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71810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精品教育.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合作探究重点句子,理解字里行间的深意。3、体会文中的父子之情和同学的友情,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教学重点1、感悟“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教学内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至今同学们已读了不少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而有一位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

2、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牛汉的第一本书,聆听这一段让作者永志难忘的故事二、设疑自探1、走进作者:牛汉2、时代背景:3、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已经作好了课前的预习工作,下面我们以每个大组为单位,一起来进行本节课的第一次活动(检查预习竞赛),看收获最大的是哪个组。请大家听好活动安排。(活动一)本文记叙了有关“第一本书”的几个事件,请各小组迅速展开讨论,看看文中围绕“第一本书”都记叙了哪些事情,而后将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写在纸片上并迅速地贴在相应组的位置处。计时三分钟,看哪小组归纳得最完整。讨论事件最多且归纳最完整的小组为优胜组。(注:答案雷同不重复记分)(1)朋友来访,问“我”写这本

3、书的原因(2)父亲检查“我”学习的情况,要我背书。发现我只剩下半本国语书。(3)“我”的另外半本教材书送给了同学元贞,因为他家太穷。(4)父亲为我们抄写并补全两本书。(5)虽然元贞已辍学,但“我”还是送给了他第一本书。(6)“我”随父亲到崔家庄小学念书。(7)在“弄不成”的课堂上,发生了人与狗的趣事。(8)乔元贞成了一个挎着篮子卖小东西的人,二黄毛打战不怕死(9)写“第一本书”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我”不能忘本。4、好的,第一次活动的优胜组是第*小组,那么请你们选出一名代表,为大家完整复述课文情节三、解疑合探第一轮活动,第*小组暂时取得领先,没关系,接下来咱们还有活动。(活动二)小组讨论:同学

4、们已经完整地说出了本文所写的故事内容,那么老师想让大家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你会用哪个字呢?说说你的依据。并听听其它同学们的意见。把你们找到的字写在第二张小纸片上,迅速地贴在相应组的位置处。看哪个组的归纳最多,用词最精确,理由最充分。书、本、人、情、穷、趣、1、思考:听完以上同学的精彩阐述,同学们,你们会认为“我的第一本书”就是一本普通的书吗?它还有其它的含义吗?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父亲的关爱、同学

5、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以及师生的深情。2、作者以饱含热泪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还有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而引发出的父子之情、同学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特别是人与狗的默契这一部分的语言生动、凝练,找同学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好不好?来共同感受一下这份特别的感情3、再次自读课文,针对文中感兴趣或有疑惑的部分提出疑问A)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

6、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B)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7、,“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四、质疑再探这一本书中蕴含了作者太多的情感,如果让你来品味,你能从中品出什么滋味?这是一个描写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的情况之下,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读书到底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习这篇课文谈谈你的体会。五、运用拓展知识改变命运。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 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六、课堂练笔你生活当中的第一曾经给你留下怎样的思索,请来跟我们一起说说你的第一。“我的第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