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63408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安全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学校安全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学校安全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学校安全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学校安全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安全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安全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安全教育的 政策、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学院 李雯,教师与学生、学生成长,教师: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师生关系: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混搭”,主要内容,一、学校安全教育的依据 二、学校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三、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四、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 五、学校安全教育的保障机制 六、学校安全教育的创新,一、学校安全教育的依据,1. 现实依据:立足现实需要开展安全教育 2. 理论依据:把握客观规律开展安全教育 3. 法规依据:根据法规要求开展安全教育,1. 现实依据,学生安全事故特点和原因 学校不同活动的安全风险 学校安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学生安全事故特点和原因,

2、学校安全事故特点 学生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点 学校内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 学校内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 学生安全事故原因,学生安全事故特点(1),从事故类型看 因溺水和交通事故而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最多 自然灾害频发 因溺水和交通事故而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最多 涉校涉生刑事案件明显增多 从学段看 小学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占最多。2008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事故发生数比为1:12.5:7.5:4.5,死亡人数比为1:8.25:5.5:0.875。区域差异。2009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事故发生数比为1:35:24:7,死亡人数比为1:11:6:1。 从学生性别看 男生安全事故发

3、生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多于女生。2008年:男生分别是女生的2倍和1.7倍。,学生安全事故特点(2),从区域看 由东到西呈现出递增趋势。2009年:东部占10%,中部占21%,西部占69%。 农村明显高于城市。2008年:农村地区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是分别是城市的1.74倍、4.68倍。一次死亡4人以上的较大安全事故共有73%发生在农村。2009年:农村学生死亡数是城市学生死亡数的2.4倍。一次死亡4人以上的较大安全事故共有15起,全部发生在农村。 从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看 校外和节假日事故多发。2008年:是校内和非节假日事故数量的1.6倍。 2009年:2.3倍。 事故地点主要集中在上下学路上

4、、江河水库、学校及周边 。,学生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点,上/下学路上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 人多的地方,如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等也都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 偏僻的地方也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发生场所 城市学生在上下学路上、公共场所以及校门口的安全问题明显高于县城和乡镇 县城学校楼梯的安全问题最为突出 乡镇学校实验室的安全隐患最大,学校中不同活动的安全风险,安全风险较低的活动 常规的学科教学活动 安全风险中等的活动 体育课、实验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运动会、春游等 安全风险较高的活动 课间、自由活动、上下学路上、周末在校等,学校安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缺乏对教育内容、途径的整体设计和规划 安全教

5、育课程设置比较零散、缺乏系统 偏重于学生安全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缺乏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行为的训练。 学校安全教育活动重视不够,实施不力,公共安全教育活动不规范、随意性强,缺乏实效。 实施安全教育的综合保障机制不力 资源(课时、课程、人员、物资、经费) 评估 指导 中小学安全教育“四最”,2. 理论依据,安全事故的相关因素 安全事故离我们有多远?,学生安全事故的相关因素,与事故有关的心理因素分析,10个事故心理因素 不平和的心理状态:烦躁;粗心; 莽撞; 好奇; 心急 消极的心理状态: 侥幸; 麻痹; 偷懒; 逞能; 自满 2个安全心理因素 责任心 守规矩 10个事故心理要素 事故心理

6、指数 2个安全心理要素 事故心理事故机遇事故行为事故,安全事故离我们有多远?,海恩法则 1:29:300:1000 要点 事故与量的积累 技术、制度 vs 素质、责任心 墨菲定律 可能性与现实性,事故原因的具体分析,从事故类型的角度分析事故原因 从具体案例分析事故原因,3. 法规依据,义务教育法 第24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第29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第四章:安全教育 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导手

7、册介绍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导手册介绍,发布与目的 内容与结构 使用要点,发布与目的,发布 2013年3月25日,教育部发布 目的 解决“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的问题 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明确岗位安全职责和任务 落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措施 降低校园内安全事故发生率,内容与结构,学校主要岗位安全职责 从领导小组、校长、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到工会主席、保卫主任、总务主任,再到任课教师、门卫、保安、校车管理员等40个岗位所承担的安全职责。 学校相关安全工作流程(两类类30个流程) 预防拥挤踩踏、大型活动、食品卫生等16项日常工作的参考流程。 学生伤害事故、学生食物

8、中毒、学校突发传染病、拥挤踩踏事故等14项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流程。 安全工作文件范本( 三类共计11个文件范本)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本 安全责任书范本 安全工作检查样表等。 相关法律法规摘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与学校安全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使用要点,对照和参考手册确定学校不同人员安全责任 对照和参考手册落实安全管理职责 对照和参考手册完善安全工作流程 对照和参考手册完善安全工作文本 系统学习和理解安全工作相关法律和法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内容 分四个学段、按照六个模块综合设置了中小学12年安全教育的内容系系列。 发布 2007年2

9、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与以往相关文件的不同 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中小学生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大纲 意义,意义,有利于规范和推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 内容 课时 形式 人员及安全教育能力 资源 监督、检查 有利于健全巩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 中小学安全融入公共安全体系 事先管理机制 有利于构建学校安全教育体系 安全教育的常规化、系统化,二、学校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 指导思想 2. 目标,1. 指导思想,根据当前的时代背景进行安全教育 按照意识领域的主导思想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各个环节 重视学生安全

10、意识培养 强调学生自救自护及其技能培养,2. 目 标(1),不同内容 认识层面: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法规常识。 技能层面:学习和体验掌握实践中适用的安全技能。 行为层面:在实践中应用安全知识和技能,采取正确的应对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 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 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2. 目 标 (2),不同层面 个人安全: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健康成长。 公共安全:维护他人安全,遵守公共秩序。 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三、安全教育的内容,1. 分学段设置安全教育内容 2. 六个内容模块及其由来 3. 不同学段安全教

11、育内容的侧重点 4. 不同学段的模块安排,1. 分学段设置内容,学段: 小学低年级 小学高年级 初中 高中 划分学段的依据: 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范围和发展目标 不同学段学生各自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2. 六个内容模块,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六个内容模块的由来,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六大类突发公共事件: 社会安全类 公共卫生类 意外伤害类 网络、信息安全类 自然灾害类 影响学生安全

12、的其它事件,3. 不同学段内容的侧重点(1),小学低年级侧重 了解危险的存在 知道躲避危险和求生、求助的简单方法、技能; 强调个人安全 小学高年级侧重 认识危险的危害(认识和理解安全事故的现实结果) 形成躲避危险的意识 掌握躲避危险的基本方法 强调个人安全,3. 不同学段内容的侧重点(2),初中侧重: 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掌握确保安全的基本方法 强调个人安全,兼顾公共安全。 高中侧重: 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方法 自觉抵制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事件 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救助别人; 既强调个人安全,又强调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4. 不同学段的模块安排,小学低年级: 五个模

13、块,不包括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 全部六个模块 高中: 五个模块,不包括应对意外伤害事故模块。,小学低年级的模块内容(1),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了解并遵守到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存在的潜在危险,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案例:是否给陌生人带路?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了解卫生和饮食常识。 了解常见的肠道疾病的预防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饮食习惯。,小学低年级的模块内容(2),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初步识别各

14、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案例: ”中国骄傲”袁媛,小学低年级的模块内容(3),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校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学习当发生突

15、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小学高年级的模块内容(1),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安全规范。 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案例:是否能觉察有人跟踪? 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个人卫生和健康饮食习惯。 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

16、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 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小学高年级的模块内容(2),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避让车辆的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使学生初步了解学生意外伤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

17、息安全事故 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小学高年级的模块内容(3),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形成和平解决同学之间冲突的意识。 关注:学生间伤害,不容忽视的学校安全问题 上海的一项关于6-12岁学生的调查: 案例:上海一个六年级学生母亲的哭诉 形成在遇到

18、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求助的意识。,初中的模块内容(1),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不宜未成年人的场所。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来自社会人士 来自学校教职工 来自学生,初中的模块内容(2),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了解重大传染病和事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和基本的预防、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了解艾滋

19、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初中的模块内容(3),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案例:“平安夜不平安” 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初中的模块内容(4),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

20、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关注:网瘾少年 相关案例 原因分析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了解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初中的模块内容(5),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关注: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案件,相关调查,原因) 校园黑帮 案例:15岁少年惨死课堂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21、案例:违反纪律不该,自杀身亡更轻率 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高中的模块内容(1),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和国家意识。 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它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高中的模块内容(2),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技能,进

22、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的方法。 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毒品诱惑。 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侵害时,用法律保护自己。 关注: 高中学生的性教育 学生谈恋爱怎么办?,高中的模块内容(3),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树立不利用网

23、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或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高中的模块内容(4),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生命安全。 案例:优秀学生为什么杀死自己的两个同学? 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四、安全教育的实施原则、途径和方法,1. 实施原则 2. 实施途径 3. 不同学段的特点,1

24、. 实施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 三个“实” 实践性 实用性 实效性 六个结合 专门课程与学科渗透 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 知识教育、培养习惯,与强化管理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 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探索 自救自互与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2. 实施途径,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渗透 利用地方课程时间,采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方式 国旗下的讲话 立新小学的07年的安全教育日活动 实际演练的效果:“多多练习,心里不慌” 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通过与公安消

25、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家庭和社会共同联合 四川德阳:警校共育 哈尔滨:从法制副校长 到 “三官一律”进学校,3. 不同学段的特点,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 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 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五、保障机制,1. 课时保证 2. 教学资源建设 3. 教师队伍建设 4. 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5. 评价和督导,1. 课时保证,教育教学时间 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 完成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2. 教学资源建设,多种形式的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对教育材料的把关和审核 教育材料的购买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多种方式解决 提倡学校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学生循环借阅 与纲要配套的学生读本 与纲

26、要配套的网络课程,3. 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层面的教育继续教育培训 地区层面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学校层面的教师校本培训,4. 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地区层面的相关课题研究 学校层面的校本研究,5. 评价和督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教育评价标准 地方把安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学校督导和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校要把教师实施安全教育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评价重点: 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安全行为 的形成 学校:活动安排、资源配备、实施情况、实际效果,六、 学校安全教育的创新(1),明确学校安全教育的定位和价值 学校安全工作的构成 从工作特点看 从工作结果看 加强安全教育的执行力 两个

27、圈 高标准坚持 变革安全教育方式 考虑学生视角:学生认可和喜欢什么样的方式? 变革教育方式:游戏、参与、贴近真正的生活 考虑教育实效:安全教育提示卡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过程中的指导。,六、 学校安全教育的创新(2),基于学生特点 学习 开展安全教育课题研究 研究的内容:实际问题 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 研究的价值 发现规律;坚定信心;不断创新 注重安全文化的营造 文化建设的角度 人、制度与文化,六、 学校安全教育的创新(3),加强家校合作 争取家长的支持:家长志愿者 教育和影响家长:家长学校 争取相关部门支持 专业的教育资源 专业的支持 流动的红绿灯 防范工具 持之以恒做好本职工作: 不要侥幸! 三种人-五阶段,“没有责任就没有自由” “如果我们坐等某个人或某个时刻来临,就永远不会有变化发生。我们都要等的人恰恰就是自己,我们寻求的变化恰恰就是自己” Think Different, Make Different.,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