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问题吴刚平wuggpnet.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66905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8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问题吴刚平wuggpne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问题吴刚平wuggpne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问题吴刚平wuggpne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问题吴刚平wuggpne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问题吴刚平wuggpnet.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问题 吴刚平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导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与课程资 源研究”项目负责人,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理解和认识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与三级课程管理 高中校本课程的政策空间 地方的课程管理、服务与指导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在教学目标问题上:教学意识侧重于实现目标,课程意识侧重于以合理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 在教学行为的功能上:教学意识侧重于功能最大化,课程意识侧重于功能最优化 在教学效果上:教学意识侧重于近期的外显的结果,课程意识侧重于长期的内在的基础,学校和教师层面的教学方式变革,学生的现

2、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 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是教学的生长点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教学的重点,校本课程与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活动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校本课程须编写课程方案和课程纲要,不主张编制学生用书,校本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需求主导模式:学生喜欢什么? 条件主导模式:学校能做什么? 目标主导模式:学校想要什么?,校本课程开发的五根支柱,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考虑学校实际可能 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程序,成立小组 需求调查 教师研讨 资源调查 教师竞标 学生选用

3、跟踪评价 哲学整合 动态调整,校本课程方案,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 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与学校背景 包括政策依据;“支柱”情况;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3-5项描述即可(设计与归纳) 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课程安排(课表) 校本课程的管理细则 附录: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内容领域(锡山中学4大类:身心健康类、生活技能类、人文素养类、科技素养类) 学生自由度(必选、限选、任选) 必选:阅读技能、英语会话、心理健康、研究性学习方法 限选:人文7、科学9、健康6、生活3,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课程目标陈述(3-5;ABCD) 专题、内容要点与活动安

4、排 课程实施说明(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考试评价说明(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构成等),专题性的课程纲要案例,课程名称:感受吴文化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任选课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共18讲) 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1课时,共18课时),一、课程目标、意图 1感受吴文化(人物、歌谣、山水、语言等),提高人文素养。 2经历研究步骤(选题、搜集、整理、利用各种吴文化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3选取有关吴文化的某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第三讲 吴地人物研究之一 教学目标:描述吴地状元、杰出人物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式:教师主讲,学生分小组

5、讨论。 教学要点:(1)科举考试种种(童试、乡试、会试、殿试);(2)状元的由来;,(3)吴地状元四特点(会元状元连元多、同门状元形成一大景观、状元 门类广而全、状元中堪称杰出的大家多);(4)吴地状元多有其源,勤奋好学是主因(勤奋苦读、经济繁荣、地理优越、藏书盛行)。,第四讲 吴地人物研究之二 教学目标: 描述泰伯首开吴文化的情况;列举无锡、苏州两地状元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式: 学生搜集资料、信息,小组讨论,教师指点。,教学要点: 1泰伯首开吴文化。 2无锡地灵人又杰(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蒋重珍、明末状元周廷儒、修撰康熙字典的状元王云锦)。 3状元辈出姑苏城(唐代“五子登科”门第状元归仁翰、

6、兄弟状元归仁绍、父子状元归仁泽、状元归黯、明代状元吴宽、清代状元陆肯堂)。 4查阅、搜集信息,整理和积累资料。,第五讲 吴地人物研究之三 教学目标:描述常熟、上海两地状地 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式:学生搜集资料、信息,小 组讨论,教师指点。 组织形式: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学要点: 1常熟故地名人多(宋代状元周虎、清代状元应铨、清代两朝帝师翁同和)。 2上海状元出郊外(宋代状元卫泾、明代状元钱福、清代状元王敬铭)。 3查阅搜集信息,整理和积累资料。 ,第十八讲 学习总结 教学目标:总结学习情况,交流 学习吴文化的心得体会。 教学要点: 1交流研究成果或心得。 2相互评价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教师指

7、点。 场地设备:大教室,分5个小组活动。,学生成绩构成: 1学生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各占50%。 2课程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第。,活动性的课程纲要案例,课程名称:认识国际象棋 对象与课时:一年级;1课时周 课程目标:能正确走棋和吃子 教学方式:教师讲解 + 学生实战 考核方式:考勤 + 自评 授课教师:王建东,活动要点: 国际象棋漫话;棋盘和棋子;车、象、后的走法与吃子;马、王的走法与吃子;兵的走法与吃子;王车易位;将军与应将;胜负的规定;无力可胜与长将和棋;逼和;杀王;开局;开放性布局;双车杀单王;后车杀单王;双象杀单王;总复习。,学生喜欢 教师开发 学校决定 业务支持 行

8、政监控 ,校本课程的关键词,让我们一起思考,专家/教师已经为学生设计了那么多科目了,能否有一门课程由学生自己来设计? 专家/教师已经给学生那么多的问题了,能否有一门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花那么多的时间做与各种“学科”有关的事情,能否有一门课程是从“生活”出发的? 除了将“课程”理解为“知识”之外,我们能否将“课程”理解为“经历”、“机会”?,报告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定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框架 需要澄清一些“想当然”的误解 给管理者的政策性建议,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定位,课程目标的错位与缺失 变化着的学生发展需要 学科知识的综合与分化 当代社会生活的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9、定位,(一)课程目标的错位与缺失,我们只能培养打工仔,培养不出老板:只会解题,没有问题;只求稳准,不会冒险 为何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说一句美丽的谎言发展智力;能力=智力+知识+机会 为何随着学校学习年限的增加而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幼儿忙探究;学生忙解题;成人忙休闲 过于关注“历史世界”与“知识世界”:离学生的个人、生活意义太远 有人批评我们正在培养“有精神病的科学家”:上学就是为了读专家定的书;特别是几门要考试的书,(二)变化着的学生发展需要,70年代中学生想要什么:有饭吃 90年代中学生想要什么:有衣穿 现在中学生最想要什么:自由、自主 学校生活:少了一点自主、自由的东西,(三)学科知

10、识的综合与分化,知识的激增(爆炸) 知识的综合,如生命科学、环境科学 知识的分化 知识是什么? What-knowledge How-knowledge Why-knowledge Who-knowledge,(四)当代社会生活的特征,1、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生活个人化、生存信息化、军事竞赛化 2、当代社会劳动生产方式的变化:体力与脑力;竞争与心理压力;人际交往减少、人际关系淡漠 3、当代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活动空间减少;体力劳动与活动减少;饮食中高脂肪和高蛋白质的摄入量的增加 4、生活方式对人类的影响 现代文明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

11、心理疾病和性病;肥胖症等 人体的生物结构和机能退化:终日伏案工作使人越来越胖、越来越弯;我们在精神方面获得的越多,在本能方面失去的也就越多。,(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1、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一门必修的课程,2、它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3、它是与学科并列而不是从属学科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 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 养成服务意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框架,(一)普通高中阶段综合实践

12、活动的实施 (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组织 (三)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学分认定,(一)高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 1、高中研究性学习,三年共15学分;计划内的课时,不得挪借他用,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分散安排。 方案一:每个课题3学分,三年必须研究5个课题,每学期至少一个课题; 方案二:每个课题5学分,三年必须研究3个课题,每年至少一个课题; 方案三:第一个课题5学分;第二个课题10学分。 学校根据不同的学分数制定相应的标准,由导师根据此标准认定学分。,2、高中社会实践,三年共6学分:每年一周;每周2学分。学校制定相应的标准,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定学分。 活动内容:一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

13、性活动,如学工(商)、学军、学农林牧副渔、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二是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俱乐部活动 ,校内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或课外俱乐部等三年至少有一周时间,最多不超过2学分。三是校外考察、实践。 时间安排:每年一周集中安排;可以分散安排,但需教学处或德育处认可。 组织方式:校外或校内基地;以班级或小组(至少5人)为单位; 评价建议:以参加与否、时间是否达到要求为依据,不参加或时间不足,不给学分。以记录的方式登记,3、高中社区服务,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即得2学分;班主任根据接受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来认定;团委或学生会活动,由负责教师认定。 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

14、范围内;义工或志愿活动。 参考内容:公益劳动、宣传教育、帮贫助困、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 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项目上勇于创新。 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宜分散进行。 组织方式:教师组织,或自主安排,至少3 人 评价建议:接受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教师签名证明;以记录的方式登记,(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组织,阶段一:(1)探讨项目领域 (2)决定课题 阶段二:(3)探讨课题研究计划 (4)设计搜集资料的方法/工具 (5)搜集资料 阶段三:(6)整理与分析资料 (7)综述观点与提出自己观点 阶段四:(8)发表及分享成果

15、(9)反思与评价,开 展 过 程,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组织,校级部门,设立专门小组及管理层级 制订规划方案与配套制度 编写教师指导材料及培训,组织落实具体的方案 研讨问题与交流体会 评定与推选优秀课题,先分组(5-7组),后定课题 确定导师(每人至多3个) 研究活动方案的确定与开展 结果交流与展示,评定与推选,年级/教研组,班级层面,教师的课程角色:导师,认识者(knower) 咨询者(counselor) 协商者(consultant) 促进者(facilitator) 合作学习者(co-learner),思考:导师与学科教师有何不同?,实施要点,着眼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16、要实现“超越教师,超越课堂,超越教材” 教师的任务是让小组的研究活动进行下去,而不是非要教师知道研究结果之后才可以指导; 关注学生有无兴趣,而不是有无结果;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实施过程的资料积累 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 向社会宣传这类课程的价值 一定不能给教师和学生增加过多的学业负担,涉及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学生分组 头脑风暴/建构心智图/讨论/图书馆活动/互联网检索/观看录像 编制问卷、访谈提纲/设计现场活动 访谈/现场活动 撰写/编制图表/统计分析/应用电脑 改变观点/作出判断/提出意见/形成假设/得出结论 报告/档案袋/布告/辩论/表演/多媒体演示 分享讨论/列表,资料搜集记录,

17、姓名/班级/小组/日期 (1)资料类型(报章/书籍/网站/刊物等) (2)资料名称(报章名/书名/网址/刊名) (3)主题/标题 (4)内容摘要或/和剪贴: (5)老师评语,研究计划书(开题报告),研究题目:清晰/范围适中/不易离题/有研究价值/能增进新知或视角/易找到足够资料 研究目标 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分工):日期/任务/目标/负责人 参考资料 报告表达形式:小册子/电脑简报/表演/实物 老师意见,(三)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学分认定,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重点在于学习经历与参与态度;或者说基于过程的表现 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但不能琐碎、过于具体、过于复杂

18、制定评价方案时,须考虑不能把研究性学习变成“填表学习”、“撰写论文”、“学科延伸”、“额外负担”。,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程序,学校必须按规定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方案 基本程序 学生上报相关材料给班主任或导师 班主任或导师核实并签名 以班为单位送教学处或专门小组审核并对合格者予以学分认定 把学分登记在学生学习报告单中,(社区服务的学分必须在登记之前以班为单位公示,如有异议, 则重新核实,如证实是弄虚作假者,则不给学分,并予以批评。),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案例一,个人评价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500字的小结 一份完整的个人活动实录 在小组内交流个人小结 课题评价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

19、于3000字的报告并交电子文本 归类收集的相关资料、实验数据或调查记录 在班级内展示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 展示、交流至少要用PowerPoint,或网页演示,或其他辅助手段,(说明:高一年级共研究一个课题共5学分,每周2节; 高二和高三研究一个课题共10学分,另加要求。),社会实践学分认定:案例二,每年一周,每周2学分,学年结束时登记在学生的“学习报告单”中。,社区服务:案例三,组织形式:由教师组织或学生自由安排:荷花塘社区服务一般由学校组织;其他社区由学生自行组织“某某社区服务小组”,一般不少于3人。 时间安排:利用课余、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活动记录:学

20、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统一记录,录入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学生自行组织的,由学生本人在活动结束后将社区服务记载卡交社区记录。 学分认定:由年级组长初步认定,综合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 具备四个条件,可得2个学分:三年内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社区服务记载卡记录完整;家长签名;经抽样回访、成果展示、公示举报无异议。 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由校课程指导中心终局复议。,三、需要澄清一些“想当然”的误解,家长不同意 学生能做什么研究 教师都不会研究,怎样指导学生研究 离开学科、没有教材怎么实施研究性学习 不跟高考挂钩,谁会去开展研究性学习,来自调查的数字,认为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比例:家

21、长92.2% ;学生85.8% ;教师92.2%。 研究性学习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没有必要开设。对此持否定态度的比例:家长83.1% ;学生89.7% ;教师89.4%。 教师认为最大的困难:资源23.5%;无时间23.5%;不太熟19.5%;没培训9%;评价和报酬6.9%;学生不积极3.6%。,四、给管理者的政策性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应加强监督与领导,提高课程执行能力,确保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与正统性 重点/星级/示范学校的评估标准必须明确规定学校的课程自主权利与相应责任,使得这些学校真正扮演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角色 建立展示、研讨、分享研究性学习课程发展的机制,给所属学校提供持续的、

22、有效的专业支持 需要规范性的经验总结,避免专家个人化的误导 树立典型时,避免将学生作品作为导向,应重视学校组织、制度、文化上的创新;同时应积极保护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把“升学率竞争”置于“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政策”的基础上。,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钟启泉总主编:研究性学习教师读本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张华等著:研究性学习的理想与现实,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崔允漷总主编: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研究性学习在农村江苏省西场中学 有效,无限的探寻江苏省锡山高中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走向课程领导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 大班小班化浙江省温岭中学 创新思维的助推器上海市大同中学,新课程 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需要我们不断学习; 是一段说不完的话,需要我们一起分享; 是一道解不完的题,需要我们共同探究; 是一件做不完的事,需要每个人的行动!,谢谢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