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理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65273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0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新闻学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新闻学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闻学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理论.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闻学理论,开场白,祝贺你们梦想成真,跨进心仪的大学殿堂,踏上了通往成功的起点。 自信,自律,自强不息,踏踏实实地迈好每一步,抓住现在就是抓住了未来。,绪 论,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的素质、能力的竞争。 新闻工作者是“船头上的瞭望者”,“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全球视野,多维视角,高素质,多面手,复合型。 态度决定高度,态度决定了心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一节 新闻学,新闻学以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为研究重点,探索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科学。 新闻学: 理论、历史、

2、应用(业务、经营管理),第二节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学给你一种从事新闻工作的思维方式 新闻工作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第三节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世界的新闻学从18世纪开始发轫,19世纪末初步形成,西方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 中国的新闻学20世纪20年代开始建树,正在逐步丰富、完善。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社会责任论 发展新闻学 党报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 批判学派和民主参与理论,第四节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新闻理论是对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一、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工作: 从全局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不断

3、地把实践推向前进。 二、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 三、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 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两种极端:全盘否定,全部排斥。 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拿来主义”。 分辨不清,急需认真学好理论。,四、指导我们正确的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拒绝吸收狭隘。 简单套用混乱。 当前,急需创新的新闻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 没有对新闻规律的深刻理解,难以吸收其他学科成果。,第一章 新闻活动,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亲身传播定向传播 大众传播面向全社会,无定向传播 群体传播既属定向又属无定向,依

4、具体情况定,第二章 新闻,第一节 新闻的基本特点 真实新鲜、延伸为真实迅捷。 真实“生命线” 迅捷“成败关键” 第二节 两种新闻定义 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形式) 核心是“事实” 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实质) 先搞清楚下面的三个概念: 报道客观叙述(例)言之有据 分析解释预测(例)以实求实 判断是非结论(例)主观取向,第三节 新闻本源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 从事实的变动中着手找新闻新闻的敏感 外国记者报道“林彪”出事 新闻本源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指新闻的出处:采访他人、现场目睹、查阅资料 第四节 新闻要素 新闻五要素:(五个W) 谁(Who) 什么(What) 时间(When) 地点(

5、Where) 原因(Why),第五节 新闻类别,从分类来了解其特点:内容如政法、经济、文卫、体育、社会等 发生地如国际、全国、本地 时间突发性、延缓性 读者关系硬新闻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 软新闻人情味、知识趣味性,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第一节 新闻与信息 一、信息的定义 (广义)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一般)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狭义)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新闻学中即指它) 信息:信源信道信宿 二、信息的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必然包括着新情况、新知识、新内容。,从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认识角度出发,信息还有下列特点 1、共享性或

6、称使用不灭性 这是信息与物质的显著区别。如:苹果。 2、扩缩性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 3、组合性 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结合,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来: 所谓李文和向中国泄露核技术 +莱姐性丑闻=打击克林顿,共和党欲夺白宫 +多年春季掀反华潮=为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造障碍 +美军费开支不断增长=美为独霸全球制造假想敌 +美国种族歧视=美国人权的双重标准 对信息进行组合的能力反映出每一位记者的水平,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 这是信息与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信息如同多棱镜。 彩电降价: 从消费者角度福音 从企业利润角度(走上微利时代)趋势 从宏观调控角度(重复建设引来恶性竞争)问题 5

7、、相对性 信息点相对性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这又是与人们的内在需求相关联的。 这一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特别注意了解、熟悉受众的需要,三、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1、首先,在观念上明确: 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 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向受众提供足够的事实。 2、其次,在业务上要求: 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事前有预测报道;事件发生,有动态报道和随之而来的跟踪报道;事后有反馈等。 加强深度报道穷根溯源,层层开掘。 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相关方面加以综合,揭示趋势。 加强全方位报道(又称全息报道)立体交叉、全方位、全景扫描。,第二节 新闻

8、与宣传,搞清楚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新闻媒介的宣传技巧 1、最基本的区别:新闻传播信息 宣传传播观念 2、由上述最基本的区别,引起一系列区别: 出发点不同 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而传播观念。 新闻的出发点却是出于受众生存、发展的需要而追逐信息。 归宿点不同 宣传的归宿点是让受众按宣传者意图去行动。 新闻的归宿点是让受众按各自的分析、判断去决策。 传播方式不同 宣传,不断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新闻,一次性传播。,传播的要求不同 新闻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 真实不容许凭空捏造、夸大缩减 全面各种要素齐备,片面则误导决策 客观不能以个人好恶取舍信息 公正无论多少人,赞成或反对

9、,喜或忧,如实传播 及时以时间为生命,延误成垃圾 准确用最精确的语言,一是一,二是二 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观点,要求正确,鲜明。 材料,要求真实,典型,说明观点。 材料,新旧都可用,国内外都可选,3、特别注意,宣传与新闻常常有特殊的复合现象,切忌“只有宣传味,没有新闻味”。 “最有力量的意见,是一种无形的意见”“接受事实而不是接受意见” 要懂得: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规律就是用事实说话。,二、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1、宣传者自身形象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 2、宣传对象有自身利益、认知结构、记忆和思想的是人而不是“固定靶” 3、宣传内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终会被信服 4、宣传场合善于组织

10、和选择具体的宣传场合 5、宣传时机针对不同时机的不同心理状态 6、宣传动机为人民还是为个人 7、宣传方法手段、技巧多种多样,关键在运用得当,第三节 新闻与舆论,新闻媒介被称为舆论工具,在西方,成为“第四势力”“第四种权力”。 一、舆论的定义和特点 舆论是什么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特点如下: 1、公开性公开讨论中形成,公开表达以实施,公开传播起作用。 2、公共性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成为公众公共关注的热点。 3、急迫性只有现实的带迫切性的才能引发舆论。 4、广泛性存在范围与影响范围。 5、评价性带有明显主观倾向。,二、舆论的社会功

11、能 1、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舆论的“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舆论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舆论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 (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A、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 公益即公共利益,是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目标 B、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 维护、促进公益,则肯定;危害,则警告。 C、对于决策和执行人物行为的监督 决策者和决策执行者在舆论监督限制下 (2)对于公众行为的鼓舞和约束 社会公德(舆论所极力维护的对象) 3、舆论这种集中意志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12、 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三、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联,主要体现在: 1、反映并代表舆论 舆论的形成和公开表达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 马克思说“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 2、引发舆论 “新闻界告诉读者应该考虑些什么”(库恩) 3、引导舆论 A、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钳制式的作着引导 B、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注意:“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第四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传播工具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文明的发展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论点和“地球村”的观点,以媒介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性标志,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

13、具,原始社会,原始人主要以人体的器官嘴巴作为工具来传递新闻 奴隶社会,形成了口头、信号、文字三者并存的新闻传播渠道 封建社会,秦笔、汉纸、唐印刷,创造出日益增多的具体形式: 口头茶馆(国外,咖啡馆,马拉松) 信号烽火台,敲锣 书信军报、官书、民信、信鸽(宋夏交兵“泥鸽”报警) 印刷邸报 其他露布、牌报、旗报、悬书、揭帖,古代同近、现代的新闻活动相比,没有产生过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机构,只有新闻活动,没有新闻事业 基本上是定向传播,没有无定向的大众传播 基本上由统治阶级所垄断,第二节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出现以后,社会发生了大变化 (1)社会规模扩

14、大,生产、消费成为世界性的打破封闭,人民需要了解各地信息。 (2)社会变动加剧,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人们每日每时都要去追逐新闻。 (3)社会分工精细,各行各业各派不能再埋头干共同关心世界重大新闻。 (4)阶级斗争激化关系到生死存亡(例)麦迪曼雇人手抄新闻卖高价,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2、社会需要分出一部分人专门收集、发布新闻;需要创造“传载新闻”的工具 读者群文化提高,城市的兴起,发展,交通运输的发达,广告使报纸有利可图。,第三节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报纸、广播、电视合称新闻事业,又称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媒介(单称) 一、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长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1618世

15、纪,报纸产生经历三个阶段: 1、手抄新闻(意)威尼斯 集采、编、写、发行于一人新闻事业的开山祖 2、新闻书 (德)法兰克福 1588年奥地利人 艾青氏,大事记,刊登6个月来欧洲,近东各国大事,3、周刊,日报 1609年德国观察周刊最早周刊 1663年(德)莱比锡新闻最早日报 1665年11月16日(英)牛津日报问世,第一个单页两面印刷 1702年伦敦英国每日新闻四开小张,两面印刷,现代日报始祖 个体劳动不能胜任,采、编、排、印、发,各司其职 报纸正式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兴行业新闻事业,二、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电磁波) 1899年(意)马可尼将无线申报自英

16、发至法(飞越英吉利海峡) 1906年(美)范斯顿在马萨诸塞州首次实验性广播,技术上广播诞生 1920年8月31日,(美)底特律实验电台播州长竞选获胜,最早的广播新闻 1920年10月27日,(美)匹兹堡KDKA电台办成营业执照,获合法经营权的世界第一家电台。11月2日,这个电台播音第一条新闻就是总统选举的结果(哈定当选) 广播事业以此标志着正式诞生,掀开世界新闻事业新的一页1923年1月24日,奥斯汀在上海开设的“中国无线电广播”播音(呼号ECO),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天被作为中国人

17、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三、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硒的光电效果),1930年英国奥尔德和英国广播公司试验成功有声的电视图像及其传送(伦敦到纽约)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建发射台,定期播电视节目,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 1940年,美国试制成功彩色电视 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首次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1958年5月1日,中国北京电视台成立,不久改为“央视”,1973年彩电。,第四节 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一、邸报的称呼和内容 唐开元(740年前后),(蕃镇)邸吏手抄送报材料,不定期 宋,邸吏改为进奏官,由中央委派,出现印刷邸

18、报 明后期,京报 邸报,即非政府机构,也非新闻机构,二、邸报的作用和读者对象 客观上起了沟通信息的作用: 红楼梦第四回阅邸报老舅自担惊(贾政) 金瓶梅第十七回“西门庆抄录一张邸报来看” 邸报中“升沉得丧,毁誉公私”可获许多重要信息 宋代唐制,邸报“编纂权、发布权收归中央”,为的是“而民听一”(皇帝) 邸报并非近代报纸的始祖,而是政府公报的始祖。,三、近代中文报纸的产生 舶来品,19世纪初传教士创办,除传教文字外,有办报人自己编写的新闻和言论面向社会公开。20世纪初中国人自办报纸成中文报刊主干。,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规律之一 一、从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

19、质来看世界各国,所有制基本有三种 1、私营 以美国为代表 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依托财团,赢利为目的。 2、公营 以英国为代表 又称公共,国家立法建立,相对独立,半官方,视听费主收入。 3、国营 以中国为代表 依赖政府,宣传机构,节目严肃但呆板,二、从国家制度上看 1、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 媒介属国家所有,有利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社会效益为第一追求目标。 2、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 政党、政府借助媒介宣传,私营、公共并存,报刊自由创办,电台电视台创办需审查 3、除中国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 多种所有制并存,政党政府背景,国家发展优先目标,第二节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20、 -规律之二 (意)威尼斯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英国美国 新闻事业发达的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经济活动规模大,文化水平高,广告多,手段日益现代化。,第三节 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 传播工具特点 报纸、广播、电视能够同时存在、发展,因为各有其特点,互相不可替代。 各自的特点由各自的物理性能决定: 1、报纸的特点:以印刷文字为媒介 长处:(1)记录性好(2)选择性强(3)材料运用自如 短处:(1)新闻时效差(2)受众受文化限制(3)文字感染力不如声音,图像,2、广播的特点:以电波传送声音为媒介 长处:(1)时效性强,可同步直播 (2)渗透性好 (3)受众广泛 (4)感染力强 短处:(1)一

21、瞬即过,过耳不留 (2)按序收听,不能自由选择,3、电视的特点:以电波所传送的图像和声音为媒介 长处: (1)强烈的现场感,看正在发生的事 (2)亲切感,身临其境 (3)简洁明了 短处: (1)有广播相同的短处 (2)作复杂深度报道较难 (3)采制要求高,受发射距离和收看 设备限制,为此,各媒介宜扬长避短,吸引受众: 报纸下功夫深入发掘,加强深度报道、分析报道,加强评论,多设专栏。 广播力争新闻短、快、新,加强现场录音报道 电视加强现场报道,加强有主持人的栏目 每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每一个新闻单位,为求发展,不被淘汰,都需要扬长避短,尽量发挥优势,这是一条客观规律规律之三,4、通讯社:向各新闻单

22、位提供新闻稿(或称新闻原坯),经采用公诸于世。 通讯社只满足共同需要,各自特殊需要各自去采访。全世界有通讯社178家 1835年哈瓦斯社(法新社前身)创办,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 1840年,德国人路透办通讯社,后迁英国,即路透社。 1848年,美国六家报纸联合办港口新闻社(美联社前身) 著名的还有:(美)合众社(日)共同社(俄)塔斯社 我国,新华通讯社(前身红色中华社,1932年瑞金发布新闻)1937年4月正式成立。我国还有中国新闻社。,第四节 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规律之四,1、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信息时代。 2、信息时代的一大趋势是非群体化,过去的一 致性需求被多样化的需求所替代

23、。 3、最早开播的电视专业频道是1980年美国人特纳开设的有线电视新闻网,即CNN。 4、中国报业分众化,80年代中期开始;电台电视台分众化90年代开始。,一、电台 分为:新闻、交通、经济(财经)、戏曲、音乐、体育、少儿等(频率专业化) 二、电视台 分为:综合、经济、电影、电视剧、音乐、综艺、体育、时尚等(频道专业化,三、报纸 分类更为复杂,大致可分为5种 、以办报方针分 政治性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如:非常重视言论人民日报(中)赤旗报(日) 商业性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以销路招徕广告纽约每日新闻(美) 企业性的政治报纸既追求利润又追求政治利益,经济上作为信息产业独立经营,政治上有既定的目标泰晤士

24、报(英)纽约时报(美)费加罗报(法)朝日新闻(日)大公报(中国),、以报纸内容分 我国: ()综合性:人民日报 ()专业性:(又分行业,对象、信息类)体育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 西方: ()严肃的高级报纸,如国际先驱论坛报 ()大众化通俗报纸,如星岛日报,、以阶级属性分: ()无产阶级报纸,人民日报 ()资产阶级报纸,华盛顿邮报 、以发行范围分 ()全球性,泰晤士报(英)纽约时报(美) (2)全国性,人民日报经济日报 ()地方性,省、地(市)、县,本地新闻为主珠海特区报 ()企业报,企业办的报,如,宝钢日报,、以出版时间分 ()日报 南方日报、广州日报 ()晚报 羊城晚报

25、珠江晚报 ()周报 南方周末 目前,我国三种类型:机关报;晚报,都市报;专业报 不断地适应受众的需要,是传媒发展过程中一条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规律。,第五节 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题材的多样化规律之五,报纸的文体不断地遵循报纸传播新闻和解释评述新闻的特殊要求进行变革 新闻要求准确、具体、简洁、直截了当、迅捷 评论从重大事件、问题出发,加以分析,阐明观点,一、报纸的新闻文体 、新闻 消息、通讯 、言论 新闻评论、时评、政论 、杂交品种 特写、述评、调查报告、深度报道、杂文 新闻的表现形式 、纯新闻又称客观报道 、解释性报道又称新闻分析 、调查性报道又称“揭示报道” 、特稿抓住特征,二、广播的新

26、闻文体 消息 现场直播 录音报道 人物访谈 评论 三、电视的新闻文体 新闻报道 现场新闻直播 述评(透视) 纪录片 特写,体裁由简到繁,以最省的精力让受众获得最多的信息,以最易接受的方式使受众得到最大的影响,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又一条客观规律。,第六节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社会日趋现代化,新闻报道手段多样化,向新闻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1904年(美)普利策向哥伦比亚大学捐赠200万美元创办新闻学院。 中国新闻教育始于1918年,至今,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第六章 新闻媒介的性质,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一 新闻媒介的共性 共性,指整个新闻事业比较其他事物的基本特

27、点。 1、与立法、司法、行政机构,同属上层建筑,“西方称为“第四种权力”)但没有立法、司法、行政机构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仅属舆论机构。 2、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同其他传播(如电影等)的区别。 1)反映现实变动 2)用真实的事实反映 3)迅速及时 4)面向社会大众 新闻媒介的共性是: 真实地迅速地反映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新闻媒介是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提供新闻为主的传播机构。,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二、新闻媒介的特性 1、从所有制来看: 私营独资,股份 公共公众共有 国有国家直控或控股 2、与政府或执政党关系来看: 独立政治上标榜客观中立 官方几乎所有的对外广播,如

28、美国之音 半官方名义独立,替政府宣传,而政府对其宣传又不负责 3、从阶级性看: 无产阶级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资产阶级代表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本家利益 4、从办报(台)方针看: 商业型,政治型,政企合一型 5、从媒介的内容看: 严肃高级,大众化通俗,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三、新闻媒介的个性 指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以新闻报道的迅速及时见长“凤凰卫视”现场报道、独家新闻; 以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取胜“南方周末”揭真相 以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为世人瞩目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 以编排新颖活泼,具有独创性抢眼北京青年报,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29、,直到党的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形成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既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又具有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双重属性。 这一来,引起巨大变化: 1、形成积极竞争的态势争取受众 2、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更新制作更加喜闻乐见的节目 3、更加注重受众反馈以受众为中心 4、更加重视自身管理重视效益 在竞争中,如何保持一定的品位,是我们媒体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节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从历史来看,把报纸作为产品(从经济学角度)按照产业原则办报,是一大进步。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报纸也是一种商品,这是客观存在。 报纸赢利的秘密在于两次买卖:发行收入,出售广告

30、。 广告论价要按量占版面大小、尺寸; 按质版面位置显要性,报纸发行量。 实质上,报纸不是把报纸包版面出售给客户,而是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电台、电视台只有一次买卖,出售一定的时段给广告客户,,第三节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同样,广告论价,也要 按量时段长短 按质 不同时段,不同价格; 不同节目,不同价格 (实质是受众的多寡),第三节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新闻工作者,认识到新闻媒介产品也是一种商品有积极意义,表现在: 1、经常考虑受众需要,力求满足受众需要 2、媒介之间的竞争,促使工作不断改进 3、商品的价值规律起作用,促使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必须注意,绝不能完全让价值规律支配我们的新闻工作。

31、商品性只是新闻媒介产品的属性之一,而不是唯一属性。,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指的是其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他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程度不同。 报纸(媒介)的阶级性是现实社会中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反映。报纸(媒介)主持者(或主持机关)的阶级性规定报纸的阶级性。报纸阶级性的强弱程度,取决于报纸(媒介)主持者阶级觉悟的高低。我们则要保持清醒头脑。,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阶级性,怎样表现: 1、选择事实避害趋利 2、编写新闻以事显观 3、安排版面体现思想 4、写作言论表明立场 特别注意,新闻事

32、业有阶级性,并不等于说任何新闻都有阶级性。 一些新闻,不直接涉及阶级利益,就会较少的或者完全不表现出阶级性,如气象、体育、科技、奇闻趣事等等。 还要注意,同一阶级之中,尚有不同集团,不同派别,先进和落后之分;同为政党,又有当权、在野之分。除阶级利益,还有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宗教信仰上的分歧等。 没有阶级意识,会迷失方向。纯粹以阶级性“划线”,又是荒谬的。,第五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形象地说,叫作“三位一体”。 宗旨服务于人民,社会利益第一位。 领导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宣传党的政策、国家法令。 路线全党办报

33、(台)、人民办报(台)。 格局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 国有属于国有资产,全民所有。 双重宣传,按党性;经营,独立法人,自主。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第七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3、实施舆论监督,代表党、国、人民 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赢得利润,再求发展,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1、呈现世界,但也会误导受众 2、连接世界,但也淡漠了人际关系 3、丰富知识,但降低思考力 4、改变时空观,但诱发无限欲望 5、促进文明,但污染社会空气 如何兴利除弊,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运用新闻媒介。

34、这既是传者,也是受者,二者共同的课题。,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由新闻媒介的实际主持人主观决定。有五种: 1、信息+宣传+赢利型中国各级党委机关报(台) 2、信息+赢利型倾向性淡,供受众思考,如参考消息报刊文摘 3、消闲+服务+赢利型通俗报、音乐台、娱乐台 4、知识+赢利型科技报、科教台 5、纯粹宣传型各国对外广播电台,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指的是对受众思想、态度、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西方学者研究的三时期: 1、早期强效果理论(1940年前)“魔弹论”或“靶子论”。“没有广播,便没有希特勒” 2、中期弱效果理论(20世纪4060年代)有限效果论,通过中介因素。 3、适度效果理论(20世纪

35、70年代开始)对整个社会、文化,社会变革产生深刻影响。 西方学者研究的三角度: 1、心理学:(1)魔弹论(2)选择性论(3)使用与满足模式 2、社会学:(1)二级传播论(2)含义论(3)模式示范论 3、社会心理学:(1)议程设置论(2)创新扩散论,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党、政府和人民“三位一体”的耳目喉舌的根本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新闻事业有着特殊的作用和任务。 80年来一贯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揭露敌人,团结人民。 新阶段:为“四个现代化”,1994年四个“以人” 现阶段:科学发展观,荣辱观,和谐社会 具体来说,有几项 1、宣传“马、毛、邓”理论 2、宣传党路线、方针、政策,国家

36、法律法规 3、监督党和国家的各级工作人员 4、提供各方面的信息 5、传播知识,做好服务 6、做好对外报道和国际宣传,第八章 大众传媒和社会,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一、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1、决定媒介制度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 3、决定媒介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 媒介要跟着受众要求变,不变就被淘汰。但变革成败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由媒介的社会生态环境所决定的。这是一条客观规律。 1942年,第一次新闻改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后形成“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1956年,第二次新闻改革,失败,主张同当时的计划经济背道而驰 1979年,第三次新闻改革,阶段性成果,适应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37、,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4、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 1978年 2002年 报纸 186种 2200种 电台,电视台 100多座 2000多座 电视机 2亿多台 收音机 5亿多台 5、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力量 各地观众观看几十个频道的电视 20年来,县级以上城市由100多座增加到668座,城市人口达3.76亿。,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引导生产和消费总趋势为解释、分析的加强。 2、监督市场秩序纠正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载广告激活消费 4、信息产业提供就业。 5、创造利税现代各国的经济增长点,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一、

38、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在一个国家,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称之为主流或基本价值观。 主流媒体在宣扬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媒体以其理想的图景力推主流价值观 媒体的影响过程和人们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十分默契 在中国,主流媒体因其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逐步成为价值取向的杠杆。,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1、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 2、大众传媒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 3、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所强。 三、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 1、大众传媒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2、大众传媒削弱

39、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3、大众传媒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 4、“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也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新闻媒介与国际关系存在着必然的不可忽略的内在联系。 国际传播主要内容:对外报道本国,输出价值观念。 对本国公众报道他国以及国际变动 新闻媒介影响和作用于国际关系,其力量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1、塑造国家形象(无形资产) 2、影响对外政策 3、影响对外投资 4、影响对外贸易 当今国际关系的最大特点是,国(地区)与国(地区)之间的往来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 媒介国际传播成为人们正确判断国际事务的重要信息源。,第九章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第一节

40、 新闻自由的涵义 第二节 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第三节 新闻自由属于人民 第四节 新闻法规,第一节 新闻自由的涵义,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新闻自由必定受到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和控制,第二节 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新闻自由,是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各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那种认为“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的”说法,不是误解就是偏见。,第三节 新闻自由属于人民,有些人认为新闻媒介是代表人民行使新闻自由权,这也是一种误解,第四节 新闻法规,对新闻媒介最具威慑的社会控制来自公众,即公众乐意还是拒绝接受媒介。 新闻法规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防止滥用新闻自由。,各国新闻法规作限制

41、,国家安全法 关于新闻诽谤 关于隐私权 在我国,新闻媒介还必须受到党的纪律的约束,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第一节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第二节 媒介集团化 第三节 广播电视频道(率)专业化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与运作 第五节 新闻媒介的经营,第一节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美国为代表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机制 西欧为代表 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机制 中国为代表 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机制,第二节 媒介集团化,必然的路径为了做大做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 两条路:自身积累发展稳步走,时间长 收购兼并联合风险高,跳跃式 做大易做强不易。做强的关键在于主打产业

42、,专属 经营,安身立命的绝活核心竞争力 中国传媒集团化从1996年起步,广州日报集团成立为标志。,第三节 广播电视频道(率)专业化,美国全新闻频道CNN频道专业化道路上第一个真正成功案例。 中国电台频率专业化,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珠江 经济台成立为标志。 中国电视台频道专业化,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线台开播,经济、音乐、戏曲、体育等频道相继问世。 消费,广告,受众市场的分化使广播电视走上了专业性的特色化之路 而要有特色最重要的是寻找并确定目标受众,围绕其需要设计、制作节目。,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与运作,一、新闻媒介的决策、领导和监督机构 1、董事会领导制 2、社会化领导制 3、政府

43、领导制 二、中国新闻媒介的决策领导和监督机构 在中国,党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是新闻媒介的最高决策机关 在党的领导下,三种运行方式: 社长负责制 总编辑负责制 行政负责制,三、新闻媒介的业务运行机构 1、报纸 2、电台、电视台 四、我国新闻媒介的业务机构 1、报纸 2、电台、电视台,第五节 新闻媒介的经营,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或者说,以最小的成本赢得最大的利润。 报刊的发行发行量直接关系兴衰存亡 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 决定收听率、收视率高低的因素: 节目质量(内容为王) 安排的时段(“黄金”与否) 音、画的质量(清晰度) 节目编排的技巧,广告业务 视听费收入 多种经营 媒介经营的基本理念规模

44、经济,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第一节 受众是谁 第二节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第三节 受众的特点 第四节 受众的细分 第五节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第六节 受众的权利,第一节 受众是谁,受众媒介信息接受者 媒介眼中,受众的不同身份 受众是学生 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 受众是消费者通过争取消费者来争取广告 受众是公民现代知情权,第二节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的:内容取舍、风格定位、变革方向和进程 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第三节 受众的特点,新闻媒介受众的特征:广泛性、混杂性、隐蔽性 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 信息需求旺盛,急欲了解外界最新变动 对

45、硬性的决策参与性信息的需求增加 受众信息需求多元和分化,第四节 受众的细分,要实行媒体分流、分向、分层次发展,必须树立明确的核心受众观念,第五节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占有市场、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媒介及其栏目的准确的受众定位,即明确的传播对象 区域定位、身份定位、年龄定位、文化定位,第六节 受众的权利,知情权现代媒介的核心 表达权发表意见 批评建议权和监督,第十二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 第二节 新闻指导性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群众性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战斗性 第五节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一、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 含义: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五W经得起核对 1、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定的观点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的某一方面。 2、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决不瞒报、漏报重大新闻事件 3、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二、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极端重要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我国特别强调新闻真实,是出于崇高责任感: 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 坚持真实,才能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