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捅马蜂窝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72129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捅马蜂窝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捅马蜂窝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捅马蜂窝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捅马蜂窝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捅马蜂窝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捅马蜂窝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捅马蜂窝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捅马蜂窝的孩子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积累词语,能用反驳造句。2.理解反驳的意思,并能够造句,了解马蜂的特性。3.朗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划分段落。4.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使学生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使学生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三、教学难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使学生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介绍作者1创设情境齐读课题,问:你知道马蜂是一种什么动物吗?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资料,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

2、教师出示图片(马蜂:学名胡蜂,昆虫,头胸部褐色,有黄色斑纹,腹部深黄色,中间有黑色横纹,尾部有毒刺。以花蜜和虫类为食物。)讲述:也就是说这种昆虫是有毒的,如果被蛰到,人可受不了,有的甚至会死亡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初步体会一下在文中的主人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马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特别是搜集资料的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2介绍作者: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冯骥才,当代作家,生于天津。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他的笔法视角独特,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咀嚼人生。(二)诊断预习,排

3、除障碍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闯进反驳趁着胆怯耗尽插上剧烈慌忙尸体胶水绑起来拖进报复纠正读音,指导书写:(1)音:“胆怯”的“怯”的读音:(qi) “嬉戏”的“嬉”的读音:(x) “疙瘩”的“疙”的读音:(g)(2)字形:绑:是捆、缚的意思,捆一般要用绳子,所以是绞丝旁;而“帮”字是“辅助,帮忙”的意思。驳:右半部分上下不一样,上面是撇点,下面是撇捺。(3)组词:组词:闯()绑()闹()帮()尸()慌()托()户()谎()拖()2根据意思理解词语:反驳:提出反对的理由辩驳。反对。指名回答,教师纠正,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试着用反驳造句,师生订正,学生修改。【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检测,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4、,有针对性地进行字词教学,排除学习障碍,为学生深刻的理解课文奠定基础。(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叙写捅马蜂窝的故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学生分析后同桌交流教师总结(本文先写了我出于好奇心捅掉了马蜂窝,被马蜂蛰了(起因);通过马蜂与破坏他们家园的我奋死一拼的经过,让我感受到了毁坏它们家园是一种罪孽(经过);决心不再这种事(结果)。全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给课文划分段落。2.讨论交流第一部分:介绍爷爷的后院,引出屋檐下的马蜂窝以及奶奶和爷爷关于马蜂窝的对话。(1-5)第二部分:讲述了我捅马蜂窝挨蛰的经过。

5、(6、7)第三部分:写被蛰的经过让我不能忘怀。(8-16)第四部分:讲马蜂重建家园,我也不再伤害它们。(17-20)【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从而感知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总揽全局。3.练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生评价(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散文,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了解了儿时的冯骥才捅马蜂窝的经过,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整件事分成四部分,脉络十分清晰。希望同学们课下认真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听写词语,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同桌订正:闯进反驳趁着胆怯耗尽插上剧烈慌忙尸体胶水绑起来拖进报复2.说一说:本文是一

6、篇_。作者:_,当代作家,按照_顺序,讲述了_的一件事。(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冯骥才,写了我出于好奇心捅掉了马蜂窝,被马蜂蛰了;通过马蜂与破坏他们家园的我奋死一拼的经过,让我感受到了毁坏它们家园是一种罪孽;决心不再这种事。)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除此之外,我们还认识了马蜂这种动物,多少知道了它的厉害,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了解儿时的冯骥才捅马蜂窝的惊险过程。【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字词,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利于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方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细致品味作品。(二)精心品读深入体会1.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我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联系全文想一想,为

7、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你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在旁边作出批注)(2)先自学,再在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合作兴趣,乐于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师生交流:(1)“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分析:爷爷奶奶的对话引起了我捅马蜂窝的好奇心。(2)“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心战胜了胆怯”分析:我的内心虽然恐惧,但是被好奇心战胜了。重点分析第七自然段:“非凡而冒险的行动”表现出我内心的扬扬得意;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心战胜了胆怯衬托了我的恐惧,但也透着儿童强烈的好奇心;“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

8、。”写出了马蜂数量多,飞起来的声音及气势让人吃惊。“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从声音、情态、颜色方面,写出了捅掉马蜂窝的具体情况,从“扔”“掉”“跑”等动词,写出了我的紧张与害怕。“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从这只马蜂的动作,写出了它不顾一切的气势,从“决心相撞”写出了马蜂拼死一搏的决心。教师小结: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动作以及描写马蜂的词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你伤害了别人,就可能招来报复。学生练习朗读,你能读出这种紧张而又疯狂的感受来吗?(指名读)(3)“看到马蜂疯狂的样子,给我

9、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记”(4)“生怕马蜂在小门等着我”,被马蜂蛰了之后心有余悸,用一个谚语来说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5)“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分析:听到马蜂蛰人后会死亡,我佩服它的这种激情和勇气。(6)“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体现了我内心想弥补自己的过错。(7)马蜂回来了,“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教师小结:这些感情变化充分体现了我们无论任何人,都应该懂得不能伤害旁人,不能毁坏别人的生活,每个家园都是可爱的,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人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设计意图】通过师生

10、的交流,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捅马蜂窝时紧张而又危险的经过,由此让学生深深的体会,你伤害了别人,就可能招来报复,为此我们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三)深入体会,读写结合(二选一)1通过刚才我们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写出来。假如你就是主人公的爷爷,或者是一直强烈要求捅马蜂窝的奶奶,你会说些什么请你写出来。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2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方法?运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使人物和故事情节更加精彩,生动、形象。【设计意图】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我们无论任何人,都应该懂得不能伤害旁人,不能毁坏别人的生活,每个家园都是可爱的,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人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马蜂保护家园与入侵者同归于尽的特性;从文中我的忏悔中,感受到不应该伤害马蜂,应该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保护自然,爱护环境。让我们一起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五)布置作业(二选一)(1)写一篇读后感(2)搜集有关马蜂的资料和本课的相关内容,制作一期手抄报【设计意图】借助课外阅读,巩固课内学习成果,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扩大学生的视野;利用写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加深理解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