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63402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8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胡定荣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010-58210801(H) Email:,一、教学论研究 1论教学论发展的危机与范式转型,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22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的问题与走向,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9期全文复印)。 3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4论教学联系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5期。 5教学活动本质:问题的性质与致思的路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1期。 6回顾与反思:20世纪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

2、002年第7期全文复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7作业如何革新,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10日第4版。 二、课程改革研究: 1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 2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课程改革理论,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3论批判理论的课程改革理论,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1期。 4论校本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北京教育,2003年,第1-2期。 三、教师教育科研研究 1教师教育科研应返璞归真,北京教育2005年第10期。 2故事与解读:中小学教师教科研活动的困境,上海教育科研(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2004年第11期。

3、 3教师教育科研观的误区与出路,北京教育(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做摘要),2004年第4期。,主要论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三日)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院所要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和教学实验。注意借鉴国外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某中学名师评选标准,学者型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应当具备的条件: 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丰富的科研知识、较高的科研能力,能很好地处理教育实践跟教育科研的关系,有能力促进自身教育经验向教育理论升华,具有对实际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研究并作出成果的能力。 近五年主持区级以上立项课题研究并获奖。 教坛新秀应当具备的条件: 具有一定教科研基本能力,近五年来撰写的教学论文获市

5、一等奖以上,或在市以上教学专业刊物上发表或参与过县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研究。,学校教科研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动力不足 参与面窄 参与程度不深 实效性不强,教学和研究“两张皮”现象严重,现状:,原因: 教师负担过重,缺乏研究的时间 缺乏专业引领,教师能力不够 缺乏动力机制,教师积极性不够,基于主体教育实验的经验: 学校教科研需要加强课题过程指导和管理,立足实效,对策,交流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必须弄清楚的两个基本问题: 我想知道什么研究的问题 我如何知道研究方法 一、学校教科研如何选题和进行课题论证 二、学校如何进行教育调查研究? 三、学校如何进行教育实验研究?,专题一、学校教科研如何选题 和进行课题

6、论证,从一位校长的选题说起: “中国道德教育传统对当代中学德育的借鉴的研究” 何谓选题? 我为什么要对研究问题进行选择? 我的选题是一个好的选题吗? 我如何对自己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根据选择来确定研究的方向和具体的问题 我的研究属于哪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一)何谓选题,提高研究能力 形成研究方向 取得实际效果,(二)为什么要对问题进行选择?,1.一个好的课题的名称 明确三个要素:研究(谁)对象;研究什么(研究内容与问题);怎么研究(研究方法) 例:中学数学学习困难生调查 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中学特级教师成长访谈,(三)如何判定我的选题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

7、2.好的选题的标准 (1)真问题 现实性; 可解性 (2)价值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你获得的知识对谁有用? 可以用来干什么? (3)明确性 所使用的核心概念有明确含义 研究的问题大小适度,(4)新颖性 表现:对象;问题;方法 产生:查阅文献,新旧对比 当前学校教科研选题应关注的方向 新的素质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心理健康) 差异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成绩、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国家课程实施研究(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实施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教师培养研究,(5)可行性 研究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6)伦理性 对研究对象不能造成伤害,

8、(四)如何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报告的格式、规范 以海淀区的一份课题论证报告为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何谓调查法? 调查法可以用来干什么? 如何进行调查研究?,专题二、学校如何开展调查研究,一、教育调查研究的含义,教育调查研究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观察、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认识活动。,二、教育调查研究的特点,区别于日常的调查: 1.系统性 2.客观性 3.目的性 4.可靠性,区别于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 (一)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需要从某个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

9、 (二)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 (三)调查条件的非控制性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 (四)调查内容、题材的丰富多样性 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资料;社会行为和活动资料;意见和态度资料,三、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一)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来划分: 1.普遍调查 2.抽样调查 3.个案调查,(二)按照调查目的来划分: 1.现状调查 2.相关调查,3.发展调查 4.预测调查,(三)按照调查手段来划分: 1.问卷调查 2.测量调查 3.访谈调查 4.调查表法 5.观察表法,四、调查研究的功能与适用范围,学校调查的种类: 教学调查:学习质量;学习兴趣与动机 课程调查: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学校管理调

10、查:办学规模;质量 师资队伍:数量;质量;流动情况等,第二节 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以刘儒德、江 涛、李云芳:高一学生的错题管理行为(2004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1期)为例: 一、调查目的 初步描述我国高中生错题管理的行为,考察他们在错题管理行为上的现状,并比较学优生与普通生之间在错题管理行为上的差异。,调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调查要了解的事实、态度在总体中的分布情况如何?造成总体中分布情况差异的可能因素是什么? 调查的目的: 描述现状 相关调查 发展调查,二、理论构思 本研究假定: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以及教师缺乏明确的知识管理意识,我国高中生被试普遍重视错题,但并没有很好地处理错题

11、,相对缺乏明确的错题管理意识与较为系统的错题管理策略; 学优生可能比较积极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较少感受到因犯错误而被他人贬低的心理压力,在错题管理态度和观念上显著高于普通生;学优生基于个人经验积累了一些错题管理经验,在错题管理行为与策略上显著高于普通生。,理论构思、变量的选择与界定 理论构思在于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表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推测。,三、选择调查对象 被试 内蒙古某普通中学高一年级实验班53人与普通班57人,共110人。实验班与普通班是根据中考成绩排序而区分的,实验班是前53名组成的1班,属于学优生,普通班是9班,属于普通生。,随机还是非随机取样?具体哪一种

12、方式? 随机取样:简单随机取样?等距取样?分层取样?整群取样? 非随机取样:方便取样?有目的取样? 具体样本数,四、选择或编制调查工具 根据对北京和内蒙古两地学生所进行的3次团体焦点访谈结果而自编中学生错题管理策略调查问卷,涉及四个部分:错题管理观念(8个项目),包括错题观念、错题管理观念和错题管理意识; 错题管理态度(7个项目),包括对错题的态度和对错题进行管理的态度;错题管理行为(9个项目),包括错题收集、分析、整理和反思等行为; 错题管理策略(6个项目),包括错题收集、分析、整理、反思、再学习、分类以及迁移策略,共30个项目,采用7点Likert量表形式。每个项目描述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处

13、理错题的行为,被试从7个等级中作出选择,7表示“我完全是这样”,1表示“我完全不这样”。问卷四个部分的Cronbach 系数分别为:0.65、0.66、0.77和0.64,问卷总的系数为0.86 。,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使用何种调查工具?问卷、访谈、观察还是量表? 使用已有的工具还是自己编? 如何设计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表和量表? 工具的信度效度如何?,(五)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对调查活动作出整体安排 1.抽样方案 2.调查人员的挑选与培训 3.数据分析方案 4.调查的进度安排,(六)实施调查,研究者利用晚自习时间对两班学生同时施测,时间约60分钟。施测前,研究者告知学生读完

14、每句话后,根据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程度进行评分,而不是想应该怎么答或别人会怎么答。,注意: 调查人员的培训 资料的收集 如何接近研究对象,(七)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1.描述统计 频次;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 如:,2.推断统计 卡方检验:用于类别数据的分析方法 如: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的数据分布为:喜欢(27);中立(42);不喜欢(34),问持三种态度的学生人数有无显著差异?,T检验:用于两组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如:不同性别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学习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 F检验:用于三组或三组以上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如: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15、与学习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 注意:根据数据资料的性质选择统计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八)调查报告的撰写,题目 摘要 问题的提出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的工具),调查报告的格式与规范,例A:高一学生的错题管理行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在三次团体焦点访谈基础上自编高中生错题管理行为调查问卷,对内蒙古某中学110位高一学生被试的错题管理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高一学生被试普遍认识到了错题对于学习的影响,从情感上不回避错题,但对错题的价值认识不足,尤其缺乏良好的错题管理的意识与系统的错题管理策略;(2)学优生在错题管理观念与态度上显著

16、优于普通生;(3)学优生与普通生在错题管理行为与策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某些管理行为上,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在个别管理策略的使用上,后者却显著优于前者。 关键词:知识管理;错题;错题管理;高中生,题目 反映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摘要 摘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关键词,1 问题提出 知识管理是教育中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近年来人们初步探讨了在教育中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123,但是实证性的研究并不多见4,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知识管理研究尤少。然而,学校知识管理必须是以师生的学习为核心。我国高中生面对应考和升学压力,往往要通过大量做题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解题能力。高中生普遍存在着根据做错的题目进行再

17、学习的现象。错题管理作为学校知识管理的一个方面,不失为一个中国本土化的研究课题。探讨这一课题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策略和解题能力,促进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借鉴学习策略初期研究的方法,初步描述我国高中生错题管理的行为,考察他们在错题管理行为上的现状,并比较学优生与普通生之间在错题管理行为上的差异。本研究假定: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以及教师缺乏明确的知识管理意识,我国高中生被试普遍重视错题,但并没有很好地处理错题,相对缺乏明确的错题管理意识与较为系统的错题管理策略; 学优生可能比较积极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较少感受到因犯错误而被他人贬低的心理压力,在错题管理

18、态度和观念上显著高于普通生;学优生基于个人经验积累了一些错题管理经验,在错题管理行为与策略上显著高于普通生。,报告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 背景 问题 假设 研究目的,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内蒙古某普通中学高一年级实验班53人与普通班57人,共110人。实验班与普通班是根据中考成绩排序而区分的,实验班是前53名组成的1班,属于学优生,普通班是9班,属于普通生。 22 研究工具 根据对北京和内蒙古两地学生所进行的3次团体焦点访谈结果而自编中学生错题管理策略调查问卷,涉及四个部分:错题管理观念(8个项目),包括错题观念、错题管理观念和错题管理意识; 错题管理态度(7个项目),包括对错题的态度和

19、对错题进行管理的态度;错题管理行为(9个项目),包括错题收集、分析、整理和反思等行为; 错题管理策略(6个项目),包括错题收集、分析、整理、反思、再学习、分类以及迁移策略,共30个项目,采用7点Likert量表形式。每个项目描述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处理错题的行为,被试从7个等级中作出选择,7表示“我完全是这样”,1表示“我完全不这样”。问卷四个部分的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65、0.66!0.77和0.64,问卷总的A系数为0.86 2.3 研究过程 研究者利用晚自习时间对两班学生同时施测,时间约60分钟。施测前,研究者告知学生读完每句话后,根据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程度进行评分,而

20、不是想应该怎么答或别人会怎么答。施测完毕后,回收问卷,使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报告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3 结果与分析 3.1按被试在问卷各个项目上平均数的大小将各项目排序(表1) 从表1中被试在各个项目得分上的平均值大小可以看出,被试认为与自己最相符的观点或行为涉及第6、10、34和24题等。被试认为与自己最不相符的观点或行为涉及第25、26、28、30和5题等。这表明,被试在一些涉及错题管理态度观念和行为的正向题目上较为相符,而在一些涉及错题管理态度、情感的负向题目上较不相符。 以下略:,三、结果与分析 与研究的问题相对应 客观性 恰当、正确地运用图表,

21、4 讨论 41 我国高中生错题管理行为现状 从结果可知,我国高中生对错题所持的观念、态度和应对错题的行为策略相对稳定。在观念和态度上,学生认为错题反映了自己在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的缺陷,对错题的价值较为认同。,四、讨论 如何对客观呈现的结果进行解释?,5 结论 (1)高一学生被试普遍认识到了错题之于学习的影响,从情感上不回避错题,但对错题的价值认识不足,尤其缺乏良好的错题管理的意识与系统的错题管理策略。 (2)学优生在错题管理观念与态度上显著高于普通生。 (3)学优生与普通生在错题管理行为与策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某些管理行为上,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在个别管理策略的使用上,后者却显著优于前者。

22、,五、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 1SallisE,JonesG.KnowledgeManagementinEducation:EnhancingLearning&Education.London:KoganPage,2002. 2SpectorJM,EdmondsGS.KnowledgeManagementinInstruc2tionalDesign.ERICDigest,2002(9). 3KidwellJJ,VanderLindeKM,JohnsonSL.ApplyingCorpo2rateKnowledgeManagementinHigherEducation.EDUCAUSEQUAR2TE

23、RLY,2000(4),28-33. 4王如哲.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应用:以教育领域及其革新为例.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5ChillaregeKA,NordstromCR,WilliamsKB.learningfromourmistakes:errormanagementtrainingformaturelearners.JournalofBusinessandPsychology,2003(3),369-385. 6杨国枢,余安邦主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3,87-142. 7EggletonP.TheValueofMistakes.Mat

24、hematicsTeachingintheMiddleSchool,2001(7). 8李晓东,张炳松.自我效能、价值、课堂环境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心理学报,1999(10),435-443.,例B:关于生物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学习实效性的调查与策略分析 摘 要:在课程改革中,小组讨论学习作为一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广泛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小组讨论学习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小组讨论学习的实效性尚存不足,之后,又采用个别访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了解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对这些问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

25、对策。 关键词:小组讨论学习 实效性关键词:小组讨论学习 实效性,题目 反映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摘要 摘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关键词,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生物进行课程改革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在两年多的教学及听课活动中,发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小组讨论学习已经逐渐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学生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学习、启发,不仅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而且增进学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但仔细观察,在学生热烈讨论的背后,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伴随。 第一,讨论似乎是万能的。当教师所提问题学生一时答不出时,就抛给学生讨论; 第二,参与

26、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小组的讨论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好像讨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 第三,发言权分配不好。有的学生独揽发言权,不让别人插话;有的小组闹哄哄的乱作一团,大家七嘴八舌,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 第四,离题聊天。 第五,实验课的讨论很难控制,学生总要说很多。 诸如此类,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小组讨论的实效性。为了了解这些问题的影响程度,以及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我们在我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学生中做了有关小组讨论学习现状的调查。通过这次调查,获得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并进行了分析。这对提高小组讨论学习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并能为课程改革的发展提供

27、借鉴。,报告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二、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和内容 本研究采取的是问卷调查辅以个别访谈的方法。调查主要围绕小组的组建、小组活动的基本过程、小组讨论学习的基本效果、小组讨论学习对学生的影响等几个问题进行。 2.调查材料和对象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见附录)。调查的对象是我校实施课改的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全体学生。 3.调查程序 所有调查由笔者本人担任主试,统一指导语言,统一发放试卷,集中收卷。调查时间是2004年10月12日。本次调查共发放试卷821份,共收回问卷809份,其中有效问卷786份。而后进行了数据整理,用Excel做统计分析。,报告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三、问卷

28、调查的基本数据 (一)小组讨论学习的积极影响 (二)小组讨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三、调查结果 与研究的问题相对应 客观性 恰当、正确地运用图表,四、对小组讨论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盲目追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真正需求 2. 教师在小组讨论学习上缺乏问题意识,没有发现这种新学习方式的发展机遇 3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不足,是丧失最佳小组讨论时机的重要原因,四、结果的分析,五、对深入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研究的初步意见和建议 (一)小组讨论要出于学生内在的需要,而不是出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 (二)教师把构建小组讨论学习模式作为推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中心,五、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

29、1StephenD.Brookfield and Stephen Preskill著,罗静 楮宝堂译:讨论式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2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致 谢 高宏毅老师参与了本次问卷的统计,在此表示感谢!,专题三、学校如何进行教育实验研究,做教育实验需弄清的三个基本问题,何谓教育实验? 教育实验有什么用? 如何设计一项教育实验?,一、何谓教育实验?,(一)定义 教育实验方法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合理的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索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条件不变

30、或相等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条件,来看它与()教育教学效果之间有无因果联系。,(二)教育实验的特点,区别于教育经验总结,教育实践和其它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 1.求因果 与教育实践相区别,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必须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育实验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变革性,教育实验,教育实践,科研活动,控制性 求因果,求善 非控制,要找出:特定原因与特定结果之间的特定关系,要找出:特定原因与特定结果之间的特定关系,2.变革性 与调查、观察等其他经验实证方法相比较,教育实验要根据假设主动地变革研究对象。 待物之变致物之变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3.控制性,(三)实验的基本

31、要素,实验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方式,有三对基本要素。 1.自变量与因变量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一个或几个自变量与一个或几个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也称原因变量。 因变量也称结果变量 在一个实验研究中,自变量不止一个,每一个自变量有多种水平。,如:一项实验自变量可以包括教学方法、教材、教学时间 教学方法可以有讲授法、探究式学习两种水平 教材可分为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三种水平。 教学时间可采取30分钟、45分钟、60分钟三种水平。 根据实验因素和实验水平的数目可以把实验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单因素实验可分为单因素量水平和单因素多水平两种。 如 双因素两水平

32、和双因素多水平 多因素实验可分为多因素两水平和多因素多水平实验,2.前测与后测 在一次实验中,需要对因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教育实验的效果通过前测和后测的差异来作出解释。 在实验刺激前的测试称为前测,实验刺激后的测试称之为后测。,3.实验组与控制组 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称之为实验组,未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称之为控制组。 控制组由一组与实验组尽可能相似的学生组成,与实验组同时接受测量,但不接受实验处理。 控制组根据随机控制的程度可分为两种: 一是通过随机分配而形成的等值组,称为等值或“真实”控制组。 一是非随机分配而形成的控制组,称为不等控制组。,二、教育实验有什么用?,功能: (一)验证教育

33、教学理论的正确与错误 如中学开设思维训练课培养中学生智能的实验研究 依据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因素理论,提出智力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理论假说。,(二)修订并生成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卢仲衡的自学辅导实验 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冯忠良的“结构定向”教学 (三)探讨新的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的可能性 如:建构主义在中学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四)探讨把新的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实践的可能 如信息网络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五)指导推动教育改革实践,生成新的体制、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五四学制”的实验 北京十

34、一学校“国有民办制”的实验 天津上海道小学的大课程实验,三、教育实验的一般程序,一个完整的实验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即: 一、以理论设想为主的准备阶段 二、以实证验证为主的实施阶段 三、以理论概括为主的总结阶段 具体环节见下图:,教育实验的一般程序,准备设计阶段,实施阶段,总结评价阶段,推广阶段,选定研究问题,提出假说,明确自变量或实验处理,界定取样范围和方法,确定因变量及其测评工具,确定控制变量的方法,选择实验设计类型并制订实验方案,系统操作,严格控制干扰变量,调节实验进程,记录实验情况,积累原始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形成结论,撰写实验报告,以“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为例沈德立1, 吕

35、 勇1, 马丽丽2 一、实验目的 问题:现代社会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缺乏创造力的民族将难于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创造力如何培养 ? 假设: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因此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助于创造力的提高。 目的:探索通过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并检验这种训练对智力、学习成绩的影响。,二、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的选取 考虑的问题:(实验分组与实验控制) 如何分组? 控制哪些因素?如何控制? 在天津市xx中学初一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这两个班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实验班为48人,对照班为49人。这两个班学习成绩基本相等,实验期间任课教师

36、也完全相同。,2.实验材料 考虑的问题:实验结果如何检验? 测试所用的材料为标准瑞文推理测验,托兰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 3.实验的程序 考虑的问题:实验的内容与措施;实验的时间 ;实验测试与实验措施的安排 前测:先在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标准瑞文推理测验和托兰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开始前一学期的数学和语文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实验前的学习成绩。,实验处理: 在对照班只按计划实施正常教学。在实验班还安排专门的发散思维训练。每周训练一次,每次2025分钟,共一个学期。训练内容如下: 1.图形联想训练。利用、等简单图形作画,通过添加一些线条,使其成为有意义的图画。或利用|、=等平行线段作

37、画。 2.汉字联想训练。要求学生写出带有某一偏旁的汉字。 3.英语单词联想。要求学生写出含有a:这个元音的英文单词。 4.自由联想训练“写出具有弹性的物质,写出红色的用途。 5.一题多解“解答数学题 6.词语联想训练,后测: 训练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再次进行标准瑞文推理测验和托兰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并将实验班、对照班期末的数学和语文的考试成绩,作为实验后的学习成绩。 4.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 实验前,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创造力测验得分进行t检验,看差异是否显著 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创造力测验得分进行t检验,看差异是否显著。 用实验前后测的结果来说明实验处理的效应。 用SPSSforWin

38、dows6.0 或SPSSforWindows10.0 作为统计分析工具。,三、实验的实施与过程管理 观察记录 四、实验结束后的后测与资料的分析处理,格式与规范 题目: 作者: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或目的),五、实验报告的撰写,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沈德立1, 吕 勇1, 马丽丽2 (11天津师范大学 发展心理研究所,天津300074;21天津市 新华中学,天津300000),题目:反映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简而新 作者:排名顺序,摘 要:本研究以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探讨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对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可行

39、的,学生在流畅力、精进力、变通力、独创力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另外,实验还考察了发散思维训练对推理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未发现明显作用。 关键词:创造力;发散思维;中学生,摘要: 摘出文章研究的对象、方法、问题,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300字以内 关键词:反映研究的问题中的主要变量 3-5个,1 实验目的 现代社会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缺乏创造力的民族将难于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因此,探索提高青少年创造力水平的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关于创造力及其培养问题是心理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开展了不少工作。我国学者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制定测量创造力的有效工具,如张德

40、绣等编制了创造性思维潜能测验,郑日昌等编制了中学生创造力测验;另一类研究是探讨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张武生1、高玉琛2、张杰3、杨孟萍4等人的工作。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等,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的信息,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索答案的思维形式,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因此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助于创造力的提高。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通过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并检验这种训练对智力、学习成绩的影响。,一、问题提出(或称实验目的、前言) 问题提出的背景 研究的问题 理论假设 研究的目的,2 方法

41、与步骤 2.1 被试 在天津市xx中学初一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这两个班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实验班为48人,对照班为49人。这两个班学习成绩基本相等,实验期间任课教师也完全相同。,被试(或称研究对象) 说明: 人数 选取方法 样本特征,2.2 材料 测试所用的材料为标准瑞文推理测验,托兰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其中标准瑞文推理测验共有60题,托兰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包括“建构图画”、“完成图画”和“平行线”3个分测验。其中建构图画测验可考察人的独创力(Originality)、精进力(Elaboration);完成图画和平行线除独创力和精进力以外,还可测试变通力(Flexib

42、ility)和流畅力(Fluency)。独创力指超乎寻常;精进力指对细节的想象和扩充;变通力指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的灵活程度;流畅力指在短时间内表达出观念和设想的数量。为消除被试的紧张情绪,把每个测验都称为活动。即建构图画为活动一,完成图画为活动二,平行线为活动三。,材料(或称测量工具) 说明: 工具的名称 工具的主要内容特征 信、效度值,2.3 实验步骤 先在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标准瑞文推理测验和托兰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开始前一学期的数学和语文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实验前的学习成绩。在对照班只按计划实施正常教学。在实验班还安排专门的发散思维训练。每周训练一次,每次2025分

43、钟,共一个学期。训练内容如下: 1.图形联想训练。利用、等简单图形作画,通过添加一些线条,使其成为有意义的图画。或利用|、=等平行线段作画。 2.汉字联想训练。要求学生写出带有某一偏旁的汉字。 3.英语单词联想。要求学生写出含有a:这个元音的英文单词。 4.自由联想训练“写出具有弹性的物质,写出红色的用途。 5.一题多解“解答数学题 6.词语联想训练 训练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再次进行标准瑞文推理测验和托兰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并将实验班、对照班期末的数学和语文的考试成绩,作为实验后的学习成绩。,实验步骤: 前测 实验的措施或处理 后测 实验持续的时间,2.4 评分标准及结果处理 标准瑞文推理

44、测验按其手册规定计分,托兰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按其评分指导,采取流水作业阅卷评分。分测验建构图画可测试两个方面,即题目的独创力和精进力;分测验完成图画可测试四个方面,即独创力、精进力、流畅力、变通力;分测验平行线也是测试独创力、精进力、流畅力、变通力四个方面。 结果由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forWindows6.0)进行处理,实验结果的处理 处理的内容 处理的方法 处理的工具,3 结果与分析 3.1 创造力测验的结果分析 3.1.1 实验班与对照班总成绩的比较 对训练开始前,实验班、对照班托兰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总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说明,在训练开始前,对照班的成绩比实验班

45、略好一些,但统计检验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这两上班创造力水平基本相当。,结果与分析 结果与研究的问题相对应 正确的使用表格 文字的说明与分析,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托兰期图形创造思考测验后测总分的差异检验 表2表明,在训练开始后,实验班的成绩远远好于对照班,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成绩与对照班相比,其差异已非常显著。对比表1,实验班的得分几乎是训练前的一倍。表明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在实验中采取的训练方法,对提高中学生的创造力是有效的,即中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可以通过较短时间得到明显的提高。,4 讨论 我们所进行的实验表明,对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可行的,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成效。此次实验未发现

46、发散思维训练对智力与学习成绩的影响。发散思维能力属于创造思维,是人的创造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创造力与智力之间的关系,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创造力与智力没有关系或相关甚低;创造力与智力有高相关;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高低不等,年龄越小越密切;创造力高者智力必高;智力高者创造力未必高;智力低者创造力必低;创造力与智力相关的高低因测验的性质而变化。 上述情况表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目前对这一问题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高创造力者必有中上水平的智力,但高智力者不能保证就有高创造力;低智力者创造力必低。 我们分析,之所以在本研究中实验班的智力水平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原因可能在于智力与创造力属人的不

47、同能力。另外,智力的提高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我们训练的时间又相对短暂,即使对提高智力有一些积极作用,恐怕也要增加训练量才行。长期的创造力训练对于提高智力有无显著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们的实验也没有发现发散思维训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原因可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训练的时间较短,对于学习成绩的这种远迁移影响不容易有明显的效果。二是目前的考试内容很少涉及人的创造力。 无论如何,我们认为,即使创造力训练对通常意义上的智力以及学习成绩没有明显影响,它也是极有意义的。这方面的研究要深入开展下去。,参考文献 1 张武生.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实验探索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 2 高玉琛.青少年科技活动与创造力培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7,(3). 3 张杰.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4). 4 杨孟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1992,(2). 5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4-5,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