到4

3、亿。,清皇朝吸收历史经验,其政治达到中央君主集权专制制度的顶峰,也是历代各皇朝的顶峰。 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皇朝,清皇朝的政策是力求统治秩序的稳定,其稳定也意味着保守和毫无进取。,(二)、双重意义的衰落,1、封建社会的末世 2、皇朝的“末世病”,1、封建社会的末世,清皇朝的各项政策,从根本来说并无新意,是要巩固古老的旧制度,而不是为新制度的产生创造条件。而且,对腐败的旧制度的修补,使它更为完善、严密,这就使新制度的因素要冲破旧制度时更为困难。 康熙皇帝(16541722)与彼得大帝(16721725),清朝初年到中叶,统治集团已经发挥了最大的主观能动作用,他们可以创造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太平盛世,但

4、却无法改变封建社会衰落和走向灭亡的命运。到了19世纪,这种东方的保守、封闭、凝固的社会,已经没有发展甚至生存的余地了。,2、皇朝的“末世病”,(1)、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尖锐 白莲教大起义; 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起义,200多人攻打皇宫,有70多人攻入,杀死杀伤官兵100多人,嘉庆惊呼这是汉、唐、宋、元、明以来未有之祸。 陈德行刺嘉庆。,(2)、统治阶级的腐败,贪污:和珅的家产 :金26万,又08万,银200多万,还有其它珍宝、房屋、店铺、田地。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廉者有所择而受之,不廉者百方罗致”。(6页) 纪纲废弛:行政效率越来越低下,军队也越来越腐败,朝廷、官府对乡村基层社

5、会也逐渐失控。,(1)、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尖锐; (2)、统治阶级的腐败。 第一点,决定了必然要出大问题,第二点,决定了一旦出现问题,无论是出现严重的内忧,还是出现严重的外患,清朝都将无法应付。,(3)、科技的落后和对世界的无知。,如无外患,或者可以稍为苟延残喘,但世界已经大变,当清朝君臣仍沉睡在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中;一方面仍保持着“天朝上国”虚骄之气,一方面也被内部事务弄得焦头烂额。正在这个时候,世界的另一头,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以往对中国人很不了解的蛮夷,对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二、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略),(一)西方国家的发展 1、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6、2、工业革命 (二)、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用西方资本主义强迫“东方从属于西方”来概括当日的东西方关系。,三、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国力的比较,(一)、人口、疆域 中国:1 3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多。 英国:本土加殖民地1 000万平方公里,本土人口2000万,连殖民地七八千万。,(二)、经济实力,1、制造业 有不同的估计,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中译本) 中引用贝罗克的计算,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的比例,1750年为328,1830年为298,1860年为197,而相应的年代英国为19、95、197。(大国之兴衰181页)。,184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世

7、界的45 中英人均工业化水平,1750年是8:10,1830年是6:25,1900年是3:100。英国经过工业革命,纺织部门在1750到1830年80年问,生产率增长300到400倍。而这80年,中国的制造业可以说并无进展。,在19世纪初,英国已经拥有400万马力的蒸汽机,而中国在鸦片战争时期当然没有,即使到了清朝灭亡后,据民国元年农工商部统计,全国使用动力的工厂363家,共拥有24544马力的蒸汽机和电动机。,中国只有木帆船、马车、人力车,英国已经应用轮船、铁路。 1830年,英国的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的60。而中国则依然是农业国,而且,据吴慧最近的研究,清中叶的粮食商品率比起宋朝中叶和明朝中

8、叶还略低。,2、外贸、财政,英国外贸每年3000万英镑,商船2768万吨。中国外贸,对欧美每年约2000多万两,加上对日本,也远低于英国。 1840年,英国财政收入八九千万镑,约合2427亿两,军费1500万镑,合4500万两。 中国财政收入每年约4500万两,遇到重大需要时,国家并没有什么开源的途径。岁入大部分作八旗、绿营的军饷,军费当中,重要是军饷,武器装备费所占比例不高。,(三)、政治、社会,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而中国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国家机器,为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可以通过议会、政府、舆论,把国家的力量集中于符合国家利益。中国有朝廷而没有国家,皇帝高高在

9、上地统治着庞大的如一盘散沙的帝国,很难动员全国的力量于国家的利益。,(四)、科学、文化、教育,中国没有近代意义的科学和教育,自然科学和技术完全不受重视。英国则从牛顿以来,在物理学、天文学等学科方面人才辈出。当时,英国是世界上识字率最高的国家,男女分别为67和51,中国则只有40和20,(五)、军事,1、兵员 英国陆军20万,军官多数受过专业军事训练,士兵也注重日常训练。 清朝八旗20万,绿营60万,战时可以募勇,兵员数量占绝对优势。 绿营号称80万,设立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官员。但绿营并无严格编制。 标、协、营、汛,清朝的军队的任务主要是对内而不是对外。用不是

10、很准确的说法,清朝的军队主要是警察,而不是国防军。遇有大事,才临时从各地调拨军队集中 。 绿营士兵军饷每年约1224两,再加36担口粮,而据林则徐所说,当时一般人的生活费用是每年1536两。靠军饷连本人生活都难以维持。,士兵平时谈不上进行什么训练。社会上对当兵的也不尊重。军官来源:武科举出身、来自行伍,不存在培养军官的军事教育。军官的地位也远不如文官。在大规模的战争中,通常会由高级文官充当战场的指挥,他们比武官更不懂军事。士兵没有任何教育,士气极为低落。一支没有教育、不受尊重、待遇很低的军队,很难指望能够英勇作战。,2、武器装备,(1)、步兵兵器 英国用伯克式(Barker)燧发枪,射程200

11、米,每分钟23发;布伦斯威克枪 (Brunswick) 中国用土制洋枪炮,仿1718世纪欧洲式样,鸟枪,射程100米,每分钟12发。抬枪 。,(2)、炮,英国的炮由大工业生产,有瞄准具,有活动的炮车炮架,炮弹有不同种类(实心、爆破、霰弹),英舰主炮射程500010000米。火药也按配方精心配制。 中国大炮也是仿1718世纪的西洋炮,泥模手工铸造,施放时常炸裂(偷工减料)。射击全凭经验,炮架固定,只有实心弹,射程只有几百米,火药基本凭经验配制 。,(3)、船舰,差距更大。英国是当时世界海军第一强国,有军舰400多艘。英国的军舰排水量100吨到1000多吨不等,装备10100多门炮。1837年开始

12、,英国海军已经有21艘蒸汽轮船。英国本土已经敷设了电报线用于指挥海军。,清朝并无海军,水师还不如明朝,从清朝初年到鸦片战争,造船业的水平还不如明朝。水师主要以防止走私、防御海盗为目标。总数八九百艘的水师船,大多数在内河,能出海的不多。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清朝严格限制民间造船大小,而清朝的水师船基本是按民船式样制造的,如同安船就是仿制福建同安县的商船,赶缯船原来是一种渔船,米艇是一种运输船,它们都只有几十吨到100多吨(号称最大的米艇,可载2500担),每船24门炮,稍有风浪就不能出海。,3、战争的准备,清朝从皇帝到广东的大臣,甚至很长时间包括林则徐这样最有见识的人,完全没有想到过英国会对中国发动

13、一场全面的战争。,1842年5月,道光命令台湾总兵达洪阿审问英国俘虏:“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此次遣来伪官,除璞鼎查系该国王所授,此外各伪职是否授自该国国王” 同月,又命令奕经审问英俘:“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何以推为一国之主?有无匹配,其夫何名何处人,在该国现居何职?又所称钦差提督各名号是否系女主所授,抑系该头目人等私立名色?”,四、清皇朝的“闭关”政策,(一)、清朝的“闭关”政策 1、所谓“闭关”政策 马克思在1857年写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提到:“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

14、迷信受到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德国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书(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对中国在1518世纪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作了论述。,一般认为,所谓“闭关”政策,是指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所采取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贸易、限制防范来华外国人、限制和禁止中国人同外国人交往,限制外国文化的传入和禁止了解外国的政策。闭关是相对于开放而言的。可以认为是文化严格闭关,经济相对开放,官方严格闭关,民间相对开放。,2、清皇朝对外贸的认识,清皇朝从外贸所得不多,每年关税百多万两,不到全国财政收入的2。清朝并不重视,只是看作给予“蛮

15、夷”的恩惠。 清朝统治者在潜意识中害怕外国人到来和外国观念的传入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清朝的统治秩序 。 乾隆御制诗5集卷26丁未上元灯词: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肯求全关不开”。对外国不了解、鄙视而又要防范。,3、“闭关”的各项措施 (1)、对通商口岸的限制,清初“海禁”, “片板不准下海”。1685年开粤海(广州)、闽海(漳州)、浙海(宁波)、江海(云台山)。1757年,乾隆以“民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下旨仅留广州一口通商。,(2)、对中国人出海的限制 (3)、对来华外国人的限制 (4)、公行制度(行商制度) 十三行 行商 散商 清末行商指七十二行 商人 “保商制度”。 “以官制商,以商制

16、夷” (5)、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禁制,(二)、对闭关政策的评价 1、认为根本不存在“闭关”政策,已故著名的经济史专家严中平在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一书中提出,我们通常用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对清代“闭关白守”的论述是一个失误。 有人认为清朝实行的是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消极防御政策而并非闭关政策。,2、认为有合理性 3、认为对中国社会进步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4、如何看“闭关政策” 第一,清朝似乎不可能有别的政策;第二,这些政策无异消极作用远远大于自卫的作用。第三,外国人夸大了他们在中国所受到的“歧视”。旧中国札记、广州番鬼录 。,五、鸦片战争前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尝试 (一)、英国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打开

17、中国的大门,1610年,英王詹姆士一世曾要东航的英国商人带两封信给中国皇帝 。 东印度公司 英印私商 “港脚商人” :country ships,中国行商误以为coutry是东印度的一个国家,在中国文献中,这些人被称为“港脚商人”。,(二)、马嘎尔尼和阿美士德使团 1、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马嘎尔尼(GMacartney)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互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英) 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佩雷菲特著;王国卿 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北京,三联书店,1993

18、(美) 何伟亚著James L. Hevia;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阿美士德使团,1816年,阿美士德(William Amherst) “天朝不远宝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宝。”,(三)、鸦片战争前中英冲突加剧 1、英国人对沿海的骚扰,1637年(崇祯十年),威德尔(Jotln eddell) ,先在澳门同葡萄牙人冲突,8月,虎门,占领炮台。 1801年,英舰借口防御法国占领过澳门,葡澳当局向中国报告,嘉庆帝命令停止供应。 1803、1806年,两次企图进攻澳门。1809年,英舰闯进虎门,英军在澳门登陆。,2、阿美士德号事

19、件,广州商馆职员林德赛(Huyh H.Lindsay),化名胡夏米, 1832年由东印度公司派遣,乘坐阿美士德号到东南沿海侦察。此行的翻译兼医生是德国人c(Karl F.A.Gutzlaff,又译郭实蜡,郭施拉)。,3、律劳卑事件,1833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设立驻华商务监督,代替东印度公司的大班,任命律劳卑(Williarn John Napier)勋爵为首任监督,代表英国女王。 他1834年到达澳门,要求直接向粤督卢坤投递公函 。被拒。率军舰强闯虎门,炮击炮台 。,4、“孟买”号事件,1837年,印度舰队司令马他伦,8月,借口中国水师检查“孟买”号,马他伦、义律率舰驶向虎门,中国由水师提督出面道歉,英舰才离开虎门。,(四)、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对华使用武力,1834年12月,64名在华英商上书,要求派一名全权大使来华,并带一支相当规模的武装力量,然后以武力为后盾向中国政府提出要求。 1935年格拉斯哥工商联合会致英国首相备忘录。 1836年曼切斯特商会致英国首相、外交大臣备忘录,都要求英国政府采取强硬的对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